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也不过今生今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08:09:05
爱你也不过今生今世(2009-07-14 21:41:48) 标签:胡兰成 《今生 今世》 文化  分类:书评影评

爱你也不过今生今世

——胡兰成《今生今世》

 

    如果不是因为张爱玲,胡兰成是何许人我大概不会去关注。似乎正因为这世上曾有过张爱玲,胡兰成也才有了被关注的价值。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不是什么休戚与共,却就是这样的“缠夹不清”。爱情这回事,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所谓的分明斩截,不过是勉力人为,用以给自己一个说法、给外人一个理由。关于胡张的恩怨旧情,当事的双方各自怀揣一本陈年老账,皆已成作古之人。而我们这些芸芸看客,却总喜欢不断搜寻与之有关的一鳞半爪,满足我们的好奇,也安慰我们的世道人心。

    我也是如此的不能免俗,拿到《今生今世》,先去翻看那几章与张爱玲有关的内容。及至看完那几章,觉得意犹未尽,才又从头看来。

    这是一部“长篇散文”,从童年乡下的懵懂时光一路拉杂写来,采茶、看戏、过年、养蚕、上学、结婚、远游、恋爱、逃亡……冲淡平和的笔调里,自有美艳光华,“清嘉”而“婉媚”。有人说胡兰成的文字有别于“感时忧国”的文学正统,他的抒情史观,可上溯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的一脉。还有人说胡兰成于中国文字,锻炼极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游刃有余,一点不费力气。看过《今生今世》,我又去看他的《禅是一枝花》和《中国文学史话》,对于以上的褒誉,基本是认可的。对于专业我没有足够的慧心慧眼,但是对于文字的感觉,我倒还是有点自信的。

    只是,《今生今世》到底是脱不了矫情的,且不说里面动不动引经据典,有掉书袋的嫌疑且偶尔有牵强附会的痕迹,便是其中看似坦诚的感情告白,也难免有意无意之间的造作。

    胡兰成,实在是个喜欢撒娇的男人,向女人撒娇、向人生撒娇、向世人撒娇。固然这撒娇里面也有真性情、也有天真朴拙,但究竟隐藏着些轻佻与伪饰。撒娇,不止是一种可用以自我审美的行为,也常常是带着隐秘的功利心的,而撒娇的潜意识里,却又潜伏着怯懦。我发现,循着这样一条思想的路线,用来解释在胡张的恩怨旧情中胡的所为,或许是至少可以自圆其说的。

    胡兰成说自己做人是比较糊涂的,不但政治上如此,感情上也是如此。政治上的无节操,若考虑到时代环境,以及他的贫苦出身和动荡经历,还是有可谅的。关于政治,《今生今世》中他倒也没有为自己多做辩白。而私人生活上的无节操,他却是做了坦诚告白,并不以为耻,也并没有什么忏悔之意,反而有点振振有词的意思。他有一套生存哲学、在世哲学支撑着自己,使其面对世人的指责诟病而面无羞色。他的哲学便是讲究眼下、随遇而安、达观自得,他要的是“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身心不拘束,“永结无情契”。似乎,胡兰成将自己归入深得道家精髓的高人了。阅读着他的文字,不能一点不被他蛊惑、不被他诱惑,但是他的滥发情、善利用又终于将他出卖,使我发现他“皮袍下藏着的小”。

    初识张爱玲之时,胡在家乡的原配妻子玉凤已经病亡,他在上海美丽园的新家,有第二房太太,精神有点问题。除此以外,他还正在跟歌妓应英娣以夫妻之实相处。如此复杂的情感与责任的拖曳,并不能阻止他的惊艳与猎艳。与张爱玲的相识,起因在于为其才华所惊叹,这确实不同于他与生命中其他女人的牵扯。第一次见面,他对张爱玲的认识很肤浅,以为她是没见过世面的穷学生,并且也不以为她美丽,但他依旧兴致勃勃,“演说”了五个小时,可见他是个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的人。及至送她走的时候,他突然说:“你这么高,这怎么行!”,意思是你这么高以后可怎么跟我一起走啊,哪里像个小女人啊。这就已经是明确的调情了,调情里含着撒娇,轻佻显见。张爱玲几乎要恼,却终究没恼。23岁的女子,虽然在文章中写透男女,在生活中却还是一张白纸,对于胡的轻佻的不悦,终于被对爱情的渴望所掩盖。大概她在那轻佻中反觉得一种温暖与亲近,如茅檐低矮,鄙陋,却难得是人间(哈哈,我这句子受胡兰成影响了)。胡兰成就是这样,对于女人有天生的浓厚兴趣,不放弃任何试试身手的机会。及至胡兰成了解了张爱玲的身世背景、也真正领略到张格物致知的才华之后,对于张爱玲的热情大增,并从此对于自己与张爱玲的关系极尽张扬,绝少一个已婚男人的凝重。这里面固然有爱才之心,但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的炫耀之情也难以掩饰。

    当然,胡兰成并不总是这样虚荣,他还更讲究随遇而安的实用,在汉阳,他与17岁的护士周训德恋爱;逃往温州,他与比自己还年长的寡妇范秀美恋爱;在日本,他与房东女人一枝恋爱;一枝不能离婚,他又与吴四宝的遗孀恋爱。他的情路,就是这样山长水远、随波逐流。他的这些个恋爱,绝非无功利的浪漫,其中的每个女人,都关系到他的生计或命运,或者至少也是生活上一时一地的照料和安慰。胡对于女人的需要,倒并不见得是一种生理需求的驱使,却似乎更多寻求精神安慰的驱使。对于人生,他一方面表现出超脱,另一方面内心还是可见怯懦的,他太需要实实在在伸手可触的女人了,这是他浮生漂游中对于人世最安全的触摸和把握。不管是比他大的女人,还是小他20多岁的女人,他一概是惯于撒娇的角色。不过,胡有一种本事,他善于将起意并不多么美好的恋爱,都冠以一个美丽高蹈的头衔,使其拥有了“直见性命”的天地光明。而他,并不为自己的伪饰而烦恼,而是真正沉浸其中的。对于女人,不管多么普通,一旦与他有了牵扯,却都能让他挖掘出大大的优点、烁烁的光彩。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对于女人,他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知。不能不感慨,这人虽然有无赖相,还真是有些真性情的可爱之处。受过那么多女人的钟情,当然肯定是有缘由的,不能简单地说,那些女人都是傻瓜、都是受骗者。

    书中偶有令人失笑的地方,怀疑胡兰成是一味矫情而不自知。回忆在燕大的时候,他提到一个叫卿汝楫的学生领袖,“心里想着若遇不测,我可以挺身相代,给他走脱,因他的人才我万万不及,杀了他可惜,杀了我无所谓,惟这个话我终未对他说过。”及至李大钊等被绞杀之后,胡又对卿汝楫吐露道“我要行刺张作霖”,卿汝楫拒绝了。胡说“我因佩服他,才没有舍身”。这幼稚里面,隐藏着多少矫情的成分,大概胡自己并不清楚。

    胡在政治上、私人生活上的无节操,便都有了个人品性上的根据和解释。

    然而,胡兰成背弃张爱玲,探究起来,却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因素。

    有人认为,胡兰成并不爱张爱玲,当初与张爱玲的两年恩爱,不过是虚荣所使。这个观点的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胡背弃张而另有所爱推断而出,二是从张并不符合胡对女性的审美推断而出。但看过胡的几部书之后,我却不能苟同这个观点。胡的后半生,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书中,一直念念不忘张爱玲,不应全是因为图慕虚荣,而其中自有深情,虽然这深情带着某种先天的残酷性。

    《今生今世》中与张爱玲有关的那些文字,可以见出胡对张特别的爱意浓情,并且这爱中有一份敬畏,对于张的才华与身世的敬畏。胡兰成算得上有才的,才子遇才女,惺惺相惜,胡对于张自是另眼高看,而张高出他的才华每令他“惊艳”。这是一种比普通爱情更高级的爱情、更刺激的爱情,因为有这样智力上的搏击、精神上的投契。这样的爱情,也正是使得胡兰成万分骄傲因而竭力招摇的。

    但是,胡兰成又毕竟是个普通男人,并且身上有很多老式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精神质素,他爱张、敬张,却实际上难以真正地将张作为妻子的身份来看待、来面对。作为妻子,他依旧喜爱那种普通的以相夫教子为人生大任的世俗烟火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实用,并且轻松、拿得住。而与张在一起,胡虽然感觉刺激,却是累的,他要时时用着自己的智力去理解她,而不至于捉襟见肘。其实,若以夫妻的姿态相处,断不必天天玩智力游戏,即使才子才女,也大可以很世俗烟火地过着平常日子。然胡张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不类夫妻、更类知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相处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满足了胡的精神需求,这样的体验,是空前绝后的。胡说自己与爱玲之间的爱,跟别个是不同的,他们俩能共同到达的地方,别人是到达不了的。在我看来,这话并不完全虚伪。当然,以此作为可以左拥右抱的理由,就矫情了。

    胡一直说,他认为张不应该对于他有别的女人而产生妒忌,没想到张竟然为此跟他决裂。我倒觉得,在这一点上,胡是大大地说了假话。不管怎么说,胡是最了解张爱玲的男人,张绝非一个可以接纳丈夫三妻四妾的旧式女子,而是要求男女平等的独立新女性,这一点,胡不会心里没有数。张对于他不忠的反应,胡应该是能够预料的。背叛张、最终被张所弃,应该是他的潜意识中早已明了、甚至早已等待的。与这样一位高华的女子来一场惊世骇俗、千古流传的恋爱,却不涉尘俗,而最终只是将其置于精神世界的供桌之上,一辈子来供奉、念叨、展览,或许正是他的所求。对于他来说,或许这正是这一场爱情的最美丽的结果。对于张爱玲来说,胡兰成是无可替代的——这是胡的自信,而现实还真成全了他的自信。

    ——世间爱情是有很多种类的,有些爱情,就是这样的难免残酷。

    不过,胡对于自己的不忠给张带来的创痛,却显得太轻描淡写。这一点上,是他的不能懂得,也是他的有意回避。

    对于胡张的恩怨旧情,存在着两派,一派是爱张而恨胡的,一派是拥胡的(大概怎么也不至于恨张)。我首先是爱张的,了解越多反而越爱,即使失败的《小团圆》,也更使我看到了张的真面孔、真性情和敢于直面不屑于伪饰的勇气,因而更加爱她,并且这爱里面有了更多的怜惜。

    但是,我也并不恨胡。胡的品性里有轻佻、有无赖,但是他的人终究不恶,而且有才,亦有真性情的可爱之处,看到他那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幼稚矫情,只是让我常常心下无奈地讪笑而已。

    假如张爱玲没有遇到胡兰成,张爱玲的人生会更好吗?难说。况且,人生本不能假设。

    那些恨胡的人,大抵都认为,张爱玲的人生不幸是胡兰成的罪魁祸首。我倒觉得,这样的想法是抬高了男女情爱,也是贬低了张爱玲的境界。虽然胡兰成给张爱玲造成的情感创伤很深,但她从来不是一个局限于男女情爱的小女子,她对自己的人生,一直有着更为广阔的期许和追求。只是,时代和命运,没有给她足够好的机遇。张的后半生虽然遇到了赖雅这个痴爱她的、品格高华的好男人,然而经济上的困顿始终追逐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在一起11年,最后的6年,张爱玲这个“生活上的低能儿”,却一直照料着中风瘫在床上的赖雅。张的晚年,是在清贫中度过的,那么爱美又自尊的女人,用的是劣质的化妆品。令人何其心疼唏嘘。

    张爱玲,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而胡兰成,不管你多么讨厌他,他都曾是张爱玲的“照花前后镜”,无人能取代。

    情爱恩怨就是这样的糊涂账。挞伐打杀都不必了,只需要懂得。有了懂得,才能慈悲。

    胡张都已经作古。而我们也一样,都只有短暂如梦的今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