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易中天 先秦诸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04:35
              CCTV  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易中天  先秦诸子

 

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

读先秦诸子,读什麽?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我从孔子那里读到了爱心-仁,仁者爱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构建和谐。

从孟子那里,我读到正气,孟子讲义,义——羞恶之心,义是否定的,是带有批判性的。要批判自己也要批判别人。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就有了势,有势就有力,所以孟子说话就有力,咄咄逼人《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然后滔滔不绝。

我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 

2008年5月18日

书报文摘 2008-05-18 23:04:22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

                             续

墨子

墨子这个人,孟子是不喜欢的。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他把墨子骂作是禽兽的;其实墨子和孟子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相通在什么地方呢?行侠仗义,孟子仗义,墨子行侠。墨子救宋的故事.见《墨子。公输》我读墨子,墨子是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韩非是一张冷脸,冷冰冰的,赤裸裸的,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情的揭露出来。他认为,最有用的是两条,一是刑法,二是权术。主张严刑峻法。

读孔——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读孟——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读墨——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读韩非——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概括四个字:人生态度。

                                    待续

   ( 20080519              续昨)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我同意李泽厚的观点,老子哲学来源于军事辩证法,《老子》是可以当兵书来读的。在这里,老子把军事辩证法变成了政治辩证法,“治大国若烹小鲜”

军事辩证法——政治辩证法——生活辩证法。

一般人读老子,主要读生活辩证法,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无为则无不为。

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水,最不可战胜的还是水。水能攻坚,水能胜强,水滴石穿。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个人要想成功,他的办法就是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许多俗话都是老子思想转化过来的,比如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老子的思想是“不为天下先”。

老子的思想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得出不同的结果。

在老子那里,我读到生活辩证法。

在庄子那里,我读到艺术人生观。

老子讲无为是假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为了有所为,我先得无所为。无所为才有所为。叫做有所不为有所为,他还是有所为。

庄子是真不为。他就是不做。大家熟悉一个故事,楚国派两位大夫去请庄子做楚国卿相,庄子在濮水旁边钓鱼。庄子说,有一种神龟,它已经死了三千年了,你们楚王宝贝得不得了,把它放在盒子里,上面盖着丝巾,恭恭敬敬的供在庙堂里。请问,作为一个乌龟,它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供奉起来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打滚呢?两位大夫说,它还是愿意活着在泥里打滚。庄子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就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里打滚。

一般人把这个故事解释为庄子的清高,其实不是。我认为是表现庄子的透彻。他看透了人生。在庄子看来,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他的生命,而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自由自在的活着就好。这是一种艺术人生观。是一种诗意的看待自己的人生。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庄子,而且直接下承禅宗,就是一种自然的心态去看待社会。

这种思想遭到了荀子的批判,荀子有一篇文章叫《解蔽篇》,解蔽就是纠正方法论上的片面性。荀子认为,庄子的片面性,就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只知道自然而不知道人类社会。其实儒家也有片面性,就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孔孟不讲天,庄子不讲人。真正讲人又讲天的是荀子,荀子讲天人关系,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各有个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荀子思想就是该干什麽就干什麽,天塌不下来。“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这种思想发展到《易传》里,就形成了一种一直激励我们中国人的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荀子这里我读到了科学进取心。

最后几点说明:

一、对诸子思想中的负面影响,我基本上没有说,批判的工作还是留给专家去做才好。

二、作为一般读者,用不着系统完整把握先秦诸子,完全可以求仁得仁,求智得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我们读经典,对一般人来说,目的就是获得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来自人生体验。人生体验从一个人的生活中来。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各人有各自的体验。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自己去体验。每个人的人生智慧,也必须自己去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