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鸿评论】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雪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7:20:20
【金鸿评论】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雪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08-02-25 19:38:34) 标签:奋进社 金鸿95 经济 金融 时事评论 财经  分类:经济金融 金鸿:一周前发表的<倒春寒>一文太长,故拆成三篇<昨日重现><关于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分析><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雪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国际政治、军事斗争中,中国是顺风顺水、稳健布局,美国则是在中国(及俄罗斯)的强大压力下苦苦支撑;但是,在经济、金融层面,中国则面对临着来自美国(甚至欧洲)的巨大压力,我们也是在艰难中苦熬。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南方雪灾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大麻烦,下面详细展开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

1、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去年第三季度对美出口已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第一季度,我对美出口同比增幅达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第三季度更是降至12.4%。同时,因为戴着危机的“帽子”,美国可以在全世界同情的目光中贬值。对于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而言,美元贬值就是变相赖帐。这也给我们控制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没办法,拆了东墙补西墙。从美国这边亏了,就从欧盟这边补一下好了。所以,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快,另一方面,对欧元却在贬值。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是严重失衡的,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40%(正常值应该在70%以上),也就是说,“内需严重不足”。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多年来一直强调“出口创汇”而造成的经济发展畸形。不要怪中国的老百姓不花钱消费,他们都不是傻子,过去政府在社保、医保和教育等公共品的生产上投入严重不足,老百姓没办法,只能减少消费来存钱给自己养老、防病、买房子、供孩子上学。这种局面直到胡温当了家才真正发生了改变。但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让我们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难度大增。

随着中央逐年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老百姓会越来越“敢花钱”;只剩下一座大山想搬开比较麻烦——高房价。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们的支持。如果中央用铁腕降房价,不是做不到,只是那样做有可能让这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企业大伤元气。但是,如果非要让“调整结构成功”以“破产一万家房地产公司”为代价的话,那么中国人民肯定会选择同意。如果用强硬的调控政策对付房地产市场,可能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数万亿的呆帐。这当然是个大包袱。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人民消化掉的呆帐恐怕不止几万亿了吧?所以,如果非要付出这个代价的话,中国经济还是可以承受的。而且,一旦结构调整成功,以后的经济发展就顺利多了。当然,如果开发商们配合中央的政策,损失就小多了。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要想正常的发展,都不能有不合理的超高利润。至少,超高利润的存在会吸引过多的投资,从而毁掉这个行业。现在,海尔、联想不都高调在房地产行业里打拼吗?这样的示范效应会造成什么结果?大量外行的企业涌入房地产行业的结果只能是让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破产,这还是在没有政策干预房价的情况下。所以,让房价回归理性对所有人都有利,包括开发商们。

2、人民币升值问题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利于对美出口,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大家想过了吗?

最明显的就是,可以大量的节约用美元计价的原材料的成本。比如,现在石油是100美元/桶,在1:8的汇率下是800元人民币/桶,进口1亿桶石油就要花800亿人民币。但是,如果汇率是1:4,进口1亿桶石油只要花400亿元人民币就可以了。这一下子就是400亿的成本节约!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不值钱,中国人买什么什么涨价。这是国际资本集团在用剪刀差来压榨中国人民的血汗。现在,国际上大宗的商品交易都是用美元计价的。如果人民币能不断的升值,本身就可以抵消相当大部分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们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我们的利益——如果不是07年人民币的较大幅度的升值,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但是,升值速度必须受我们自己控制,而不是被别人逼着升,更不能一步到位。中国的经济体本身就是多年积弱的,就象冬天里一个身体素质极差的人,躲在温暖的屋里临时没生病。如果现在一下子把他扔到冰冷的水里,身体肯定受不了,休克是小意思,一命呜呼都不奇怪。现在能做的,就是先打开一点窗户,进来一点冷风,慢慢适应,再打开门,之后再走出去……

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的出口会受阻,这是坏的一面。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常说一句话,就是“逆境可以磨练人”。那么对出口型的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这个“逆境”,是不是也是一次磨练的机会?答案是肯定的。人民币升值,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将严重受阻。那些指望着“卖资源”、“卖血汗”发财的企业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关门,要么换个活法,走生产高附价值产品的路子。

一般说来,能出口的企业都是一个国家的优秀企业,但是,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许多竞争力很差的企业都能出口了,许多本来不该出现的血汗工厂也出现了,这对我们的经济体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打个比方,这里有一个舞台,一开始只允许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上台表演。这时的节目数量是比较少的,但演出质量是有保证的,演出队伍的素质也是比较高的,演出收门票的收入也不低。可是后来变了,凡是张得开嘴伸得开腿的都允许上台表演(即贬值)。于是乎,一夜之间演员阵容空前庞大,节目数量就象坐了火箭一般飞窜,但是,节目的质量变得惨不忍睹。再想收门票?演出质量那么差,不要钱都没人去看了。门票收的越少,演出质量就越差——没有钱去请高水平的演员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 “出口创汇”政策也是如此,造就了大量的整体素质奇差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就象长在人身上的良性肿肉,看着是块肉,还很有份量,但对身体没用处。为了身体强健,只有把他们割掉。当然,在割的时候,流血是必然的)。

那些所谓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就是在卖血汗吗?为什么人民币升值5%就活不下去了?因为利润太少。为什么没利润?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这些企业的生存就是建立在工人的低工资之上的。成为世界工厂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人力资源的低成本更不是中国的竞争优势。一个美国人每月能挣1500美元中国人为什么不行?我们中国人贱吗?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是卖血汗的。

人民币在不断的升值,逼迫着这些企业转型:既要给工人高工资,还要有高利润,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己产品的含金量。当然,各级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财力上支持这些企业的研发。当然,许多制造业企业通过往内地搬迁来保持自己的低成本优势(因为那些地方可以给工人开低工资)。对于这些企业税收政策绝对不能太优惠,用地政策要从紧,抬高他们的运作成本(可以逐年加压,给他们喘气的时间)。不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些企业还是死路一条。

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就是中国出口企业的炼狱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这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必须面对的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恰逢其时”,大大增加了这个炼狱的残酷程度(让失业工人增加的更多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好事(在后面会说明这一点)。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好升值的速度。同时要尽可能的防止对人民币的套利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的金融系统严查内鬼,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不过,要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要增强我国经济体的竞争力,损失一部分外汇储备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们以前错了呢?

3、刚刚过去的一场雪灾的后续影响

08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席卷了半个中国: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说句实在话,对于这场雪灾,其他的影响我都没有太关注,我最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

这场雪灾造成的绝产面积,据报道已有1.05亿亩(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不是“保守估计”)。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目前每年粮食总产量约4.69亿吨,总消费4.9亿吨,缺口2100万吨靠进口(相当于缺口为4.3%)。而1.05亿亩农田一季的产量最少也是3000吨。这就是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有可能翻一番!去年中国进口粮食的价格已创了历史最高,今年呢?——价格高一点可以容忍,关键是如果那时把可以从国际市场上买到的粮食全部买进来还不够怎么办?

1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学生、“杂交稻制种方法”和“杂交稻制种超高产方法”两项专利发明人黄培劲指出,从种种迹象看,今年内地的粮食价格也可能飙升,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导致耕地大面积抛荒,而有些基层政府官员隐瞒这一严峻事实,反而夸大种植面积,谎报粮食数量。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在乡村的父老们随著年龄增大和生活好转,也越来越不愿继续耕种务农。加上城市扩容,各地招商引资大量占用土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粮食减产的趋势,从湖南去年收购的粮食总数量就可以得到验证。随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不少农村已经变成“空心村”、“留守村”、“妇女村”、“老幼村”,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凸现出来。如果农村出现百分之六十的农户不种田,中国的粮食危机就会随着到来。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份。人命关天呀!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我想,下面的功课是必须做好的:

(1)、保证足够的劳动劳动力。直接对实际农业劳动人口按人头进行补贴,减少进城打工农民的数量、特别是打算去卖血汗的农民的数量(正好可以把因人民币升值而破产的企业中的农民拉回来)。为此,补贴的数量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农业从业人员。现在的农村,大量缺乏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学历的劳动力;而另一个现实是,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所以,中央应该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把他们吸引到农村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出力。

(2)、确保充足的耕地面积。停止对农村的圈地运动,放弃大建设开发区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空心村改造,不能再让没人住的老房子闲着却用耕地盖房子了。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增加农村的吸引力,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逐步减少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田里解放出来,所以,各地应该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大办集体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安排富余人口,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规模的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水利建设,农机建设,农村金融信贷机制,农村生产和信用合作社。

(4)用合作社,公社等集体生产的运作模式把农民联合起来。中国最富裕的农村,如南街村、华西村等,无一不是集体所有制模式。当年的农村改革急先锋小岗村虽然现在粮食吃不了,可穷困依旧。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践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分开干不能富,那就联合起来。事实上,个体的小农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大生产是背道而驰的。在美国,一户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可以种上千亩地。现在,农田分散在农民手里,如何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强行把农民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又不行——那样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或公社)为单位,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同时,用解放出来的人口来发展集体企业。这样,农民再也不用奔波数千里去打工了。毕竟,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

  (5)稳定农业价格体系。对农业生产物资进行政策性补贴(以工业反向扶持农业是发达国家的通行政策),确保其供应数量和价格稳定。严格控制农资的流通领域,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行业管制。把对于流通领域的暗补改变为对于个体农民的实补,避免价格倒挂情况的出现。

另个,还有三方面的工作要配合跟上,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1)、计划生育政策要从紧。现在,许多地方超生依然严重(在某些地方超生五六胎的都很正常),但是,中国的土地实在也养活不了再多的中国人了。如果中国人口能实现负增长的话,将大大减轻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减轻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对中国经济体的整体产业改造和技术进步也是大有好处。现在,允许独生子女生二胎的政策让人很不解。本来,一对夫妻照顾四个老人一个孩子就够累的了,再多生一个孩子压力不是更大?我们这个社会福利体系要承担的任务是不是更多了?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必须从紧。少数民族兄弟也该为计划生育事业尽一份力;不能光抓汉族人,不抓少数民族。都是中华儿女,都有责任。

(2)、退耕还林中央去年已经叫停了,但是,在许多地方依然在进行。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农民不得已。举个例子,假如农民甲在自己的农田里种了树,他的邻居乙不得不也种树。因为如果继续种庄稼的话,庄稼长不好——甲种的树的树根会伸到乙的地里,庄稼从地里抢营养的能力肯定抢不过树木(还有个树挡着庄稼阳光的问题)。二是某些地方政府对依然在进行的农民种树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建议中央对此事抓紧,铁腕待之。如有必要,对于那些庄稼地种成经济林的土地,给以经济补偿返耕也是值得的。

(3)、对于那些用玉米造燃料公司,建议中央给他们一部分补偿让他们转产或者关门。对于在内地新开的制造业企业在工业用地政策上一定要从紧,死保18亿亩耕地。

以上的各项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就是“开源”(除了计划生育一项外);要做好粮食工作,仅仅“开源”是不够的,还要做好“节流”工作。

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以前真的只有4.3%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完全可以不进口——中国人浪费粮食太严重了!只有到那些各种各样的酒店、饭店、食堂看看,大家才会明白中国人浪费粮食有多么严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那些地方的浪费率绝对不低于30%。另外,大家在家里吃饭就不浪费(倒剩饭剩菜)吗?所以,如果中国人真的能够珍惜每一粒粮食的话,中国的粮食是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

中国人浪费粮食的毛病到今天形成了已不止三天两天了,所以,要想纠正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需要中央出台文件,甚至通过立法来解决。既然夏天用空调不超过26度可以定成规矩,那么给节约粮食立法应该没有人反对。而且,在粮食问题上无论是立法时还是监督执行时,都是站在道义的高度上的,手腕硬一点阻力也小,用它收拾那些不作为的官员非议也少。

今明两年,注定是风高浪急的两年。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相信在胡温的正确领导下,神奇的中华民族定能挽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