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如何拯救乳品企业(南方都市报 2008-10-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9:42
如何拯救乳品企业
日期:[2008年10月21日]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
■中国观察之秋风专栏
 
毒奶事件已经对相关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至于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十个方面工作中,竟有两项涉及乳品行业,一为乳业振兴、二为乳业监管。
 
显然,本次毒奶事件中招最严重的是最著名的全国性品牌。这些企业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其产值、税收也在当地GDP、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因而,这些企业陷入困境,对当地社会、经济确实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各级政府不可能不忧心,并已采取多项措施帮助这些企业。但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拯救这些企业的时候,恐需从经济学和政治伦理角度审慎思考。
 
这些企业目前的危机当然会令人心生恻隐,但它们之遭受困境,实乃是市场内在的治理机制在发挥作用的标志。市场制度优越于其他组织经济活动的机制之处就在于,市场有清晰的问责机制,市场对企业是六亲不认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只要其效率低下,或者经营不当,投资者、经营者乃至就业者就必须承担全部后果。如果企业采取不法经营手段给他人造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比如危害消费者健康乃至生命,更须承担完全后果。市场甚至可能作出过激反应,但市场就是这样教训那些不良企业家的。
 
有数十年历史的华尔街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标志。没有效率的、盲目的、不负责任的、居心不良的企业家、投资者会以失败的方式被清除,资源因此而转移到高效率的、理性的、负责任的企业家、投资者手中。有消息说,在这次毒奶事件中没有出问题的某家企业可能收购一家声名狼藉的企业。如果确有其事,那恰恰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
 
正是借助这样一套自动调节机制,市场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企业家才能够形成认真对待消费者的商业伦理。如果政府人为地阻止这一调整过程,必然阻止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使资源仍然保留在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家手中,从而使消费者、整个行业和整个社会未来可能再次蒙受重大损失。
 
当然,具体去看这个调整过程中的每个人、每个企业家,当然都是痛苦的。但平心而论,这些企业目前的困境,实属咎由自取。奶源供应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早就是乳制品行业的秘密。尤其是那些在近些年来盲目扩大规模的企业因而也是受这次事件冲击最大的企业,本身就是始作俑者。这些企业没有尽到自己对消费者的责任,规模迅速膨胀的大企业也没有尽到对本行业公共利益的责任,导致全国上万婴幼儿身受毒害。
 
当此之际,任何具有正常理智与情感的人,本能地想到的是,受害婴幼儿及其家庭是如何痛苦,如何促使相关企业对受害婴幼儿及其家庭承担道义与法律的责任。人们也期待地方政府认真地做好这方面的事情。
 
这也是各级政府在此一特殊时期的正当职能所在。各级政府应当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受害的婴幼儿及其家庭;政府也应当利用自己的合法权力,厘清毒奶事件的责任,并使每一项责任都清清楚楚地落实到相关企业及人员身上,不使一个人逃避责任。不论是市场,还是法律,都不应当廉价地给任何人犯错误的第二次机会。给它们第二次机会,就等于损害正义,诱导更多的人重复同样的错误。只有透过严厉追究责任的行政、司法努力,那些受害的婴幼儿及其家庭才算得到了正义。
 
也就是说,当下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对于乳品行业,首要的责任是追究那些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企业的民事、刑事及行政、政治责任。其次,是针对乳品行业及相关食品、药品行业的混乱,设计更为有效的监管体系,避免消费者未来再次遭受伤害。至于企业,只能在对消费者承担全部责任之余勉力自救。
 
某些地方政府眼下对待企业的一些行为,却与人们的期待形成相当强烈的反差。这些行为很容易让人以为,相关企业反而是受害者。地方政府在忙着计算企业将会遭受多少损失———问题是,这些所谓的损失难道不是企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地方政府可能觉得,乳品行业是一个重要行业,应当算经济账。但光算经济账是目光短浅的,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政治账,其中的关键是,人们是否觉得政府在公正执法,公平对待所有人。
 
(作者系知名学者)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0/21/content_604106.htm
秋风:如何拯救乳品企业(南方都市报 2008-10-21) 秋风:会费是怎样成为企业负担的(南方都市报 2008-7-17) 自带乳品检测三聚氰胺 收费600元(南方都市报 2008-10-5) 社论:立法监管乳品,还需司法跟上(南方都市报 2008-10-11) 广东三大乳品企业集体提价 涨幅最高10% 铁拳整顿 中国乳品行业如何救赎 21世纪网 秋风:三十年改革开放与百年制度变迁(南方都市报 2008-9-21) 秋风:三十年改革开放与百年制度变迁(南方都市报 2008-9-21)vv 秋风:周正龙案原本是一次良机(南方都市报 2008-10-12) 如何应对企业危机(三环相扣,拯救危机) 秋风:儒家支持君主专制吗?(南方都市报 2010-3-21) 秋风:艳照门中的自由与道德(南方都市报 2008-2-16) 秋风:样板戏本是伪京剧(南方都市报 2008-2-23) 秋风:人大需要职业政治家(南方都市报 2008-3-4) 秋风:普通话无须权力来维持(南方都市报 2008-3-6) 秋风:多难何以兴邦?(南方都市报 2008-5-28) 秋风:对待“刁民”不能一味硬气(南方都市报 2008-7-5) 秋风:对法官的制约还少吗(南方都市报 2008-11-13) 秋风:对待“刁民”不能一味硬气(南方都市报 2008-7-5) 秋风:义务教育与教育自由(南方都市报 2006-8-10) 秋风:没有理念,何来现实?(南方都市报 2007-10-19) 秋风:预算不是国家秘密(南方都市报 2009-10-27) 秋风:治国者何必曰利?(南方都市报 2010-3-10) 叶檀:从既得利益集团手中拯救市场经济(南方都市报 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