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城市精神的地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26:49

文学,是城市精神的地标

文学是城市精神的地标。一个城市可能有优美的环境、精致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然而,真正能体现城市灵魂与内涵的,是文学。

 

2008年,贵州省都匀市成立已届五十周年。五十年来,随着都匀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学也逐渐步入繁荣时期。因为是都匀文学,因此在本文中,凡在都匀地区工作生活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作者,都视为都匀文学的范畴。

 

1977年—1979年,是都匀文学的成长时期。这时的都匀文学与全国的文学一样发展,犹如雨后春笋,景象喜人。作者队伍逐渐扩大,发表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作品的影响力也渐渐增大。先后涌现出刘映春、彭世庄、王泽洲、张文钧等有实力的诗人和作家,他们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纷纷出现在省内外报刊,给都匀文学带来一片生机。正是如此,都匀文学才从单纯地讴歌生活到全面地表现生活的光与影,从而把都匀文学推上新的台阶。

 

上世纪80年代,都匀的诗歌创作在贵州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较突出的有刘映春、彭世庄、龚炜、王泽洲等人的诗作。刘映春60年代即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抒情诗《染色工的诗》、《老人》、组诗《山里的红百合》等,被评论为“着力从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发掘诗情,表现山民淳厚、古朴、勤劳、善良的品格以及平和、冲淡的艺术氛围。”(引自《贵州当代文学概观》)。彭世庄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莲花  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组诗《生命  在美的光彩中发扬 》、《感觉与情绪》、《故乡印象》等,被评论为“意象突出,鲜明而单纯,表现出想象和联想的新异……在意象创造上表现出某种超越。”(《贵州当代文学概观》)。因此,都匀文学五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从1980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文诗创作,都匀的诗人、作家不仅活跃在都匀文坛,而且优秀者还引起省内读者的注意,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1980年,龚炜的诗歌《春晨》(二首)先在《山花》杂志发表,后被《新华文摘》杂志转载,为贵州诗歌首次被该刊物转载,评论认为“诗写得含蓄而富于情趣,反思的哲理从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较为深沉和有一定气势。”(《贵州当代文学概观》),都匀文学开始有了大的转机。这年12月底,在“1976至1980年贵州文艺奖”评奖活动中,龚炜的诗歌《春晨》、王泽洲的诗歌《看悲剧》分别获二等奖。接着,罗文亮的散文诗连连被省内外作家、评论家评论及被各种选本收入。与此同时,宋健、白映泉、魏爱民、王从顺、徐光清、蔺剑平、初烨、刘登广、陆灵广、陈建华等一批作者的诗歌作品也在各级刊物发表并受到好评。

 

都匀诗歌创作的高潮在发展时期,到了繁荣时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作者坚持不懈。特别是崛起了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年轻作者,为都匀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散文诗看,罗文亮的散文诗集《布依人的婚恋》、《布依情》、《神州拾韵》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给读者带来鲜明的审美感受。石尚彬、杨启刚、刘学文、刘世彬等的创作对活跃都匀散文诗坛起到重要作用,刘世彬、刘权还合著出版了散文诗集《山花和贝壳》。在诗歌方面,刘映春的《哑女》、《蓝月亮》表现人性美和礼赞生命意识。龚炜的《高原女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语言个性,无疑是对“高原诗”风的响应。彭世庄的某些诗作把视角转向都市,充满现代意识,意象化地展现其对人性、人生的认知与理解。杨启刚的诗集《遥望家园》既有满怀深情地对家园的吟唱,对高原的礼赞,对乡土的依恋,对爱情的阐释,也怀着无比崇敬的诗情,对革命历史进行思考,对社会现实给予关注,使整部诗集充满了厚重感。《文艺报》曾刊出评论文章,对这部诗集进行了评论,称之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至言不饰,实而不华。当一个诗歌时代受到社会的冷落时,留给诗人的选择只有沉沦或超越。一位真正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诗人对超越性的孜孜追求肯定是执着虔诚的,他用肩负苦难的十字架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历所感,发于情而形于诗,赋予写作以生命超越的意义苦苦前行。”这也是黔南首部被《文艺报》评论的诗集。《遥望家园》还被隶属中国作家协会的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张俊的诗集《文化黔南》、李继刚的诗集《情人埃卡》、胡凤林的诗集《花开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吴治由的诗集《真想,给生活一记响亮的耳光》、吴英文的诗集《细节零乱》的陆续出版,都说明都匀的诗歌和散文诗创作后继有人。此外,白映泉、刘登广、伍亚霖等作者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为都匀诗歌增添了光彩。

 

都匀文学五十年的繁荣时期是1985年至2008年,这阶段的都匀文学最大的特点,一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包括老中青三代的作者阵容,二是不断有作品结集出版,结束了前二十几年都匀没有个人作品集的历史。随着1985年王泽洲的诗歌集《远山》、罗文亮的散文诗集《布依情》、1987年袁浪的通俗长篇小说《黄河儿女魂》、1988年周隆渊的散文集《明珠撤遍月亮山》、1992年刘学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税务启示录》、1993年张文钧的中短篇小说集《鬼惑》、李国清的文学评论集《在他们中穿行》、1999年卢有斌的纪实长篇小说《血痕》的出版,都匀分别有了第一本个人的诗歌集、散文诗集、通俗长篇小说、散文集、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集、文学评论集、长篇纪实小说。勤奋创作的都匀作者陆续结集出版个人作品集,从而使都匀文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都匀的小说创作没有象诗歌或散文诗那样出现过高潮,但却不时有佳作问世,总体质量在其他文学品种之上。罗文亮的历史长篇小说《夜郎春秋》展示了二千多年前夜郎古国的兴衰史,有较强的可读性。张文钧的长篇小说《石门劫》在描写改革开放巨大变革的同时,揭露鞭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凸现出反贪防腐的紧迫性。袁浪以多部传奇长篇小说出版和发表闻名,但他最优秀的作品则是单篇《魂断扬州路》与《酒魂》,虽然仍是讲述历史的传奇故事,但武打情节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是对传奇小说模式的突破。崔晓勇的少儿小说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他的少儿短篇小说集《月亮晒不干衣裳》,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全国获奖。张文钧的短篇小说《三马图》描写陈大爷在“十年动乱”中保护徐悲鸿的一幅画,构思独特。宋健的短篇小说《花灯茶馆》写匀城旧事,体现了一种心理内涵的真实。卢有斌的短篇小说《仇家》,将民族风俗和军事文学巧妙地融汇在传奇小说中。宗世杰的短篇小说《白羽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彭世庄的短篇小说《死漩》在艺术性上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强烈的诗意和现代意识。汪凯的短篇小说《夜空哨声》反映了“改革”的一个侧面;肖炜的短篇小说《血红的夕阳》、《火红的鸽》以满含热情的笔触,反映了军旅生活题材,在都匀文学中起到了填补题材空白的作用。韦昌国的短篇小说《城市灯光》描写了一个底层小人物,与当下的“底层写作”相呼应。此外,杨匀泉描写经商题材的长篇小说《温州商人》,李华的布依族民族风情长篇小说《歌缘》和描写黔南人民抗日事迹的长篇小说《石门寨的枪声》,袁浪的通俗长篇小说《富翁、乞丐与勇士》,黎明轩富有民族特色的长篇小说《风雨桥畔未了情》,陈昌槐富有地域特色的长篇小说《风韵》,张文钧的中短篇小说集《鬼惑》,赵军的中短篇小说集《山情海韵》,黎玉松对底层生命关怀和同情的短篇小说集《说比唱好》,顾先福关注平民生活的小小说集《秋天里的诗意》,黄鸿林的历史架空长篇小说《天地英豪》、《黑·道》和《魔女国战记》,张笑寒讲述一个时空诡异神秘莫测世界里人、鬼、魔、兽共同生存故事的玄幻长篇小说《神欲轮回》,都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上给都匀小说创作带来了活力。此外,钟成智、程新华、杜润炎、尹卫巍、屠旭匀、马建业、蒋红梅等作者也有较高质量的小说作品问世。

 

都匀散文创作在数量上超过小说,其中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佳作。卢有斌的散文集《夜郎风情》,周隆渊的散文集《明珠撒遍月亮山》,王巩汉的游记集《黔南山水情》,展现了黔南及都匀的风情文化和绮丽风光,对宣传黔南及都匀起到了积极作用。杨启刚的散文集《一城灯火》充满真情和诗意与内涵的交融。该书出版后,以其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引起热评,并由隶属中国作家协会的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石凡的《秋雨下的柴禾堆》体现了民俗与战争的交融。丁玉辉的《经历死亡》是一篇感情真挚,充满人性思考与光芒的佳作。李国清的《干居民》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紧相联,既有历史内涵又有现实意义。此外,罗文亮的散文集《旅途情缘》和《世纪的回声》,张文钧的散文集《一路人生》,李华的散文集《西部风情拾趣》,胡嵘权的散文集《天高路遥》,卢有斌的散文集《今生有约》,尹卫巍的散文集《人间苍茫》,孟学祥的散文集《山中那一个家园》,韦昌国的散文集《另眼观潮》,沈雪的散文集《月亮笑了》,都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都匀散文创作的空间。

 

把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放在一起述评,是因为它们总体上都具有纪实的性质。祖岱年的纪实长篇《血路》,再现了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日军在我国南方横行造成千百万难民向大西南逃亡的苦难历史,因为作家曾是那段苦难历史中的一名难童,有永久锥心的伤痛记忆,才采访记录下了这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刘学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税务启示录》,对中国税务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熊志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反贪肃贿沉思录》,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冯举高的长篇纪实文学《弯路直走——潘一志传奇人生实录》,是我国第一部水族优秀人物传记。黎明轩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远征军》,写出了20万中国远征军的悲壮战史。此外,黎明轩还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生死大行军——细说红军长征过贵州》等作品。都匀报告文学还有一些出色的篇章:卢有斌的《当代愚公》,宋健的《都匀与中共雷达之谜》、杨路塔的《求索之路》等;肖炜、邢洁潭的报告文学《他和他的城市》,肖炜、邢洁潭、覃玉豪的《热血铸功臣》则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都匀发生的深刻变化,热情饱满,内容翔实,具有宏大的气势和历史深度。这些作品的现代意识、厚重内容以及强烈的现实感,使其成为都匀文学五十年中报告文学的上乘之作。

 

五十年都匀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学评论。从上世纪90年代起,都匀的文学评论不仅在《贵州日报》、《山花》、《花溪》等省内报刊发表,还在《文艺报》、《文学评论家》、《文学自由谈》、《作家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诗歌报》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亮相。李国清的文学评论集《在他们中穿行》和《独特的审视》对省内外作家的作品及黔南和都匀作家的作品和创作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评价,使其在省内评论界具有一定的地位。罗文亮的文学理论专著《古诗艺术谈》对我国古典诗歌进行了理论探索。杨启刚的文学评论集《文学新浪潮》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色彩斑斓的诸种文学现象,呈示出新时期文学历史的特有风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近两年来,都匀的文学创作引起了省内外有关报刊的关注与报道。2006年2月7日和3月2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头版连续刊发了题为《都匀市作协2005年工作成果显著》和《都匀作协推出“贵州南北诗歌大展”》两篇新闻,对都匀市的文学创作及活动进行报道,这在全国都极为少见,表明近年来都匀市的文学创作已开始进入全国文学创作的视野。2006年4月21日,《贵州日报》“娄山关”副刊刊发题为《都匀文学创作异军突起》的文章,对都匀市近年来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面介绍;2006年5月9日,《贵州政协报》“文化广角”刊发题为《树立创优意识  实施精品目标——都匀文学创作扫描》的文章,对都匀文学创作进行评述。

 

2007年1月10日,贵州《劳动时报》副刊第4版以整版隆重推出“都匀市文学作品专辑”,刊发映春、丁玉辉、杨启刚、蒋红梅、庞飞等5人的作品,包括映春的诗歌《母性的土地》、丁玉辉的诗歌《站在高高的斗篷山上(外一首)》、杨启刚的散文《小城眷恋》、蒋红梅的散文《倾听蛙声》、庞飞的散文《舞扇的姑娘》,涵盖都匀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和诗人,较全面地反映了都匀文学创作的水平。2007年8月,杨启刚被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填补了都匀市长期以来没有中国作协会员的空白。同时,杨启刚也是黔南州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青年作家和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少数民族作家。这不仅是对都匀文学创作的一次鼓励,也是对整个黔南文学创作的肯定。

 

都匀文学创作中坚力量的都匀市作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都匀市文学创作协会,首批会员37人,现有会员106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10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19人,黔南州作家协会会员46人。都匀文学五十年来由成长到开花到结果的发展历程,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建立了有关组织机构,采取了促进创作的措施。1990年都匀市文联重建后,特别是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都匀市文艺奖”(市政府奖)及首届“都匀市文艺奖”的颁发,有力地促进了都匀文学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文学界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下,都匀文学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古城精神

她,已有2500多岁高龄,却美丽不减;她,历经风雨,却越发坚强;她,小巧玲珑,却容纳众多山水园林……她,就是苏州。

苏州,她是一座崇文的城市。是她,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谓“人杰地灵”。明朝的“四大才子”,现代的贝聿铭都在她的怀抱中成长;范仲淹、范成大、刘禹锡曾在她的大舞台上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表演;叶圣陶、米芾、苏东坡曾在她的土地上居住,留下一首首、一句句脍炙人口的佳话……从伍子胥建苏州,到白居易建七里山塘,再到贝聿铭建苏州博物馆新馆,她历尽了多少沧桑,又培育出多少文人墨客?可以说:中国史上的状元已成了姑苏的“土特产”。

苏州,她也是一座融和的城市。她融汇了古今,贯穿了中外。她古色古香的园林精致典雅,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高耸入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柔和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像一幅水墨画,而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好似一张多姿多彩的水粉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别有一番趣味。贝聿铭老前辈的封土之作、他心爱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新馆更做到了“融和”二字。贝爷爷以“苏而新、中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巧妙地运用“黑、白、灰”三色建造了这座结合中外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她更是一座创新的城市。21世纪,这个创新的年代,她也不落伍,她时刻紧跟时代潮流,与国际接轨。自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她在不断地蜕变。最终,她会破茧而出,由“小苏州”慢慢演变成一座现代化的理想城市。这几十年来,她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进取,又不断地向外发展……

苏州,她不但是崇文、融和、创新的城市,而且还是一座致远的城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这是她一贯的作风,更是她的目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苏州的最终目标。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是这座水城的特色;热情、大方、开朗、聪慧是苏州人的特点;向外发展、社会和谐、产品丰富是全国人民对苏州的殷切希望。

希望明天的苏州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