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社评-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德国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17:17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G20),适逢全球经济正缓步复苏、欧洲债务危机扩散与全球金融改革刻不容缓之际,身为经济强权的中国,其任何经济政策和举措都难免被国际社会放大检视。这次峰会,讨论的虽是全球经济成长与金融改革,但人民币汇率恐才是焦点。峰会举行之前,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转强,北京适时宣布放弃紧盯美元政策,让人民币兑换汇率趋于弹性,显见其承受到很大的压力。

  北京向来强调,涉及人民币汇率的任何决定,应视自身对经济情势的评估,国际峰会不是议论汇率政策的地方。然而,随着中国崛起的效应逐渐扩大,中欧、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很难不成为众矢之的。归根究柢,就是中国人赚走西方国家太多钱,本身却仅有限度对外开放金融业、服务业市场或政府采购自由化。欧巴马总统鉴于人民币价值被低估,严重损及美国经济,他曾经暗示北京,一旦国会立法决议,白宫将被迫对中方采取贸易惩罚措施。

  欧盟国家以往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较为保守,但随着中国产品扩大对欧倾销和欧盟的贸易赤字激增,尤其中国在非洲的战略布局,引起欧洲社会焦虑中国崛起后的不确定性。去年11月,欧盟在南京召开的双边峰会上,也抱怨人民币汇率政策僵化,会后欧元区财长会议主席就公开表示,欧元对人民币走升使欧洲高居不下的失业率雪上加霜。中国的欧盟商会甚至警告,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可能形成新一波产品出口潮,届时欧中间可能爆发另一波贸易冲突。

  这次峰会,各方对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及削减赤字的优先顺序,意见相当分歧。中国关切欧债危机后遗症、提高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发言权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议题,在欧美眼中不如人民币升值来得更现实些。换句话说,北京先前宣布将推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并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让欧美暂时找到下台阶。短期内欧美国家会静观其变,尤其陷入内政与外交困境的欧巴马政府,应该不想摆明要引爆与中国的冲突。11月的国会期中选举将届,面对北京在汇率政策的让步,美国自然也会刻意回避碰触智慧财产权或政府采购自由化等双边敏感议题,说穿了就是不想再扩大与中国关系的裂痕。就长期而言,白宫未必愿意容忍北京用政治力介入汇率政策。

  中国以1985年日币大幅升值为监,坚定抗拒美国的升值压力,人民币自由化步调亦极其缓慢。但1960到80年代,德国马克也采取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币值低估形同对出口业隐性补贴及对进口业隐性徵税,外销快速成长,德国联邦银行外汇存底大幅增加,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现象。1980年代马克也对美金大幅升值,但德国并未如同日本陷入「失落十年」之境。可见日本的困境另有其因,不能完全归咎日币升值。

  目前人民币的情况与当年的马克处境相类似,中国既已跻身为全球经济大国,固然仍需外销拉动经济成长,然扶植内需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现阶段更为重要。似可参考德国经验,加速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正确反映人民币与外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果真如此,全球金融体系才可能逐渐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形成全球金融合作的框架。

  从德国战后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虽仍不健全,但整体经济实力已具备领导全球或区域经济整合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应属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