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山西疫苗事件垫底 [杨章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47:06

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山西疫苗事件垫底

因处置不当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类别:国内新闻   浏览量:589   版次:AA03   版名:主页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4-13
作者:杨章怀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昨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四川白庙乡“全裸”名列榜首;而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名列榜尾。记者发现,地方处置舆情事件中,多数因处置不当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网·政

    本报讯 (驻京记者 杨章怀)昨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四川白庙乡“全裸”名列榜首;而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名列榜尾。记者发现,地方处置舆情事件中,多数因处置不当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全裸”乡政府排第一

    一季度排名第一的是四川白庙乡政府收支“全裸”,被网友称赞为“政府全裸第一例”。“全裸”效果明显:上级部门退还招待费,来乡联系工作的部门自掏腰包就餐。这说明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

    排行榜中,“垫底”的是山西问题疫苗事件,经《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出来5天后,山西省政府召开不到十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声明疫苗合格;山西专家组随后断言儿童的病情与“高温暴露”疫苗无关、与华卫公司无关,受到强烈质疑。网友指责某些政府官员隐瞒内幕,还通过公关宣传部门封锁新闻报道,试图转移公众视线。

    专家指信任危机难凭发文件解决

    河南睢县“茶杯门”事件因当事乡长和派出所长被免、广西烟草局长韩峰因“香艳日记”被捕、山西地震谣言的传播者被拘,使得这些事件处理上有了转机;而河南鲁山“喝开水死亡”、河北石家庄王亚丽骗官案、山东新泰选拔23岁副局长、江苏东海父子自焚等事件中,地方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在这些事件中,由于当地处置不当,导致像“山西问题疫苗”、“贵州枪击案”一样,使政府公信力受损。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刘志华认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以维稳为名屡屡侵犯公众知情权所带来的后遗症,使政府公信力的严重透支。

    “河北石家庄王亚丽骗官,表面上看是个体事件,它不如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范围广、影响大、人员多、冲突剧烈,但是它对政府的杀伤力和公信力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翟薇说,这些暴露出官员任用制度的种种弊端。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吴长生认为,政府公信力面临信任危机,不是靠发几个文件,惩办几个人,就能很快消解的;要靠锐意的深化改革,要靠切实的完善制度,更要靠艰苦的事实积累。因为民众的不信任,是事实积累的结果;挽回威信,别无他法,也得靠扎扎实实的事实积累。

    首次推“网络问政”成功案例

    除了排行榜中备受网友关注的事件外,此次人民网还首次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政府借鉴。江苏常州环保局“批评有奖”事件,再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奖赏批评他的人”这一历史典故。

    去年7月12日,江苏常州网友“认真”在网上发帖称该市环保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今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对网友“认真”发动“人肉搜索”,4天后,环保局长给“认真”发出该市首笔2000元“网络监督奖”。

    “虽然外界质疑常州的做法有作秀的嫌疑,但相比王帅跨省抓捕案相比,常州的做法是超前的,这是对网友的尊重,是一个好的姿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舆情分析师单学刚表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常州“批评有奖”应该成为尊重公民监督权、表达权,善待网民的又一个范本,符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