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05:52

为谁而哀

昨天从《文摘周报》上看到了几句话,他们是:“毛泽东的悲剧,缘于不能纠正错误;刘少奇的悲剧,来自不怕坚持真理。刘源说,父亲为他的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自己塑造的神坛轧死,其痛苦远远超出任何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为此人民和历史可以原谅他了。’”

 

为此本人有一些想法,不知是否妥当?

上个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就学习过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因为当时没有怀疑的思想,反正觉得刘少奇说得就是好。80年代和后期,我就觉得刘少奇的死恰好是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必然产物或者说刘少奇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殉葬品。今天我还是坚持我而看法。因为刘认为共产党是最了不起的组织,尽管错误难免,最终他也会纠正其错误而凸显其伟大和正确,我们可以称它为“高调论” 或者“理想论”,当毛泽东成为共产党的象征后,刘只能殉道。这种殉道者的形象很像传统的道统似的文人,组织虽然已经出了大问题,但是我还是清白的,我的清白就是组织的清白。这样说“刘少奇的悲剧,来自不怕坚持真理”就不太准确。刘坚持的其实不是真理,而应该是理想的教条。延安时期他就把毛泽东塑造成了党的“神”,《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诞生,在说明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的同时,毛泽东因此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共产党在中国的化身即“神”地位确立。毛泽东地位的确立,就是政统地位的合法性是不可质疑的。如果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有限制毛泽东滥用权力的那么一点意思的话,恰好是道统妄图借此凌驾政统,这样两个伟人就重蹈历史的覆辙,道统凌驾政统,失败的一定是道统。道统的失败对个人而言是历史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类而言却成为胜利——殉道而死是我们的追求,只要殉的是道,死又算得了什么!

 

对毛泽东的评价至今仍然有争论,这种争论还要继续。因为评价者往往觉得毛应该如何做,而没有考虑道毛何以要如此做的一面。首先毛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且很胀一段时间独掌中共、中国的大权。我不应该忘记的是毛之前是蒋家王朝,是军阀割据,是清王朝,在1949年以前的37年前我国是王权专制时代,帝王影子和幽灵不可能因为共产党和他的共和国的成立而消失。毛泽东井冈山前期的军事辉煌与井冈山后期的失落,使在艰难长征中的人们最容易怀念他的辉煌,所以延安时期毛就成了正确的象征,最后被神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说“毛泽东的悲剧,缘于不能纠正错误”,是过高低要求毛泽东了。他被神化了,别人说他有错误和他认为自己有错误都不符合历史逻辑。历史的“惯性”是任何人都逃不出的,人类要自觉地创造历史,那只是一种追求。

 

“被自己塑造的神坛轧死”是刘少奇的悲剧也是喜剧,“痛苦”从中国历史上看来,是今天人们的体会。“人民和历史可以原谅他了”,应该改为“人民啊!这就是历史。”人民原谅谁,人民是套话,历史不能原谅谁,而应该改为“因为你刘少奇而增加了中国那段历史的分量——说不完,道不尽的思考”!

 

社会的变化发展,立竿见影的就是经济,而人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思维模式是最为顽固的,特别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来说更是如此。毛泽东的帝王心态与老百姓的子民意识都是历史的孪生产物,埋怨谁都不明智的。我们在辱骂专制赞扬民主的同时,有几个人能够说我就是没有为专制添砖加瓦,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民主呢?讨好上司,凡是上级所说的你都不表示怀疑等等就是专制时代奴仆心态的产物;单位的一把手,随便想一个“新闻”,假惺惺交给大家讨论,谁要发表反对意见,他就不高兴。当大家都觉得领导有点荒唐,最后还是同意领导的看法时,你说你是在赞扬专制还是在形式民主权利……。大到一个党派和国家领导,小到一个家庭的家长,从主观上讲,他们都不喜欢定反对意见,都想凌驾意志于他人,而民主的魅力,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既要领导还要授给他权力,又不要他将公权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