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与“罄竹难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0:45:48

陈水扁五二○就职周年,到台北县万里白沙湾当志工在海边净滩。净滩之后召开记者会,他说:“志工对台湾社会的页献“真是‘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今天成了台湾立法院质询的重要内容。
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李庆安22日上午质询教育部长杜正胜,连陈水扁都会引用错误,身为教育部长应该要怎么看这事情?杜正胜则不愿说明。杜正胜的推托与打哈哈,支吾地说,“罄竹难书......是形容事情很多”。使立委李庆安非常不满,因此讽刺杜正胜说:部长对教育的贡献,也真是罄竹难书!
李庆安还认为,从陈水扁致词乱用成语,可以窥见台湾整体国文水准。近来国中基本学测加考作文,学生成绩惨不忍睹,对于学生的国语文能力要如何提升,立委提出质询……。
引用台湾教育部关于“罄竹难书”解释:罄,音ㄑ|ㄥˋ,用尽。「罄竹难书」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语本《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越之竹,猶不能書”。后用「罄竹难书」形容罪状极多。无论是灾乱异象还是罪状,台湾“罄竹难书”是通常使用贬义是无疑的。
《通鉴·隋纪》载:隋人李密,和翟让等反对隋炀帝,组织瓦岗军,占据洛口(在当时的东都洛阳附近),攻下河南、河北的不少地方。李密称为“魏公”,曾写了一篇声讨隋炀帝的檄文,发送各郡、县传布(也有人说檄文是由李密的秘书祖君彦执笔)。檄文列举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并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不过“罄竹难书”并不始于李密。早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有一个大侠客朱世安,被丞相公孙贺诬害,拘捕入狱,他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贺父子作恶多端,其中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词!”,也就是“罄竹难书”的意思。
形容罪状多,用尽竹子也难于写完。“罄竹难书”已成为一句习惯用语,有着特定的语言含义。从台湾教育部关于“罄竹难书”成语解释,可以知道陈水扁贬义褒用,语辱净滩志工伟业,而贻笑大方了。
当然,“罄竹难书”也有形容某种事物繁多,难以尽载的另一面解释。
《吕氏春秋·明礼》:“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梁实秋《雅舍小品·旧》:“旧的东西大抵可爱,惟旧病不可复发。诸如夜郎自大的脾气,奴隶制度的残余……以及罄竹难书的诸般病症,皆以早去为宜。”
《新文言》(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书中有《王洛宾墓志铭》一文,文末铭文铭曰:…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可钦,洛宾之功兮罄竹难书。这里 “罄竹难书”明显是来赞颂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功绩。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区别—般和特殊,这个原理非常重要。” 对一个词语,如若我们仅掌握它的“通例”,而不识它的“例外”,只知其—,而不知其二,那就有可能陷入绝对化的境地。
“罄竹难书”,《汉语大词典》解释说:“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书证: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又,《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亦云:“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多用来指罪恶,间或指功绩。”书证有唐皮日休《皮子文薮?移元徵君书》:“果行是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 之功;穷有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
从这两部辞书的释义可知,这一成语“常指罪恶”或“多用来指罪恶”,这只是它的一般用法,即所谓“通例”;而“偶亦形容好人好事”以及“间或指功绩”,则为它的特殊用法,即所谓“例外”。
然而,自称是“三级贫农”陈水扁,虽然律师资格,但扁无口德是众所周知的。陈水扁语言修养差,闹了很多国际笑话。很早就听说陈水扁外文不好,每次到中南美洲,就以“你好”、“谢谢”你这一两句西班牙语打天下。这次在巴拉圭短短不到半天的访问,陈水扁居然呼喊出西班牙文“巴拉圭万岁”156次,几乎每言必呼,羞煞台湾随行人。
而扁话重“咸”味,常在有意无意之间,用地方语言,讲出伤人的话,以前骂李登辉「老番颠」,三合一辅选站台骂胡志强「ㄘㄨㄚˋ起来」都语惊震全台湾。前不久的“龟儿子”就在全球华文传媒上掀起一股关于“龟儿子”词义研究风暴,甚至成为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关注的内容。如今又有了“罄竹难书”……。陈水扁语不惊人死不“羞”,看来,外文国文均不过关的陈水扁,难怪只能厚颜独守台湾骂脏话了。
语言功底和“修养”如此粗俗和低能的陈水扁,却被教育部长杜正胜硬推崇为语言大师,声称他是能娴熟使用“罄竹难书”的多词义,谁能相信呢?连台湾的小学生都直说错误。“部长对教育的贡献,也真是罄竹难书!”杜正胜马屁贴金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唉,陈水扁执政6年,弊案连连,此处使用“罄竹难书”一词,老师一定会批示:“准确”!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