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塔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7:31
1.林彪被邀请在延安党校讲马列课,大家都准备记录下抗日英雄的教导,许多人都准备了纸笔,可是林彪上来后只说了一句话:“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讲完了”,说完走下讲台,众人目瞪口呆。
2.在塔山阻击战中,我军伤亡惨重,程子华向林彪报告损伤情况,林彪听完后,对手下人平静的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3.在辽西追歼战中,我军部队建制打乱,指挥不灵,部下向林彪汇报,林彪听完后同样平静的说:“乱不乱我不管,找到廖耀湘就行。”
4.六十年代,越南领导人向林彪请教如何赢得越南战争的胜利,林彪从嘴里只吐出了一个字:“熬”。越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有一次林元帅对要参加一个老同志新婚的叶群说“老少配算什么回事,我不去是表明我的态度。”
6.林彪说: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多么简洁)
真的最后坐了天下。 林彪在世时,西方专门研究他的专家这样评价
道:“平静、隐晦、寡言、冷峻、克制、审慎、机灵;自我控制力差,在有压力时,常
常深夜失眠。他很善于间接地从书本上、直接地从经验中和从自己和他人的失误中学习。
他喜欢埋头于自己的工作细节之中。凡事一经开始,便要坚持做完。同时,他显然不是
一个喜欢周围的人公开宣扬奉承的‘头面人物’,他甘愿身居幕后,愿意在幕后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电话和手令传递自己的指示,把干部叫到自己家中,而不去出席
会议。”
但他在之所以在庐山上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则完全是他窥测到了毛泽东害
怕解放军会跟彭德怀走的心里,因此攻击谩骂起彭德怀来就很中要害,自然也就很适合
毛泽东的意。
当上国防部长后,林彪一方面权力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他从彭德怀的命运中也恰
到了,要想保住任何已有的权力必须得到毛泽东的信任。在庐山他就出语不凡:中国只
有毛泽东是大英雄,别人都别想当大英雄。下山后,林彪更注意研究毛泽东了,早在他养病的那几年时间里,他就已着手这方
面的工作。毛泽东的任何变化似乎都逃不过他的眼睛。1958年3月毛泽东鉴于国际形势,
特别是苏联的经验教训,一反过去对个人崇拜的反对态度,在成都会议上大谈个人崇拜。
他说: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如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正确的东
西,我们必须崇拜,永远崇拜,不崇拜不得了……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
另一种是不正确的个人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从,这就不对了。反对个人崇拜的目的
也有两种,一种是反对不正确的个人崇拜,一种是反对崇拜别人,要求崇拜自己。
对于毛泽东的这一番有关“个人崇拜”的讲话,各人理解不同,态度也不同。后来,
命运也不一样。
彭德怀坚信个人崇拜从根本上就是错的,还怎么谈得上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呢?于是
坚决反对。但后来,他却第一个倒霉。
刘少奇则说:“我这个人,历来是积极地提倡‘个人崇拜’的,也可以说‘个人崇
拜’这个名词不大妥当,我是说提高毛主席的领导威信。我在很长时期就搞这个事
情。……现在我还要搞,还搞林彪同志的、小平同志的个人崇拜,你们不赞成我搞,我
也要搞……。”刘少奇的“个人崇拜”不是专门只搞一个人的,而是多个人的,这与他
后来的命运是不是有些联系呢?值得深思  而林彪的看法,可从他在一本58年版的辞典上写的一句话着出,他写道:“他自我
崇拜,自我迷信,崇拜自己。功为己,过为人”。柯庆施在成都会议上说的一句话与此
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
的程度。”此人在随后召开的八届五中全会上,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看来是抓住了这一点,庐山会议后就开始大搞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宣扬、吹捧
毛泽东。
下山后不久,他在8月20日至9月11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上,除了继续追查彭、黄、
张、周“军事俱乐部”、“里通外国”的罪名外,还大会上提出了有名的“捷径论”、
“一本万利论”。他说:“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学呢?我向同志们提议,主要
是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这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毛泽东同志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
了马列主义”,“我们学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容易学,学习马上可以用,好好学习,是一
本万利的事情。”
1960年9月14日一20日,在他主持通过的《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中
说:“毛泽东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要“高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进一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体指战员的头脑,坚持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
号召全军指战员:“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
好战士!”
而林彪却与众不同,在会上为毛泽东左倾错误大唱赞
歌:
“现在的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有许多事情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而造成的,
如果按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如都听毛主席的话,那么困难会小的多,弯路会弯得小些 “过去工作搞得好的时候,正是毛泽东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凡是毛泽东思想不受
尊重时,受干扰时,就会出现毛病,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个历史1966年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中说:“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
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还可以看看几段他吹捧毛泽东的“精彩”语录:“毛主席活到哪一天,九十岁,
一百岁,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毛主席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高多了。”
“洋人、古人哪里有毛主席高?哪里有这样成熟的思想?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
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主席是世界最大的天才。”
“毛主席万寿无疆。”
除了这么一般性的吹捧之外,林彪还善于揣摸毛主席的心意,顺着毛主席的喜好行
事,以博取毛主席的欢心。
自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大字报》后,林彪意识到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
盾已不可调和,知道毛泽东已决心发动“文化大革命”。于是他就竭力地抨击刘少奇、
邓小平,赞扬“文革”。
1966年10月25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攻击刘少奇、邓小平执行的是“一条压制群
众、反对革命的路线。”还在其他的会议上说:“刘、邓不仅是五十天的问题,而是十
年、二十年的问题。”
毛主席说,“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林彪就煽动说:“无论
上层、中层、下层都要夺。有的早夺,有的迟夺。”称赞“文革”的损失可以说是最小
最小最小,而得到的成绩是最大最大最大,说:“现在不少地方党、政机关瘫痪了,表
面上看起来很乱,这个乱是必要的,正常的。”鼓动人们要“采取主动进攻,”“刮他
十级、十一级、十二级台风。”
1964年,他了解到毛主席很关心政变问题,于是在1965年的政治局大会上大谈政变
经,历数古今中外政变事例,还诬蔑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搞政变。未了还说
毛主席为了这件事,多少天没有睡好觉。“这几个月就是做这个‘文章’。这是没有完
全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印成的毛主席著作。”
毛泽东对他的有关政变的讲话中的一些提法虽感觉不安,但还是同意发下去,说:
“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吧。”还说:“我猜他们的本意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20世纪6O年代当了共产
党的钟馗了。”这其中的缘故恐怕与毛泽东担心北京可能发生反革命政变有关。1967年
3月,毛泽东会见巴卢库时说“当着改组北京市委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两个卫戍师。……
所以你们才能到处走,我们也才能到处去。”林彪的善测功夫由此可见。
林彪搞毛主席的个人崇拜目的也不象刘少奇那样为了提高毛主席的领导威信,而纯
粹是为了他自己。也许是怕这一真面目被人揭破,所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反对搞个人
崇拜的人报以猛烈的一击。
罗瑞卿本是林彪亲自提名而作总参谋长的,这完全是出于拉拢。可是罗瑞卿对他搞
的个人崇拜这一套很是反感。他不同意林彪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顶峰”的提法;
不同意在《解放军报》上经常刊载毛主席语录;他不同意向外国宣传林彪提出的四句话,
即“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不
同意林彪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等等。
林彪看到自己提拔的人竟处处跟自己作对,于是派叶群带着给毛主席的亲笔信和李
作鹏写的诬陷材料,到杭州向毛主席告状。毛主席听信了他们的诬告,于12月2日在一
个报告的批示上说:“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却散布
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有所警惕。”12月8日,根据毛主席的指
示,中央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对罗瑞卿进行揭发批判,把他对林彪的个人崇拜的抵制
和斗争视为反对毛泽东思想,把他不受林彪的拉拢说成要夺林彪的权。
陆定一曾批评林彪提出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那套话,纯粹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思
“庸俗化”、“简单化”。陆定一因此也被打倒,罪名之一就是反对毛泽东思想。
林彪对反对他搞个人崇拜的人总是扣上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帽子,因此即使是头脑清
醒的人,也要惧怕三分。这不能不是个人崇拜得以蔓延、乃至白热化的重要原因。
林彪的个人崇拜适应了毛泽东的需要,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林彪确实获得了
毛泽东的信任。整罗瑞卿本是林彪搞的阴谋,毛泽东竟受蒙蔽,听信了他的话,批了罗
瑞卿,1966年6月10日在接见胡志明时还为他说好话,说“罗瑞卿的问题,1959年整彭
时,有人提议他当总参谋长,我们有些不赞成。后来,提他当总长的同志就换了整,共
整了六年时间,提他的上级,现在反过来挨他的整。”
林彪因此在政治上获利也不小,在过后不久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被选为
唯一的中央副主席,在政治局常委中排第二位,取代了刘少奇的位置。1969年4月在九
大上被指定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可是,这些权力还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他急不可待,不惜趴下自己的伪装在庐山召
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上演了抢班夺权的“好”戏。失败后,又企图武装政变,谋害他自
己所曾吹捧的“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泽东。被识破
后,竟叛国投敌,摔死异国他乡。
消息传来,举世震惊,这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的“亲密战友”、“最好
的学生”,竟是谋害主席的帮凶。彻底暴露了他所搞的个人崇拜的自私性,这是他为了
谋私而给世人设下的圈套、陷井。只是直到他已魂归九天了我们才明白过来。
林彪不得好死、乃罪有应得。一个欺骗、愚弄人民的人,最终也被人民所唾弃。  远望庐山云雾缭绕。林彪与其他中央领导一样,来到了庐山,准备出席中共第九届
二中全会。轿车在盘山公路上婉蜒而上,林彪透过车窗观赏着窗外秀美峻峭的景色,但
他的神情并不因此而显得轻松愉快些。他隐隐觉得今天的庐山与二十年前的庐山已有所
不同了,二十年前的庐山瑞气纷呈,可今天的庐山却更显威严险峻。林彪不禁在心里默
默祈求命运之神的再次光临,好让他在这次会议上再荣耀一次。尽管与毛泽东的裂痕如
今已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但他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次会议上通过设立国家主席的
议案。
8月21日林彪的“将”“相”: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陈伯达都已齐聚庐山。
叶群借邀请吴、李、邱会游仙人洞的机会,再次向他们重申:设国家主席还是要坚持,
如果不设,林彪往哪里摆?
8月22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在庐山召开常委会。毛泽东强调,“希望这次大会开成
一个团结的大会,肚利的大会。”
林彪在会上又一次提出在宪法中要有国家主席的条文,但当即遭到毛泽东的否定,
说;“不要再提设立国家主席的事了,”林彪碰了软钉子、面露不悦,以致没有表示要
在明天的开幕式上讲话。
但林彪回去后还是与老婆叶群商量了第二天开会的发言内容,他想给毛泽东一个突
然袭击。
23日下午三时四十五分,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正式拉开帷幕。
周恩来首先在会上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讨论修改宪法问题;国民经济计划问题;
战备问题。还谈了会议的时间安排,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
大会”的意见。
周恩来讲完之后,林彪突然发言,而且一讲就是一大篇。
先是讲了一通修改宪法和人代会的召开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帝反修的斗争,
对国际工人运动,都会是有深远影响的冠冕堂皇的套话之后,便渐转入“正题”。
他说:“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毛主席的天才,他的学问,
他的实际经验,不断地发展出新的东西来。
“你们不是觉得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不
起大作用呀?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起作用。有人说毛主席对马列主义没有发展。形而上
学的观点,认为事物是凝固的、僵死的,而不是活生生的,可变化的,是随着条件的不
同而有所不同的。这种观念不符合马列主义的起码原则,是反马列主义的。因为他那个
中央不同。我们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共产党当权的国家。最高的一声号令,
一股风吹下去,就把整个的事情改变面貌。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值得把脑筋静下
来想一想,是不是这回事情?……”
林彪所说的“有人”、“他那个中央”,是有所指的,指的就是张春桥。这是他们
事先定好的不点名的点名批判,以压压江青一伙的气焰,同时也是对张春桥在起草宪法
草案中因不同意天才论而与吴法宪争吵的报复。
说完这一番恭维话之后,林彪就开始巧妙而含蓄地谈及关键问题——国家主席问题。
他说:“这次我研究了这个宪法,表现出这样的一种情况的特点,一个是把毛主席
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
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是宪法的灵魂”。
在这里林彪巧妙地用“国家元首”代替“国家主席”,既可以避免与毛泽东正面冲
突,又可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去。
林彪的发言实现了他的预先意图,他的“将”、“相”们为此欢欣鼓舞,急着要在
马、恩、列、斯的著作中寻找有关“天才”的论断,以此来压反对天才论的张春桥和康
生。
晚上,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国民经济计划,吴法宪却突然宣布:“明天全会听林
副主席讲话录音,学习林副主席讲活,进行讨论!”会后,林彪立即夸赞吴法宪,说:
“你立了一功”。
24日早晨,林彪的“将”、“相”们早早起床,内心充满着战斗的亢奋。不久,叶
群就来—一给他们传话,说:“今天下午要分组讨论,你们要在各组发言。如果你们不
发言,林副主席的讲话就没有根据了”。
叶群还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一、要表态拥护林副主席讲话,坚持天才观点;
二、要坚持设国家主席,但是,因为常委会已作了决定,设国家主席的问题暂时不
要提了,以免被动;
三、林副主席在讲话中没有点名,你们在发言中也不要点名;
四、集中火力攻“陆定一式人物”。不要讲康生反对“四个伟大”的提法,打击面
宽了,主席那里通不过。虽然张春桥的后台是江青。但在发言中半个字也不能涉及江青,
否则就要碰壁,问题暴露了,什么也搞不成;
五、你们在发言时,要用眼睛表示自己的感情。
得到指示,“将”“相”们立即行动做好各种准备,到下午分组讨论的时候,他们
昨晚连夜赶印的那份领袖论天才的语录,就出现在各小组会场上,而且在会上发言积极
涌跃,陈伯达尤其突出。
他在华北组上不点名地批评张春桥反对“天才论”的言行。说:
“竟然有个别的人把毛泽东同志夭才地、创造性、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这句话说成‘是一种讽刺’。
吴法宪同志说得很对!有人想利用毛主席的伟大和谦虚,妄图贬低毛泽东思想。……
文化大革命取得了胜利以后,有的人居然怀疑(八届)十一中全会关于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的公报,这是不是想搞历史的翻案?
多么猖狂呀,有的反革命分子所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手舞足蹈,非常高兴,象
跳舞一样高兴”。
叶群在中南组,则用很气愤的神情说:“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毛主席是最伟
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思、列宁知道的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坚决不
收回,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
吴法宪在西南组也猛烈炮轰张春桥:“这次讨论修改宪法中有人反对毛主席天才地、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说法,说是个讽刺。我听了气得发抖。如果这样,就是推翻
八届十中全会,是推翻林副主席的《再版前言》。”
李作鹏同样不甘示弱,在中南组对张春桥也作暗示性的攻击。他说:“本来林副主
席一贯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有伟大的功绩的,党章也肯定了的,可是有人在宪法上反对提
林副主席。所以党内有股风,是什么风?是反马列主义的风,还反毛主席的风,还反林
副主席的风”。
邱会作在西北组,同样来了个“不点名的点名”:“有人说天才、创造性发展……
是一种讽刺,就是把矛头指向毛主席、林副主席”.
他们这么攻击张春桥,既是他们两派之间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林彪的一着高棋,
想通过这么一攻击,就没有敢反对林彪的意见了。陈伯达与张春桥、姚文元在起草政治
报告时相互争功,乃至反目成仇,所以陈伯达这次表现比谁都积极。他还把自己的发言
记录稿修改整理后,作为华北组的二号简报付印,马上使所有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们都
看到了他的讲话。
简报把林彪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说成是“非常重要,非常语重心长的,代表了全党的
心愿,代表了全军的心愿,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愿”。
简报强烈要求:毛泽东同志当国家主席,林彪当国家副主席”。还要揪否定毛主席
是天才的人,把他们斗臭。
林彪看完后,称赞说:“还是陈伯达讲得更好些”。
吴、李、邱看到了陈伯达抢了头功,很不服气,也纷纷争着出简报,并增加许多
“尖端性”的词语。
可是,就在他们干得热昏了头的时候,毛泽东却说自己的手凉了。他对许世友说:
“你摸摸,我的手是凉的。我只能当导演,不能当演员。他回去做工作,不要选我做国
家主席”。
江青则领着张春桥、姚文元到毛主席那里告状,求救。庐山风云骤然紧张起来了。
25日下午,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五巨头”会议上严肃地作出了三项指示:
一、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收回华北组二号简报;
三、不要揪人,要按“九大”精神团结起来,陈伯达在华北组的发言是违背“九大”
方针的。
然后又对着陈伯达说:“你们继续这样,我就下山,让你们闹。设国家主席的问题
不要再提了。要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
毛泽东也许是顾着“第二号人物”的面子,用较为缓和的语气对他说:“我劝你也
别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去当!”
陈伯达听着毛泽东的话,觉字字句句都象针刺一样难受,不可一世的神气一下子瘪
了下去。
林彪听后虽觉得有点尴尬,但在心里却直惋惜唉!没想到败得这么惨,这么快!彻
底完了!
毛泽东的指示传达后,会议的气氛立即降温,吴、李、邱、叶感觉很紧张,心也凉
了半截,为了脱身,有的急忙把自己的发言记录收回。
8月26、27日,吴、李、邱、叶被周恩来找去谈话,要求他们向会议作检讨。
陈伯达跳得最高,当然也就摔得最重了。会议很快转入了对陈伯达的批判。
但对林彪,鉴于他是“接班人”,“副统帅”,毛泽东尽管知道他是头目,但为了
不引起震动,只好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不能一锅端了,只是借一典故暗示他注意。林
彪听到主席说:“纣虽不善,不如是之甚矣”,虽听不懂,但又不好当面问。后来查清
后,终于明白了毛泽东已把自己看作“纣王一样的人”,但又留有余地说“不如人们所
说的那样坏”,林彪又觉得有点安慰。
在这种情况下,林彪只好“弃车保帅”了,对其他同伙说:“错误要往陈伯达身上
推,强调上当!”
9月5日,会议以批判陈伯达而告结束。登机返回时,林彪再次回首庐山,默然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