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隐喻恰如其分,我就继续持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4:51
只要隐喻恰如其分,我就继续持有”(2009-01-29 22:16:44) 标签:基金 理财 隐喻 投资组合 鲁宾斯坦 芝加哥 分类:投资人物

拉尔夫·万格早年曾获得工业管理硕士学位。他最初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1960年,开始涉足投资业,进入哈里斯联合公司,担任投资组合经理。该公司成立橡子基金后,仍然担任投资组合经理,1977年成为总裁。

橡子基金在1978-1988年10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复合增长率仅为16.1%。万格认为,他的突出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官僚机构的低效率造成的。他觉得一个投资者能取得12%-15%的复合收益率已经算很不错了,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必要为超越这个目标而费尽心机,因为即使每年只有12%的复合收益率,那么用不了6年时间,你就会变得非常富有。

万格喜欢寻找优秀的小公司,因为他认为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有投资价值。这种做法是有理论根据的。1972年,芝加哥大学教授罗尔夫·本茨提出小公司现象,本茨发现,低市值公司股票的收益率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即使经过风险的调整,也是如此。万格想购买的是那些没有完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小公司的股票,然后等这些公司不断成长直到完全实现其经济价值再卖出。而“散户往往会在小公司还没有完全实现其经济价值就抛出,并买进那些完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成熟的公司,因此他们常常成为我们交易的对手方。”

万格能够识别主要趋势,并购买能在趋势中收益的股票。不过他所谓的“趋势”,并非指股票市场或股票价格趋势,而是行业发展趋势。万格认为,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的行业,最赚钱的往往不是其核心业务。比如1970年代以来,晶体管公司尽管普遍不景气,但是在广播电视、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等业务领域却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再推前到19世纪,当时土地使用权确实可以赚钱,1880年,如果一直投资于铁路运输业可能只亏不赚,但是如果投资到芝加哥房地产业,那么接下来的40年里收益将是无穷大,因为在20世纪初,芝加哥一直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

亚洲“四小龙”在1980年代迅速崛起后,万格将目光转向新加坡,因为他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将出现中产阶级化持续爆炸性增长的趋势,而这些阶层非常喜欢旅游,万格买进三家航空公司的股票,他认为如果要投资航空公司,最好选择那些拥有较多主要航线、支线较短,机票折扣较少以及运输量增长迅速的公司。当然准确地预测趋势并非易事。未来学家在1972年所做的未来几年在技术领域将出现的20项重大进展,只有深海石油钻探一项真正变成现实。因此万格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技术的发展趋势极难预测。万格指出,尤其“在一个高速变化的世界里,一家公司持续保持20年或30年的稳步增长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少了,因为在此期间事情已经完全变样了,无论你在30年前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现在这些因素都已经失效了。我认为通过集中对小公司进行投资,你更有可能把握下一个趋势。”

万格检验一家公司是否为好公司的标准有三个:增长潜力、财务状况以及基础价值。增长潜力体现在5个方面:公司的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有良好的产品设计;有效率的生产;强大的销售以及强大的利润率。万格认为,一家电视台,或一家地区性商业商场,或一家报纸都可以形成区域性垄断。“做百合花球茎行业的老大也比做拖拉机行业的老三好。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接着万格寻找那些具有优秀管理层的公司,这个管理层应该懂得自己的行业,精于营销和销售,并且对顾客有奉献精神。此外他还偏好那些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这样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才能更加一致。而财务状况良好的标志是:低负债、营运资本充足。会计制度比较保守。一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保证公司盈利在增长同时,现有股东的权益资本不会被稀释。最后,股价必须有吸引力。不要将公司和股票等同起来,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许多好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被市场高估了。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在伦敦担任钢琴评委时所采用的方法是,除了给极少数选手打20分(满分为20分)外,其余全是0分。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极端,鲁宾斯坦回答说,“很简单,他们要么会弹钢琴,要么不会。”万格称这种方法为“鲁宾斯坦法则”,投资一只股票也一样,要么大力投资,要么不值得投一分钱。一个值得投资的股票必须能够在5年或更长时间里保持其吸引力。万格的投资组合换手率非常低,平均每年只有25%,也就是说,他每年卖出投资组合中八分之一的股票,并买进同样数量的其他股票,因此橡子基金是交易费率最低的权益型基金之一。

万格是最有作家天赋的一位,他能够用形象生动的的比喻将深刻抽象的道理表达出来,让读者轻松愉快。因此他在投资时也喜欢使用隐喻,以洞悉一家公司利润和增长的源泉,领会管理部门的目标和想法,发现竞争和危险。隐喻,又称暗喻,是诗歌和修辞学中的表现手段。比如他把斑马拿来隐喻投资组合经理,他说,第一,这两者都追逐利润。对斑马来说,最重要的是新鲜的嫩草,而对投资组合经理来说,业绩是最重要的;第二,这两者都不喜欢风险,斑马可能被狮子吃掉,而投资组合经理可能被解雇;第三,这两者都喜欢群体活动,他们的思考方式相似,而且喜欢黏在一起,这样就把两者的共同特点非常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万格说,“只要隐喻仍然恰如其分,我就会继续持有股票;”但是,“如果持有一只股票的理由不充分,我就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