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与高盛为杠杆所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6:41

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申请破产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同意出售自己已经过了一周,人们很容易忘掉许多商业银行也有大量高风险抵押贷款。那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瑞士银行(UBS AG)为什么还能屹立不倒呢?
答案是:它们的规模和可靠的融资来源,这在受恐慌情绪驱使的市场上尤其难能可贵。
这样一来,经过上周的混乱之后仅存的两大独立投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就算联邦政府计划接手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也无济于事。对于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而言,这两家证券公司还是过于依赖杠杆,而且没有为它们的投资(从商业抵押贷款到非美国股票)留出足够的拨备。
瑞银经纪行业分析师绍尔(Glenn Schorr)说,这些公司差点就遭遇灭顶之灾,需要有所改变。他还说,只有在这些公司的业务模式风险减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作为独立的公司幸存下来。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坚持认为自己能行。不过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上周接连三天跳水,跌去40%以上,令其首席执行长麦晋桁(John Mack)恐慌不已,急忙与商业银行Wachovia Corp.就合并事宜展开洽谈,而后者也正受困于与其可调息抵押贷款投资组合相关的问题。
摩根士丹利股票上周五反弹21%,但其董事会周末仍讨论了并购交易,这一事实反映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并未彻底改变。
最基本的问题是,在一个不再容忍华尔街过度依赖杠杆的世界,如何保持利润增长。据瑞银的数据,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去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杠杆率是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
在市场繁荣时,借来的钱会帮助实现创纪录的收益。投资者们极少表现出担忧。现在,杠杆丑陋的背面显现出来了,大规模的冲销将投资者对华尔街风险管理机制的信心破坏殆尽。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一直采取措施减少杠杆,但市场上的许多资产价格都节节下跌,因此减少杠杆并不容易。很多有问题的房地产资产就很难找到买家。
相比之下,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Wachovia截止第二季度的杠杆率为11倍,不到四大投行平均水平的一半。市道好的时候,它们赚的不如华尔街投行多,但市道低迷时,它们也没有像后者一样大难临头。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家银行的贷款损失了10亿美元,投行可能就得承受两倍于此的损失。投行与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不一样,通常不那么关注消费者信贷,但二者都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大户。
商业银行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们可利用消费者的存款来为自己的大部分业务提供资金。由于有联邦存款保险担保,即使在市场动荡之时,零散储户通常也不会将存款提取出来。就连因抵押贷款损失而饱受打击的Washington Mutual Inc.今年迄今的存款水平也基本没有变化。
然而,最基本的银行业务并非包治华尔街问题的万灵药。看看那些业务从出售股票到提供汽车贷款的所谓“金融超市”,它们这些年来的业绩也不过如此,这从花旗银行(Citicorp)和Travelers Group合并10年来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哈维(Campbell Harvey)说,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合并在经济上没有明显的好处。
对摩根士丹利而言,其与Wachovia的谈判中需要理清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消化后者2006年收购Golden West Financial Corp.后留下的1,220亿美元可调息房屋贷款投资组合。这个投资组合有448,000笔贷款,其中58%位于加利福尼亚,10%位于佛罗里达,这两个州都是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Wachovia预计,贷款池的损失可能达到12%,一些分析师担心损失可能会更为惨重。
在从高盛挖过来清理这一团混乱的首席执行长罗伯·斯蒂尔(Robert Steel)带领下,Wachovia建立了一个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团队,专门处理这些贷款,能再融资的就再融资,不能再融资的或许会出售。据知情人士称,这些贷款的命运是Wachovia能否与摩根士丹利达成合并交易的关键所在,这桩交易最终可能会因这些贷款而流产。
分析师们的另一个疑问是,摩根士丹利的贵族传统怎样与Wachovia的南方出身以及经纪和金融顾问的零散架构相匹配。Wachovia的经纪业务部门是一系列并购交易的结果,最近的一笔交易是去年收购圣路易斯的经纪公司A.G. Edwards & Sons Inc.。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 Inc.)拥有该银行经纪业务部门的少数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