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外交迷失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31:02

  在亚洲与美国之间摇摆 受内斗与民族情绪搅动

  “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分崩离析……所有一切都陷入混乱。我认为日本外交或许正处在战后最糟糕的阶段。”日本拓殖大学教授川上高司本月初对日本媒体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年初的“丰田召回事件”,让日本成了西方眼中“迷路国家”,“从无可匹敌变成经济停滞的典型”。还没到年底,“迷路国家”的外交方向更是严重迷失,俄罗斯人甚至形容日本外交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战后的日本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军事保护与经济扶植,但多少年来外交都是“当家不做主”,好不容易熬过了冷战,并且在去年迎来了政党轮换,结果在处理与美国的普天间军事基地问题和与中俄韩等国的“岛屿争端”之时,其外交表现又被国内外批为“迷失了方向”,“走进死胡同”。到底日本是要选择美国,还是回归亚洲?日本民众是要悲情主义,还是要强国心态?如果日本不给自己和世界一个答案,那么这个正在“迷失”的国家或许就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摸不清与邻国和世界的相处之道。

  “日本外交总是有太多无奈”

  105年前,中国东北的一些地方“纵横千里,几同赤地”,当时只有4400万人口的日本在一场不义之战中打赢了有1.41亿人口的沙皇俄国。105年后,当俄罗斯总统登上日俄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视察后,日本动用了召回驻俄大使的外交手段来“表示强硬”。尽管不到一周后,日本大使又重返莫斯科,但俄外交学院院长帕诺夫说得很干脆:“日本外交艺术水平太低。”帕诺夫还提到了那场日本靠局部兵力优势获胜的日俄战争。他在接受俄塔社采访时说:“俄日关系有交往150年来,出现过各种情况,包括发生战争,但情况从未发展到召回大使的地步。这表明日本的外交艺术降低到何等地步。日本的外交政策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

  在罗列更多的世界媒体如何议论日本“外交破产”和日本媒体如何反思“外交迷失”之前,不妨说说日本在近代外交上也有过的亮眼之举---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越顶外交”访问中国,使日本感到压力,于是田中上台后也策划并立即“实际”访问中国,并抢先与中国建交。由此与尼克松访华一道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过去外交史上常以尼克松为主角,其实还应有田中角荣的一份贡献。战后的日本外交被人形容为“只是美国的影子”,而这次日本率先而为,用今天的话来说极具创新及实践精神,这样的作为尽管让美国“不高兴”,但符合日本及世界的根本利益。可惜的是,随着像田中角荣这些恰好经历战争的一代人逝世或退出政治外交舞台,缺乏对历史及国际关系深刻了解的日本年轻政治家开始站在外交前沿。在日本新任外务大臣、“60后”新生政治家前原诚司近期迭出“猛言”引发外交争议后,日本国内知名政治评论员植草一秀毫不客气地批评他是“处事能力为零”的外务大臣。《朝日新闻》11月3日也议论说,首相菅直人在外交上缺乏远见,使“无舵的日本国家之船正航行在波浪起伏的外交水域”。

  “都说日本首相要有个人魅力,但菅直人缺少这一点。”菅直人的夫人菅伸子在日本与中俄两国因领土问题发生纠纷后,接受了韩国《朝鲜日报》驻日记者的采访,她承认自己的先生担任首相是“运气”。但伸子更多的是感叹:“外交总是有太多无奈。”她反问韩国记者:“从日本的立场看,在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问题上被中国打压,而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又被俄罗斯'欺压',所以有人说应巩固日美同盟,但实际情况你看又怎么样?”

  日本共同社本月初以“日本外交正在迷失方向”为题发表的评论回答了首相夫人的质疑。文章说,造成外交方向迷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日本安全保障之根本的日美同盟关系出现了不稳定,“冲绳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使日美关系深受伤害”。一旦日本的“防守”松懈,周边邻国按理当然有“伸手之欲”。而正在失去“财力”魅力的日本,又遭遇没有外交基轴的民主党政权,“是选择日美同盟,还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协调,或是重视亚洲”,菅直人政府已经不能把“对外交不熟”作为借口了。

  “日美基轴”和“亚洲战略”不兼容

  “既属于西方,又属于亚洲。”连日本人都时常毫不避讳地称自己的国家是一个“漂流的国家”,并对日本“究竟处于何方”时常感到模糊。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总结了日本外交的多个“两难之处”:日本希望走上国家转型、政治独立之路,但又不能立即脱离美国。这是第一个两难。第二个两难是,既希望搭中国经济快车,借助中国的国际政治力量,为自己与美国争独立性时取得一些外交平衡筹码,又不愿在中国及东亚面前示弱。第三个两难是对日本内部,既要顺应“政治外交转型”、“自己当家”的民意要求,又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

  随着日本外交近期的连续“挫折”,日本一些学者开始反思日本外交“在方向上的迷失”。自由评论员上原辰德认为:日本外交需要有重点,而不是维持“漂浮”的状况。他认为日本近一年来周边外交的缺乏连贯性以及和中国关系的起伏都与执迷于“理想化、实际却很混乱的外交方向”有关。在发生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岛屿争端后,日本舆论似乎再次流露出“日本仍要依靠美国”的意识。但上原辰德认为,“日美基轴”和“亚洲战略”并不是那么如日本所愿能轻易“兼容”的。在“雅虎日本”网站上,有日本网民挖苦政府决策层提出的所谓“外交新路线”,结果让日本丢掉了“带出门用于回家的地图”。日本网络媒体“亚洲观察”几乎在同时也翻出旧账,指出美国人在普天间基地问题上“逼得民主党无路可走”。民主党一位政府阁僚私下对美国人“拒不让步”导致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处境艰难颇有微词:“美国人就是这样的:即使你和他上月在首脑会议上相谈甚欢,到了紧要关头,他也不会考虑和怜悯你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