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情况说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层次划分提出哪些挑战 - - 谷歌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49:31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美国自70 年代以后,面对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不断增加和金融状况不断变化的现实,先后多次修改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指标。到80 年代,公布的情况是: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 = 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 = 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又不同于美国,中央银行控制重心也有很大差异。其划分方法为:

M1=现金+活期存款

M2 = M1+企业定期存款

M1 + CD = M1+企业可转让存单

M2 + C = M1+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

M3 = 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以上美国和日本对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的状况。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3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1)什么是扩大内需政策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2)坚持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广阔,是我国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扩大内需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②我国国内市场存在着广泛的需求.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和进一步改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都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要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扩展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信贷.要清理各种抑制消费的政策.


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什么局限
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局限是挤出效应,即增加政府支出会使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减少.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工业化过程中,扩大内需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扩张性经济政策除了针对即期萧条状态之外,进一步的意义则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城市化进程具有不断加速的趋势,这些特征客观上决定了采取必要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有着普遍的、持续的影响力,有力地支持了“发展是硬道理”观点。这是迄今为止出台各项经济政策和应对各种危机办法的基石,也是政府大有作为的理论依据。但是,迄今为止,财政政策的作用力为何这么有限,带动经济增长的力度,持续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暂?可以摆出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一结果:从 1998年下半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来,政府性投资并没有引致民间私人投资,虽然工业产品产值仍然增长较快,但是,投资开始出现断层现象,现在人们紧紧盯住物价,看物价能否回升,产出能否持续增长,担心仅凭已实施的那些财政政策的力量还不足以引致民间私人投资,显然,这就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单纯地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内需又如何才能启动呢?第一,在目前货币政策失灵的条件下,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要继续追加政府对基础建设投资,在稳住一块市场需求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加工业技术改造的力度,进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标准。
  政策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进程则取决市场启动的状况。城市化发展伴随着“开放区热”等助长了“经济过热”现象,使得城市化一度停缓了下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城市化就不能搞了。如果我们在城市化节奏上把握一下,如在目前这样的经济低潮上搞就非常合适。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全面振兴投资和消费,这比通过股市刺激需求增长效果要理想得多,长期来看也更为有利得多。第二,改变 “低工资”政策。目前的工资水平太低,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了一种“高积累、低消费、低工资”政策,那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环境保证了这种制度的有效性。虽然消费和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要低一些,仍然有一大块“隐性消费”非货币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则出现了另一种不合理状况:一方面,低工资低福利政策限制没有解除,即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居民收入、尤其是那些工薪阶层的收入仍然上不去。而另一方面,隐性消费如福利性的住房、医疗、养老以及子女教育迅速显性化、货币化,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些制度改革的预期,使得在低收入的水平上进一步减少了现期消费的支出,因此,过渡时期出现了“储蓄过多、消费不足”的现象。(1)工资水平太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只是被少数人占有,实际是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国民收入差距扩大,这样,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2)工资水平太低,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于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个人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投资,或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3)工资水平太低,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多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低工资政策并非主张要采取高工资政策,而是认为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效率相适应,有利于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这个问题既是分配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之一。在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中,存有着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从分配关系来看,我国一向是高积累,结果积累挤占了消费,最终消费市场很不发达;从生产关系来看,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商品适销不对路,有些企业的产品就是为库存积压而生产,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都计入了积累,所以,一方面我国资本积累量巨大,但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的资本却不多。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有效积累(effective accumulation)不足。这个“结构性缺口”所反映的既是结构性矛盾,同时又是一个总量问题。如果积累的效率提高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投资挤占了消费。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畅的融资多元化渠道,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融资渠道的格局。一是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单靠银行间接融资渠道已经满足不了资金市场的需要,必须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其中之一便是股市。“5.19”事件使得长期低迷的股市一下子进入了新一轮的牛市,股市上涨也使得原本处于停滞状态的公司上市步代大大地加快。最近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决议,重点也是强调了资本市场的作用,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应有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民间商业信贷的活力。金融市场越来越走向多元化趋势,企业既存在着生产性的需求,也存在着投机性的需求,而且,越是小型企业这两种行为越是合二为一,因此,对大银行来说,往往难以区分企业行为上的差别,只有那些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才具有这方面足够的信息和精力做这些事情。从市场竞争效率角度看,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通过改善信贷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等几个方面开展竞争。一定程度上也会打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建立并完善有效率的竞争性信贷市场。

内需就是国家内部需求,主要表现就是国内消费。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能消费得起,有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就能刺激经济的发展,消费带动生产。

 

扩大内需这个词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由中国政府首先提出来的,或者说人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个词,是在中国。那么,如果这个词是科学的,定义严格的,则这个词的提出者也许有一系列的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也许可以被人类社会广泛地接受,那么,这种理论有可能导致中国有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本文对这个词提出质疑,认为“扩大内需”这个词从学术角度讲,定义也许不严格,也是希望有一个科普的宣传,或者有一个经济学的论文能够详细定义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也有助于学术上的发展。

1、扩大内需:基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方向性选择

  记者:我国经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仍要强调扩大内需?

  武建奇:长期实践表明,虽然开放、全球化已成趋势,虽然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由国内因素而不是国外因素决定的。分析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国外需求(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且不稳定。第二,尽管在经济启动初期,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总的来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居第一位的。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总体形势良好,但喜中有忧。从宏观角度看,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

  贸易顺差过大,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规增长,使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不仅加大了货币调控的难度,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还极易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另外,我国贸易顺差的高增长,是在粗放型外贸的条件下出现的,长此以往不仅自身难以为继,而且也易在贸易平衡、汇率政策等方面受制于人。通过扩大内需,用国内需求替代出口需求,维持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的平衡,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常的宏观经济平衡的理论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比较忽略消费,而消费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国一方面是消费不足,另一方面是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这就容易引发经济过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国内消费需求,用消费需求替代投资需求,来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长期支持。 994~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演变原因与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本文对我国近十年以来(主要指1994年至2005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时间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994~1997


适度从紧


适度从紧

1998~2003


积极


稳健

2004~至今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

第一,             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二,             正确判断形势,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方向,恰当把握调控力度和调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各项措施,都是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物价上涨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确定物价调控目标时,既分析了有利条件,又分析了不利条件;既考虑了降低物价涨幅的需要,又考虑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在实施调控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跟踪监测、分析,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

虽然这次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负效应。

第一,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之后,财政改革的方向却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实行建设财政,还是实行公共财政?理论上的彷徨不决,影响了改革的推进;

第二,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GDP的比重仍然没有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提高,财政职能被肢解的矛盾仍未解决;

第三,             由于在此次调整中力度实施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1998~2003年底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

l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l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l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3、效果分析:

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

第一、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第二、   “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2004~至今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其主要表现为:央行每月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在2004年的头四个月比同比上涨了6.3%、7%、8.3%和9.3%;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狂飙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游行业的热度。这主要是由投资膨胀造成的。这年开始的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



2、具体措施:

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2005年1~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

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3、效果分析:

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GDP和CPI来看,宏观调控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1、  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首要因素是食品价格,随着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下降,物价水平有所回落,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也相应降低。而且随着宏观调控的到位,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总需求下降,非理性繁荣得以遏制。此外,由于政府仍然控制着一些服务性收费价格和基础性产品价格,比如居民生活用水、电、煤气等,考虑市场的社会承受力,2005年调价力度不大,所以,物价水平趋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

2、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材品种结构继续优化,电解铝淘汰落后自焙槽生产工艺步伐加快,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增加,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

3、  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加强,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在几个重点调控领域中,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并呈逐月递减趋势;汽车产量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回归到较为正常的状态。受其影响,一些相关行业的调控成效明显。

4、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比2004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能源、交通等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一些盲目扩张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减缓,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趋于合理。

建议:

近期完善相应宏观调控政策的措施。(1)坚持双稳健的政策操作。要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在股市低迷、信贷收缩的背景下,通过企业债券等形式拓宽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渠道,满足企业流动性资金的要求。同时财政政策要坚持稳健取向,各地应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持的新开工项目。(2)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确定人民币的浮动区间时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和依据综合测算,使汇率在一个较小的合理区间内浮动,一方面使投机资本无利可图,改善国际社会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防止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出口和就业造成大的冲击。尔后再根据进出口、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变动趋势做出动态调整,继续进行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3)继续扩大消费需求。要继续推进城市化,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就业,加强居民收入预期;加快社保体制改革,稳定家庭开支预期;提高最低工资,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低收入者购买能力;规范和稳定信贷消费;拓宽消费渠道,继续扩大汽车、住房和其他耐用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需求等。(4)为企业创造有利于增进效益的宏观环境。要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为各类行业提供公平合理的税负和融资等外部条件,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经营环境,这是长期有效地改进企业效益的外部途径。(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改变资源消耗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  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及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抓住加入世贸和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契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好形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9%。预计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达7.6%以上。   一、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需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通货紧缩有所加剧,1—9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8%,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个百分点;1—9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作为先行价格指数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前9个月累计下降4.4个百分点,近几年月降幅有所趋缓,但仍维持在2%以上的降幅。通货紧缩的加剧对投资与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考虑到通货紧缩产生原因的复杂性,要综合应用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来治理。   失业增加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首先,失业增加表现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多,登记失业率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33万,登记失业率已达3.8%,是近年来最高的。登记失业率1998年是3.1%,1999年是3.3%,去年是3.7%,今年上半年则上升到3.8%,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次,下岗职工绝对规模较大,实现再就业困难较多。到今年6月底,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已达到2611万人,其中,91%的人已进入各企业自办的“再就业中心”,依靠政府和企业发放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不断下降,1998年是50%,1999年降至42%,2000年是35%,2001年是30%,今年上半年则下降到9%。目前,尚未实现再就业的这部分下岗职工是历年积累滞留下来的,都是属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下岗职工,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差较大,是再就业中最困难的群体。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放慢,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城市自身就业形势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受阻,农村中就业不足与隐形失业问题趋于严重。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也有短期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失业,采取不同措施,依靠发展逐步解决。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可能是影响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稳定增长的又一因素。今年1—9月份,累计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3.3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则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1—9月同比增长了17.6%。过去.几年中的较快的财政收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使我国在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保持了财政的良好状态。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问题,应认真对待。   展望明年经济形势,有很多有利因素。同时,也要对经济生活中一些长期存在的和新近出现的制约因素予以充分重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必要力度,不断挖掘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   二、明年经济形势分析与主要指标预测   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既存在着诸多有利因素,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性因素,应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利于明年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度与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   2003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年份,“十六大”的召开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快实施三步走的战略,新一届政府将会以更大的力度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事业向前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为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二)积极和稳健的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是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保证   为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明年将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坚持既积极又稳健的主基调。在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加大的形势下,将会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要注意防止财政风险;货币政策则会继续保持稳健,但为了继续扩大内需和活跃整个经济,将会增加积极性。这些良好的政策氛围将会对明年经济增长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入世的积极效应将全进一步释放   入世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外界对我国经济的信心明显增强。今年,外商纷纷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这一趋势在明年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最近全球最大的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科尔尼发布FDI信心指数表明,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吸引力的直接投资目的地。因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明年国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增长。随着我国对世贸规则的逐步熟悉和入世协议的执行进入实质性阶段,入世对改善我国贸易环境的作用也将会进一步显现,对我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减少,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继续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我国政府为履行入世协议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特别是有关国民待遇和透明度原则方面的政策调整,将会大大改善内资企业的发展环境,刺激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四)一些消费热点正在酝酿,对扩大需求、提高消费者信心将起积极作用   尽管整个消费需求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还未最终形成,但汽车、旅游、住房等新兴热点在政策的刺激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有望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对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正逐步形成。这不仅将活跃市场,而且会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我国制造业和相关服务的快速增长。   明年经济运行中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   (一)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在拉动今年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明年继续保持这种高速度的难度在加大。首先,支撑最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已明显减速,其增长率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的需求拉动因素已明显减弱,这对房地产供给(投资)的增长是一个很大的抑制因素。另外,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将趋紧,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付款和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随着销售面积增长的放缓和年底银行资金回收,这部分资金的增长也将放慢,这对房地产投资增长是一个制约因素。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对国家预算内资金依赖程度较高,其快速增长有赖于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由于今年这部分资金的增长已很快,增幅达到62.1%,形成了很高的基数,明年继续大幅提高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财政收入增速的趋缓,财政风险问题会突出出来,财政支出也会因此受到很多限制。而缺少了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有力支持,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第三,更新改造投资受市场状况的影响较大,趋势较难把握。今年,更改投资表现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特别是邮电通信业的更改投资大幅下降,这与电信业今年进行的改革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电信业改革已告一段落,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展开,由此将很有可能带动明年更改投资出现恢复性的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明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呈现出小幅回落的特征。预计全年国有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在15%左右。   (二)明年将会继续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紧密相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长期趋势。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不是短期因素,而是长期结构性予盾和体制性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通货紧缩要标本兼治,但重在治本,即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来建立促进内需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机制。另外,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货紧缩与世界经济正步入新的结构调整时期所新产生世界性的生产过剩有明显的关联。明年,随着结构矛盾的进一步显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世界性的需求不足也会对我国的需求增长产生压力,通货紧缩压力依然较大。预计明年物价水平将在零增长左右徘徊。   有一点需要强调,通货紧缩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或萧条,我国的通货紧缩实际上反映为经济增长率的适度下降或持续调整,这就是所谓的“缩长”现象(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   另外,明年的就业压力将会继续增大,将对明年的消费增长继续形成压力,估计明年消费增长与今年持平。   (三)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存在着不确定性   今年全球经济虽较快地克服了去年短暂的衰退,但复苏的力度较弱,且不断有反复出现。明年的美国经济仍会蹒跚而行;欧洲经济的复苏前景同样不乐观;另一大经济体日本也在经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产生的根源比较复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体制性和宏观经济的短期失衡是主要原因。通货紧缩对当前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首先,持续性的通货紧缩将对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追涨不追跌”的心理,通货紧缩问题不能根本缓解便意味着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从而抑制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通货紧缩不消除,就难以建立起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其次,通货紧缩会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面的效益损失。一方面,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和物价持续的走低,会使企业效益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另一方面,造成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消费严重不足。   解决通货紧缩问题要从结构调整入手,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挤压低效或无效的供给。另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有助于扩大需求,对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也有积极意义。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就业   缓解失业压力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要处理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失业问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  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及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抓住加入世贸和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契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好形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9%。预计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达7.6%以上。  一、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需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通货紧缩有所加剧,1—9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8%,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个百分点;1—9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作为先行价格指数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前9个月累计下降4.4个百分点,近几年月降幅有所趋缓,但仍维持在2%以上的降幅。通货紧缩的加剧对投资与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考虑到通货紧缩产生原因的复杂性,要综合应用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来治理。  失业增加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首先,失业增加表现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多,登记失业率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33万,登记失业率已达3.8%,是近年来最高的。登记失业率1998年是3.1%,1999年是3.3%,去年是3.7%,今年上半年则上升到 3.8%,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次,下岗职工绝对规模较大,实现再就业困难较多。到今年6月底,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已达到2611万人,其中,91%的人已进入各企业自办的“再就业中心”,依靠政府和企业发放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不断下降,1998年是50%,1999 年降至42%,2000年是35%,2001年是30%,今年上半年则下降到9%。目前,尚未实现再就业的这部分下岗职工是历年积累滞留下来的,都是属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下岗职工,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差较大,是再就业中最困难的群体。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放慢,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城市自身就业形势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受阻,农村中就业不足与隐形失业问题趋于严重。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也有短期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失业,采取不同措施,依靠发展逐步解决。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可能是影响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稳定增长的又一因素。今年1—9月份,累计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3.3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则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1—9月同比增长了17.6%。过去.几年中的较快的财政收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使我国在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保持了财政的良好状态。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问题,应认真对待。  展望明年经济形势,有很多有利因素。同时,也要对经济生活中一些长期存在的和新近出现的制约因素予以充分重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必要力度,不断挖掘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   二、明年经济形势分析与主要指标预测  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既存在着诸多有利因素,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性因素,应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利于明年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度与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  2003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年份,“十六大”的召开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快实施三步走的战略,新一届政府将会以更大的力度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事业向前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为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二)积极和稳健的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是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保证  为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明年将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坚持既积极又稳健的主基调。在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加大的形势下,将会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要注意防止财政风险;货币政策则会继续保持稳健,但为了继续扩大内需和活跃整个经济,将会增加积极性。这些良好的政策氛围将会对明年经济增长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入世的积极效应将全进一步释放  入世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外界对我国经济的信心明显增强。今年,外商纷纷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这一趋势在明年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最近全球最大的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科尔尼发布FDI信心指数表明,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吸引力的直接投资目的地。因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明年国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增长。随着我国对世贸规则的逐步熟悉和入世协议的执行进入实质性阶段,入世对改善我国贸易环境的作用也将会进一步显现,对我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减少,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继续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我国政府为履行入世协议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特别是有关国民待遇和透明度原则方面的政策调整,将会大大改善内资企业的发展环境,刺激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四)一些消费热点正在酝酿,对扩大需求、提高消费者信心将起积极作用  尽管整个消费需求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还未最终形成,但汽车、旅游、住房等新兴热点在政策的刺激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有望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对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正逐步形成。这不仅将活跃市场,而且会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我国制造业和相关服务的快速增长。  明年经济运行中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   (一)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在拉动今年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明年继续保持这种高速度的难度在加大。首先,支撑最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已明显减速,其增长率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的需求拉动因素已明显减弱,这对房地产供给(投资)的增长是一个很大的抑制因素。另外,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将趋紧,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付款和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随着销售面积增长的放缓和年底银行资金回收,这部分资金的增长也将放慢,这对房地产投资增长是一个制约因素。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对国家预算内资金依赖程度较高,其快速增长有赖于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由于今年这部分资金的增长已很快,增幅达到62.1%,形成了很高的基数,明年继续大幅提高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财政收入增速的趋缓,财政风险问题会突出出来,财政支出也会因此受到很多限制。而缺少了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有力支持,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第三,更新改造投资受市场状况的影响较大,趋势较难把握。今年,更改投资表现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特别是邮电通信业的更改投资大幅下降,这与电信业今年进行的改革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电信业改革已告一段落,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展开,由此将很有可能带动明年更改投资出现恢复性的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明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呈现出小幅回落的特征。预计全年国有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在15%左右。  (二)明年将会继续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紧密相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长期趋势。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不是短期因素,而是长期结构性予盾和体制性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通货紧缩要标本兼治,但重在治本,即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来建立促进内需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机制。另外,当前我国面临的通货紧缩与世界经济正步入新的结构调整时期所新产生世界性的生产过剩有明显的关联。明年,随着结构矛盾的进一步显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世界性的需求不足也会对我国的需求增长产生压力,通货紧缩压力依然较大。预计明年物价水平将在零增长左右徘徊。  有一点需要强调,通货紧缩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或萧条,我国的通货紧缩实际上反映为经济增长率的适度下降或持续调整,这就是所谓的“缩长”现象(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   另外,明年的就业压力将会继续增大,将对明年的消费增长继续形成压力,估计明年消费增长与今年持平。  (三)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存在着不确定性  今年全球经济虽较快地克服了去年短暂的衰退,但复苏的力度较弱,且不断有反复出现。明年的美国经济仍会蹒跚而行;欧洲经济的复苏前景同样不乐观;另一大经济体日本也在经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产生的根源比较复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体制性和宏观经济的短期失衡是主要原因。通货紧缩对当前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首先,持续性的通货紧缩将对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追涨不追跌”的心理,通货紧缩问题不能根本缓解便意味着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从而抑制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通货紧缩不消除,就难以建立起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其次,通货紧缩会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面的效益损失。一方面,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和物价持续的走低,会使企业效益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另一方面,造成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消费严重不足。  解决通货紧缩问题要从结构调整入手,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挤压低效或无效的供给。另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有助于扩大需求,对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也有积极意义。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就业  缓解失业压力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要处理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区分三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
一、防止通货紧缩仍需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1、对1999年的基本评价。

1999年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投资,调整收入分配,刺激居民消费,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 7%目标顺利实现。总的来看,1999年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基本情况是好的。但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持续。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方面要看到成绩,另一方面应该看到经济总体运行情况仍不容乐观。到今年10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持续下降了43个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了25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了18个月。

2、2000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进入WTO,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发展,特别对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结构性调整,以及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进出口规模,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具体的因素还有:

有利因素:(1)物价水平的降幅有所缩小;(2)国有企业效益有所回升;(3)出口止跌回升。

不利因素:(1)影响金融正常运转的呆坏账问题并不可能短期内解决;(2)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迅速下降。特别是更新改造投资1一9月份累计同比下降 1.7%.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很重;(3)消费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始终在低位徘徊;(4)国企改革人员下岗分流后再就业压力较大;(5)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如此等等都必然提高社会储蓄率,抑制消费,减少投资;(6)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存款的增长率持续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在较长时期内对总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形成通货紧缩的环境。这些不利条件,特别是长时间、大范围的物价下降,使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国内需求不振、投资需求不断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型的有效需求不足。加之早几年消费体制没有及时改革,消费环境不好、消费政策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原因,以及长期结构性矛盾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大等原因,这些都助长了通货紧缩。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要保持7%的GDP的增长还需进一步创造条件,进一步实行积极的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是有限的

3、当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党中央一系列决策核心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人民币不贬值条件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这种决策不能半途而废,因为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通常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充分见效。过去我们治理通货膨胀时也用了二至三年时间,现在仅用了一年多时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其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形势已得到稳定,虽然还有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政策的效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正确的认识形势,对已经实施的政策产生怀疑有可能会使过去的政策半途而废,再重新启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现在是要坚定信心,按照既定目标前进。

4、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是有限的。

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在经济周期的低谷时期,以其启动经济,但这种政策不能过分使用,搞不好很可能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祸根。我国目前中央财政赤字占 GDP比重增加,综合债务负担率提高,扩大发行国债的余地越来越小,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先说中央财政赤字侍狻>萃臣疲?991年一 1999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情况,均在3%以内。虽然中央财政赤字GDP比重并不大,但由于中央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不高,目前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经超过60%以上。再说财政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1998年我国预算债务负担率为9.9%,1999年为11.7%(不含增发的600亿元专项国债)。即使加上增发的国债,我国的债务负担率也不能算高,但应考虑国家财政可能出现的“或有”债务问题。我国的“或有”债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后的债务(包括企业债转股后形成国家承担的债务);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违规举债、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未纳入预算的,包括国家政策性贷款和指令性贷款事实上对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形成的不确定债务部分。如果把这些“或有”债务和账面上的债务加在一起,根据国家综合负债及金融风险指数的国际比较计算(综合负债指数=(全部外债+政府内债+银行坏账*%)。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发债历史短,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财政潜在债务风险更不容忽视。

5、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考虑。

由于存在国家综合负债率较高的风险问题,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地考虑使用效果,由扩大需求为主转向扩大需求与增加供给并重,因此,要更多地支持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企业,在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改善有效供给,加快结构调整;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增加转移支付力度,更多地补充社会保障基金;要改进财政资金的使用办法,适当采用财政贴息的措施,引导民间投资投向,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6、对两年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存在不足之处的分析。

在充分估计到困难的情况下,要看到治理通货紧缩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经济战线正进行一场战略性的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其力度和范围还会不断扩大;时间上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要彻底改变目前通货紧缩状况似乎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困难想得多一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正确制定政策。这种基本判断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反省;当前经济形势的焦点仍然是通货紧缩趋势,如果还是只一味地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而不注重货币政策的配合,很可能只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2000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向应该是以反通货紧缩为主、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

三、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7、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金融在经济增长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取得最大效率。

8、货币政策作用欠佳的主要原因。

这中间形成欠佳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银行不良资产过重负担形成的过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原因,也有因需求不足引起贷款不断下降使得货币供应量低位徘徊等原因。

9、金融风险不可等闲视之。

金融风险表现在:(1)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已经显现出来了,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兼并和破产;(2)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虽然目前已经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实施“债转股”后,短期内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这些不良贷款的产生有旧体制的客观因素,也有银行内部的原因;(3)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虽然去年中央财政发行2700亿元国债补充资本金,但仍达不到巴塞尔协议的 8%的要求;(4)国有银行经营效益较差,收息率下降,目前国有银行收息率不到60%,亏损加大,风险仍在增加;(5)特别要注意近来银行储蓄存款开始出现明显分流趋势,应重视储蓄资金向国有大银行集中带来的问题。存款向大银行集中,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备付率不断下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要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注意防范中小金融机构支付风险。

10、积极运用货币政策不能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立起来。

只有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才能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是明确的,但由于一些体制性的障碍还没有消除,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到位,使得货币政策的效应不尽如人意。为此,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扩大货币供给,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改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改革。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更加有力地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企业和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非公有企业的发展,解决城乡金融组织如何满足城乡中小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的问题。要鼓励农村信用社开展对农户的小额生产贷款,满足有适销对路产品的企业资金。中央银行应适当增加对信誉好、资产质量高的地方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基础货币供给。

四、加强计划和预见性,加快市场化进程

12、关于加强计划和预见性的问题。

去年和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拉动投资。在这过程中每次都由于对经济发展后劲估计不足,存在突破预算、增加发行国债问题。应该对2000年赤字有一个明确计划,一步到位算清楚,以免中途出现追加赤字情况发生。加强工作计划性和预见性,可以提高我们工作质量,保持工作主动性。

13、关于加快市场化进程问题,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要改变。

过去我们只注重政府投资对刺激经济的作用,政府作为投资主休把投资搞上去,以此完成GDP的增长。但是这需要政府采取长期赤字政策,牺牲长期发展为代价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现在主要还得依靠财政政策,还是要多搞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但是要注意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一些竞争性行业的投资,包括对企业技术改造的项目的投入,不应该由政府自己做,而是要由企业自己投入。投资主体一定要改变,要由政府投资置换到企业,这就涉及到怎样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问题。政府投融资体制现在存在的许多体制性弊端,投资领域存在诸多矛盾大多都是由于政府充当投资主体所带来的。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有效供给,带动民间投资。怎样改革行┪侍饧毙?研究解决。(1)政府投资部分严格把握住投向,预算资金用于的项目一定是经过立项批准的基础设施;(2)尽快促进企业投资主体的形成,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3)制定一切可能的政策扶持民间投资,包括资本市场证券投资;(4)探索和试行高科技企业融资体制,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尽快建立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五、集中力量解决总量矛盾,加大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14、要认真处理好一个关系,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即: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短期解决需求不足与中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相结合、短期刺激增长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相结合、短期实行各极的财政政策与中长期防范金融风险和国家风险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