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相关图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6:27:40
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编辑推荐
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
  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战略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在千年一遇的机遇面前,中华民族、中国国民、中国政府应以怎样的大战略、大视野、大谋略、大胸怀应对新的世界秩序、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智库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这些机构作为政府“外脑”,为中国最高决策层分析全球走势,为中国策,为国是谋。
《大国策》丛书集结当代中国顶级“谋士”和“智囊”,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进行考察,立足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大战略、大课题,对崛起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政治、民主、软实力、民生、环境、能源、人口、国家安全等领域所涉及的战略问题发表国策诤言,直陈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危机和挑战,试图超越西方设定的现代化标准,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提出中国崛起的大对策、大方略。
本书为丛书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分册。 内容简介
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日本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汽车工业,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韩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弹丸之国都开始面向全球输送他们的价值观。美国的影视、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络游戏被中国的年轻人津津乐道,而中国的拖鞋和拖把,却遍布海外超市和卖场。中国杂技《天鹅湖》能够挺进北美和欧洲市场,场场爆满,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中国不缺文化产品,缺的是文化发展战略。
我们乐意听西方人讲故事,西方人同样乐意听我们讲故事,问题在于我们讲不出来,或者讲出来了他们听不到。为了在全球文化阵地上安装一台扩音器,韩国把“文化立国”作为国策,日本制定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而中国的文化产品至今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目录
法治成就大国
——《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文化倒灌”现象
国际产业分工与中国文化产业
文化的全球化及文化产业的全球竞争策略
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战略要义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文化“软实力”与资本“硬实力”的融合与碰撞
——以中国传媒产业的经济文化分析为例
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西方“卖文化”,中国“卖产品”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
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出口策略
文化经济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
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强劲发展的路径选择
西方乐意听我们讲故事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冷思考
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把“文化”当做生意来做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一项制度安排
我国文化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构建
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的可行性及类型选择
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悖论及价值选择
文化产业的对位性机制:市场条件下的文化艺术保护 书摘插图
“文化倒灌”现象
  国际产业分工与中国文化产业
吕方
文化产业不但是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关的产业,而且是与整个三次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际,还应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产业演变中的文化产业
在世界经济史的视野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的轨迹演变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学说,把整个人类经济活动中划分出了一、二、三产业,从统计学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发展规律。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由于需求、效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劳动力、产业重和产值比重转移的规律。
他们的发现表明,在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及其社会需求的变化,三次产业的地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国民总收入比重等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移的趋势。同时,这种比重结构,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序列中看到,而且可以从同一历史节点的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横断面中看得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和产业产值占全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相对来说就会越大,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和农业产值在全部国民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就会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则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和产业产值比重结构呈相反的情况。
在三次产业的关系中,“三、二、一”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复杂的情况。工业在为整个社会提供日用轻工产品的同时,还为一、三产业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劳动手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直接的物质性手段提高了一、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三产对二、一产业的作用,则是通过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降低产业劳动成本,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经济效益等。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作用是纯物质性的,三产对其他产业的作用则既有物质性的,又有非物质性的,包含专业服务和知识信息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第三产业中一些提供知识信息专业服务部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第三产业中的物质性的专业服务与知识信息专业服务相区分,把如管理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战略规划和后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服务等IT产业称之为“第四产业”,又称之为“知识信息产业”。
知识信息业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表明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电脑”的出现,整个社会神经网络和社会“大脑”科学决策系统的产业化和现代化。知识信息产业将一、二、三产业经济活动中的原个人化的或组织化但非专业化的知识信息活动分离出来,成为知识信息的商业化专业组织,借助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准确、快捷和低边际成本的知识信息服务,增强了知识信息的有用效能,减少了经济与社会领域中各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各产业组织和整个社会关系更加协调,决策更加科学,从而在减少各产业和整个社会运作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各产业和整个社会的运转效能。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自觉的产业形态,是在西方知识分子的批判态度的洗礼中被逐步认知的。二战后,随着欧美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大众的出现及其文化娱乐需求产生了与传统精英文化相对的商业大众文化。这引起了西方知识分子精英的忧虑,担心这种“粗俗”的商业大众文化会冲击精英文化并造成人的异化状态。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首先开始了这种批判,并将商业大众文化的生产称之为“文化工业”。欧美的“文化工业”并没有因为知识精英的批判而止步,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借助于电影、电视、电脑、音像、印刷、传播等各种技术手段和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社会需求的不断推动下,文化工业如“洪水猛兽”般迅猛发展成为欧美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因而也促使人们从人类社会产业演变发展的角度去再认识文化工业。在今天和未来的产业和社会生活中,将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这样,这种人类需求与产业互动而推进的产业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人们发现了在第三产业、第四产业中发育成长出的满足人类审美和生存意义体验心理感觉的服务业,而把这类服务业称之为“第五产业”。
文化产业的出现,突出地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和人的需求的发展。表达人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对以美的方式创造和追求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产业发展上,文化产业对一、二、三、四产业的作用,则表现在以文化引领产业发展,以创意和审美提升产业品质的作用上。在文化产业系统中,以人性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点,以产业化为手段,通过市场关系中的理念创意、形象造型、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大众娱乐、传媒传播、高雅艺术欣赏、消费中的审美体验等一系列的文化过程所实现的文化意义交流、评价和自我赋予等,在推进着产业发展和满足着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就推进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虽然这其中包含着法兰克福学派所担心的一些缺憾与异化。
国际产业分工与文化产业
在根据自身自然禀赋寻找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过程中,随着资源最优配置空间的不断扩大,就必然出现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当然,从人类工业化整个进程看,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也包含着当年殖民主义和帝国主要以暴力的方式掠夺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原材料资源所形成的最初的产业分工格局。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生产的产业分工就是当时政治格局下的国际产业分工的原始形态。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政治格局下,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形成的更大规模的国际市场体系的出现,国际产业分工开始走上各个国家以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阶段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而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产业竞争与分工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处在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工业化建设期。在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化体系后,通过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迅速地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发达国家则开始向中后期工业化阶段发展。发达国家则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开始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洗礼中获得了自觉意识和自觉形态,从原始的大众娱乐向多元化、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形态发展,并开始获得了国家文化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因而,这个时期,由于科技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获得了新的比较优势,而把•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工业化体系的建立而具备了承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在这些产业群中获得了比较优势,从而在一个特定时期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水平型”的产业分工。这个“垂直水平型”国际产业分工可以图1示意: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产业分工又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即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在这种产业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产品设计、核心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创新或产业链的战略环节,从而具有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计算机制造中的芯片设计、操作软件,汽车制造中的发动机核心技术等,而将更多产业的下游产业或非战略环节,主要是各种加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
正是在国际分工的这种新趋势背景下,1998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明确地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要以“创造性”和推进创意产业的国家政策导向,来全面振兴英国经济,提升英国产业,增强英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推动英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文化产业新论——14项可能推动世界财富中心转移的新论点内容简介
文化是国家与创新的核心战略问题,国家之核在于创新,创新之核在于文化,文化之核在于产权、主权与法权。这就使文化创新与文化战略形成了知识产权、国家主权、国际法权的重大全球化时代前沿问题,使文化创新成为国家改革开放与全球化开局中的核心战略问题与时代前沿的焦点问题,成为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变車的经济学核心问题与文化重构的全球博弈问题。
中国四大发明的文化反思与近代中国的法制、科技、经济的三大难题求解。文化创新的产业融合、科技融合与大国崛起跨跃发展的科学文化观的阐发。本书在资本理论、产业理论的经济学核心环节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时代前沿问题,并深入细致地在经济学原理的读解、批判中,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与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皇甫晓涛: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获20世纪中华英才奖,全国首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西部文化博览会银奖。著有《现代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开放中国与新发展观》、《城市革命:环境经济新战略》、《城市革命:都市产业新浪潮》等多部专著。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一)大国崛起与跨越发展的科学文化观
自序(二)创意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导论 文化产业与当代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后经济理论的国家创新体系与基本范畴
第一篇 文化产业的学科理论与知识资本论
 第一章 文化创新的认知科学集成
  第一节 文化创新与认知科学问题 
  第二节 文化与产业的创新元素
  第三节 文化产业创新的理论集成
  第四节 四大科学体系的知识模型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裂变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复兴
  第四节 当代文化思潮
  第五节 生态文明的兴起
  第六节 文化产业研究
  第七节 世界财富中心的转移
  第八节 学科的规划体系
  第九节 本土文化的重构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文科学与文化理论
  第二节 社会科学与经济理论
  第三节 认知科学与创新理论
  第四节 鉴识科学与测绘理论
第二篇 文化产业的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论
 第四章 资本理论的研究基础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国家财富论与物资资本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资本价值论与批判资本理论
  第三节 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与产业资本理论
  第四节 邓小平的资本工具论与开放资本理论
  第五节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与符号资本理论
  第六节 林楠的社会资本论与资源资本理论
 第五章 文化资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资本的三种形态
  第二节 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
  第三节 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
 第六章 文化资本与文化经济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物质资本与文化资本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五个发展阶段
  第四节 全球化的信息社会建构
  第五节 文化资本与案例分析
第三篇 文化产业的产业理论与产业资本论
 第七章 文化经济与服务创新
 第八章 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
 第九章 都市再造与产业创新
第四篇 文化产业的经济理论与后资本论
 第十章 文化产业与后经济学理论
 第十一章 文化产业的核心经济理论
 第十二章 当代后经济文化发展
第五篇 文化产业的法权理论与博弈资本论
 第十三章 文化产业法规与产权经济
 第十四章 国家主权与文化产权
第六篇 文化产业的创新理论与创意资本论
 第十五章 文化产业创新的难题
 第十六章 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十七章 文化创新与内容生产
 第十八章 文化创新与审美创造
 第十九章 国家与创新
第七篇 文化产业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资本论
 第二十章 文艺自觉与文化复兴理论
 第二十一章 后经济文化缔造理论
 第二十二章 非物质经济文化理论
第八篇 文化产业的传播理论与媒介资本论
 第二十三章 网视文化与文化传播
 第二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文化重构
第九篇 文化产业的体制理论与制度资本论
 第二十五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国家文化资本
 第二十六章 文化产业的发展体制
 第二十七章 文化产业体制的对策研究
第十篇 文化产业的资源理论与符号资本论
 第二十八章 文化产业的符号资源体系
 第二十九章 符号经济与文化资源动员体系
第十一篇 文化产业的城市理论与城市资本论
 第三十章 城市文化与产业哲学
 第三十一章 后建设与后文明观的城市理论
 第三十二章 城市的后建设与后经济理论
 第三十三章 都市创新与文化创新
 第三十四章 从开放到创新的城市理论
第十二篇 文化产业的区域理论与区域资本论
 第三十五章 广东文化经济
 第三十六章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第三十七章 云南文化产业
 第三十八章 开放城市理论与先导区系建设
 第三十九章 沈大都市群的区域重构
第十三篇 文化产业的生态理论与生态资本论
 第四十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战略理论
 第四十一章 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
 第四十二章 生态文明与文化经济理论
第十四篇 文化产业的国防理论与安全资本论
 第四十三章 国防理论与文化装备
 第四十四章 国防文化创新理论
附录:国防文化战略创新体系研究报告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