王全杰“人大代表”资格被取消 遭遇怎样的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08:56
王全杰“人大代表”资格被取消 遭遇怎样的潜规则? ( 2008-12-28 15:04:49)文章分类:网上杂谈评论 (0) | 阅读 (155)

 

 

“最牛人大代表”王全杰最近一件有关人大代表选举的事,在烟台市街谈巷议,沸沸扬扬:被评为“2007年度最牛人大代表”的王全杰将无缘于下届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的名字,在许多关心政治的读者、网民中耳熟能详,上网一搜可见数万条消息和评论。是他在我国五十年人大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府官员要公示财产,为此全国人大专门请他列席常委会,听他介绍自己的建议;是他第一次提出“废除举手表决、鼓掌通过和赞成票不动笔的选举办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均予显著位置报道,新华社以“细节一小步,民主一大步”为题发表了评论。

    他提出“限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当年就将一次性筷子加收5%的消费税和10%的出口税。一周内,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价格暴涨50%,引得日本朝日电视台和NHK电视台漂洋过海来到烟台采访这位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的中国人大代表。日本电视台评论说“中国的人大代表确实能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后,王全杰组织人大代表到受害民工家里慰问,当天向山西省领导发出劝辞信,“函请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辞职”。

    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王全杰又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社区、和谐邻里作为支撑,因此倡议在全国开展邻里节活动。民政部对该建议极为重视,在全国社区工作会议上,王全杰被请到人民大会堂作睦邻文化的报告。

    宁夏中宁贫穷寡妇马翠莲刚娶亲的儿子在甘肃、宁夏交界处被汽车轧死,老少两代寡妇奔波于甘、宁两地公安局两年之久。因管辖不明未能解决,辗转托人找到王全杰,王全杰立即写了人大代表建议,并亲自给甘肃省委书记苏荣写信,最终肇事车主归案,贫妇得到赔偿。

    关于人大代表如何提高水平,加强自律,王全杰也研究了一套理论。他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人大代表十戒”,人大常委会对此充分肯定。

    这样一位人大代表自然会被媒体和公众关注。五年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杂志及山东省地方媒体就有100多篇报道,烟台地方报纸将他评为2007年度最牛的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也高度评价王全杰,将他评为“烟台市优秀党员”,2007年4月烟台市委宣传部发文在全市宣传王全杰典型事迹。

    但,就是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在2007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时竟然被“刷”下来了。于是众怨难平,连被提名连任的代表也表示深感惋惜。

    众说纷纭为什么。有人说他提建议和议案太激进、太直言、与“时局”不合;有人说他管百姓事太多却得罪了领导;有人说他“迂腐”、“清高”,也不提前“活动活动”……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

    由于王全杰的知名度,全国很多人关心他的连任,记者也多次打电话问他是否被提名连任。王全杰回避曰:“这是上面的事,自己不宜多问”,只是要求记者帮他搞好任满前的向群众征求建议的征言行动。他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在临结束人大使命前,用足最后一段权利,多向中央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使我的代表作用得到倍增。

    于是,在媒体和网络的帮助下,王全杰轰轰烈烈进行人大代表届满前的“百日行动”。据说,迄今已收到全国各地170多份意见和建议。新加入的两名志愿者日夜加班,归纳整理之后将于下届大会召开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记者曾从王全杰秘书口中得到消息。说是,上级说:由于档案关系变动,由研究员转为教授职务,代表性改变了,王全杰已不能代表科技人员,因此不能被提名连任。

    这种理由,令人怀疑有关人士的智力。山东省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烟台市委命名的“科技功臣”,目前正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教授,怎么就突然“不能代表科技人员”了呢?

    还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大学不能出两个代表候选人”,这又是哪级人大的规定呢?再说,“唯一的候选人”又怎么个挑选法?

    从媒体和王全杰办公室人员提供的资料看,王全杰至少有五个方面在全市代表中是无愧的:①科研成果第一,完成科研成果32项,发明专利8项,一人同时获得省级、部级、国家级三个科技进步一等奖。②议案、建议、提案最多,五年来为国家、省、市提出67件,其中6篇以“内参清样”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阅、批。③调研报告最多,五年共14篇。④接待群众信访最多,化解矛盾,劝息赴京、赴省上访最多。⑤为民排忧解难最多,扶贫济弱最多,群众送的锦旗牌匾最多。

    面对王全杰被取消连任提名现象,可以认定代表候选人提名工作中出现了大偏差、大失误。对连任代表提名,应充分考察其履职表现,看其能否心想人民群众,能否反映社情民心——这应是起码的常识、不能偏离的正路。

    王全杰本人有这样的质疑:五年期间不写一个议案,不提一个建议,不接待一次群众来访,遇到百姓疾苦绕道而行,这样的代表其代表性如何?有多少这样的代表仍然连任?他同时建议代表提名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其过程要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才能将能替人民办事、群众满意的人士选成人大代表,将代表素质提上去,也就避免了换届选举的不正之风,避免了“谣言”和小道消息。

    王全杰连任提名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如果“代表连任与履职情况无关”甚至“履职越积极,离代表连任越远”,代表们谁还敢反映民情民意,行使监督权?此事确实应在人大换届选举中予以充分重视。

    取消王玉杰代表的连任提名,是一桩公共事件。这样的人大代表失去这种“不完全代表资格”,“被代表”的普通人将失去更多。那么,他们有更充分的理由对代表和代表机构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