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融信息化的七种习惯(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32:35
金融信息化的七种习惯(续)

  ●栗树和

  逐步替换
  国际上的主流是:采用先进标准应用软件先更新改造管理系统,再逐步替换核心业务系统
  应用系统标准化的过程一般分为业务支持系统标准化、分析系统标准化和处理系统标准化三个阶段。第一,通常从业务支持系统标准化,即ERP开始,建立或更新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及采购)管理等标准化业务支持系统。其中大多数从标准化财务系统的建立(包括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入手。第二,在ERP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金融分析系统,包括获利能力分析、风险分析、绩效分析。其中大多数从获利能力分析入手。第三,建立或更新集中的标准化客户信息和关系管理系统、标准化存款系统和贷款系统、标准化资金交易和支付系统等业务处理系统。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业务线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提前或推后上。
  这样做背后的原因是我所称之为的现代金融管理的“四线”和“三标”。
  四线是指客户线、产品线、员工线和财务线。管理层关心的问题是:每个客户、每个产品和每个员工各赚多少钱,花多少钱,也就是前三线对第四线的贡献。
  三标是指(会计)利润、(综合)绩效和(经济)价值。股东关心的目标是:公司当前的盈利、未来的潜力和在市场上的价值。
  对应于客户、产品、员工和财务等四线,有CRM、核心业务、HR和财务等部门管理系统及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企业战略管理系统是跨部门管理系统,对四线实现统一管理。

  减少开发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选择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以(参数)配置为主,尽量减少(程序)开发
  这个问题涉及到“开发软件”与“标准软件”的区别。
  开发软件是针对特定客户当前提出的特定需求所开发的结果,就事论事;它一般不能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或未来新出现的需求,缺乏通用性和前瞻性。
  标准应用软件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赖以成功的基础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程序技术的标准化。
  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方式不相同,但其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和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人、财、物和产、供、销(或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利润极大化。尽管可行的业务流程或要素组合可以有无穷多种,但最优业务流程或要素组合通常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
  应用软件程序技术本身的标准化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模块化结构、参数配置设计和工作流技术等;其结果是“软件系统的零部件实现标准化”,可以象积木一样重复使用,灵活对接、组装和替换。
  成熟的标准软件应当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90%以上的需求,把支持普通新产品推出的周期缩短为几周甚至几天,把传统IT的成本降低30%甚至50%以上。所以,应当采用标准软件,它是以参数配置为主,编程开发为辅。

  一把手工程
  项目的统一规划可以由IT部门协调主导。如果采用企业级或行业级的标准应用软件,应该由领导层亲自参与项目实施过程
  中国目前大多数银行等金融企业的IT部门的地位偏低,不具有足够的的权威进行跨部门统一规划。由于金融业是数据高度密集的行业,IT部门和CTO/CIO的地位应当举足轻重。
  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业务部门和管理层对应用软件的选型、实施和维护的认识及参与相当不够。许多业务和管理人员认为,应用软件选型、实施和维护完全是或主要是IT部门的工作。这是一种急需改变的误解。事实上,成熟的企业应用软件主要是由业务和管理人员使用和维护的。
  如果采用不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通常需要相对多的IT人员参与实施、开发和维护。如果选择开发应用软件,将会有大量二次开发。IT可能会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甚至障碍。而采用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IT将会支持、促进和引导业务的发展,同时IT部门的角色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辅助变为引领,其地位将因此提高。
  1∶2∶3
  上一套应用系统要花三笔钱:硬件费、软件费和实施费。通常国际上三者的比例大概是:1∶2∶3
  成熟的应用软件本身通常需要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购买;具体费用取决于所用系统模块、用户数和业务量等因素,小到十几万,大到几千万美元。实施费用和时间取决于实施范围(包括功能和地域)、老系统的个数、新系统的要求、数据接口和咨询人员数量及经验等因素。实施时间通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短至一两个月,长达三到五年。
  实施管理系统的回报有价值增加和成本减少两个方面。价值增加反映在数据的改进(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提高)、流程的改进和决策的改进;这些方面价值巨大但大多不太容易量化,但数据和报表产生的周期除外。
  实施应用系统项目有什么样的风险呢?主要有五种风险:项目不能按时按预算完成,系统不能用,系统不好用,系统用不好,系统不用好。
  在给定实施范围的情况下,项目预算、项目时间和项目风险三者有替代关系。项目预算越小,或者项目时间越短,项目风险就会越大。实际上,太小的项目预算往往是最大的浪费。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太小的软件预算买不到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甚至所选供应商很快就撤走或破产了。第二,太小的实施预算得不到足够多或足够好的咨询顾问,实施时间和质量的控制很难保证。第三,太小的项目预算引不起业务和管理部门(特别是领导层)的足够注意、参与和支持,必要的变革管理和配套措施可能难以启动和执行。
  这就是高效率金融信息化的七种习惯!
  (全文完作者为SAP公司中国金融业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