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早睡早起多吃水果常喝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45:03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诸节气,到立冬前一天为止。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气候由热转寒,是由阳盛向阴盛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内的阴阳也随之由“长”到“收”的变化,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河北省中医院治未病门诊主任邢红梅指出,秋季养生,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诸方面,均要考虑到秋季的特点。
起居早睡早起适时加衣
中国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秋天应该早睡觉、早起床,早卧以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是一种有益的养生方法。是指秋风至时,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衣被要逐渐添加,不可一下加得过多,捂得太严,有意识地让机体逐渐适应向寒冷季节转换的环境变化。这样,可以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液耗伤,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也为冬季藏精做好准备。现代研究证明,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的耐寒能力增强。
但是“秋冻”也要掌握好“尺度”,衣服的添加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为准。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年老体衰者、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骨关节病患者均不宜“秋冻”,因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秋冻”时,对身体不同部位也要区别对待,有四个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那就是腹部、脚部、脖子和双肩。
饮食多吃水果常喝粥
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中医讲肺司呼吸,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皮毛、大肠最易受累发病,出现皮肤黏膜紧绷、起皮、脱屑、皲裂、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等症状。
所以饮食上就应以养阴润燥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一是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食物以养阴润燥,弥补阴津的损伤。二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多数蔬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蔬果中含有大量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其中梨和萝卜是很好的秋季养生保健食品。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之品。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辣椒、炸鸡等。三是经常食粥,米粥能补胃健脾、润养肺燥,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芝麻、百合等润肺之药食,则益肺润燥效果更佳。四是药膳调养,如含有麦冬 、天冬、沙参等中药的药膳,有滋阴润燥、生津补液、防止干咳等作用。
运动吐纳健身可保肺健身
秋季,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锻炼的最好时期。此时应尽早进行耐寒冷适应锻炼,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如早操、晨跑、太极拳、散步、爬山、游泳、冷水浴等,可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但都应以汗液将出未出、身体微热为好,切勿搞得大汗淋漓。
推荐一种“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情志调达情致保持乐观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