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求求你们,饶了民意吧(中国青年报 2009-2-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0:17
    在某些地方,民意可能正在走向人民的反面。如果你需要一个鲜活的例子,那么去江苏南通问问看吧。

    刚刚发生的事件,足以证明这座城市对“民意”的重视。为了迎接省里随机进行的一次“全面达小康”电话调查,几乎每个人都被动员起来。政府印刷问卷内容,并附上“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干部们各显其能,用威胁或者奖励,要求辖下的居民按照标准答案回答。

    甚至,小学生们也放假一天,听话的孩子们将答案背熟,守在家里电话旁,准备为接受调查的爹娘“打小抄”。

    经过这样一番细致的安排,我们不难想象这次调查提供的图景:一座城市的民众,不论大人孩童,突然变成同一个人。面对提问者,他们的回答几乎字字重复,共同表达出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热爱和满意。

    打着民意旗号却显然违背民意的行为,并不鲜见,以至于许多时候,人们已经失去评说的兴趣。然而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很难想象,对民意的戕害会以如此名目张胆的方式粗暴进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转型时代,这意味着,一方面,尊重民意成为许多官员不得不遵守的游戏规则。那些不顾众议、一意孤行的政令已经很难通行,这是几十年政治生活演进的闪亮成果。然而,另一方面,独断和管制的欲望并未消散,而是由明而暗,潜藏进许多人心里,并在合适的场合隐秘出现,继续兴风作浪。

    正因为这个,“听证会”现象才会流行。一些明明不得人心的政策,经过巧妙的手腕,却可以堂皇地通过听证,获得“民意”支持。在这种民意与民意的矛盾中,依稀能看到一种行政作风阴魂不散。

    “官意”强剥掉民意的外衣披在身上,而民意躲在背地里呻吟。更不祥的是,这样的“官意”居然成功在系统内部获得顺畅通行。在南通市这次调查中,以民间之口说出来的官方意图,以民意外形显现出来的一家之言,便得到了这样的待遇。我们很难不从中得到恶劣的暗示:这要么说明当前评价的系统对虚假民意毫无鉴别力,要么说明,这一系统对虚假民意的默许。

    这样受到摆弄的民意,与独断仅有一步之遥。南通市部分地区这种做法之恶劣,并不在于要人们照着提纲念几个答案那么简单。恶劣之处除了在于它的虚假,还在于,这是以一种毫不掩饰的方式,挑战人们对民意的爱护和珍惜。

    在表达民意的惯常渠道中,最可能使民间舆论和情绪直接影响政策的,不是媒体,也不是信访,而往往是由官方机构主持的调查和听证。这些形式,原本是出于对民众意愿的尊重,出于对国民权利的重视。然而,因为官方观点的过分强势,听证和民意调查变成对民众意愿进行调侃和伤害的场合,这已经屡见不鲜。

    而这一次,“民意”则干脆被虚假炮制,直接蹂躏。不得不违心表达的民众受到伤害,原本希望得到真相的调查也因此流于形式。更严重的后果还不止于此,根据新闻报道,原本认为“日子越来越好”的人,也因为被迫承认自己的生活远比现实更好,而产生逆反情绪。

    在这一场被策划过的调查里,没有人是最后的胜利者。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调查,正在这个国家的大小角落里上演。这令人不安。假若被滥用的民意一再冲击人们的心理底线,也许有一天,“民意”这个词,会与曾经流行过的许多政治名词一样,失去本意,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

    所以,那些戕害民意的人,高抬贵手,饶了民意吧!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2/18/content_2544996.htm 

张伟:求求你们,饶了民意吧(中国青年报 2009-2-18) 郭达,蔡明,求求你们,回火星吧! 张伟:赎罪(中国青年报 2009-2-18) 战士跪了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战士跪了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张鸣:问责不过是泸州市给民意面子(中国青年报 2009-8-14) 母亲下跪哭嚎:求求你们,我不找我儿子了[转] [原创]黑社??求求你们别再帮助我们了[麻辣社区]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五岳散人:求求你们别调控了,房价再高我也认了(南方都市报 2007-3-14) 张伟:高明显是谁(中国青年报 2009-9-2) 张伟:是什么导致了“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中国青年报 2009-9-9) 张鸣:楼倒了,钱权勾结的官商依然挺立(中国青年报 2009-7-2) 张锐:谁击倒了荣智健(中国青年报 2009-5-11) 张伟:偷猪记(中国青年报 2008-1-2) 李忠志:网络民意可期亦有不能承受之重(中国青年报 2009-2-21) “浙江高考加分民意说了算”有始无终(中国青年报 2009-11-30) 董月玲:民意的重量(中国青年报 2008-1-2) 张伟:肉价跌了,冬天来了(中国青年报 2008-11-5) 张伟:灾区的春节不光有欢笑(中国青年报 2009-2-4) 张伟:一次给农民以公平的努力(中国青年报 2009-2-11) 张伟:一场车祸招致的血腥言论(中国青年报 2009-2-11) 张伟:让舆论的归舆论,权力的归权力(中国青年报 2009-2-25) 张伟:愿对抗贫寒命运的故事不要成为悲剧(中国青年报 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