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李刚”搞定危机的必修课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4:32:07
河北大学车祸事件,因肇事者口出“名言”:“我爸是李刚”而急剧升级。从“我爸是李刚”的造句大赛,到被疯狂传播的“李刚版”网络歌曲、唐诗、宋词及广告语。连同这句话一并蹿红的“爸爸”李刚在网络论坛遭到各路江湖狠狠拍砖。愤慨的网民甚至通过人肉爆出李刚的房产、李刚的岳父、李刚岳父的情人……李刚道歉、痛哭的姿态也被“分析帝”“真相帝”们质疑为假惺惺。

  在这一仗网络舆论炮火中,李启铭和李刚这对父子兵已是打不起,也躲不了啊。这一事件对现今中国无数当权者来说,该是个鲜血淋漓的教训。哪天某位官二代“一不小心”捅了篓子,“官大人”就会成为下一个“李刚”。

  下一个“李刚”搞定危机的必修课:

  火灾发生之后,人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灭火。发生公关危机,同发生火灾一样,大多数人都是想着如何尽快将“火”灭掉。只顾“灭火”最容易出现,同时也是最忌讳的行为是,“火”虽然灭了,烟雾却久久不散,诱发新的公关危机。那么,处理公关危机时还忌讳什么呢?

  首先,忌讳掩盖真相的“捂”。

  “捂”,绝不能为掩盖事实而“捂”。在“5W+3W”的时代,事实是捂不住的,即使能捂住一时,也绝不能捂到永远,越捂你会发现与你的愿望相距越远,甚至会朝着与你的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导致事态恶化,由此制造出更加负面的新闻。

  “捂”,不能为逃避责任而“捂”。凡公关危机发生以后,公众最无法原谅的是你掩盖自身的责任。有不少人会把公关危机说成是竞争对手的诬陷和栽赃,以表明自己的清白。然而,如果最后的事实证明责任完全在你自己,那“火”不仅灭不掉,还会把你给烧焦了,甚至烧得体无完肤。

  其次,忌讳无策略的“躲”。

  无策略的“躲”,其表现是回避。虽然快速地面对了媒体和公众,但为了“躲”,要么是言论上避重就轻,缺乏自信,给公众以“弱”的印象;要么是一味躲避,在化解公关危机的关键时刻找不到组织机构的核心人物或发言人,他们关掉通信设备,或躲在其他地方不出面,任由公关危机发展。这种“躲”,只能向公众表明两种可能:要么没有自信,要么背后还有更严重的问题,甚至给公众一种无赖的印象。

  第三,忌讳心虚的“空”。

  心虚的“空”往往表现为言之无物,给公众以“虚”的印象。在中国,大话套话空话盛行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组织机构应对公关危机的时候,往往也是空话盛行之时,言之无据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组织机构在面对媒体时,先是空话连篇一番,收尾的时候也不见一句真话,甚至还放出一些奇谈怪论哗众取宠,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负面新闻一串串。

  第四,忌讳无智慧的“躁”。

  在不该“躁”的时候“躁”,其表现是头脑不冷静,“躁”过了头,甚至暴跳如雷,责怪媒体是在找茬儿——这是无能无智的表现。遭遇公关危机,无智慧的“躁”不仅无助于公关危机的化解,还会制造负面新闻,使公关危机雪上加霜。

  第五,忌讳无所谓的“木”。

  有些组织机构在处理公关危机时,表现出来的却是无所谓的“木”,甚至是麻木,对外界的突发事件一直没有反应,意欲借“木”来封锁消息,实现灭“火”的目的。有许多同业的组织机构发生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业内所有组织机构的公关危机,因为公众已经开始关注组织机构的产品、经营活动。但很多组织机构在已被赋予话语权的时候,仍然置身事外,没有任何行动,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麻木,最后火还是烧到了自己身上。最可怕的是当火烧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依然麻木,寄希望于“火”自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