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私用滥用新动向:"期权化"凸显 "三公"领域成重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9:22:41
2010年10月26日 08:25:56  来源: 新华时政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公权私用、滥用不是一个新话题,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公权“异化”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比如“权力期权化”现象凸显,由于时间跨度大、隐蔽性强,给反腐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再比如,公众基于对公权滥用的深切担忧产生的“产业焦虑”等现象,都给公权的监督制约敲响警钟。

(资料图片)
新动向:干部“权力期权化”现象凸显
揭秘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运作内幕
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中,有一种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做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
目前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主要有三类:一是“封妻荫子”式。在任时为企业、他人谋利,离职后让企业、他人将好处赠予自己的妻子儿女;二是“投桃报李”式。在位时为企业谋利,辞职或退休后到企业“高薪打工”;三是“人身依附”式。离职或退休前在要害部门培植、安插亲信,使自己退出权力中心后,仍能享受权力带来的各种方便和好处。>>详细
多位领导干部退休后挂职紫金矿业暗含腐败内幕
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而媒体披露的一些细节也颇耐人寻味:上杭县政界多位退休领导干部,被紫金矿业委以闲职后,年薪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比如紫金矿业监事会主席林水清此前为上杭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监事林新喜曾任上杭县纪委副书记、常委。

党报分析“产权焦虑” 称公众担忧公权滥用
新华视点:“应急征用”会否沦为“公权滥用”
公权机构“内部招聘”重创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