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续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08:27
二)欧洲为家
在西德和法国的共同努力下,1952年6月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是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1958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及其扩大,为西德提供了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6国共同体扩大之前,面积117.1平方公里,是西德的4.7倍,人口1.67亿(1957年),是西德的3.1倍;第一次扩大后的9国共同体面积152.88平方公里,人口2.55亿(1972年),均为西德的4.1倍。在共同体中,西德的经济实力最强:1957年,西德的GNP占共同体的34.2%,商品出口额的38%,黄金和外汇储备的54.5%,均居第一位
共同体成立后,西德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利用共同体相互减免关税和最后取消关税,以及对外高筑关税壁垒的有利条件,大力扩大对其他成员的出口。1980年,西德对共同体的出口额达到1682亿马克,占其商品出口总额的48%。也就是说,西德出口商品的将近一半是在共同体内销售的。
50年代,西德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输往美洲国家,超过其总额的一半,其中拉丁美洲占29.9%,加拿大12.6%,美国10.2%,而输往欧洲的资本只占全部投资的1/3。但是,共同体成立后,这种情况逐渐得以扭转。西德对欧洲各国的投资不断增加,欧洲成为投资主体。例如,1985年,西德在欧洲的投资比重占其投资总额的45.3%,其中共同体占31%,其他欧洲国家14.3%。
表10-3  1985年西德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构成
项目   投资额(亿马克)     百分比(%)
地区
总计         1245                 100
欧洲          564                  45.3
欧共体      386                  31.0
其他国家    178                  14.3
北美洲        419                  33.7
美国       360                  28.9
拉丁美洲      140                  11.2
非洲           57                   4.6
亚洲           52                   4.2
澳洲           13                   1.0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817页。
欧共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关税同盟、经济同盟和政治同盟,实现欧洲统一的目标。自成立以来,欧共体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先后就共同农业政策、关税同盟、欧洲货币体系、人员自由流动和共同进行科技开发等达成协议,并如期完成。为此,欧共体实力大为增强。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所带来是变化是深刻的。仅以GN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例,就可明显看出美国与欧共体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表10-4 1955-1974年美国与欧共体9国的GN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对比变化(%)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国家
美国        36.27 33.73 31.27 30.21  27.97 27.23  26.14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18.73 19.72  21.3   20.12
资料来源:根据《尼克松在白宫》第267-268页的数字整理而成.
由此可见,在这20年里,在GN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美国不断下降,欧共体持续上升。到1974年,两者仅相差4个百分点,欧共体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在1955年时两者的差距达将近10个百分点。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美国、日本一起形成了西方世界的3个经济中心。欧共体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谋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奉行国家独立的外交和防务政策,推动了政治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当然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欧共体国家力所不能及的。西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自始致力于欧盟的深化和东扩
(一)背景
自5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以欧共体为轴心的发展、联合与扩展成效显著。联合才有力量已成为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共识。
90年代以后,欧洲统一出现了重大转机和发展。德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首先,1991年12月9-12日,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欧共体成员国
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划时代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该条约由《政治联盟条约》、《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两个条约组成,全面规划了2000年前欧共体的经济、货币、政治、外交和安全防务建设的战略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时间表。
《政治联盟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防务政策,在司法和社会方面进行合作,以及扩大欧共体的职能和权力。
《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其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各成员国应协调经济政策,确保资本自由流通,货币进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到1992年年底,欧共体各国关于实现一个消除非关税壁垒的“统一大市场”的立法工作全部完成。由于各成员国在批准《马约》过程中一波三折,致使它未能在1993年1月1日如期生效,被迫将生效期推迟到同年11月1日。这一天,欧洲共同体正式成为欧洲联盟。欧盟是一个包括12个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实体。欧盟的诞生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起,设立欧洲货币机构监督货币统一进程;具体规定了成员国应在通货膨胀率、利率、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等方面进入第三阶段的达标数字。1995年,欧盟吸收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成员国增加到15个。
第三阶段始于1997年1月1日,最迟于1998年7月1日建立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1月1日前实行单一货币。1998年上半年,欧盟有10个国家达标,同时确定了“欧元”为单一货币,如期推选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该行正式启动。但实行单一货币则推迟到2001年1月1日。
到1996年,欧盟的实力举世瞩目: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23%,货币储备占世界的32%,外贸出口(不包括其内部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9%,汽车产量占世界的27%,以及占向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53%。
其次,两德实现统一。统一后的德国仍使用德意志共和国的国名,首都设在柏林,议会和政府所在地由联邦议会另行决定,在此之前暂驻波恩;国旗仍为原西德的黑红黄三色旗;西德的《基本法》和其他法律在原东德地区的5个州和东柏林生效;欧共体的所有法律和条约同时适用于原东德。
统一后的德国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1.5万亿美元的GNP使其成为欧洲的超级大国,在欧共体内居绝对优势地位;同时,与美日也大大缩小了经济规模的差距:1988年,西德经济规模只及美国的23.3%,日本的42.4%,到1994年,德国的经济规模已相当于美国的60.4%,日本的80%了。1992年,德国的外汇储备超过900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和台湾地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但1993年后又退居世界第三位;1993年,德国对外贸易总额高达747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最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先后进行体制转轨。这些转轨中的国家纷纷向西欧靠拢和寻求援助,发展双方的经贸关系,其中不少国家也公开提出要加入欧盟。
在这种欧洲发生战后以来最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欧盟面临两大中心任务:加深内部一体化和争取时机东扩。而德国在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二)深化
所谓深化是指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即按照马约的时间表办事,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其关键是实行货币联盟,使用单一货币,而在使用单一货币之前首先要“达标”。
欧盟一体化出师不利,在批准马约时一波三折。先是丹麦否决,接着法国和英国算是勉强通过,结果使本应在1992年批准条约的时间推迟到了1993年才实现。
欧盟各国“达标”也很不容易。根据马约的规定,只有达到下列经济指标的成员国才能进入第三阶段。
1、价格稳定。在距核定日一年的时间内,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应高于3个通货膨胀率最低的成员国平均水平的1.5%。通货膨胀率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
2、货币稳定。在距核定日两年的时间内,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不能突破欧洲汇率机制的正常波动范围(±2.25%),各国也不得自行对其货币进行贬值。
3、公债。各成员国的公债不得高于GNP的60%。
4、利率。在距核定日一年的时间内,各成员国的长期利率不应高于一个长期利率最低的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长期利率以长期债券为基础来衡量。
5、财政赤字。条约并没有对此作具体的规定,但公认的指标是,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应超过GNP的3%。
到1997年,欧盟15国中,只有英国、芬兰和卢森堡3国达标,德法等关键国家尚差一定距离,大部分国家未能达标的原因主要是公债占GNP的百分比太高,如比利时和意大利分别高达124.7%和123.2%,比规定标准超出1倍。此外,还有希腊因为一项都没有达标。看来,马约规定的指标比较严格,一些成员国呼吁放松要求,也有一些成员国提出推迟期限,甚至公开发表言论,对能否如期建成货币联盟表示怀疑。一时间,欧盟内出现严重分歧,形成分期达标还是趋同达标两种意见。在此紧急关头,1996年2月,德国总理科尔公开表明德国的立场,强调决不允许“船队中最慢的船”拖后腿,影响欧洲的统一。同时,德国也意识到分歧的压力以及现实的困难,积极考虑变通办法,适当放松要求。这为各国达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8年3月5日,欧盟委员会根据放松了的要求,对全部成员国进行评估后,宣布有11个成员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意大利、爱尔兰、卢森堡、比利时、奥地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标,为首批进入1999年1月1日启动的货币联盟国,或首批有资格参加货币联盟过渡的第三阶段国;排除了4个国家(英国、丹麦、瑞典和希腊),其中希腊是因为离达标相差甚远而不够格,其他3个虽已基本达标,但因考虑其国内政治的需要,决定暂不参加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核心,而货币联盟的关键则是统一币制,使用一种单一货币。为此,鉴于马克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为确定单一货币的稳定性,德国建议其他欧盟成员国实行德国的货币稳定制度,按照德国中央银行的运行模式进行改造;此外,德国还始终维护德法两国在联盟中的核心作用,在两国有分歧时,对法国作些必要和适时的妥协或让步,以求团结一致,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例如,在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该公约原叫《稳定公约》,是德国提出的,旨在以严格的财政纪律要求各成员国达标,否则将予以处罚;但法国认为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也很重要,应同等对待,不应偏废。结果,德国表示同意,将原公约改为现名。
马约批准后,为实行单一货币,欧盟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会议。1995年12月,欧盟首脑马德里会议将未来单一货币命名为“欧元”。这次会议确定了向欧元过渡的时间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欧盟理事会于1998年年初根据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对成员国的资格进行审查评估,以确定首批参加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名单。(这一工作已如期完成。)然后,在原欧洲货币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已选出行长人选),开始运作;以及印刷和铸造欧元纸币和硬币,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货币转换之前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货币联盟正式启动;欧元将以1:1的兑换率取代原埃居成为法定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开始运作,负责制订和执行单一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这一阶段的实施时间最多不超过3年。第三阶段,最迟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欧元全面进入流通,入盟国家的原流通货币逐步退出,退出过程最多不超过6个月,于2002年7月1日前完成。届时,欧元成为联盟的惟一法定货币,标志欧洲货币联盟最终实现。
1997年6月的阿姆斯特丹欧盟首脑会议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欧盟各国以条约的形式从法律上确认了1996年底都柏林首脑会议达成的几点协议。首先,会议通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成员国严格遵守财政纪律,首批加入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如果财政赤字
超过其GNP的3%,将予以处罚。其次,建立了新的汇率机制,称为ERMII,以与80年代欧洲货币体系下的汇率机制(ERM)相区别。最后,确立了欧元的法律地位。从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将以1:1的比率取代埃居。欧元不仅继承了埃居储备手段的职能,而且具有一般货币的全部职能,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成为一种世界主要货币。这次会议为欧洲货币联盟的诞生扫清了最后的技术障碍,打消了有关的疑虑,表明了欧盟进行一体化的决心。
(三)东扩
所谓东扩是指以欧盟为中心或依托,扩大在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影响,吸收其中的国家参加进来,亦即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成员国,扩大欧盟的市场,增强欧盟的实力。
90年代初,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给欧盟东扩提供了百年难逢的机遇。一向以“东西欧桥梁”自居的德国更是当仁不让,一马当先,不仅力主东扩,而且采取实际行动迅速向中东欧迈进。对此,当时的德国外长金克尔强调说:“德国在重新统一后又地处欧洲中心和它考虑到自己的过去——我们对中东欧国家具有特殊的责任。”
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可谓互有需要,一拍即合。
首先,德国在60年代中期后已与中东欧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是由基本解决了柏林问题而奠定的基础。
60年代中期后,西德的“东方政策”有了重要的变化,不再坚持1965年底确认的拒不承认东德,哪个国家与东德建交就与之断交的“哈尔斯坦主义”,提出不仅要与东欧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而且要与东德接触和交往。西德于1967年与罗马尼亚建交,1968年与南斯拉夫复交。1969年9月上台的勃兰特总理继续推行这一政策,表示愿意与苏联、波兰和东德对话,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接受战后领土现状等。1970年1月,勃兰特发表声明,提出与苏联就互不使用武力条约进行谈判,8月12日,两国在莫斯科正式签订该条约。12月7日,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的协定。这为解决柏林问题开创了条件。
与此同时,在苏联的推动下,东西德于1969年11月27日举行了“过境交通”问题协定的谈判;1970年3月6日,东德又与西柏林举行了关于“关系正常化”的协议谈判,均签订了协定和协议。
1971年3月26日,苏联代表提出一项向美英法3国让步的关于西柏林地位问题的“四方协定草案”,规定对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现存的广泛联系不作任何限制——政治联系除外;同意西德在领土问题上在国外代表西柏林;允许西柏林居民去东柏林探亲和旅游等。从此谈判步伐大大加快。同年8月2日,四国达成协议,9月3日四国大使正式签署了四方西柏林协定;1972年,四国外长签署了四方最后协定书,该协定正式生效。
柏林协定的签订,确认了西柏林的地位,基本上消除了东西方在德国和柏林问题上而引起欧洲局势的长期争端和僵局;西德与苏联、东欧国家签订的条约和建立外交关系,使东西方关系大为缓和,为双方发展经贸关系准备了条件。
其次,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理位置相邻,交往十分便利。这些国家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有大批训练有素的科技人员和廉价劳动力,有较好的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也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这对德国商品的出口、劳动力的提供、市场的扩大和高成本产业的转移,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和有吸引力的。
90年代以后,德国成为中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国、投资国和援助国。仅以贸易为例。德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高达25%左右。据1998年11月美国《商业日报》报道,德国贸易商正在加快向中东欧市场挺进的步伐。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同期的一份贸易报告中指出,德国对欧盟可能扩展的“快速轨道”上的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出口,在上半年中增加了24%。德国对该地区的贸易顺差也在扩大。1998年头6个月,德国对这5个欧盟扩展的候补国的出口额高达约200亿美元,进口额约150亿美元。近年来,德国也成为这5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波兰已成为德国的第12大贸易国,其次是捷克和匈牙利。德国企业界认为,中东欧和北美洲是德国出口的两个增长最快的市场。
最后,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德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性,以及欧盟东扩的强烈愿望。其理由是,中东欧国家迫切希望重建与西欧国家历史上传统的密切关系,要求欧盟各国特别是德国扩大贸易和提供援助,而德国不仅要表示其对历史负责,而且也要表明其根本利益应该在中欧,这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且也有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因此,德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充当欧盟的“东部边界国家”,欧盟必须向中东欧推移。在德国的大力主张和推动下,欧盟与中东欧国家举行过多次会议,以讨论这些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逐步达标,与欧盟接轨,最终加入欧盟的一系列条件、步骤和措施。
早在1991年12月6日,当时的欧共体与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曾签署“欧洲协定”。该协定是个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重要文件,其基本目标是要在大约10年的东欧体制转轨时期,欧共体与这几国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规定了双方之间的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基本的原则和条件,同时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该协定在签字各方议会批准后,东欧4国将成为欧共体的联系国,从而为其今后加入欧共体铺平了道路。
该协定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欧共体首次突破了西欧一体化的传统概念,为进一步向东欧扩展,最终实现欧洲统一的目标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到1993年初,与欧共体签署协议的又增加到6个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1992年12月,在爱丁堡欧共体首脑会议上,欧共体执委会提出创立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通过某种制度化的结构将东欧国家纳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1993年4月,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东欧国家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会议,讨论如何加快整个欧洲的一体化进程。1993年6月的欧盟首脑会议,原则上承诺在适当时候接纳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但具体程序要视各国确立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定。1994年4月1日和8日,波兰和匈牙利先后正式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德国自7月1日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积极推进欧盟东进战略,科尔和金克尔均强调要在任期内确定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次序或时间表。同年12月10日的埃森联盟首脑会议,首次邀请6个东欧联系国的政府首脑与会,理事会决定由执委会拟就一份接纳6国加入欧盟的白皮书,就加入步骤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案,供1995年6月首脑会议讨论。这一决定标志了欧盟东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1995年又有一些国家提出加入欧盟。它们是波罗的海3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托维亚,以及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和塞浦路斯。1996年3月召开的联盟首脑会议上,尽管德国提出重点讨论接纳新成员问题,但由于德法在东扩还是南扩问题上各持己见,未能达成一致意见。1997年12月3日卢森堡欧盟首脑会议上取得了突破。会议最后声明要点在关于欧盟扩大问题这一部分宣布,欧盟理事会决定启动吸收10个中东欧国家和塞浦路斯加入欧盟的进程;同时还决定在1998年举行双边政府间会议,以开始同塞浦路斯、匈牙利、波兰、爱沙尼亚、捷克和斯洛文尼亚的谈判。
上述情况表明,德国立足欧共体和欧盟,面向欧洲,是一贯的和明确的。欧洲统一对德国的重要性,科尔在1995年12月7日联邦议会的发言中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我们的外交及欧洲政策的核心是现在和将来都应该始终如一地推进欧洲统一大业。欧洲统一的政策对欧洲和德国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实际上它也是关系到21世纪是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这正是德国以欧洲为家的原因之所在。
第三节  日本为“单干大户”
日本的一位观察家曾说过:“日本要具有平等地位,就必须单门独户。如果日本不是单门独户,它只能是低人一等,并很快变为西方的殖民地。”这句话的嘲讽之处在于,战后,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但由于日本在外交和安全方面追随美国和依赖美国,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美国的“殖民地”,更何况,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与主
要保持同美国的经贸关系也是分不开的。除了美国,日本是孤家寡人,无所依托。
一、安全防务打“美国伞”
(一)奉行防务“沾光”政策
在安全问题上,日本采取的是“一边倒”政策,完全依赖美国。战后初期,日本首相吉田茂迫切希望日本能通过发展对外关系来促进本国的利益。吉田茂为日本制订了两项重要的政策。这两项政策一直沿袭至今:一是反对日本大规模重新武装;二是坚决谋求与美国签订和约,并结成安全同盟,由美国提供“核保护伞”。这两项政策结合起来,意味着日本不必花费多少钱就可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可以把全部资源和精力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使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大国。日本军费只占GNP的1%,而美国为6%-8%。1983年,日本军费开支为116亿美元,法国、西德和英国为210-240亿,美国则高达2390亿。按人均计算,每个日本人只须支付98美元,英国人为439美元,美国人为1023美元。
这种日本“在防务上沾光”的政策固然有其精明的一面,使日本靠美国为其提供安全体系,舒舒服服地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同美国进行经济竞争,在某些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使日本成为美国的小伙伴。吉田茂的美日安全同盟成为日本国内分歧最大的对外政策问题:抨击这种政策的人说它把日本实际上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拥护它的人则强调这一同盟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使其成为经济超级大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签订“美日安全条约”
早在1951年,日美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根据该条约的规定,美国军队可驻扎日本,并享有治外法权,还可以因日本政府的要求,镇压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日本人民一直反对这个条约。50年代中期后,日本人民的反美情绪日益高涨。当时的首相岸信介也对这个条约不满,认为由于这个条约的存在,日本简直就像战前的“满洲国”。由此他主张日本既要继续依靠美国,又要修改这一条约,以适当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日本的形象,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美国迫于当时的形势,也不得不同意修改条约,放松对日本的控制。
1958年10月,日美就修改条约问题开始在东京举行秘密谈判。不久,双方在新的适用区域问题上发生分歧。美国主张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包括在条约适用范围内,日本认为如果条约适用范围包括这两群岛,则必须将其行政权归还日本。由于双方各持己见,结果谈判中断。1959年4月,日美重开谈判,经过20多次会谈,终于达成协议。1960年11月,岸信介访美,在华盛顿签署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代替了1951年的条约。
新日美安全条约对条约的适用范围和程序作了明确的限制,规定双方“在日本管理的领土上”受到武装进攻时,“将按照自己的宪法规定和程序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危险”;还规定双方“就本条约的执行问题进行协商”;虽然条约继续允许美国陆、海、空三军“使用日本的设施和地区”,但删除去了旧条约中关于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的条款;此外,还取消了旧条约中第三国军队在日本驻防、演习或过境的规定。
新日美安全条约意味着日本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仍然继续依附于美国,因此受到国内外的反对。日本人民和在野党强烈反对这一条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面对日本广大人民的抗议声浪,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取消了原订对日本的访问。不久,岸信介内阁也被迫宣布辞职。苏联则迅速改变了在1956年所作的承诺,宣布“由于新情况的出现,苏联政府现在已不可能实现关于将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的约定。只有以外国军队完全撤出日本并缔结日苏和约为条件,才能移交这些岛屿。”
二、经济贸易发美国财
(一)美国是最大市场
日本在安全防务方面完全依赖美国,与此同时,其对外经贸关系也以美国为主,由此发了大财。
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对外贸易是日本经济的生命线。战后初期,日本对外贸易处于停顿状态。从5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外贸开始活跃起来。
50年代中期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各种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则成了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商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日本的汽车、电视、收音机和照相机等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充斥美国国内市场,使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很快由逆差变为顺差。美国虽然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以限制日本商品的大量进口,但由于“冷战”的需要,以及美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对于禁止或限制日本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容忍的同时,除某些“自愿限制”等犹豫不决的措施之外,收效甚微。
美国也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国。美欧历来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其中又以美国为最。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后,以日元坚挺为契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此急剧增长,对欧美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这主要是日本以投资形式进入欧美市场,以回避同欧美日益增长的贸易摩擦。
从日本对外投资的地区构成来看,1951-1995年度累计,美国为第一位,占42.1%(北美地区占43.8%),欧洲为第二位,占19.1%,亚洲占17.2%,拉丁美洲占11.5%。可见美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从1985-1993年,美国所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40%,比80年代前期最高峰1985年的35.6%有很大的增长,其中1989年则高达48.2%。
1980年,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为15亿美元,1985年上升到55亿。80年代后半期,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1986年突破100亿大关,为101亿,1987年147亿,1988年217亿,1989年达到最高点,为325亿。
90年代初,虽然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990年为261亿,占46%,1991年为180亿,占43%,1992年为135亿,占41%,1993年为147亿,占41%。
美国也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占日本总出口的大约35%-38%,美国是日本销售商品的头号市场。
表10-5    1984-1987年日本出口的地区构成(%)
国家和地区  美国    欧共体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中国   其他
年份
1984             35      11.8          14.1               4.3   34.3
1985             37.4    11.8          12.8               7.1   31.1
1986             38.4    14.7          14.3               4.7   27.9
1987             36.5    16.4          17.2               3.5   26.4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303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逐渐调整对外贸易战略,以由美国为主向以东亚地区为主转变。这样,美国在日本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东亚地区则迅速上升。1985年度,日本对美国、东亚(四小龙、东盟各国和中国合计)和欧盟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8%、21%和12%。到1996年度,这一比重结构有了重大变化,已变为27%、44%和15%。在这11年中,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重减少了11个百分点,已变为27%,而对东亚的比重则增加了2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对东亚和美国的出口呈现了相反的趋势。到1998年5月份,日本向东亚地区的出口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出现了对该地区33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对韩国、新加坡的出口下降了17%,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出口下降幅度更大,倍了一倍多,达37%。1998年度,日本对东亚地区的出口比上年度减少了10%。但是,1998年头5个月,日本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却有所增长,对美国增长了3%,对欧盟增长了12%。
(二)美国是最大财源
既然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那么日本自然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因为在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中,日本占了最大的份额。
50年代,美国对日贸易处于优势状态。1955-1975年间,日本进口大于出口,出现贸易赤字的情况占了大部分年头,共有14年。但是,从1957-1972年,美国出口贸易节节落后,进口贸易一路领先,美日贸易出现扭转。以1965年为分界线,美国对日贸易在前7年中处于有利地位,年年顺差;后8年则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年年逆差,并呈扩大之势。8年之中,美国对日贸易逆差额达133亿美元。也就是说,1965年是美日贸易的转折点,在此以后,美国对日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从1983年起,日本贸易顺差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以后逐年增加。1986年高达827亿,比1983年增加了大约3倍。日本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从1983到1987年,日本的贸易顺差从182亿增加到521亿,增加了大约2倍。
表10-6 1983-1987年美日贸易收支差额比较
项目 美国的贸易逆差 日本的贸易顺差 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D)=(C)/(A) (E)=(C)/(B)
(亿美元)(A)(亿美元)(B)   (亿美元)(C)          %                 %
年份
1983     695            205                182                 26.2            88.8
1984    1276            336                331                 28.9            98.5
1985    1446            461                395                 27.3            85.7
1986    1663            827                514                 30.9            62.1
1987    1492            797                521                 34.9            65.4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304页。
从上表可知,日本对美国的贸易收支顺差额约占日本全部贸易收支顺差额(E)的约80%,而美国对日收支逆差额则占了美国全部收支逆差额(D)的约30%。具体而言,从1983-1987年,日本贸易收支顺差总额为2626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达1934亿,约占76%。这说明日本在对外贸易中主要是对美贸易中发了大财的。
同时,日本经济的外需推动主要依靠的是向美国的出口。所谓外需推动,是指向美国出口来刺激本国的生产和增加就业。从1980-1985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中,内需推动因素占63%,外需推动因素占37%。其中个别年份如1980年,外需推动因素竟高达将近80%,内需推动因素才占20%,1983年两者分别约占50%。
表10-7 1980-1985年内需与外需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较(%)
项目 实际经济增长率 内需推动率外需推动率  以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00,
外需的推动作用比率
年份
1980      4.3        0.9        3.4             79
1981      3.7        2.2        1.5             40
1982      3.1        2.8        0.3              9.6
1983      3.2        1.7        1.5             46.6
1984      5.1        3.7        1.5             25.4
1985      4.7        3.7        1.0             21.2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305页。
也就是说,美国通过对外贸易这条渠道流到国外去的国内需求,有1/3多是流到日本的。这当然相对地使日本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而美国的则受到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从80年代以来仍然没有改变,日本的对美贸易顺差有增无减。从1989-1993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和日本的贸易顺差如下:1989年,分别为-1159亿美元和769亿,1990年分别为-1081亿和635亿,1991年分别为-736亿和1033亿,1992年分别为-741和1249亿,1993年分别为-843亿年1297亿。其中1993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为600亿美元,占当时日本全部贸易顺差的50%。
20世纪末,日本虽然一再声称要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加强内需,但其出口主导型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反而凭借其对日元进行贬值,营造了一个持续数年的弱势日元的汇率优势,不断加大对美国的出口力度,致使对美贸易顺差猛增。例如,日本1998年上半的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6%。
第四节  英日的回归
英国和日本虽然经济结盟不同,但也异中有同,均有同病相怜之处:早期主动离“家”出走,后来则被迫回归故土。其原因何在?说起来也简单,时移世易,大势所趋也。此乃识时务者为俊杰。其回归结果如何?一言难尽。关键要看它们的表现了。
一、英国:从“脱欧入世”到“脱世入欧”
(一)从殖民帝国到英联邦
1、历史背景
从16世纪到一战前,经过几百年的殖民扩张,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其拥有的殖民地占全球面积的1/4,占列强侵占殖民地领土的1/2和75%以上的人口。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大英帝国统辖范围广泛,情况各异,分为好几种类型:自治领,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等;自治殖民地、英王直辖殖民地,如香港;附属国、保护国、英领印度;以及一般直辖殖民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这些殖民地分布于5大洲各个地区,成为英国商品和资本输出的主要市场,也是英国工业原料的供应地,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战后,英国虽然赢得了战争,却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损耗而国力受到削弱,传统的海外市场受到美日和自治领内部的冲击;各自治领和殖民地强烈要求赋予广泛的自主权。其中以爱尔兰最为典型。一战后,爱尔兰争取摆脱英国的斗争有了新的发展。1919年1月,爱尔兰通过国家独立宣言,并组建了共和国临时政府,并与英国派来的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爱尔兰争取独立的行动终于迫使英国同意谈判。1921年12月6日,双方缔结了英国爱尔兰条约,宣布爱尔兰为“爱尔兰自由邦”,是英国的自治领;爱尔兰东北部6个工业发达的郡划归英国;英国在爱尔兰自由邦仍保留陆、海军基地。英国自治领争取完全自治的斗争,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严重地削弱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
在这种形势下,“英帝国”难以维持,逐渐由“英联邦”取代。
2、“英联邦”的形成
1926年,大英帝国会议所属的内部关系委员会指出,英国和已经由殖民地成为自治领的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成员”,“在内政和外交等方面互不隶属,唯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从法律上对此加以确认,于是英联邦正式形成。
英联邦是由英国与已独立的前英帝国殖民地和附属国组成,是英国用以维持其同英联邦其他国家关系的一个组织,其内部国家一律称为英联邦成员国。英联邦是一个类似于俱乐部或一个松散的组织,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截止1986年底,英联邦有49个成员国,总面积2370多万平方公里,约10亿人口,成员国遍及5 大洲。
(二)从英联邦到欧共体和欧盟
1、历史背景
英国在一战前已逐渐被美德赶上和超过了。由于殖民地过多而分散,到二战时已开始解体。二战结束时,英国仍然维持着英联邦,控制不少战略要道和据点,有相当的海军实力,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再加上美国用“国际托管”、“自由贸易”和“民族自决”挖英国的墙脚,致使英国的殖民地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亚非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过去都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二战前,亚非地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取得独立。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日益扩大,非殖民化斗争不断高涨。从战后到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先后有42个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其中大多数是
英国的殖民地。战后初期,英国仍迷恋过去,不甘没落,极力维护其殖民利益,但由于海外驻军多,负债累累,力不从心,无奈不得不从印度、缅甸、希腊和巴勒斯坦等地逐步撤离。
面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形势,英国保守党和工党都不约而同地推行丘吉尔1948年提出的“三环外交”政策,认为只有英国能在英联邦、大西洋和西欧这3个领域内都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从此,英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2、“三环外交”
(1)第一环——英联邦
英国历史上长期经营和建立起来的庞大殖民帝国,是建立在其绝对经济和军事优势之上的。这是英国凭以维持殖民帝国的基本手段。这在英国强盛时期无人挑战,不成问题。但是,自从英国经济相对衰落,经济优势逐渐消逝,军事优势也严重削弱之后,昔日庞大的殖民体系又靠什么来维系呢?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上发展比较快、实力较强的殖民地,靠什么来增强其“向心力“,减少其”离心力“呢?英联邦的建立是衰落中的英国维持过去的殖民体系的一种新方式。但是,英联邦对英国来说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昔日殖民帝国的实力和体面,同时也带来不少的负担和麻烦。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英国同英联邦各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一直保持并发展。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在英国外贸的地区和国别结构中,英联邦国家在英国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说明英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将其作为自己外贸的主要地区了。即便如此,英联邦国家毕竟与英国有长期传统的关系,仍然是英国重要的经贸伙伴,所以英国在调整对外经贸关系时,也比较重视巩固和加强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这样,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的调整和加强,在西方经济不发生严重经济衰退和这些国家本身的社会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对英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利的,可使英国增加出口,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国际收支。
另一方面,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也有其不利之处。为维持其作为英联邦“首脑”的作用和威望,不让英联邦内部的“离心力”发展到使其在形式上都无法维持的地步,英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一些牺牲,主要是用经贸“胡萝卜”给其中一些国家提供优待或援助。这些优待或援助在英国经济较好时对其影响不是很大,是值得的。因为英国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影响,认为即使经济方面有些牺牲,但政治方面的“收获”则要比这大些,因此权衡得失,这样做也是可取的。但在英国经济处于困境时,情况就不同了,英国也就不那么慷慨大度或有此恻隐之心了。例如,为了摆脱自己经济困境而加入欧共体,英国接受了欧共同的加入条件,同意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后放弃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贸易特惠。但是,英国所承诺的给予一些英联邦国家提供优待和援助,其中有些也还必须维持。英国是在花钱维持英联邦这个象征性组织。实际上,这对英国来说已成为一种负担,尤其是在英国不那么富裕时,而这是一种为了保持“体面”和“荣誉”而不得不承受的负担和付出的代价。
此外,由于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英国公民不断向一些发达的英联邦国家迁移,寻求发展,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而一些经济上比较落后的英联邦国家的居民则不断移居英国本土谋生,由此产生不利于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英国居民移居国外,意味着人才的流失和资本的转移,即经济效率的损失;亚洲和西印度居民流入英国,就会增加就业和福利的负担,也是英国社会产生“种族问题”的根源,即引起竞争怨恨和社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