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对话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09:18
2010年08月02日 00:36:3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宜昌8月1日电 题:对话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
“新华视点”记者任芳、刘紫凌
在成功拦截本世纪最大洪峰后,三峡工程又遇到了一次“舆论洪峰”:这个大坝到底能抵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今年的地质灾害频发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是不是因为修建了三峡大坝?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如何解决?为此,记者1日赴三峡坝区,就网上的种种质疑与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进行了对话。
三峡大坝:防洪能力是不是“逐年萎缩”?
记者:有的网民将几篇关于三峡大坝抗洪能力报道的标题罗列一起,内容包括三峡大坝可抵御万年、千年、百年一遇的洪水,并据此说三峡大坝的抗洪能力“逐年萎缩”。请问三峡大坝防洪能力到底如何?
曹广晶:“N年一遇”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根据长江的水文记录资料和其他历史资料,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计算分析得出的,例如三峡工程所说的“万年一遇”的流量为每秒11.3万立方米,“千年一遇”达到9.88万立方米,“百年一遇”达到8.37万立方米。但百年一遇并不意味着洪水按一百年时间间隔一百年出现一次,应该理解为在长时间周期中,平均一百年出现一次。今年的洪峰峰值接近每秒7万立方米,算是“约15年一遇”。
就三峡大坝本身而言,它是按千年一遇的洪水作为其正常设计工况,万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来作为校核工况,也就是说,即使面对万年一遇洪峰,三峡大坝主体建筑物仍然是安全的。就它对下游地区抗洪能力而言,面对百年一遇洪峰,三峡大坝可通过自身水库调蓄,就可以保证下游荆江河段安全行洪;即使面对千年一遇洪峰,三峡水库与荆江分蓄洪区综合运用,可保证江汉平原地区安全。
有的媒体将三峡大坝抗洪能力的稿件罗列在一起,进行了某些引申。如网上“万年一遇”的标题摘自2003年6月一篇关于大坝最后鉴定验收报告的报道,原文标题是《建一座让人民放心的大坝——三峡工程质量报告》。网上《三峡工程今年可防千年一遇洪水》的报道,播发于2007年5月三峡启动防汛腾库工作之际,文中阐述了面对20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大坝的防洪措施与抗洪效益。而网上含有“百年一遇”表述的报道,出现在一张图片报道简短的解释语中。
过去几年来,包括在今年7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在谈到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时,涉及了大坝面对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时不同的抗洪效果。
记者:今年三峡大坝抗洪效果如何?
曹广晶:今年的实践表明,三峡工程抗洪防灾效益巨大。1998年洪水最大每秒6.3万立方米,全国调用上百亿元抢险物资,高峰期有数百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今年洪峰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三峡工程控制下泄每秒4万立方米,过境时大坝下游的居民泰然处之。本次洪水通过三峡工程的调蓄削减,使长江中下游河段未超过警戒水位,粗算一下,避免了数十万人上堤巡堤查险,仅此一项产生的误工或误餐费补助恐怕就有数千万元。这次洪峰只动用了三峡水库三分之一的防洪库容,整体应对是比较从容的。
搜索更多三峡大坝 水库 的新闻
三峡大坝有三大“法宝”
长江第二轮洪峰抵达三峡大坝 峰值达5.6万立方米/秒
长江第二轮洪峰抵达三峡大坝 峰值5.6万立方米/秒
长江上游来水复涨 三峡大坝将迎来第二轮洪峰
重庆被淹与三峡蓄水滞洪有没有关系│地质灾害频发是否与三峡工程有关│三峡工程如何承担长江防洪重任│洪峰抵达三峡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