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0:54:09
网易博客|梦幻人生|博客圈|
加入圈子|注  册|登  录
教师之声
http://q.163.com
首  页
讨论区
日  志
相  册
圈  友
关于我们
首页>讨论区>未分类> 浏览帖子
共有帖子数4篇
主题: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1


身份:圈友
发帖:1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孩子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当代小学生面对改革开放的七色阳光,有的理想远大,学习勤奋,竞争意识强;有的信息灵通,思想活跃,善于发表独特的见解。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冲击着时代的脉搏,冲击着我们管理的各个尺度,作为老师,我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那我们怎么样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怎样才能使班级德育教育见成效呢?
一、老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教育家高金英老师说:师德的基本内涵概括的讲,是一个教师能力、人格、价值观三大纬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法国大文豪雨果也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不乏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学习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要和儿童保持共同的爱好,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二、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睿智的严厉和严格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把他学来,概括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推出“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这样的教育原则。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让你所爱的人爱你,这是爱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更需要这种能力,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教育才会发生奇效。有很多孩子因为喜欢他而喜欢他的课,因为爱某个老师而不厌学,因为爱这个老师而奋发向上。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也爱自己呢?很简单,用你的爱经常去打动他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出耕耘的人,所以你要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爱的要真诚艺术。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是富翁,而在精神上却是乞丐,他们需要的是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如果我们给不了他或者说不给他,又怎么能让他因为感动而喜欢你呢。古语说:“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现在的孩子很有思想,老师如果思考不慎,言教没有艺术性,你就很难驾驭他,很难引导他而起到教育的效果,他们需要的是平等尊重。所以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会获得巨大成功。名师任小艾说:严格的要求不仅仅就是训斥,严格,我们一样可以温柔的表达,一样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条教育原则。所以我们的爱语言要艺术,氛围要轻松;要以信任为前提,尊重为基础,理解为关键。
三、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课堂中的德育。据现在的教材特点,所有的学科都可以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我们除了在平时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立志努力读书的教育。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比赛中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集体荣誉感和友好竞争的快乐……
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更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平时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四、惩罚——责任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的提法越来越热,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更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一味的使用赏识教育而不倡导执行惩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在这些“问题孩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些孩子让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头痛不已 ,他们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 厌学,道德败坏,责任意识淡薄,而且非常懒惰。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来审视我们所否定的惩罚教育,让惩罚教育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在“罚”的过程中培育人,能使学生的某些方面在“罚”中取得进步。“罚”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目的。通过“罚”的手段让学生认识错误,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罚他补写作业,对于损坏公共财务的学生要罚他经济赔偿,对于上课爱说小话的学生要给于适当惩罚,这些都是必要的校园惩罚。在惩罚前老师必须给学生讲清道理,为何要惩罚他,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被罚得心服口服。一旦学生改正了错误,老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他在全体学生面前找回威信。让孩子们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学生对自己负责。这对接受惩罚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大有益处,使之受益终身。
我们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奖励和赏识,惩罚是在奖励赏识劝导说理无效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教育家曾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总而言之, “教无定法”,“德教亦无定法”, 能够德教成才的就算好法。然而所有方法,其基本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严谨、公平、厚爱、务德之上。
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让我们都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们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
参考文献:中国德育教育
《要讲究德育教育艺术》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切实加强电大德育教育》
2010-7-01 09:26回复此发言
2
村里的姑娘

身份:圈友
发帖:13
赞一个!
2010-7-08 20:39回复此发言
3
梳子

身份:圈友
发帖:16
值得一看
2010-8-25 21:31回复此发言
4
雨后彩虹

身份:圈友
发帖:3
很好,借走了,谢谢!!!
2010-10-28 18:48回复此发言
共有帖子数4篇
内    容:
用户名: 密码: 你的回帖需要先审后发
本讨论区设定只有圈友才能回帖

网易亚运频道
公司简介 -联系方法 -招聘信息 -客户服务 -相关法律 -互动营销 -用户反馈-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
");}ReplyList.topicId = 10882019;ReplyList.curPageNum = 0;ReplyList.circleForumRight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