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造假与民众真相诉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31:34
文章提交者:戈海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政府信息造假与民众真相诉求
4日,广东省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为止,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据悉,广东高校毕业生较去年增14%。(6月5日京华时报)
比2008年同期下降50%,这个数据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列位是否还记得去年轰动一时的“被就业”事件。当时据陕西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陕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但随后即有人发帖称自己“被就业”了。此事迅速传遍网络,成了网民的谈资笑料。之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去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称“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舆论场上又是一片哗然。
现在当回过头重新来看这些数据,仍旧令人心中不快。明明许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为何相关部门还会出现如此高的就业率数据?其中的缘由不必点破,众位心知肚明。一年过去,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时期。相比于去年,今年相关部门似乎谨慎了许多。例如,广州此次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与去年的相比,相去甚远。与2008年相比,竟然下降50%。虽然公众并不十分清楚,此次广州的数据为何如此低,但是我们宁愿相信这才是真实数据。这并不是公民相信差的东西却怀疑好的东西,而实际上体现的是公众对于真相的渴望,以及不希望自己被糊弄基本诉求。
不可否认,之前的许多时候政府是以自身的公信力作为信息真实性的依据。但不得不说的是,由于政府有些部门的行为方式,使得其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在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的每一次信息发布都会招致怀疑。如果浏览网页就会发现,凡是政府公开发布的信息总有人能挑出毛病,而尤以相关部门的数据发布最容易被公众调侃。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数据往往同公众的所见所识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无疑,如此的数据发布后,民众就会生出被政府戏耍的感觉。民众如此的感觉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也证明官方发布的信息最后相当一部分会被坊间的“传言”所打破。
其实,数据造假以及其它事情的造假在中国已不是新鲜事。古时就有下吏瞒报荒灾、做虚假功绩以求高升的例子。而到现代,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政府以及部分官员更是将弄虚作假做到极致。时至今日,我们将传统道德文化抛却殆尽的之时,却将弄虚作假很好的“继承了下来”。例如,前几日温总理在北大考察时指出当时的人员都是学校故意安排的。曾经甚至听说过某地发大水,有领导去视察大堤。当地政府就将大堤旁的农民赶到一边,安排好“群众演员”接受领导视察。政府以虚假信息糊弄民众,其实是自欺欺人之举。
政府发布虚假信息往往有这样几类。一是政府发布虚假信息是希望稳定社会情绪,尤其是发生大的灾害或冲突时。但是往往在发布时就会出现“受害人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正常”,所以网友们总结说民众“被稳定”了。其次,基层政府部门想要表现政绩,但没有多少可拿出手时就会造假。再次,就是政府“辟谣”。网上或坊间有时会爆出一些令民众不安的消息,此时相关部门就会“辟谣”。但是,总会有有一部分“谣言”却成了现实。除此之外,还有例如由于民众对某事反应过于激烈,而政府好采取搪塞或虚假的办法应付民众。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某些部门的造假,使得政府公信力一落千丈。
这两日,还有一条消息引起各方关注,消息称三部委联合打假欲终结GDP数据注水。从这条消息可以看出,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相关部门统计造假的严峻形势,希望能够从根源上解决GDP数据造假情况。不过,依然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笔者认为,能否实现信息打假的最后成功,尊重民意乃是关键。正如有人曾说,永远不要轻视民意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