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看得见的“高度”和看不见的“深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5:54:47
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2010年06月21日 15:15:4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访著名城市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5月31日,北京日报发表连玉明教授一篇新论《重新认识世界城市》,引起关注。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后,我们对世界城市确有一个重新认识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世界城市?北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城市?北京什么时候可以建成世界城市?北京怎样建设世界城市等等,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更是认识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此,记者对著名城市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连玉明教授进行了访谈。——编者
要尊重规律,不要“盲人摸象”
记者:现在我们谈论最多的世界城市,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它们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城市?这些世界城市又是如何形成的?

资料图片
连玉明:从伦敦、纽约、东京发展的历程看,世界城市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西方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力量推动下,自发培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些城市的特征进行学术上、理论上的分析和概括后,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并总结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些城市形成的背景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规律。概括起来说,一是世界城市往往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这些规律对我们的启示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抓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中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更重要的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这个区域体系不是京津冀,而是环渤海。环渤海都市圈的崛起必须有龙头城市的带动。这个龙头不仅仅是北京,也包括京津地区。构建京津大都会,共同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遵循的规律。这一点是绕不过去的。
记者: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干什么?在哪些方面需要大胆突破?
连玉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当前的任务首要是要解决好认识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世界城市的理论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认识。解决好认识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世界城市两大核心功能。从理论层面上讲,这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的一种表述。而从现实层面讲,控制力这个概念就需要再推敲,因为从国际舆论导向、对外政策方面也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或误导。当然,科学地认识世界城市,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际上,世界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解放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具有国际思维和世界眼光,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找需求、找差距、找问题、找标杆,需要我们科学地借鉴国际经验和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需要我们在理论认识、体制机制、政策策略方面大胆突破。一句话,世界城市,就是世界的城市。建设世界的城市,要尊重规律,不要“盲人摸象”。
要发挥优势,不要“揠苗助长”
记者: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如何才能转化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的现实动力?
连玉明:概括起来讲三点:一是北京是国家首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把这种优势变成建设世界城市的强大推动力,还需要把世界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还需要中央各部、委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和项目支持,需要借助于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二是北京是文化名城,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这种优势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要看能不能把古都风貌保护提升到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地位,能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性产业,能不能把国际文化交流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核心,能不能把世界级的文化地标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制高点;三是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具有国际知名的品牌优势。把奥运转化为品牌,把品牌转化为优势,需要深化对“三个北京”发展战略的认识和实践。“人文、科技、绿色”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灵魂,也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独特的财富和优势。当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这是我们最大的、最本质的优势。
搜索更多城市 的新闻
谁在设计中国城市
重庆户改方案提出2年解决300万民工城市户口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要迈三道坎 需全社会包容
中国着力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专家称城市应接纳新生代农民工 实现其“买房梦”
近六成中国农村受访者向往城市生活 年轻人居多
看得见的“高度”和看不见的“深度”
王甘武 刊发时间:2010-06-21 06:00:51 光明日报  [字体:大中小]

近日有消息称,广受关注的“北京第一高楼”方案已作调整,高度从原来的500米降至现在的200米左右。在当下许多地方热衷建设城市地标的背景下,这样的调整显示出难得的冷静态度和理性精神。
源自欧美的摩天大楼,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财富、技术等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曾经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的潮流
,成为后起国家竞相效仿的标准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种摩天大楼带来的能耗过大、维护成本过高,以及给交通带来的压力,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多种弊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超高建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都对建设超高建筑持谨慎态度,并用严格的规划控制城市建筑的高度,力求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践行绿色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
反观国内一些城市,特别是少数经济并非多么发达,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的二三线城市,建设高楼的热情却是有增无减。虽然当地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当地政府都或多或少把超高建筑视为看得见的政绩工程,把摩天大楼当做经济繁荣程度的地标和城市发展的动力,而对这些建筑引发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甚至完全忽视。
入夏以来,南方部分地区连降大雨,包括一些省会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内涝严重,基础设施中平时看不见的问题得以暴露,高楼林立的光鲜难掩“水漫金山”的窘境。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过低,一年一遇的排水能力早已不堪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负,雨季的大量降水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现代化城市不光得有看得见的高度,还得有看不见的“深度”,即与人口、经济、环境相适应、相配套的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
也许,我们对城市的“马路拉链”已经习以为常;也许,资金有限、多头管理的种种制约确实存在,但规划制定、资金使用中的重面子轻里子,重显绩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导向,无疑加重了本已存在的问题。巴黎19世纪建成的宽可行船的下水道网至今仍在市政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在赞叹建设者设计理念超前的同时,更要反思今天的城市该如何建设。
其实,按照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我们并不缺少科学的方案,缺的是让科学方案成为决策、能够执行的体制机制保障。当修建一条高标准的下水道还无法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重要政绩时,城市的公共利益、长远利益恐怕只能先搁在一边。因此,从制度上合理设计、有力引导、科学评判,才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真正讲科学、重统筹、利长远的决定性力量。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高度适宜的楼房,也需要扎实厚重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对城市建设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多一些冷静理性、长远谋划,少一点短视盲动、急功近利,城市才能繁荣宜居、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