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 高消费社会,通向富裕与毁灭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4:04:51
在抵达谢列梅捷沃机场后前往市中心途中,旅途劳顿的游客也许不大注意公路两旁村舍式的木屋才屋上的绿色和蓝色已经消退。  ”在一段年久失修的公路旁边有一座房屋,现年71岁的退休修路工人维克托·日温在那里出生、长大。屋顶的一角已经坍塌,这使得房屋里面一半的地方无法住人。房屋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管道设备,也没有集中供暖和管道煤气设施,到了冬天,日温一家只能用炉子烧煤取暖。
“我们好像迷失在了西伯利亚。”他说,“惟一的好处是这里离商店很近,可是去商店你得有钱呀。”
10年来,资本主义改变了莫斯科。但是,日温和其他许多人认为,他们却在呼吸废气。顺着一辆接一辆的车流从机场驱车到莫斯科市中心,在约34公里的路程里,穷人与富人的对比尽收眼底,一条公路就是整个国家的缩影。
《新报》评论员伊戈尔·科罗利科夫说:“你沿着这条公路驱车进城,就像是在读一本附有生动、清晰图画的书。这是一幅极端贫困和极度富裕的画面,社会分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令人震惊。”
就像与新的繁荣无缘的千百万俄罗斯人一样,日温和妻子对于身处高消费的社会而自己却如此贫困耿耿于怀。
尽管莫斯科许多地方的开发和旧楼的翻新整修热火朝天,但是这个地区农村的贫困景象还没有被推土机铲平,因为有关改建的长期计划尚未启动。
越接近市中心,人们的富裕水平也越高。
这种贫富差距使人想起沙皇时期。两百多年前,在(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之旅)一书中,亚历山大·拉季谢夫利用公路作为他抨击帝国时期各种弊病的背景。他对有钱人的特权、农奴制、审查制度和缺少民主提出了强烈批评。
今天的批评者使用的词语异常类似。
“距离克里姆林宫越近,这座城市看起来就越像是有钱人的首都,”《新报》评论员科罗利科夫说,“到处都是贪污腐败的迹象……政府办公楼附近到处停放着豪华轿车,他们甚至都不屑于掩盖自己的过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