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气血的捷径——山药薏米芡实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08:12:39
有些人因肾虚而吃补肾的药,但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了脾胃的沉重负担,最后,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便有脾胃虚而难于消化之意。还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凉之药以清热解毒。岂知寒凉之药最伤脾胃,这就象常年把自家的庄稼地当作战场一样,最后,就算不被敌人打败,也会因无粮草而饿死。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储备——气血的储备。只要粮草充足,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只怕,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制造新鲜的气血了。很多病人只因不能纳食,无法吸收营养而丧失了最后反戈一击的机会。只要我们还能挣来钱,我们就还有的可花。我们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抵御疾病是要有本钱的。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能找到不计利益、甘愿付出、并全力帮忙的朋友,那么山药、薏米、芡实则当之无愧。这是那种不急不躁、从容有力、可以托付一生的朋友。会在我们百般无奈,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们以最无声、最持久、最平和的帮助。它们在《神农本草经中》中都被尊为上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我们需要经常和真正的好朋友在一起,也许一生我们都要相伴。但我们不会厌倦,有几个时时都支持你的朋友,难道不是我们的福气吗?如果,这样的朋友我们都不要,那你真是一个合该倒霉,而没人同情的家伙。
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我常常给他们同样的建议。那就是去喝山药薏米芡实粥。有人说,光喝粥能管用吗?能快速增长气血吗?如果你喝粥都不长气血的话,那看来没有可以进补的东西了。通常的食物,即使是那些可以增长气血的食物,我们想要获取它的营养,也要先投入一些气血来消化吸收它,可对于气血太弱的人,这点气血也拿不出来,而山药、薏米、芡实,却是不需要我们额外的支出,而却能直接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先来说说山药:山药其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广为赞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清末最有名的大医家张锡纯对此药更是推崇备至,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其言:“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山药品种较多,河南怀庆府的品质最好。所以通常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通常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再谈谈薏米,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性微凉,如果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的。李时珍说孕妇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过,把羊水也利干了,虽然在现实应用中并未见对孕妇有什么危险,且常有相助之益,但为安全起见,权且听他老人家的吧。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近代医家曾有报导,用两药各50克,每日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我们何苦非要等到病重如此再去喝粥呢?平日即将二者打粉熬粥常服,岂不是明智之举,况且此粥美味可口,长吃不厌。或有人说,粥有药味,且酸苦难喝,恐怕是您选料的品质不好。由于品种不同,有的山药会略带一点酸味,但却毫不影响粥食的美味。
最后再说说芡实,前面山药薏米好象把溢美之辞都分而占尽了,其实不然,芡实,更有其与众不同的绝妙之处。如果您是“脱症”和“漏症”,那芡实就是一只有力的大手,把您托住。不至让您的气血白白的流失。有人长期腹泄,下利清谷;有人遗精滑脱,其势难禁;有人夜尿频多,无法安睡;这时,您就会发现芡实的神奇了。清代医家陈士择说的最好:“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若能与山药同舟共济,那补益的效果就更佳了。
山药、薏米、芡实是同气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去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有人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
这三味药粥虽然好处太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无福消受。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适,瘀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这就好比您要想引来清泉,就要先排走污水,“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清气难存”。
还有不喜欢此粥味道的人,也是与此无缘,勉强硬喝也吸收不好。不如去找您喜欢的味道。留心感觉,总能发现的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相关搜索词:山药 芡实 薏米 气血 脾胃
本文链接: 复制
签名档佛渡有缘人,医治有缘人。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