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跟风】四川芦山大量蟾蜍外出活动 专家:非地震前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51:07
  

四川芦山大量蟾蜍外出活动 调查组:非地震前兆

2009-02-11 09:06:51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雅安市某村有村民反映,自3日开始,连续三天晚上8点之后出现了蟾蜍集体上岸、上坎、上路、进家院现象,疑为地震前兆,专家调查组在实地调查后称次状况属于蟾蜍正常生理活动表现,请市民不必担心。



雅安芦山县一山村突现大批蟾蜍,专家称它们正在集体“拉郎配”

四川新闻网2月11日报道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网上出现了不少关于“地震前兆”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其中包括某些地区地震来临前大量蟾蜍反常活动的图片。近日有村民反映,雅安市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杨家组田坝上一带,自3日开始,连续三天晚上8点之后出现了蟾蜍集体上岸、上坎、上路、进家院现象,这是否意味着芦山会有新灾难降临?在揣测中,部分群众出现了不安。

芦山县防震减灾局对于这一现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芦山双石蟾蜍异常活动调查组”,于2月6日至7日,多次进入双石镇双河村,对杨家组、河边组、林峡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此间,调查组走访群众五百余人,拍摄照片二百余幅,对蟾蜍活动范围及规律等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据双石镇政府领导介绍:正月初一(1月26日)曾下过一场雪,厚度1寸左右,雪后数日逐渐有蟾蜍出现, 2月5日至6日聚集最多。杨家组村民反映,这些蟾蜍均是从公路坎下河沟中迁移而来,最多时是5日晚上田坝上杨军一家约2小时就捕捉了35斤之多。

调查组对当地蟾蜍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后,还考察了宝兴和天全等周边县,均未发现其它动物、生物异常反应,地下水等地质也无异常。因此,在调查报告中指出,此次蟾蜍集中活动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4度,这便启动了生物气候,加之一场雪后,地表水源丰润,有利于生态环境复苏;地理水域环境适宜,双石镇双河村林峡组、河边组、杨家组一带地形低洼,水源富足,水流平缓,有利于蟾蜍等两栖动物繁殖;生态环境的改变,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曾经蟾蜍活动地成为林地,这也导致蟾蜍向适宜繁衍生息的低洼地带迁栖。

调查组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再综合省、市、县专业地震台站多种地震前兆和测震等监测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是:此次双石蟾蜍聚集与以往地震活动宏观前兆现象相比较,属于蟾蜍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不属于地学怪异现象所导致的生物异常,请市民不必担心。(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

【已有330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最新评论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202.104.*.*) 的原贴:

蟾蜍目前情绪稳定

网易北京西城网友(221.223.*.*) 的原贴:

你个白痴,蟾蜍又不是人,怎么会情绪稳定?

网易上海普陀网友(124.78.*.*) 的原贴:

快来围观!

网易北京网友(222.35.*.*) 的原贴:

有TM的来新人了

网易广东深圳罗湖网友(219.133.*.*) 的原贴:

老婆,二楼来了个火星淫!

没有二楼这楼能火吗,二楼其实是王一元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