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一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2:32:46
南方周末    2006-11-02 14:25:20
上海这一月
这一切似乎表明,不管人事如何变动,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依然沉着稳定
□本报记者 吕明合 □覃爱玲
韩正,很可能是上海滩近期最忙碌的政治人物。
这一个多月来,这位兼任代书记的上海市长,几乎都是在路上工作。除在各类会议上反复督促各级领导确保上海稳定与发展外,更频频走访上海的的中外企业和民间,表明政府立场,安定人心。
一个月过去了,黄浦江两岸的繁荣景象并不见削弱。
白天的外滩上,仍挤满从各地涌来的游客。出入外滩边上各大银行的人数也丝毫未见减少。华灯初上时,高档场所的霓虹灯照样闪烁不停。上海的堵车,也一如既往。
这一切,似乎表明,不管上海的人事如何变动,上海,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依然沉着稳定。
变动中的上海
不过,社保案的调查仍在进行之中,不断有新的官员和企业负责人被列为调查对象。
10月2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小组证实,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凌宝亨、副主任吴鸿玫正“协助调查”
社保资金案。“这一个月,我们小区住着的局级干部走了好几个。”上海市政府机关的一名干部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19日报道,最近上海一批中等级别的官员之所以频频被查,与纪检部门对上海社保案调查的变化有关———国庆过后,此前查办上海社保案的中纪委留下部分工作人员,上海则成立了一个由市纪委书记罗世谦任组长、市高院院长滕一龙任副组长的侦办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滕一龙任组长。国庆节前,滕一龙领衔的工作小组就已经开始工作,陆续从上海政法系统抽调了三四十人,并进行了集中培训。
外界过多的猜测,逼得此前以低调出名的上海官员们频频高调亮相。《解放日报》在报道上海的国庆招待酒会时,更前所未有地列出了长达50人的出席官员名单。
上海这一月来的高层人事调整更被外界关注。
10月26日,新华社报道,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决定任命杨定华为上海市副市长,免去杨晓渡的上海市副市长职务。
56岁的杨定华是江苏无锡人,出任副市长前担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职务。
而被免去副市长职务的杨晓渡,则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原统战部长沈红光调任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
上海市委官员透露,身兼上海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的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斯宪,则调往海南。
除了这些,上海这一个月内改变的还有很多。
两个先前频繁使用的词语———“嗷嗷叫”精神和上海逢决策必是“华山天险一条路”,在上海的媒体上已消失。
另一个变化是,入夏以来,原本每周一次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已经数月未开。一向奉守“不向记者说无可奉告”铁律的新闻发言人焦扬,最近也罕见露面。
上海市新闻办发言人小组的工作人员接受本报记者电话咨询时说,“我们确实好几个月没开过现场的新闻发布会,但新闻发布会一直没停,只是形式换成了网络和书面的形式。”
该人员答复说,“本周我们将恢复现场新闻发布会,具体的主题周二将会决定。”
但周二本报记者再次电话询问时,工作人员表示,没有确定的计划,“具体时间等通知”。
重稳定抓制度
在不断的变动中,韩正为代书记的上海市委强调更多的是“不变”。
9月28日上午,上海召开全市党政负责干部会议。韩正先稳定了干部的情绪。他表示,中央对上海广大干部是高度信任、充分肯定的。要相信大多数同志、团结大多数同志。
但同时他对社保案进行了反思。他说,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既要“全力配合中央工作组彻底查清问题,严惩腐败分子”,也要“深刻吸取教训,围绕反腐倡廉,把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等机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在重大决策、重大政策、资金使用和审计等方面要按照规矩、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增强透明度。”
“管权、管事、管人”的新制度很快出台。
10月3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将各类社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办法对基金预决算、基金筹集和支付、基金结余、银行开户管理、基金监督与检查等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报道办法出台的《解放日报》,在同一天还报道了另一则消息: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委将对派驻(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派驻机构实施监督和查办案件直接受市纪委、市监察委领导,重要情况和问题直接向市纪委、市监察委请示、报告。
“这只是我们按照中纪委的要求所作的调整。”上海市纪检系统的一位人士解释说,“上面没有给我们讲更多的东西。”
“向兄弟省市学习”
上海市委代理书记韩正,1954年生于浙江慈溪,一直在上海工作。1993年,他担任上海卢湾区区长时仅39岁。
“他处事温和,比较沉稳,感觉中规中矩。很知道进退。”一位前上海市官员回忆说。
多位上海政商人士说,韩正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沉稳低调,不事张扬。
韩正为数不多的一次高调亮相出现在10年前。上述官员回忆说,1995年,为了建设上海市横贯南北的成都路高架公路,决定将卢湾区政府新建的办公大楼爆破拆除。那幢楼是区政府1991年筹措了上千万元新建的,还拿过上海市建筑工程“白玉兰奖”。
1995年1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说,时任区长的韩正对此表态说:“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了成都路工程,我们区政府宁可住棚户,绝不拉后腿。”
2003年2月,上海市十二届人大首次会议上,时年49岁的韩正当选为新一届市长,成为上海50年来最年轻的市长。
受命于非常时期的韩正,今年9月25日代理上海市委书记一职后的首次亮相,出现了一段小插曲。
9月27日上午,他参加第四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后不久,就在媒体追问下对社保案公开作了表态。
香港《文汇报》记者毕方方回忆了她追访到韩正的过程———
“当时我看他走下台了,就迎面堵着他问社保案的事。保安虽然说让我走远点,也没推我。我就面对着他边退边问,‘社保基金案是否会影响今后部分上海市民的社保金发放?涉案的近百亿资金将如何补回?’
“他边扣西装扣子,边走边回答‘不会的,不会的’,‘依法全额追回’,随后迅速走出大门离开。”
回答时,“他一脸严肃,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而半年前的3月7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驻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韩正显得平静很多。
记者问及上海应如何为缩小东西部差距作出努力,韩正回应,“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按照中央对上海提出的要求,未来5年上海主要要在建成‘四个中心’方面进行努力,立足于服务于长三角的协调发展、服务于长江流域。上海的发展一定要把自身发展和服务全国发展两篇文章都做好。”
至于很多中西部省份来上海“取经”,韩正评价说,“我们也向兄弟省市学习,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兄弟省市的很多地方都是上海的学习榜样。”
当时记者还问及,“韩市长最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上海的楼市、交通、公共安全,或是别的什么?”韩正笑答,“我关心的事儿多啦。”
市委要求增加“亲民”举措
近一个月间,上海市委反复强调官员要增加“亲民”举动。
9月底的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代理书记韩正强调,各级官员在国庆、中秋期间应牢记职责,减少无谓的应酬,深入基层为市民排忧解难。
国庆节当日,上海官员兵分六路下基层,慰问足迹遍布全市。
而韩正本人则在一大早就来到上海三林镇凌兆菜市场,察看节日食品供应情况。由于前段时日上海出现了瘦肉精中毒事件,韩正还悉心叮嘱摊主们:食品供应一定要保证安全,让大家吃得放心。之后,韩正还询问正在菜场买菜的上海市民:“在这里买菜放心吗?价格公道吗?”
有市委领导亲自带头,今年上海国庆节下基层慰问的领导干部队伍空前强大,无论从官员级别还是数目来看,都远超往年。
外界关心的养老金发放问题也被提上日程。一位上海新闻宣传系统人士说,国庆期间,上海市的大小官员几乎都取消了休假,“加班加点”,到基层走访,发放养老金。
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全市3472名就业援助员、3437个居委会、1874个村委会的干部几乎全体出动,部门涉及社保、医保、民政、警署、街道、社区。
10月11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称,上海首批26788名通过审核的高龄无保障老人已经正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已连续发放养老金两月。
强调经济政策不变
上海社保案后的有关经济政策是否有变,是企业界最关心的话题。这一个月来,韩正频频走访企业,传递出不少信息。
中秋节前,韩正先后选取了台资企业中芯国际、民营企业上海奥威科技“考察慰问”。
“当时选了一家国企,一家合资企业,一家民企。”一位市政府官员说,后因时间原因,没有去国企。
负责接待的某企业高管说,韩正当时身穿浅蓝色长袖衬衣,没系领带,显得很随意。当晚的中秋晚会也没更换。
“感觉都是很肯定的词,来给民营经济稳定军心。他还提到了品牌的重要性,还举例说,因为盲目引进外资,上海过去丢失了自己的很多品牌,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品牌策划。”
很明显,“感觉不仅是在看奥威,是在强调科技兴市的战略不动摇,给民营企业鼓气。”这位企业高管说,原定40分钟的参观时间,最后延长到了1个半小时,“当时听介绍说,韩市长‘十一’长假没有休息,一直在跑。”
10月19日,韩正连续走访平安保险集团全国后援管理中心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他强调说,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交给上海的战略任务,中央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始终寄予厚望,并一直支持上海先行先试。上海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
10月27日,韩正会见戴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罗林斯。
《解放日报》以头版的位置特别报道说,韩正对罗林斯保证,上海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扩大开放来促进发展。而罗林斯则回答,戴尔公司对在中国、在上海的发展充满信心。
楼市尚不明朗
但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一个典型是,素有上海经济风向标之称的上海楼市,自社保案后,唱衰的声音就一直存在。
10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播出节目,列举上海多个地段的房价浮动,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宏观调控后房价平均下降10%”。
11月1日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引用“上海房产之窗”的数据说,自10月以来,上海楼市整体房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9月的最后一周,楼市成交价还在8292元每平米。10月20日至10月26日,整体成交价跌至7952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杨红旭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也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今年年底将是考验开发商承受能力的重要时刻,明年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将会体现得更明显,“很有可能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样,上海楼市不久就会出烂尾楼的现象。”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在同篇报道中指出,由于宏观调控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显现,银行抬高了房地产信贷的门槛,使得一些开发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由于成交持续低迷,许多楼盘销售不畅,资金回笼缓慢。
这两条开发商最重要的资金渠道被堵塞,将使得一些实力不够却盲目开发的开发商被淘汰,从而形成烂尾楼项目。
专家认为,新烂尾楼的出现势必给上海楼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加重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也会造成银行方面对房地产信贷更加谨慎。
另一位基金咨询顾问则表示,这应该只是短期的政策性影响。“上海是一个吸纳型的开放城市,流动人口素质高,有购买力的住房需求仍会持续上升。”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仍选择观望,但大家相信,“在张江高科园等拉动经济的项目已全部就位后,政府已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拉动经济的,就只有房产了。”这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无论如何,至少政府不可能让房产衰退得过于厉害。
(P1186011)

IC/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