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07:24

近日,清华校长顾秉林在一次会议上称中国的大学校长是世界上最累的校长,此言一出,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些中肯、有些挖苦、有些很理性的探讨中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不管评论的言辞是从何种角度出发,最终还是借由此开启了一个众人思考的话题:中国当下最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评论]

 行政干预让中国大学校长不堪重负
校长要应对外部的管理,而在学校内部也不能省心,因为行政对学术事务干预过多导致了权力错位。顾秉林称:“学校一个部门的办事人员遇到教授来办事,通常马上会给教授回复:这个是校长说的,那个是副校长说的,都不能办。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学校长都很累的一大原因,因为中国的大学没有明晰的决策方式,很多事情都要开会讨论。如果大学内部有了合理的规则,校长们不那么累了,就说明学校治理好了。”【详细】
中国大学校长:形象更接近官员

“推崇等阶,唯官是重;攀炎附势,唯官是奉;俯首听命,唯官是从;行政至上,唯官至大。”中国的大学校长属于行政序列的高级干部,选拔有严格的组织程序,由上级机关任免,一般任期四五年。一旦当上大学校长,根据所服务院校的副部、正厅、副厅等不同级别,校长本人享有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而在学校管理中,重点学科、科研项目等审批实权仍在上级机关,学校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同样需要“跑部钱进”的大学校长不得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对上负责。【详细】
中国大学校长:累从何来?

几位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纷纷抱怨自己工作太累,事物性的工作太多。北大前校长许智宏说,中国大学校长“什么事都要管”,他认为这样“分散了我们很多精力”;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中国大学校长要管学生生活、学生住宿、学生食堂、教师住房、教职员工子女入托,这些“还必须得管”,不然可能就会出现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事件;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戏称,“除了火葬场,什么都要管。”他认为,有很多不该管和不必管的工作要做。【详细】
中国大学校长:可笑与无奈

大学校长是一个神圣的岗位。大学校长应当区别于政府官员,因为他领导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大学校长应当区别于一般教授,因为他不仅需要有学术权威、德高望重,更需要独特的领导才能。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我们一些校长的所作所为,不仅让知识分子的斯文扫地,而且堕落到贪官污吏的行列。有的校长在政府官员视察学校时,精心挑选和安排学生参加座谈,尽提些歌功颂德不痛不痒的问题,致使领导听不到真实情况。有的校长借招生和建设校园之际,大肆收受贿赂、贪婪敛财。【详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理想中的中国大学校长应该是什么样?大学校长,首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当社会出现失范的时候,大学校长和他的教授们要出来发警示之言;第二,大学校长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楷模;第三,大学校长必须是大学使命和教育理念的坚守者;第四,他应该是一所大学学科宏观布局的总设计师,具体如何办好一个学科则是这个学科的教授与专家的事。【详细】

对中国大学校长的“五愿”
蔡元培时代,大学的校长是没有官阶级别的,所以,校长们便相对地不去媚官媚权。现在我们的校长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一般分为副部级、正厅局级、副厅局级三等,由于有了品级,有些校长便不大“安分”,为了使自己由副厅局升正厅局,便想着扩大招生规模,把学院升级为大学,在大学内建两级学院,申请建博士、硕士基地等,而其学术水准、教授水平则并未明显见长。另外,就是校长们常常把过多时间用在当地官场的应酬上,而不是整天“老老实实”呆在校内抓教育。【详细】

优秀大学校长应该什么样?
个好的大学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大学。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优秀大学校长?相信刘道玉、李培根们提供了一个标准。他应该是具有某种坚定信念和意志力的人;应该是正直、真诚、执著、品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是既能宽容又不失原则的人,甚或是有些威严、有些贵族气质的人;是热爱教育,喜欢学生,甚至会把年轻人称作“我的太阳”的人。而所有这些品质的凝结,就构成了青年学子心中所渴望的理想大学。【详细】


剑桥大学校长:大学需更多自主权
中国一流大学在很多方面的确有创新和优胜之处,中国政府和大学也一直在努力对大学制度进行改革,期望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历史沉淀尚浅,这使得中国大学还存在一种“无秩序”状态,在学校发展和日常管理上没有形成稳定性、一贯性和内在逻辑性。中国要出现世界一流的大学,大学需要更多自主权和学术氛围,提高大学的研究整体能力水平。【详细】

耶鲁大学校长:崇尚家庭式的学校管理

在耶鲁大学,有些事情必须由“基层”决定,比如课程安排、项目设定、教师招聘这些问题,全由教授和学生们决定。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也可以使学校决策部门及时调整学术和管理方向。但是,在大学的整体发展计划上,莱温仍然坚持“自上而下”的方式。【详细】
哈佛大学女校长:大学要对永恒负责

一个好校长代表一所好大学,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不会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校长是大学的精神领袖,他们指引着学校,乃至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潮流。美国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其掌门人和教育理念在学界无疑具有指引作用。【详细】
斯坦福大学校长:学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汉尼诗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他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斯坦福致力于培养学生用批判式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我们不一定追求将学生培养成某一学科的专家,但我们注重学生必须具备广泛的综合知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详细】


蔡元培

胡适

梅贻琦
蔡元培:是大师是完人也是一头真虎
1912年3月,蔡元培加入民国政府唐绍仪内阁,出长教育部。他与教育部次长范源濂既是搭档,也是朋友。关于教育,两人的观点可谓相反相成。范源濂认为:小学没办好,怎么能有好中学?中学没办好,怎么能有好大学?所以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先整顿小学。蔡元培则认为: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从哪里来?所以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要整顿大学。几番辩难之后,两人协调了意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部都须费大力气下大工夫去整顿。1916年1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详细】
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
胡适的一生,当过两次校长。胡适上任后,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第一次在他的母校——上海中国公学,第二次在被他视为母校的北京大学。有意思的是,两次当校长都为政治原因而离任,这与颇具中国特色的政局有关。从表面上看,他是失败了;但是他所坚持的办学模式、教育理念、思想原则、文化追求,却是一笔丰富的遗产,值得仔细清理、认真研究、不断学习、好好继承。只可惜大家觉悟太晚,否则我们的大学不会办成这般模样。【详细】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儒雅、谦和。他虽工科出身,但喜爱音乐、书画和诗词,又通晓四书五经、史地和社会科学,洞悉人性的隐微。人称他是“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对人和颜悦色。如遇工作中问题,他总先问旁人“你看怎样办好?”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我看就这样办吧!”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从无疾言厉色。1940年9月,西南联大的清华师生为他举行公祝会,纪念他为清华服务25周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送他一块“育材兴邦”匾额。【详细】

在诸多发达国家,一名学者,不管有多大的学术成就,一旦担任大学校长,就得放弃学术事务,专心做管理工作。因为,当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无法用行政权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与教育福利时,他就能更好地行使行政权,而不去涉及教育权和学术权。但我国校长的“困惑”和“痛苦”,大多始于此:自己身在其中,利益与自己直接紧密挂钩。于是,校长们考虑的,可能不是怎样办好大学,而是怎样平衡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