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得在待遇和工需间找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36:50

    王甘武   作者文集

    有关公车改革的评论很难写,当你想要动笔的时候,往往各类媒体上的讨论已是铺天盖 地,你总是很难赶上先声夺人的“第一落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车改评论又很好写,因为除了痛斥公车私用是特权表现,指责货币化车补是用公款赎买特权,质问既得利益为什么改不掉等等,说来说去还是那几种了无新意的观点。从1997年开始车改试点至今,这些观点早已悉数登场频繁亮相,只需在有新的车改新闻出笼时拿出来组织合成一下即可成文,简单快捷。

    道德上无比正义,无懈可击,行文上痛快淋漓,义正辞严,可问题依旧,多年来缺少根本改观和实质进展,这或许说明我们有关公车改革的思考评价有所偏差,寻找改革可行路径的探索进入误区。

    改革公车,必须先搞清楚公车的概念。公车是公家用公款购置的车辆,用于公务,主要目的是满足工作需要。对于这一点大家不会有任何异议。但同时,对于各级公务人员特别是官员来说,公车也是一种工作待遇、生活待遇。而主要争议就集中在这个“待遇”上。一切反对公车私用,指责货币化车改不彻底的意见都是因为对公车“待遇”属性的不承认、不接受之上。

    现行公车配备有领导专车和办公公用车之分,官员配备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公布的标准执行,一般只规定到省部长级。厅局级以下官员原则上不配专车,公务活动中使用不确定公车。但在执行过程中,虽然没有名义上的排他性专车,实际上官员用车都相对固定,一个单位档次最高、车况最好的公车,怎么可能不先紧着领导用?所以围绕省部长级以下官员配不配专车的讨论基本可以认为是一个伪问题,对推动公车改革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导致花费日盛是现行公车制度最遭诟病的弊端,这恰恰也是改革的难点。除非少数执法部门,一般公务人员工作时间是固定的,可各级领导干部因为肩负的责任和普通干部不同,上下班常常没有严格界限。特别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几乎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什么时候有事,什么时候就得处理,很多时候还必须赶赴特定地点。为领导所用的公车只能随时待命,随叫随到。当然,公车的频繁使用客观上改善了官员每天的精神体验和生活质量,说它是一种生活待遇也不无道理。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纠缠在一起,难以分清。公车改革如果不承认这个现实,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恐怕也难以制订出现实可行的车改措施。

    对于广大普通干部来所,各地各单位其实都有什么样的公务需要可以使用公车的规定,理论上讲遏制公车私用相对容易。但由于普通公务人员数量庞大,只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事由,管车的人还能不派车?既然公车已经购置,停在那里,养车养人的费用无法省下,结果导致普通公务员公车滥用产生的费用同样惊人,而公车私用同样由于缺乏有效制约手段而屡禁不止。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当前公车改革的目标应确立为规范并严格执行高级领导干部公车配备的标准,大幅减少各级机关公车数量,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划分类别,实施不同门类、不同级别干部的差别化、货币化“车补”,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从总量上把公车消费真正降下来,切实减轻财政压力,为国家节约,为纳税人省钱。

    其实,去年媒体报道过的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公车货币化改革,就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尽管和一些人脑子里的理想状态仍有差距,但实施之后,降低开支、保障工作、杜绝私用的多个目标都能实现,效果不错。究其原因,就是从根本上厘清对公车的认识,承认现实,在待遇和工作需要之间找准平衡点,最大限度堵住原有制度的漏洞,让公车改革回归现实而不是钻进理想化的误区中出不来,行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