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妤:如此这般让观众花钱看滑稽(东方早报 2009-5-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06:10:41
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 勾勒集体记忆







三十年前,我们什么都没有,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很多,但比以前少了些东西。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没有幸福感的。这个演出不仅是博君一笑,演绎的正是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周立波
早报记者 潘妤
喇叭裤、爆炸头、全中国只有上海有的半两粮票,老式收音机、砖头一样的大哥大……伴随着这些充满温馨记忆的怀旧元素,滑稽明星周立波前晚开始在兰心大戏院开讲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满场观众几乎无一不笑得前仰后合,而中老年观众在大笑过后更是集体陷入怀旧情绪。
笑侃民生 火爆票房
曾经因为年少气盛被开除出上海滑稽剧团的“上海活宝”周立波复出不过两年,就以傲人的票房成绩引起了各方瞩目。虽然每季都会有一次时事盘点的演出,但为了这一次“笑侃三十年”,周立波筹备了整整半年,没有排练、没有剧本,周立波所有的准备都是每天三个小时的网络阅读,而现场寥寥三四张提示纸,就是他现场脱口秀的所有提纲。依赖于之前的观众口碑,这一次12场演出票在开演前一周已经有八成售毕,而前昨两晚的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即使这几天寒潮突降,黄牛们仍早早地来到兰心“上班”,演出的火爆可见一斑。
周立波的演出之所以如此受到追捧,除了他能够让观众两个小时中不间歇地大笑,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他“笑侃”的都是民生问题。从当年上海人的各种票券到两喇叭收音机、老式自行车;从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亭子间、三层阁到现如今最热门的词汇“山寨”、“三聚氰胺”等,周立波都会信口拈来,加上舞台上多媒体播放的各种老照片,让现场的观众倍感亲切。在脱口秀之外,周立波还会夹杂一些才艺表演,尤其是模仿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讲话,可谓惟妙惟肖,常常一个动作一句标志性语录就让现场如同“炸锅”一般笑声顿起。
周氏语录 唤起记忆
“粮票课程”、“大哥大课程”、“流行音乐如邓丽君、崔健课程”,周立波在一一回忆30年衣食住行共同记忆的同时,一些关注30年变迁的妙语也充满智慧,“这三十年我们两只轮子少了,四个轮子多了,原来坐出租的是大户,现在坐出租的算散户”等等,常常引来现场观众的爆笑。
不过,在整场演出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应当还属周立波对股市的笑侃,从最早追溯唐朝的股份制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出现认购证,周立波和观众一起回顾了中国股市发展史。其中一些调侃如今股市现状的段子更是让观众掌声四起,“去年的股市是‘脑充血’,充发充发,就半身不遂了”、“最可怜的是那些麻雀,都撞死在在证券公司的大屏幕上——它们以为是共青森林公园到了”……现场的“股民”在这些周氏语录面前常常笑得直不起腰。
演出中,周立波向观众现场表示,在此次“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之后,他明年的计划也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明年3月将再推出财经类专场,5月继续“盘点”特色,9月则是 “流光溢彩六十年·周立波演唱会·唱别人的歌,说自己的笑话”专场,而这场“大演出”甚至计划把演出剧场挪到上海大舞台,并邀请交响乐团担任伴奏。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08-12/07/content_99939.htm
如此这般让观众花钱看滑稽
 

周立波的清口专场已经形成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早报记者 潘妤
周立波复出不过两三年,在上海已经几乎人尽皆知,在《笑侃三十年》和《笑侃大上海》屡创票房奇迹之后,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最受瞩目的文化热点现象。昨天,上海文广集团、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为此举办了“周立波·海派清口研讨会”。上海知名的作家、评论家、理论家和艺术家代表20余人到场,王汝刚、赵长天、程乃珊、汪天云、任仲伦、毛时安、李天纲等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探讨了周立波“海派清口”所引发的上海文化消费现象和本土文化品牌打造的问题,同时也为海派清口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各种中肯的意见。
上海需要周立波
研讨会上,大部分专家都对周立波独创的海派清口表示了肯定。周立波的恩师、曲艺评论家徐维新认为,周立波为上海的滑稽界带来了一股清风,他的“清口”,正是区别于现在滑稽界的浑口、粗口和荤口。而他的艺术体现出“两漫、两海、一快、一大”的特点,也就是“漫画式、漫谈式”,“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为丑陋的上海人正名”以及“节奏快、信息量大”。在徐维新看来,海派清口的出现,是对上海其他搞笑类节目的一个促进。
作家赵长天也表达了对周立波的欣赏,认为海派清口“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他认为,周立波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松弛和贴近百姓。“现在我们小说写不好,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就是脱离民间脱离群众生活,周立波在这点上做得特别好。”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则认为,周立波的走红是“时势造英雄”,“我们这个时代很需要这种文化,上海滑稽的整体现状比较沉寂,而周立波恰好出现了,他个人处在厚积薄发期,加上他的表演富有灵气、妖气和霸气,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局面。但不能不说,周立波的表演是有积累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艺作品太多假模假式的了,周立波还是在不断提炼大家生活中熟悉的东西。”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年轻导演何念一直以来也以搞笑幽默的作品深受观众欢迎,虽然不是上海人,但他表示自己和宁财神一起看周立波的演出时都笑得前仰后合。“我觉得周立波的优势不仅是语言,更在于想像力。如果把他的段子翻译成任何一种方言,我觉得都会被接受。”
要更“厚”更“宽”
身为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也是上海滑稽界的领军人物,王汝刚也对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票房是硬道理,这么多人喜欢周立波,是件好事情。现在的独角戏不是没有观众看,但是没有观众愿意花钱看。周立波的演出,有这么多人愿意掏钱买票去看并且喜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王汝刚认为,怎么样让观众愿意花钱看滑稽和曲艺,也是这个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对于周立波不愿承认海派清口和滑稽的关系,王汝刚表示自己非常理解:“我很明白他的想法,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希望做到‘俗中见雅、雅中带俗’。”王汝刚说,周立波是“一夜走红”,一方面是因为功底非常扎实,周立波历来也在他的同学中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周立波素来就是个叛逆者,年轻时代就在表演上和别人“不一样”。“艺术就是要追求不一样的东西,周立波十年磨一剑,到今天一夜走红,我觉得很不容易。” 同时,王汝刚也对周立波提出了“厚、宽”两个字的意见:“厚是指内容,讲大上海还是要积累更多的素材,要看上海的历史,听上海的老先生讲历史。同时也要回溯滑稽戏的历史,汲取养料,不要彻底抛开原来学的东西。宽是指题材,应该更广泛地涉及各种题材,挖掘现在年轻人关心的东西,比如现代白领怎么谈恋爱。”
与会专家也为周立波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更多关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成为很多与会专家的共同建议。而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则对周立波演出中太过突出地域优越感等问题提出了看法。毛时安提醒周立波要时刻保持清醒,“前面的成功是厚积薄发的成功,但以后要走下去,还需要更多听取大家的意见。”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09-05/16/content_131891.htm
潘妤:如此这般让观众花钱看滑稽(东方早报 2009-5-16) 央视强暴《东方早报》让全民不安 杨涛:飙车者胡斌“该当何罪”(东方早报 2009-5-16) 五岳散人:抑郁症也成了正当防卫的手段(东方早报 2009-5-16) 石剑峰: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东方早报 2009-5-4) 秋风:行政能够分权吗?(东方早报 2009-5-27) 东方早报 杨涛 :从我的亲身经历看瑞金“陪访制”(东方早报 2009-6-29) 熊培云:“小天使”在看着你(东方早报 2008-12-5) 魏英杰:不能老让电视剧摸着石头过河(东方早报 2009-1-8) 魏英杰:别让“捐款门”毁了余大师的形象(东方早报 2009-6-8) 长平:“贾君鹏之父”让舆论回家吃饭?(东方早报 2009-8-3) [2008/10/04] 央视强暴《东方早报》让全民不安 杨涛:从死刑犯见亲属看权利落实的文件依赖症(东方早报 2009-1-21) 吴木銮:从香港的士“死火”事件看公共事件该如何应对(东方早报 2010-1-5) 潘妤:只要足够宽容自信上海肯定可以很幽默(东方早报 2009-3-30) 魏英杰:行刺博主钱烈宪是懦夫行径(东方早报 2009-2-16) 宋桂芳:回应“假茅台事件”,智商很重要(东方早报 2009-4-16) 赵元元:“官员安置房”事件必然发生(东方早报 2009-4-16) 郭宇宽:收废品这点小利,政府就别争了吧(东方早报 2009-4-16) 舒圣祥:广东曾添贵参事的农民工准入制在迎合谁(东方早报 2009-7-16) 五岳散人:对外保密的财产登记有何用(东方早报 2009-7-16) 长平:前路漫漫,我们还将“被”怎样?(东方早报 2009-8-16) 熊丙奇:国外大学宿舍在教育中的作用让我们汗颜(东方早报 200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