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网 >> 世界博览 >> 解密大西洋之战(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3:11:43
解密大西洋之战(中) 【 作者:佚名    来源:扯淡网编辑    点击数:2640    文章录入:扯淡网 】 戴维·卡恩

德国人看到了丘吉尔的回忆录后意识到,如果要进行另一场战争,必须创造出一种能真正保密的、敌人无法破译的密码处理系统,使任何人都毋须使用能够被缴获的文字信息。邓尼兹也看了丘吉尔的历史书,他发誓,他用的恩尼格码绝不会被盟国破译。为此,他想尽了办法。

戴维·卡恩

德军实施潜艇战略,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使用恩尼格码保证来往的信息不被盟军破译。实际上,对于所有德国海军实施的战略来说,这一点都是至关重要的。布莱奇利公园是英国破译密电码行动中心。在那里,像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人艾伦·图灵那样的许多杰出人物勤奋地工作着,表现了他们高超的科技才能。译码专家成功地破译了德国空军和陆军的密电码,但是德国海军的密电码作了更好的加密处理,对盟军来说仍然是无法破解的迷。

哈里·欣斯利——密码专家,布莱奇利公园

德国海军使用的恩尼格码比空军的更加复杂。他们的通信纪律也是最严格的。他们的密电码十分特殊,我们这些科技人员,包括我们的领军人物图灵,都感到无从下手。尽管我们拥有了破译德国空军密电码的精密机器,但却不知如何才能进入德国海军的密电码系统。

罗杰·萨蒂

1940年以及1941年初的那段时间里,邓尼兹的潜艇部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潜艇指挥官之所以有这样一段“幸福时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德国人在情报方面占了上风。他们经常破译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无线电信息,这样就能及时地调集潜艇,对它们进行攻击。邓尼兹和他的潜艇部队战果辉煌。在战争初期的18个月间,那些小型U艇对横跨大西洋的盟国护航运输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平均每个月盟国的运输队都要损失20万多吨物资,1939年9月约16万吨,1940年9月约35万吨。英国人每年至少需要1700万吨装备和补给才能维持战争,也就是每个月大约需要150万吨。

大西洋交通线上的损失使英国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德国人可以轻易地探知护航运输队的方位,而盟国对于德国潜艇的行踪却几乎是两眼一抹黑。

戴维·卡恩

邓尼兹在后方的德国本土(后期是在法国境内),命令他的潜艇部队集中起来对某一个特定海域的护航运输队进行攻击。在这样的时候,盟国为运输队护航的护卫舰根本不足以应付,因为德国的潜艇多得像“狼群”一样。

邓尼兹的司令部会在某一时间向每一艘潜艇发出到达某一海域的指令,并命令他们悄悄地接近目标。接着,邓尼兹会命令他们等待至黄昏。夜幕降临后,他才下达进攻的命令。这时,10-多艘潜艇马上会围拢过来,对盟国的护航运输队集中火力攻击。

罗杰·萨蒂

德国潜艇往一连串正航行着的商船中发射鱼雷,巨大的爆炸给运输队造成极大的混乱。看到舰船四处冒烟,一艘一艘地被击沉,人们就像被梦魇缠绕一样。战斗继续进行,运输队的舰船也在继续前进。但是,速度慢了下来,有时只有6至8节。

罗杰·萨蒂

由于混乱,舰船与舰船之间经常发生碰撞。经常会有人在火中发出求救声,几分钟之后人就死了。

护航运输队在德国潜艇的攻击下,就像遭遇“狼群”捕食的动物一样无可奈何。

第三幕

德军占领法国后,很快就整编了法国海军舰队,把他们的潜艇派往大西洋海滨的比斯开湾基地接受训练。

朱尔根·罗维尔

德国人潜艇一般只在某一作战海域呆上一天至一天半时间,对防卫力量很弱的盟国护航运输队发动袭击,把所携带的鱼雷都发射完,然后就返回基地。装填新的鱼雷后,再去执行新的任务。这样频繁地调动,使邓尼兹能够有更多数量的潜艇保持更长时间地呆在海上,从而使德国潜艇的整体实力增加了。

罗杰·萨蒂

在法国陷落后,丘吉尔的策略一直就是,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手段,尽可能地把美国拖入战争。其中一个手段就是竭力鼓励两国海军之间的合作。因此,自从法国沦陷,美国和英国海军之间的通话一直在秘密地保持着。

1940年2月,英国驱逐舰“索马里”号对德国的一艘拖网渔船“克雷布斯”号进行了突袭,成功地缴获了在那一个月里的德国海军的恩尼格码记录。当这些信息被传递到布莱奇利公园,并送到图灵手中时,引发了数量非常可观的破译方案。当然,图灵希望这样的恩尼格码记录越多越好。哈里·欣斯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以便得到更多的恩尼格码记录。

哈里·欣斯利

德国人在北冰洋上一直保持着两艘拖网渔船在值班,一艘位于格陵兰海附近,一艘位于挪威冰岛附近,用于天气预报。他们也有恩尼格码,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欣斯利发现它们一值班就是七个多星期,这样就会有一个多月的恩尼格码记录。当前的记录可能就在驾驶员的桌子里。他可能在桌子旁边放上一桶水,一旦拖网渔船入港,他就会把那些记录往水桶里一扔,记录就随着墨水消失了。但下个月又会重新开始做记录。

英国人计划对其中的一艘拖网渔船进行突袭,把那些记录搞到手,然后就撤退。他们把这次行动称为“切割”。1941年5月7日,他们瞄准了在冰岛和挪威之间的海域里航行的“慕尼黑”号。

哈里·欣斯利

我当时处在这次行动的中心位置。我不断地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搜索哪些地方。你看,就这样,海军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这次突袭很成功。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对另一艘天气预报船“劳恩伯格”号进行了突袭。托尼·塞尔这些小船,只是普通的拖网渔船,它们只是在海上巡逻而已。突然,英国的一艘巡洋舰在两艘大型驱逐舰在支援下猛扑过来。它们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0海里,之所以这样迅速,是为了在拖网渔船上的船员销毁他们的密电码记录前就赶到,把整个船控制起来。

在对“慕尼黑”号的突袭之后两天,在冰岛的另一侧发生了一场小型海战。德国的U—110在战斗中被逼出了海面。乔·贝克—克雷斯韦尔是当时盟军一方舰艇的指挥官。

戴维·卡恩

他开始的想法是,己方舰艇向德国U艇猛烈开火,很快把它击沉。当贝克—克雷斯韦尔的舰艇向那艘猛冲过去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又闪现了另一个念头。他想到了“马格德堡”号巡洋舰上的密码本被俄军缴获的故事。

于是,他马上命令道:“停止前进!”那艘舰艇立刻停止了前进。他接着下令派出自己的人登上敌人的潜艇。德国潜艇的幸存者被迅速救出来,带到了别的舰艇上。接着,戴维·巴姆中尉从潜艇的驾驶指挥塔爬了进去。当他在U—110艇内时,他发现那里面很安静。

他顾不得那些咝咝作响的轻微声音,以及发动机慢速转动时松开传动装置时发出的声音,很快把恩尼格码机找到了。他还找到了一些密电码资料。U—110艇的所有资料被迅速送到了布莱奇利公园。它们是有关德国海军恩尼格码秘密的终端材料。由于从“慕尼黑”号、“劳恩伯格”号以及U—110这几艘舰艇上缴获的资料都相当管用,布莱奇利公园里的专家们终于破解了德国海军的恩尼格码秘密。盟国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从此以后,他们就可以知道德国潜艇的方位,特别重要的是,知道它们往哪里去,怎么才能避开它们。这样,盟国的护航运输队就可以重新确定航行路线,使德国的潜艇发现不了他们。盟国在大西洋之战中从而占据了上风。

罗杰·萨蒂

靠着破译恩尼格码得来的信息,英国人可以轻易地避开德国潜艇“狼群”的攻击,使护航运输队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沃纳·赫希曼

我们朝着一支护航运输队开去,但等我们到达预定位置时,它们已经不在那里了。也就是说,很显然,有人已经知道了我们要来。更糟的是,在半夜里,我们遭到了敌机的轰炸。就是在白天,你也不大可能发现我们,但是他们却知道我们在那里。于是,我们怀疑,敌人已经有办法了解到我们的行踪。

邓尼兹的战利品从1941年5月的32万5千吨下降到了7月的9万吨。尽管有这样的骤然下降,但德国海军对恩尼格码的信心并没有动摇。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密电码会被敌人破译。邓尼兹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对英国人发现他的潜艇部队行踪的一切可能用的办法进行试演。他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法国间谍或英国间谍在U艇停泊的法国港口了解到了他们的行踪。沃纳·赫希曼在那时,我们有绝对的把握,谁也无法破译恩尼格码。即使他们截获了密电码,也一定拿它没办法。只有等到了战后,我们才知道,当时我们采取这种态度犯了多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