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论坛报 接触新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4:05

    美中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的未来。在经济增长、地区安全、反恐、核不扩散、人权、公共卫生和环境等关键领域,与中国紧密、坦率的合作关系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在其全球议程作出重大进展的机会。事实上,美国要面对核心国际公共政策挑战,最好有中国的建设性参与。

    然而在这个美中关系提供巨大机会的时候,接触中国三十五年背后的共识在磨损。此外,当总统和国会集中精力发起反恐的全球运动,当美国担负起伊拉克和阿富汗主要军事和政治重担,一个崛起的中国提出了不可否认的挑战。

    十六个月前,我们汇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持下的专门工作小组,来审议中国崛起的意味。我们的结论是,美国需要采取更广泛和更专注的战略——融合(integration)——来最大化与中国合作的领域,最小化冲突的可能。

    整合有三个因素:加深与中国的接触,特别是在安全、法治和善治方面;让中国更彻底地融入国际社会,更好地处理想环保、能源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问题;通过加强美国的全球经济竞争力、继续推进军队军事化以及加强同盟和安全伙伴关系,制衡中国日增的力量。

    这些措施并不是要遏制中国,而是解决跟其增长相关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世界很少可以顺利地对付一个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呼吁美国、其他国家和中国自己的明智政策。专门工作小组鉴定了美国几个不安的来源。

    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随着而来的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已经等同于更大范围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中国的人权纪录仍然不佳,政治自由化和宗教自由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造诣。中国扩张的影响力让一些人认为中国在谋取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角色,重写国际制度的规则。

    中国的经济增长给北京提供军队现代化以及发展健全的太空计划的资本,导致一些人预测中国会很快崛起,在军事上和美国平起平坐。底线是,由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更强大更自信,那些中美利益有分歧的领域已经受到更尖锐的关注。

    然而,一定不要让这些分歧蒙蔽重要的事实。与中国接触已经有很大的成就,给两国带来更大的繁荣,促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通过接触,中美关系已经从以对抗性为特色变成以合作为常态的关系。

    而且就中国的成就而言,它的领袖面临巨大的困难——经济、环境、人口和政治。因此,北京要求而且渴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美国的良好关系。

    这些事实让我们断定,美国解决对中国关切的最好办法就是以一个积极的议程、以自信而非恐慌来处理这段关系,锻造合作的习惯,减少挥之不去的相互猜疑。华盛顿还需要抑制赤字开支、促进储蓄、大力投资教育和技术以确保未来经济竞争力,以此来整顿国内事务。

    美国不应该回避人权等棘手问题,但应该以身作则,并强化可以让中国人民自己推动改革的制度。

    一方面对中国未来的不确定性要采取审慎措施,另一方面,正确的美国政策是谋求让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这种积极的态度,而不是试图遏制,是美国按照国际规范影响中国的兴趣和行动的最好政策。(作者 Carla A. Hills,Dennis C. Bl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