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前话劳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04:10
每到五一劳动节前夕,上至国家下至基层,表彰劳模已成定例。而今年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更是为今年的劳动节注入了深刻的内涵。/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劳模,是“劳动模范”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劳动的模范和榜样,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是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显然,这个称号的重心在劳动。

 

    按惯例,我国的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以及地方评选的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我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一些特别优秀的劳模,也就成了全国的知名人物,如孟泰、李顺达、陈永贵,王进喜等。

 

    每年表彰劳模的目的,就是通过劳模评选活动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评选劳模不仅体现着先进性、代表性、导向性,还体现着各行各业的广泛性。评选劳模一向由工会操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产第一线,历来是我国评劳模的基本标准。评比评比,就是要评出先进、评出精神,使各条战线的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富饶和强大。

 

    时传祥、王进喜、李素丽等在劳动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劳模们,曾经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他们当之无愧。他们能够在平凡朴质的岗位上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吃常人吃不得的苦,做常人不愿做的事,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样的劳模具有广泛性,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学有榜样、成有可能。1964年毛泽东71岁生日时,曾用自己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安排酒席,请陈永贵、王进喜等劳模吃饭,一直被传为佳话。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劳模评比中,各级官员和私营企业家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基层一线职工的比例越来越少。那些地方在评劳模时,不是朝前看,而是朝钱看、朝权看。谁有权、谁有钱,就让谁当劳模,致使劳模评比变了味,变了质。评出的劳模,不是×长、×主任,就是×董事长或×总经理。更有甚者,有的因为天生有副好嗓子就成了劳模;有的打个球出色成了劳模;有的跑个步出名也被评为劳模等。以至于有的劳模,昨天是劳模,明天就违法乱纪成了罪人。这样的评比,既不公正,更不公平,且在老百姓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奉行金钱物质至上,轻视劳动、忽视劳模风气的蔓延滋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利影响。有调查显示,如今很多学生崇拜的对象是歌星、官员等,却鲜有学生崇拜真正的劳模。尽管各地每年都涌现出不少优秀劳模,但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人,当学生对劳模所知甚少,又如何尊重劳模?又如何热爱劳动?又如何投身于和谐中国的建设中?!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劳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都不能没有劳模的激励。劳模尽管大多是普通工人,来自基层,也可能并不富裕,但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耕耘。可以说,一个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者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当然,作为公民,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只要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应一视同仁参加评劳模,但这样的评比应有个度,而不能毫无节制地把每年劳动节的评劳模都向上倾斜、向钱倾斜。果真如此,那么这样的劳模评比和先进评比,就有失公允,而且不得人心。要让全社会都来尊重劳动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孩子们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有热爱劳动、尊重劳模的思想,长大后才会用劳模精神鼓励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加辛勤劳动。当更多的人以劳模为荣,以劳模为榜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