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三上”凸显公信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7:08:52

  官话“三上”凸显公信隐忧——从睢宁评选最差“官话”说开去

  江苏徐州睢宁县票选最差“官话”,除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之外的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都要拿出自己的讲话稿来给大家评判,最终入选的5篇较差讲话稿中,有2篇是县领导的讲话稿。(6月25日中国经济网)

  在中央领导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进文风会风建设的背景下,江苏睢宁评选最差“官话”的举动,无疑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引发各界热议。尽管此次评选中县委书记和县长尚“作壁上观”,“作秀”也罢,“治顽”也罢,睢宁自揭短处、自曝家丑的精神和勇气却是值得称道的。

  “官话”作为官方的表达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则或规律本属正常,但是,如果这种规律异化为固定的模式、“腔调”,那就成病态了。正像有人统计的,诸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之类词汇,高频率地出现在官员的讲话中,充分表明官方表达已经落入僵化的“套路”。也难怪,老百姓闻“官话”生腻,谈“官腔”色变,最差“官话”的评选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公众的这种感受。

  其实,在现行的“官话”体系中,还有三个高频词汇不容忽视,那就是“组织上”、“原则上”、“基本上”。与一般“官话”不同的是,“三上”的语境常常同权力、政策、利益联系在一起,加上其本意的“不确定性”,一些官员便随意曲解“三上”的含义,以冠冕堂皇的方式敷衍民众、忽悠民意,达到个人或少数人的目的,令党政机关面临严峻的公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