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情绪、色彩、气氛也有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08:52:35

 

天行健12月2日博文《媒体——滋生新词语的又一土壤》,我当天评论说:“一篇好博文,新见很多,很勇敢。你再沿着这个思路往前跨几步啊,还会有许多调整和新见。”

天行健12月3日接着的博文《语言系统中的“语义态势”》,我当天评论说:“如果认为表达的不限于语义呢——例如情绪、气氛,如果认为形式也是一种表达内容呢,如果摆脱组合聚合说呢,如果认为显除了未显的还有显过了的——实际上都是全部或者部分未显和显过的呢,你的认识或许还大有调整和发展的空间。”

天行健12月4日博文《“语义态势”中的内核与外层》,我要评论的是:“语言的情绪、色彩和气氛也各自成为系统,也有结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以及跟语言别的系统构成更大的语言系统。”

 

  博客网版权所有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huanxingyuyan.bokee.com/tb.b?diaryId=13962406

2006.12.9 03:59 作者:唤醒语言 收藏 | 评论:3 | 阅读:0 于老师,有点感觉,情绪、色彩、气氛这种结构有层次吗?情绪、气氛都是色彩,这样色彩好像就有了系统感,表达色彩的同时也在流露情绪,好像也不用分得那么清楚吧。又有点迷糊了。

发布人:天行健 发布时间:2006.12.11

1 供天行健参考。表达意义的时候也有情绪、色彩和气氛啊,有时候还侧重表达的不是意义。生命的各部分,有联系又有区分,还有类型和程度不同。感悟感悟,有感才好悟。悟了进一步感。

发布人:唤醒语言 发布时间:2006.12.11

2 凡存在皆有结构,不从结构中考察会失去考察的深度。除了(?)质点这些构拟的基元不好描述结构完,质点之上的事物都有结构层次。有时没有分析出层次,也许是我们认识还不到位。谢谢于先生的点拨。 发布人:苹果树下 发布时间:2006.12.23  语言系统中的语义态势  

上篇博文中我谈到潜显理论中的“潜”与“显”从根本上说是语义上的“潜”与“显”,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潜显理论”认为语言的世界分为显性的世界和潜在的世界两部分,显性语言是指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部分,潜在的语言世界是指按照语言规则所形成的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的总和,但是它们还没有被这个语言社团所利用和开发。这些可能的语言形式背后是什么呢?被开发的契机又是什么呢?可能都是一种“语义态势”,中国围棋的下棋规则是一种形式,下棋到一定高潮时,形式往往就是一种手段,棋手关注的是一种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态势”,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气数”,即将是败者的棋手可以说是“气数已尽”,下棋的规则最终是在为营造一种“态势”服务,这是目的,可能的语言形式就好比是这种规则,它依附的是一种“语义态势”,而交际者就是在交际中营造“语义态势”,离开了这种“语义态势”,就无所谓规则,规则的意义何在?再说潜在的、可能的语言形式被开发的契机,是一种需要吧,表达的需要,那么表达什么?语义,表达语义是根本,当这种新的语义需求没有出现时,它们为交际服务的需求就显得不那么迫切,此时它们就处于“待命”的潜在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语义可能有好几种链接形式,就要视具体的交际中表达语义的需求来看哪种语义链由潜到显具有优先权。

我还提到结构主义的“结构”其实可能是一种哲学范畴,我们不能一看到“结构”,就仅仅想到“形式”,它还可以是语义上的结构导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汉语中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语义上的组合和聚合,这样也能很好地解释汉语这个意合网络系统与印欧语系的种种不同。我们引进现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时,往往更多地关注了形式、规则的一面,所以谈到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时就在反复用“分布”“替换”来验证组合、聚合关系,最多的可能就是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以时间纬度线性展开的关系是一种组合关系,在主语或谓语这样的位置上能够进行替换的要素构成一种聚合关系,想想,这些位置是任意的吗?no,绝对不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线性展开恐怕更多地是一种语义链关系,而每个位置上可以完成一种类别的替换恐怕也是一种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在这些要素的合力下形成,然后对这些要素起到了一种“牵引力”的作用,无论要素本身多么自由,它只要进入语言系统,这种“牵引力”就会把它拉到合适的位置上,让它与其他要素一起为交际服务。所以,结构主义的“结构”在语言系统中可以有两解,一解为形式结构,一解为“语义结构”,往大里说,就是“语义态势”。

“语义态势”中的内核与外层  

我们在交际中交流信息时,还会交流情感,交流色彩,共同烘托气氛,以上种种可以看作是“语义态势”的外层部分,是由内核部分向外的张力延伸,潜藏的语义态势可能是由一个集中、核心的内核层与随时可以扩张、延展的外层构成,因为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表情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语义态势”中的内核与外层会发生融通,在融通时,外层的某个要素可能会激发内核的某个要素,而这个要素可能就是潜藏的要素,在外层的激活下,它可能就会由内而外活跃起来,当这种要素(语义的)与外层要素(如色彩、情绪)完全交融,逐渐聚合、内敛,它就会形成一种“潜规则”,我们有时可能会把这种“潜规则”当作一种形式的东西,这种形式因为来源于“语义态势”的内核与外层的互动、融通,所以可以认为该形式也是一种表达内容。

在这里,非常感谢于老师对我的指点,我要调整一下对于“潜显理论”的认识,实际上,“显”由两部分组成:正在显的全部,正在显的部分。“潜”由三部分组成:全部潜藏的,部分潜藏的,显过后又潜藏的。新词语产生过程中有一个“波及效应”,现在的某些类的新词语,刚开始出现时是某个所谓的例外词语以一个“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于交际之中,看似孤立,实为排头兵,这个“排头兵”实际上就是即将涨潮的潮头浪花,在合适的机会它会波及到潜藏的“语义态势”中的外层(如色彩、情趣、氛围等),然后积蓄力量,在交际中经受考验,慢慢激发交际者的能动性创造和它相近的一些词语,然后“排头兵”和他的队员一起波及“语义态势”的内核,从而提炼出内核层中的核心语义,词汇系统的某个语义逐渐明朗化,某个规则也就慢慢成为所谓的“约定俗成”。很多人一直以来认为“约定俗成”是一个语言社团为了交际方便集体认同了一种规则,从而使得该规则具有了“强制性”,实际上这些规则背后则是“语义态势”内核与外层的互动、融通,因为“语义态势”的这种发展变化,潜规则最终成为显规则,此时显规则就成了一种形式,我们不能只顾一味地强调显规则的“强制性”,死死抱住显规则不放,而不知显规则背后的所以然,甚至忽视语言系统中的“例外”,因为很多例外与显规则不吻合,就有很多人排斥它,殊不知“例外”的出现是显规则背后的“语义态势”的内核与外层发生了动态的变化,只是由于这些变化还不够明显,表现为潜藏状态,而这些“潜规则”一旦稳定下来,将成为显规则,使得原来的显规则趋于完善,或者取代原来的显规则,原来的显规则此时可能又会潜藏,处于一种“充电状态”,在合适的条件下充而用之。

旧词新用是一种充而用之,语音、语形的显,为它的交际功能的延伸创造了可能,在此情况下,其种种语义处于“潜藏状态”,一旦有了新的交际需求,它的语义可能部分显示,还有部分需要充电,充足电后它将“破茧而出”,势头凶猛,然后成为浪尖上的“排头兵”,从而为一个“语义链”稳定下来提供了条件。

http://ttianxingjian.bokee.com/viewdiary.1388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