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遭到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56:52

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会让人上瘾。这里结合了纽约的生活节奏和旧金山的自然风光,此外还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低税制和法治。在这里生活久了的商务人士,到其它任何地方都会感到相当不适应。

对香港乐观积极的传统经商之道的敬仰,也传播至更远的地方。这种经商之道源自它的移民文化,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文化正迅速衰落。

贸易往来是英国1842年在香港开埠的初衷。160多年过去了,香港在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排名中经常领衔。

不过,此类排名往往反映的是,香港对富人课税极其低、甚至完全不征税这样一个事实。排名编纂者对此怀有敬意。在香港,工资税和企业营业税的上限分别为17%和16.5%,而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则完全免除。

 

当地的企业大亨们常常夸耀自己从公司中拿很少的报酬,甚至不取分文,但他们经常从免税的红利中得到巨额收入。他们积累的财富——尤其是来自房地产开发的财富——使他们能够将触角伸向当地经济的方方面面。

一位人脉甚广的房地产高管表示:“香港在过去的35年发展得如此迅猛,各个既得利益集团如今都根深蒂固。”

不过,在香港作为企业大亨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过去,该地区最富有的人受到众人的反射性敬佩,如今,香港公众更加怀疑政府与势力强大的商界在相互勾结,无论这些是事实,还是只是人们的观感。

同样,不住向富人施压的,还有极具竞争力、咄咄逼人、重点关注本地新闻的各家报纸。“一国两制”的宪法安排,赋予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身份,根据这一宪制,媒体的言论自由受到了保护。一条重大新闻能够在媒体当中掀起狂热,连续数日、甚至数周都位于新闻头条。

尽管香港无望在2017年之前普选产生行政长官,普选立法会更要等到2020年,但一种新的平民文化正开始在此扎根,挑战着传统的权力结构。

如今,香港的精英面临着一种更严酷的新现实。4月18日,郑氏家族继承人郑家纯(Henry Cheng)被传召至香港立法会接受质询时,就切身尝到了个中滋味儿。《福布斯》(Forbes)杂志估计郑氏家族财富高达38亿美元。香港一半的立委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年收入为相对较少的81.84万港元(合10.56万美元)。

作为香港最具权势的商人之一,受到立法会专责委员会的公开质询,是前所未有的。郑家纯之父郑裕彤(Cheng Yu-tung)控制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业务面覆盖了基础设施、房地产、零售业、电信和运输等行业。

郑裕彤还间接是何鸿燊(Stanley Ho)旗下澳门博彩(Sociedade de Jogos de Macau)第三大股东。澳门博彩是全球最有利可图的赌城的市场领头羊。

郑氏家族的新世界集团(New World group)曾邀请香港前房屋署署长梁展文(Leung Chin-man)担任高管,立法会的质询正是针对此事。担任公职期间,梁展文必然与各房地产开发商都有广泛交往。尽管在遭到公众抗议后,梁展文决定不接受这份工作,但立法会于4月再次传召郑家纯。

很显然,这次经历惹恼了郑家纯,他请求进行司法覆核,挑战立法会专责委员会传召证人的权限。郑家纯败诉了,而他下一次到立法会接受质询的日期被定在下个月。 

影响香港经商之道的另一支新生力量,则是变得大胆而自信的市场监管机构——香港证监会(SFC)。今年,香港证监会已两次重磅出击,对企业界发出警告。

第一拳是在4月。在立法会传召郑家纯之后不到一周,证监会否决了将电讯盈科(PCCW)私有化这一有争议的计划。电讯盈科是香港最大的电信公司,由香港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之子李泽楷(Richard Li)控股。收购计划中,李泽楷的合作伙伴为电讯盈科第二大股东、国有的中国联通(China Unicom)。

根据坚持不懈的股东维权人士戴维•韦布(David Webb)的申诉,香港证监会采取行动,调查这两家巨无霸企业。电讯盈科股东在早些时候投票通过了这项有争议的收购,而证监会则对这一投票结果的合法性提出了充分的质疑,因而得以在香港高等法院阻止该交易。

在股东投票或收购计划的其它任何方面,无论是李泽楷还是中国联通,都没有受到行为失当的指控。

 

认为证监会干预电讯盈科交易只是一种侥幸的任何想法,都在7月份被打消了。在香港证监会的斡旋下,当地几家银行与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所谓“迷你债券”的零售投资者之间达成了慷慨的和解协议。

香港证监会的这一举动,再次挑战了当地两家不可一世的权力巨头:上述有争议金融产品的最大卖家、国有的中国银行(BoC),以及长期担任立法会银行界代表的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主席李国宝(David Li)。(李国宝与李泽楷和李嘉诚无亲属关系。)

“中行很强硬,”一名了解和解谈判过程的人士表示。“但证监会也很强硬。”

证监会上月乘胜追击,其检举的第十起内幕交易案得到定罪,因该罪名被判监禁的人数达到5人。自2008年以来,证监会法规执行部执行董事施卫民(Mark Steward)就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案件提起公诉。

中国高级外交官之子、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前投资银行家杜军,因内幕交易罪被判破纪录的七年徒刑。此案调查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杜军并不在证监会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内。他与父母住在北京一个连境外邮件都拒收的军队大院。他于2008年7月返港后被捕。

在另一起类似的跨境调查中,证监会冻结了中国首富黄光裕的资产,尽管内地有关方面已经以“经济犯罪”这一模糊罪名将这名亿万富翁单独拘禁在京。证监会指控黄光裕涉嫌策划欺诈性的股票回购交易,令他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损失16亿港元。

香港大亨们常在餐厅包房——有时也会在公开场合——抱怨这座城市总体上更为政治化的氛围,以及证监会新显现出来的铁腕威力。

不过有时,即使是偷猎者也能体会到:新的猎场看守人虽然严厉,但在其管制下形成的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的确有其优势。

经纪界在香港立法会的代表詹培忠(Chim Pui-chung)对施卫民续约三年表示欢迎。

他表示,此举“将令市场放心地感到,确实有人在执行市场规则并保护投资者利益。”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