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46:14
收藏(0人收藏)复制链接打印来源:央视网  发布者:yarqv725gh
【共0条评论 】【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03月25日 07:34:29
第 1 页: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第 2 页: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 (2)第 3 页: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 (3)第 4 页: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 (4)第 5 页:地沟油存在是公开秘密 监管为何缺失才最应关注 (5)
《新闻1+1》2010年3月24日完成台本
——地沟油:依然在“地下”?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地沟油从我们的餐桌上流了出去,转了一圈又流了回来,这做到了循环利用,也做到了绿色经济,但是这个“绿色”是活活把人气绿、吓绿。
如果有学者做了这个一个比方,他说我们吃的每十顿饭里面,就有可能一顿是用地沟油做的,听了这样的比例之后,您会做何感想呢?
(播放短片):
解说:
“围剿地沟油”,就在一周前,《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我们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溜回餐桌。
这份报告采访的是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两天后,何东平教授否认了这一说法。
何东平(武汉工业学院教授):
它加工以后吃肯定死不了,它不像三聚氰胺可以致人死地,但是从道德伦理上让人受不了。
解说:
3月19日,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他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那么,从报道见报到新闻发布会改口,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昕捷(《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说)一天之内有50多家媒体给他打电话,包括境外的,然后各级领导各部门也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压力很大,他说他压力主要在这个数字上。
解说:
二、三百万吨的确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然而这么多的电话中是哪些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呢?何东平教授的改口是出于科学严谨的考虑,还是源于这些电话中的压力,我们尚无法得知。只是,何教授的这一改口是否就真能平息几天来的轩然大波呢?
蒋昕捷:
这篇报道本身探讨的是地沟油检测的难题,因为我们这个版面就是科学探索版面,一向是发科普报道的,所以没想到这一次。
解说:
一篇科普报道究竟触动了现实中谁的神经?对比3月17日的报道和3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最主要的变化有两处:一是何东平说,自己并没有对全国的地沟油状况进行过调整,也没有说过有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二就是原先的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毒性百倍于砒霜的说法也是失当的,他也没有取得地沟油进入餐桌的有效的证据。
蒋昕捷:
采访的时候,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地沟油的规模有多少,当时何教授就说200万到300万吨。
解说:
事实上,就在今年《北京科技报》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中,何教授也曾对《北京科技报》的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即使在何教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也提到,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蒋昕捷:
废弃油脂当中有多少被回收利用,比如说做生物柴油,或者做化肥,或者做肥皂、化工产品,还有多少做地沟油?我觉得做地沟油的这个比例你找不到,但是有多少正规利用,因为这个是可以统计的。我最近看到安徽合肥的媒体就做了一个调研,他们就找正规回收的厂,看每年回收的规模,发现他们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废弃油脂可能去向不明,不知道它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