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电子报文章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3 09:20:07
院士“领跑”助起飞
——写在河北省院士联谊会成立十周年之际
许国东 高鹏 本报记者 刘廉君

河北省召开院士联谊会会员大会。

院士在座谈会上为河北发展建言献策。

许智宏院士到河北师大实验室考察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王一德、王国栋、魏复盛、邹德慈考察河北普阳钢铁公司。

河北省院士联谊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曁产学研合作会议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院士联谊会会员大会会场。
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得人才者得天下。
河北大地自古有重视、重用人才的传统。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这一被后人传颂的“黄金台”,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由此,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院士引进和培养工作,2000年,河北省创造性开展的院士联谊会制度,如今已发展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院士活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服务水平。不断出台的引导激励政策引得越来越多的院士在河北找到干事业、谋发展的舞台。
河北省院士联谊会成立10年来,会员由开始的70多位发展到259位,每年在河北工作三个月以上的院士有40多位。每两年一次的会员大会,每次都有近百名院士到会,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召开的院士大会外,已成为全国地方性最大规模的院士盛会。
在9月7日召开的河北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进一步强调,要充分发挥好院士联谊会这一平台。
创新举措:变区位“劣势”为人才优势
河北毗邻京津,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河北的人才自然的出现了人往高处走的现象,人才流失现象一直困扰着河北。
京津是我国的人才高地,如何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呢?
“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为”!
“两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全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是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重要支撑。”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认为,河北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一大批拔尖人才作智力支撑,需要在关键的科技领域实现跨越,能请院士上门,为河北发展献智出力,势必将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国家级的“智囊团”,两院院士早已成为各地人才争夺的焦点。曾几何时,作为京畿大省的河北,在支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拥有量上却明显落后。院士联谊会制度建立前,河北省省管院士数量为零,驻河北工作的院士也只有12位。
众多院士云集京津两地,坐拥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河北如何将其转化为人才聚集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为加快河北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引进院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2000年8月,经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具体组织,河北省院士联谊会在北戴河成立。
10年院士联谊会成立来,省委、省政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每逢院士联谊会召开前夕,省委、省政府领导都进行专门研究,多次听取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为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落实,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划拨了专项经费。省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制定一年一度的《人才工作要点》中,都把院士联谊会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具体任务、措施和要求。各市、相关部门也都把院士联谊活动当作人才工作的大事来抓,有的市还成立了“市院”合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每年列出专项资金,在政策、人员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河北省对于院士联谊会的高度重视也赢得了科技部和两院领导的支持。每逢大会召开之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领导都到会指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还分别委派人员兼任联谊会领导职务,帮助指导院士联谊会工作。
为使院士联谊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十年来,河北省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在冀院士奖励力度,完善院士联谊制度保障。
2000年,院士联谊会成立伊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八部门〈关于认真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院士参与河北建设,在资源利用、效益分配、劳务报酬、奖励措施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
2001年,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颁发了《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重新修订了《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实施办法》,决定对为河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给予重奖。
2010年7月,河北省再出新措,大幅提高在冀院士待遇,在冀院士生活补贴每年由6万元增至20万元。新引进和在河北当选的院士还将获不低于1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此外,保定、廊坊、秦皇岛、邯郸等市对院士智力引进工作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院士协作单位也积极为院士提供良好服务。在全省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体现了政策激励、环境吸引、服务感化,为院士联谊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十年来,已有47名为河北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院士获得特殊贡献奖。
为充分发挥院士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2002年,院士联谊会建立了联络员制度。200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决定,在11个市科技局和19个联络院士较多的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任务。院士联谊会和院士工作站建立健全了会议制度、省市定期沟通制度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制度,为院士联谊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领导多次肯定指出:“河北省利用区位优势,以院士联谊会的形式,吸引院士参与河北建设,是一项目光远大、切实可行的举措。”
创新机制:非“串亲戚”而深合作
按照规定,河北省院士联谊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级智囊团汇集河北。院士来了,会不会最后成为“走亲戚”“串门”似的交往呢?他们又将如何为河北省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呢?
一个个的问号,被一个个的感叹号所取代!
会议是定期而短暂的,合作却是长期、深入、多样的:
——由单一的对口联系逐步向多边合作转变,院士在河北的合作领域逐步扩大。
院士联谊会成立初期,院士同河北的合作一般是同河北的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单项合作,随着院士联谊活动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前五次会员大会为院士同河北的联系搭建了联络平台,提供了良好契机,院士同河北的联系单位越来越多,联系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由单一的对口联系逐步向多单位、多领域合作转变。部分院士已经同河北的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胡振寰院士先后同河北20多家企业、3所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王国栋院士同河北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和相关高校建立了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金涌院士、王子才院士、尹伟伦院士、盖均益院士等20多位院士都同河北的几所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由高层次人才交往逐步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实质性合作不断增加。
院士联谊活动与前几年相比,合作领域、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呈现出向经济建设方向快速转变的发展趋势。由过去的以高校为主,逐步向企业、科研单位扩展;由过去的高层次人才交往、学术技术交流为主,逐步向指导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扩展;由过去的以注重社会效益为主,逐步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转变。目前,河北的钢铁、煤炭、机械制造、农业、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都有院士参与。院士帮助指导的科技项目、科技工程及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都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由偶然性合作向主动对接转变,双方合作的积极性逐步加强。
随着院士联谊活动的不断深入,院士对河北的了解逐步加深,众多院士愿意利用河北的区位优势、资源环境转化自己的科技成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河北的部门和单位也逐渐认识到,要想占领科技制高点,提高科技竞争力,院士智力是推进发展的重要资源,渴望得到院士的支持和帮助。院士、河北双方的需求意识、合作意识都在提升。有的院士主动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河北来创新创业,有的院士主动利用自己的教学、科研设备为河北培养人才,有的院士把自己的调研课题主动放到河北,在河北建立了定点联系单位。河北的一些部门、单位也以求贤若渴的精神,多方收集院士信息,以不同方式诚邀院士,寻求院士的支持。需求意识、合作意识的提升,为联谊活动的逐步深入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院士个人指导帮助向院士带团队参与合作转变,合作力度逐步加大。
院士不仅自己参与指导帮助,还引领、推荐自己的助手、学生、团队及与之有联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参与到河北的发展建设中来。逐步形成了院士宏观指导、重大问题把关定向、团队成员具体实施的合作格局。不仅丰富了院士联谊活动的内容,也为河北输送了大量高科技人才。葛昌纯院士在与邯郸市峰峰矿区新东方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期间,引领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团队在该公司建设了特种陶瓷材料开发研究基地。开发了无压烧结碳化硅材料项目,产量达1.6万套。石家庄铁道大学在王梦恕、梁文灏、胡海岩、沈世钊、钱七虎等院士科研团队的帮助下,承接了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风火山隧道及兰新复线乌鞘岭隧道等重大科技工程,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燕山大学在科研项目合作、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等方面,都是在院士的学生、助手和科研团队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由自发的合作向组织有序的院士智力引进转变,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设在河北省科技厅的院士联谊会秘书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会员大会院士聚集河北的大好时机,采取请院士发布项目、征集河北拟请院士帮助解决的技术难题、举办院士成果展等形式,为院士和河北企事业单位搭桥牵线。先后帮助85名院士和96家企事业单位实现成功对接。仅在2008年第五次院士联谊大会上就有15个单位与57位院士签订合作协议87项。这次大会前,联谊会秘书处又征集了130多个拟请院士指导帮助的项目,其中,已有80多个项目成功对接。这些项目涵盖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重大技术难题等方面,对加快河北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创新理念:变院士“助跑”为院士“领跑”
院士联谊会成立10年来,广大会员院士与河北省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决策咨询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合作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了产业技术竞争力和企业研发能力。
过去10年,两院院士同河北签订了200多项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邱大洪院士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和首钢搬迁工程中,经过长期勘察,理论、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对首钢搬迁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推动了河北“一号工程”的顺利实施。
王国栋院士帮助唐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确立了“以热代冷”产品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以热代冷”产品在汽车行业应用零的突破,其中35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具有完全自主产权,打破了几十年来的国外垄断,已在该省10家冶金企业推广应用。
季国标院士帮助保定天鹅化纤集团开发的“年产3000吨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技术改造项目”,是新纤维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卢耀如院士主持、石家庄经济学院参与的“河北平原地下水演变规律”项目被列入国家973计划,争取科技部项目资金3000万元。
陈文新院士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合作完成的“高油、高蛋白无腥大豆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该省示范推广981.5万亩,增产大豆1.17亿公斤,经济效益3.06亿元。
——众多院士参与河北高校建设,推动了河北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多年来,河北高校一直是院士联谊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受益最大的领域。先后有100多位院士与河北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们以帮助河北高校建设为己任,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指导学科建设、开展学术交流,在争创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点上出谋划策,有的还担任了河北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直接为河北培养人才。
据对河北11所重点高校的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以来在各位院士的帮助指导下,新增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部重点学科26个,新增博士点16个、硕士点38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院士来高校讲学、做学术报告26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6万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河北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河北大学有7名院士每年在校工作超过3个月,他们采取“定方向、定目标、定人员”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河北农业大学聘请了7位院士兼任二级学院院长,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科建设、开展学术交流,先后建成5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
河北师范大学在许智宏、翟中和、杨福愉等院士多年的帮助指导下,细胞生物学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河北联合大学在殷瑞钰、王国栋等院士的指导帮助下,钢铁冶金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燕山大学在庞国芳、胡正寰、王子才、胡壮麒、阮雪俞等院士的指导帮助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为河北省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在院士指导帮助下,一大批科技创业平台落户河北。
在院士的指导帮助和积极协调下,河北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些科技平台建设中,大都凝聚了院士的心血。特别是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各位院士不仅帮助制定规划计划,指导确定研究方向,还在申报程序、评估论证等方面都给予了具体指导,有的还亲自兼任了专业技术职务。
燕山大学在多位院士的帮助指导下,建成了“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在盖钧镒院士、董玉琛院士、戴景瑞院士的帮助指导下,建成了“河北省杂粮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先后取得了11项科技奖励成果。
截止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广泛开展考察咨询活动,提升了河北科学决策水平。
近年来,河北省在组织制定规划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工程的评估与论证以及评审、评奖、评先等过程中,都注重邀请院士参与。张宗祜院士、刘昌明院士、卢耀如院士等被省委、省政府聘为“河北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河北省重大决策。各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也积极邀请院士实地考察指导工作。
2009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河北省科技厅、武安市政府邀请卢耀如、王一德、王国栋、邹德慈、魏复盛5位院士对武安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考察。针对资源保护、循环经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唐钢集团先后四次邀请到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在内的十几位院士到企业考察,院士们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开滦集团先后邀请宋振琪、周世宁、洪伯潜、裴荣富、彭苏萍、刘炯天等院士10余次到开滦开展技术咨询、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鉴定等活动,为开滦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献计献策。
张懿院士、李洪钟院士多次到秦皇岛卢龙县调研考察,就绿色化工园区规划事宜以及园区内企业如何形成循环经济、项目选择定位、园区整体环评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就组织院士考察咨询活动26次,参与考察咨询活动的院士达14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