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成果综述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0:07:46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成果综述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逍遥看客    点击数: 3129    更新时间:2006-7-15

 

 

转机同样发生在1994年,中国学界此时显然已经不在单纯依仗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逐渐影响到了中国学者,其对大众文化所持的肯定态度,使学界的主流论调渐次转向。金元浦的《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和潘知常的《文化工业:美学而临着新的挑战》(《文艺评论》第4期)的不约而同涉及了中国的文化工业理论的反思,二人指出,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出现和繁荣有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和时间可能性。第一次对大众文化的兴起加以有保留的肯定。 同年,《东方》杂志第5期发表了李泽厚与王德胜的对谈,李泽厚受到英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理查德·霍加特、E.P.汤普森的启发,意识到大众文化不考虑文化批判的态度却反而能改变一些东西,这就是对正统体制、对政教合一的中心体制的有效的侵蚀和解构。呼吁当前知识分子要与大众文化相联系,它们的联盟有两个作用,一是消解正统意识形态,二是引导大众文化走向一个健康的方向。主张正视大众文化在当前的积极性、正面性功能。

1996年,陈刚撰著的《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出版)是国内较早的以大众文化为题的著作。作者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的历史背景为参照,对大众文化的受众变化加以考察,认为以港台流行歌曲、通俗小说和电视剧为先导的大众文化袭入大陆时,之所以受到从意识形态高度进行的猛烈攻击,是因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我们的主流文化,而大众文化不是我们1980 年代的主流文化。而此后,当消费社会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存在,当市场化成为无法遏制的潮流,大众就成为真正的主人,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从而必须得以正名。

以1999年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出版为标志,中国学者开始逐渐摆脱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枷锁,开始尝试走上了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独立表意之路。此书可视为国内第一部比较专业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研究专著。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大众文化研究的东进线索: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度发现) →美国(作为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其表意实践,关于公共空间的讨论及其族裔研究、性别研究) →亚太地区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国) 。其通过对大众文化研究源流的勾勒去解释丰富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戴锦华毫不怀疑大众文化的光明前景,断言这一新的合法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未遭遇真正的文化抵抗。

而稍后,这条独立表意的路径在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中则表达的更为明晰,他提出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需要进展到中国而不是世界普遍的大众文化学,其不满于对西方理论的单纯引介和生硬套用,呼吁建立起自己的与大众文化状况相适应的中国的大众文化学。

2000年前后,陆扬和王毅撰写的《大众文化与传媒》罗钢、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陆扬、王毅选编的《大众文化研究》,周宪、许钧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等一批译介当代西方新近的大众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相继问世,对学术界全面认识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中国自身的大众文化研究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陶东风、金元浦和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丛刊为国内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出版阵地。该丛书的撰稿人们多围绕中国本土大众文化案例展开了分析,渐次摆脱了对西方理论的机械搬用,秉承伯明翰伯明翰学派文化主义的传统,从普通人的文化视角切入现象,彰显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中国学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经历了从精英主义到大众主义的转向,更多地注入了人文精神。同时,逐渐摆脱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的固执,全面地认识西方大众文化的理论成果并开启了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化的独立表意之路。研究视野则从过去以港台流行歌曲、通俗小说和电视剧为先导的文化载体研究逐渐扩大到今天与大众文化有关的几乎一切现象、载体,并借助传播学等交叉学科的支持,开辟了大众文化研究的更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