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專家論美聯儲出臺二次量化寬松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57:08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專電(記者華曄迪、王勝先、羅宇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當地時間3日宣布推出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引發全球熱議。在4日舉行的第六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清華大學金融係主任李稻葵兩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以及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對此進行分析。
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出臺並不讓人意外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清華大學金融係主任李稻葵表示,對此政策不應感到奇怪,政策制訂者完全是從本國經濟利益出發考慮的。
他解釋說,這場金融危機爆發于世界發達經濟體,對其而言,短期內首要任務是使資產價格提升,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恢復。在此大背景下,增加貨幣發行購買金融資產,間接幫助金融機構及企業,是合乎美國決策者的決策邏輯的。
“非常遺憾的是,這些國家沒有採取他們經常所講的‘合理的經濟政策’,即在本國金融機構中,這些國家並沒有進行相應調整,所以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在這些發達經濟體中打滑,使不上勁。”李稻葵說。
李稻葵分析認為,由于一些發達國家金融機構背上沉重資產負擔,即使獲得充分現金也不會直接投資于中小企業,其首要任務是短期內提高資產質量,而提高資產質量最好辦法是購買成熟資本市場所發行的產品。
基于這個考慮,李稻葵表示,此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會對美國經濟本身帶來短期、直接、根本性影響,相反,這部分資金會很快流向其他金融市場,導致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反過來間接對這些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國家出口商有利。
發展中國家應想盡辦法擋住跨境熱錢流入
李稻葵和夏斌均認為,美國此次採取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將導致過度流動性流向包括中國、巴西等在內的新興發展中國家,面對濫發貨幣,發展中國家該如何應對呢?
“當務之急不是降低本國銀行杠桿率問題,而是想盡辦法擋住跨境資本熱錢流入,阻止這些熱錢衝擊經濟。”夏斌說,目前關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框架未必是全面的,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不完善、不確定情況下,要看到改善國際貨幣體係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發展中國家應盡可能處理好自己的政策,來構築防止外部衝擊的“防火墻”。
他進一步認為,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得根本原因是美國長期低利率政策。而美國長期低利率是有其制度基礎的,那就是為維持美元國際地位,要想根本上解決危機,僅僅依靠制定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是不夠的。
夏斌當日還發表文章說,發展中國家不能滿足于目前國際社會相關治理政策,而是應以更積極姿態,呼吁並參與改善國際貨幣體係的一係列行動,約束美元對內政策目標和作為國際貨幣應盡義務的不對稱行為,尋求大國貨幣間的匯率穩定機制。
此外,夏斌還表示,在金融監管上,中國既不要引領世界潮流,也不要簡單尾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做法,要學會“以我為主”式的思考。當然,在國內流動性過多、調控難度大的特殊時期,不排除可以採取對信用杠桿放大進行暫時性強約束的制度。
我國貨幣政策應回歸常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則在當日論壇上重申,中國應逐步回歸常態、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此前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將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歷史上,我國貨幣政策共有穩健、適度從緊、從緊和適度寬松四種提法,2008年底,為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我國貨幣政策由“從緊”轉變為“適度寬松”。
“此番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是因為非常時期的非常規政策已經完成使命。”張健華說。
他解釋說,貨幣政策應回歸常態主要基于五方面考慮:一是我國經濟增長得到進一步鞏固,二是反映物價水的CPI指數呈現上升態勢,且仍有進一步上漲可能,三是我國失業率水平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機前水平,四是國際收支趨于平衡,我國貿易順差增速由負轉正,貿易平衡狀況持續改善,此外,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不斷回落,資產撥備覆蓋率大幅上升。
張健華進一步指出,明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將面臨較大改變,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加快,同時通脹形勢仍面臨不確定性,央行對此不能掉以輕心,他同時表示,不能讓長期的負利率侵蝕居民儲蓄資產。
他還說,美國量化寬松會引發外資流入,央行要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信貸適度增長。此外,關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他表示明年的貨幣政策對此也將有所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