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义务”是如何变成“机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2:18:16
王晓阳:政府的“义务”是如何变成“机密”的 作者:王晓阳  出处:王晓阳  时间:2009-11-3 12:18:13 王晓阳:政府的“义务”是如何变成“机密”的
文章提交者:剑门碧玉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政府的“义务”是如何变成“机密”的?

2009-10-31
      
儿子与政府的考试成绩比较:75比20

      前几天,儿子语文考了个75分,被我训了一顿。但是,后来我觉得很羞愧,发现不应该训孩子。因为我看到了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的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是蒋洪和他的团队历时一年完成的,报告主题是中国财政透明度,结果是:国内政府财政信息透明的平均得分是20(以100分制计)。

    于是我对儿子说:“75分不算高,但是相对来说,已经不错了,儿子,继续努力,爸爸相信你。”

    我的儿子值得信赖,但并不是这世界上每个儿子都值得信赖。亲儿子和“后儿子”也大不相同。

    到底是“政府养活了纳税人”还是“纳税人养活了政府”?这个问题曾经愚弄过不少人。到了今天,纳税人的素质已经大为提高,那个问题已经简单到不用回答了。

    问题是,中国纳税人承担了全球最高的税率,养活了全球最贵的政府之后,总得有最起码的知情权吧?就好比我们雇了一个管家(即“公仆”),这个管家总得经常向主人汇报收支情况吧?

    一向温和的老郭,在他的文章里也表现出了愤怒http://laoxuetu.blog.sohu.com/135184459.html#comment :“你说你是人民的儿子,那就把选票交(还)给爹!”

    《南方周末》报道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5-21/114617861863.shtml:搞清楚政府收钱和花钱的秘密,成为自去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社会公众最有热情的追问。按照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是必须主动公开的信息。

    但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有关“钱”的信息,现实中公开者寥寥。对于那些找上门来的申请人,一些部门经过挣扎,最终会披露一点点,更多的则以惯常的镇定,对这些“无理要求”做出略带惊诧的回绝——“这怎么能告诉你,这是机密”。

    法律规定的必须“主动报告”,实际到了公仆那里就成了“机密”。政府的“义务”是如何变成“机密”的?这样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为什么受不到惩罚?

    这与“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与“和谐社会”的伟大畅想,是完全矛盾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选举制度,即上面所说的“还给爹”。

    我们呼吁党中央依照法律规定,严厉惩罚那些以“机密”作为自己挥霍纳税人税款的无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