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果随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4:08:19

 

《现果随录》序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果」者哉!世有一等不信因果,其陋尤甚,姑舍弗论云。

     今兹戊寅,余寓黄檗书林,藤氏偶携一抄本来谒余曰:「此《现果随录》,谋上之木,以布于世,可耶否?」余把读之,乃知灵隐罢翁戒显笔记。

     戒显师具德和尚,和尚为我天童门下之人,至其记我径山费祖舍利一事,其言可征也;又读其述论(即按语),极赞念佛功德,则知莲社中人也。通编但载所亲闻见现业感现果者(指「现报」),他如宿因后报(指「生报」)及异熟(指「后报」)等,非今所取。

     余谓罢翁一片婆心,不觉拖泥带水,世出、世间有志之士,勿以其言浅近而忽之也。奚翅罢翁之幸!抑亦读者之幸!是编与《自知》《阴骘》等录并读则可,藤氏刻行,亦何不可之有?

【卷之一】

灵隐罢翁晦山樵 戒显 笔记
凡现在因果,系亲见闻者,皆入此录

 

 一、陈益修以力护关庙  大士赐目
 

        陈益修,字玉笥,山东济宁州人。为诸生时,见回回教门杨生花等,欲毁关帝庙,扩大回回清真寺,陈公力讼之,官得寝。

        后癸未(一六四三年)春,流贼破衮州,生花等集千百众,乘变团练回回兵,途遇陈公,以前忿呼众捶击,立毙之,且剜去其两目,复矐以灰,掷尸于其舍。

        陈公自见变为中阴身,止二尺许,守其尸。

        中夜,忽见关圣降其家,谓曰:「我分中亦不在此一庙,只难为汝好心,致丧汝命!然汝阳禄还未尽,应有功名分,吾当使汝回生。」

        陈曰:「感大圣厚恩,但吾两目已去,纵回阳世,已是盲人,岂能复读书,作举士业乎?」

        关圣亦沈吟少许,乃曰:「无妨!吾当请观音大士来,必能赐汝目。」言已,便腾空而去,须臾复至,曰:「大士来矣!」

        寻见大士,身披白衣,如仙姥状,备极相好。关圣指陈公,代为乞目。大士微笑曰:「此极不难!」乃向空中一唤,俄见一天童子,手携大筐篮,以荷叶莲花覆上,大士揭开,乃皆眼珠也。即手拈二枚,令取酒一巵吞之,陈公强饮,咯咯有声,戄然而醒,中阴形即隐,而陈君两眶中,已得眼矣!

        关圣送大士去,乃谓陈曰:「汝不必复思报仇,不久大清一至,此辈无噍类矣!明后年,汝当联捷。」

        果乙酉(一六四五年)举于乡,忽一人遗之书曰:「东畔方生耳,草头八血全;一夕三人卧,门内隐八天。老翁成羽化,黑犬右人牵;耳边丝乱坠,禾斗永相连。」益修不省意义,亟视其人,已失所在,牍背大书「陈益修关公默佑联科」九字,始悟其旨;果中丙戌(一六四六年)进士,任户部郎中,权关荆州。

        后生花作乱,宗族十三人,寸磔于巿。

    罢翁曰:此事,初闻之陈旻昭先生寓,余弟子顾伊人,刻之《武安王集》者也。次黄梅令徐长午亦曰:「此余姻亲也。其事极确,无不目见者,但其眼珠微小,直视而光外溢,与平人稍异。」呜呼!陈公以好心护庙,感此奇缘,大士以千手眼,转瞽复瞭,神通广大,海口难宣矣!神佛报应,速于反掌,可不惧哉!



二、赵志清挂冠修行  先几免祸
 

        赵志清,山东人,以孝廉选河间府赞皇县令,居官三年,廉明仁爱,万民颂德。

        忽一日,至凌圣功太守处告退。太守问:「何故?」

        赵曰:「某以知宿世因缘故,不得不归。」

        太守益怪之问:「宿世云何?」

        赵曰:「某前生,于某大法师会下,为听经学者。法师有定力能通慧,余二十六岁以疾临危,师谓余曰:『汝道力未坚,此去已入红福,以未曾修大福,亦不能登甲榜,仅一孝廉知县耳!然止许三年,若多一日,大祸即至矣!可急流勇退,入山修行,还得见我。』言讫遂终。自入出母胎,本性不迷,历历皆验。今三年既满,决意入山矣!」

        太守勉白,直指公李灌溪住,不及放归,旋有刘姓者,补其阙。未半月,贼至,城大破,全家被害。

        罢翁曰:凌圣功,讳必正,余同里、同社友也。初以行人,选建昌太守,调河间府,任满回乡,为余说此事。李灌溪,讳模,字子木,长斋学佛,亦余道友,所言无异。


三、赵时雍施异僧一钱  便获贤嗣
 

        麻城西坂刘某,随族叔刘伸至真定府固城县为主文,曾密救二人命。

        后闯贼至,城溃,县令出走避难;刘君押其家属回黄,途遇贼兵,被杀,其神魂返麻城,谒东岳。

        帝曰:「汝救二命,应得善生。」

        帝令侍吏,访城中之善门无子者,吏以「医生赵凤仪,号时雍」报。

        帝令取善恶簿察之,见赵君曾淹死五女,法当绝嗣;又捡善簿,见某年于大雪中,曾施钱一文与寒乞僧,僧乃菩萨假装寒相,试人者也。

        帝曰:「此一钱功德甚大,应与其嗣。」遂遣刘君托生,临行,帝语曰:「汝去九岁,当有孝廉赠汝妻,某岁入泮,某年补廪,一生享厚福。」

        后赵氏生一子,纔出母胎,即叫云:「我西坂刘某也,东岳帝遣我与赵氏为后,已不必言。但吾生前,尚有产业借贷,彼此未明,速唤吾妻子来!」

        赵时雍即请其妻孥至,小儿历数旧逋,令妻子依券索之,分毫不爽。九岁,果为邓孝廉婿,后功名出处,一如帝命焉。

    罢翁曰:此事,余友梅惠连有纪事流布。戊戌(一六五八年)冬,余在黄州安国寺,患脾疾,甚苦!适张龙宇镇台,请赵君时雍在署,令整余疾,应手而愈。余问:「令嗣生下地即能言,真否?」赵君曰:「千真万真!」余询:「某名与字?」赵曰:「特为此故,名曰默,字弱言。而东岳冥中种种公案,则皆豚儿口述也。」



四、徐成民身理阴司  刊行冥判
 

        太仓徐成民,庠友季生之子,幼持斋好善,与友结社念佛。忽奉帝命,充冥官,从崇祯庚午(一六三○)年始,昼为书生,夜则判断冥事。每日至夜分,中堂暗坐,体气俱冷,两眼上撑,呼鬼两造,判决如流,音响洪厉,阴风飒然,左右耳旁置灯火,纸笔记录,裒成大册,题曰《娄东冥判》。九州岛管内,处处流通,判善恶报应,如照瞻台,览者不寒而栗。

    罢翁曰:此余庚午念佛会友也。为人淳厚质朴,木讷寡言,除读书外,止知念佛。忽受冥职,音吐高亮,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固已奇矣!更奇者,三教典籍,从未寓目,一当对簿,则引经据史,出入佛藏,字字精凿,真不可解。冥判中,有数则公案,出余手录,文不加点,未尝增减一字。如是者十余年,成民乃作自言:「初为阎君分司,死去实受职。」此娄东昔年一大异事,今所目击而身相与者也。



五、圆通师禀受大戒  顿脱无常
 

        僧圆通,常熟梅里人,中年持斋。

        忽奉阎君批文,命追摄生人。初至冥府,见头门外,有一井亭,奉符者到彼,着皮袄、持大棍、戴虎面,向井一照,身即腾空,渡海穿山,顷刻千万里,所摄人擐在棍上,肩而飞行,虽一二十人,轻如羽也。每五日一值班,圆通心厌之,百计求脱,未能也;乃出家剃发为僧,依旧供职。

        迨至于乙酉(一六四五年)冬,同慧天师至玄墓剖石老和尚座下,禀受三坛大戒毕,其役顿除,永不充追魂使矣!

    罢翁曰:慧天师与余最为莫逆,亦梅里人,与圆师至交厚,亲见其为,治无常十余年乃脱。如来所制清净大戒,为冥中所重如此,亦异矣哉!



六、朱纲魂游冥府  论前世判事
 

        嘉定一老儒,名朱纲,平生方正不苟,颇信佛老。忽一日,见二冥使来请,便相随前行,至一大宫殿,知为冥府。

        少顷,阎君打鼓升殿,司门者报云:「东昌府知府进!」

        朱君听是知府,心遂不惊。上至阶,阎君下座相揖,宾主坐定。

        阎君曰:「公在任时,判许昌弒母一案,得无过当?」

        朱君一闻此言,前世境事,忽然现前。对曰:「许昌实不曾弒母,毒杀其母者,恶妻也。许昌外归,一知消耗,即当黜妻,首官正罪,方是孝子。乃以情爱难割,含糊隐忍,犹同枕席。是虽不亲弒母,而以《春秋》许世子不尝药,赵盾不越境例断之,是与于弒母之甚者也!断曰『弒母』,谁曰不宜?」

        阎君首肯曰:「公言甚当。」乃揖令下阶,敕引遍视地府,方送回阳。

        朱君由此,长斋修行,杜绝世事。

    罢翁曰:曾见其子为父刊实录,遍布道俗,请余作序,故知其详。



七、隐圆师以礼忏放食  消解夙冤
 

        江北僧隐圆,参学天宁,某年六月暴亡。母在泰州报到,肤已粘席矣!

        将殓复苏,细言:前世曾作令某县,自侵库银,嫁祸库吏,复计杀之以灭口。吏恨极,讼之阎君,追摄对理。

        冥君劝库吏云:「彼既出家为僧,汝决意报复,何如以法力超荐汝乎?」隐圆承旨,遂立愿三年,日礼千佛忏,夜放蒙山,以释夙恨,吏首肯,遂得回生。

        因乞一冥使,引游地府,到一大会处,榜曰「补经堂」,中有数百僧道,乘光诵经,须臾复暗。

        隐圆问:「何处所?」

        冥使曰:「此阳间僧道,包揽施主藏经,虽得财而经未诵,故在此补也。」

        又问:「顷刻即暗,何也?」

        答曰:「以业力深厚,不许便使补完,故迟久光现,现而即收,使久处黑狱也。」

        隐圆回生三年,酬愿毕,复参学灵隐焉。

    罢翁曰:天宁、灵隐衲子,屡向余说情事,皆同补经一款。世间释道,视因果为儿戏,孰知阴中,一一不爽如此!与其久处黑暗地狱,不得补经,孰若乘此日月三光之下,为施主了此功德之为快哉?稍一捱排,噬脐何及矣!



八、碧璠毁如来衣钵  顿缩一臂
 

        麻城一富僧碧璠,曾捐百金,助村民筑塞,保卫一方。徒无穷,欲受戒,璠不许。徒夜走至杏岩和尚处,禀戒而回,碧璠一见大怒,裂碎三衣,扑破瓦钵。

        当晚方睡,即见韦驮尊天震怒痛骂云:「汝是何人,敢毁如来法器耶?」立欲以宝杵击之,璠叩头求忏。

        韦天曰:「念汝修寨有功,姑去一臂!」以杵轻轻向右臂一点,璠狂叫而醒。

        数日内,忽右臂暗消,止长七八寸,手拳如小橘,悬肩上。至今师徒皆在焉!

    罢翁曰:余师侄吼木,与璠邻居,述其事甚详!     



九、张斌以念佛金钱  救主危难
 

        宁波一小民张斌,住崔尚书廊房,业织蒲鞋,性好修行,长斋念佛。夜以蒲鞋剪下草须,念佛一数珠,即记一茎,装竹簏中,每岁除夕,焚地藏殿宝库内,已几十年矣!

        适崔尚书患发背死,至冥府,冥君怒目,数其平日过恶。

        崔公曰:「能纵我回阳,一修福业,以赎罪乎?」

        冥君曰:「汝所蓄,皆作业钱,此间用不着。汝租屋民张斌,反有金钱几仓在此,能易一万来,罪可解矣。」

        崔曰:「但释我回,此事极易。张斌赤贫,何以致此?」

        冥君曰:「凡人斋戒,至心念佛一声,此间即注一金钱;或又散心念佛一声,亦注一银钱。张斌至心念佛,以蒲鞋须记数,积有几仓耳。」

        遂放崔回阳,立呼张斌告曰:「汝阴府积有金钱,可兑一万与我?」

        张斌力言:「无!」

        崔公曰:「汝以蒲鞋须记数,烧地藏纸炉者是也。」

        张斌曰:「此诚有之,若果有用,但随尊意。」

        乃令书券,以实银一万易之,请僧焚券回向,崔疾渐愈。

        张斌曰:「吾年已迈,无用此物矣!」乃以其银,造一大桥,费几千金;复建一庵,接众至今,号张斌庵。

     罢翁曰:余昔馆钱希声州侯署中,希翁昆弟数为余言此事。丁丑(一六三七年),余参天童密老人,亦曾过此桥,盖确实非谬者。张斌以至心念佛,致令金钱积成仓库;后又加以造桥、接众,广大福德,若能回向西方,决定高登不退矣!念佛利益,殊胜如此。惜乎!幽明相隔,世人不知,安得起张斌而遍告道俗也哉?



十、吴浇烛以念佛作福  克期善逝
 

        苏州一小民姓吴,业浇烛,故以彰名。僦居娄门一屋,孑身长斋,昼夜念佛。以为人至诚,吴阊内外,数十大烛铺,皆争迎。浇烛念烛系供养神物三宝,必念佛数声,乃浇油一杓,一生如此。

        年七十余,忽语一至亲,洽店主云:「吾积有薄赀,本为防老,今以念佛功成,至某日,吾即去世生善处,无用此矣,敬以相赠。」

        主曰:「汝所积者,乃众店物,非吾一家物也,何敢受乎?若必无用处,请为汝作福。」

        吴君大喜,乃以匙钥授主,令至所居地窖,取出约有千金。主为分给苏州众大剎斋僧,及庵院接众处皆分惠。

        作福竟,吴君如期合掌念佛,端然坐逝。吴门道俗送龛火化者,千万人焉。

    罢翁曰:此崇祯甲戌(一六三四)年事也。余馆周恒中斋,其家仆陆君送龛回,称述不已。此君与张斌行履相类,一生至诚念佛,末后皆作大福,或佛菩萨来迎,径生西方,未可知也!       



十一、吴叔宝以临终禀戒念佛  莲花涌现
 

        太仓上舍吴叔宝,讳鸣珙,家赀殷厚,素好善,预放生会,然不甚通佛法。六十余自言:「欲脱化。」忽沐浴,命延隆福寺印初法师宣授三归五戒竟,大呼「出去」者再,合掌逝矣!

        顷复开目,语妻兄王烟客先生曰:「吾纔发永绝尘世愿,勇猛念阿弥陀佛,从床下跃出,竟是莲花世界!自省平日何善乃获此?世人努力!」

        言讫,索水自照。中夜,恍然悟曰:「今生吴叔宝,前生徐和尚」,复大呼「快哉」而逝。传有异香,发于室。

        罢翁曰:佛法一也,然临行发愿,冥地念佛,功必烈于平时者,专与不专也;平时散心,念佛万千,未必得力。屠者张善和,十念遂得往生;猎夫闻杈上铃响,一声称佛,莲花涌现者,何哉?盖由死临冥界,狱火在目,大怖切心,更无攀缘,更无审顾,蓦然佛号一声,如大震雷,如泰山崩,平时积业,不啻阴霾迸散,而累卵粉碎矣!尚何地狱不空,而净土不现哉?叔宝,以僧转劫,既有夙根,临行又禀归戒,勇猛念佛,莲花涌现,无是疑者。世人努力,实乃至言也。庚午(一六三○年),余曾同叔宝,放生海印庵,王烟翁、奉常父子,皆有传记,见闻最确。



十二、王建以误摄回生  亲述冥事
 

        吴门王建,素行谨节。忽一日,无疾昼死,随青衣至冥府,阎君鞫勘,系是误摄,所应摄者,乃山东王建也。建由是得生。

        出冥殿,见地狱黑焰蔽空,嘷叫声如雷吼,三老僧跏趺大树巅,每狱人痛声腾沸,以净水洒之,声即停寝。建近前询之,则观音、普贤、地藏三大士也。

        建与报国茂林律师素相识,见亦在冥府,袈裟杖锡如平时。

        罢翁曰:建自有《回生记》,兹止撮大略。



十三、周秀才以却暗中财  立登科第
 

        明中叶,有周秀才讳某,素方正,家极贫,赁娄门韩家潭子屋一间。折旧灶,灶底方砖下得二元宝,妻大喜。

        周君曰:「此不义财也,岂可得乎?」取笔书银面云:「若是我的财,须是明白来。」竟袖至胥门外,登渡船,掷之中流而返。

        舟子亲见,立呼渔翁投之、摸之,渔翁藏银别处,诈言不见;二人大哄,讼之太守。太守欲加刑,二人吐实,乃押渔翁,立取银至,见面有字,命贮库。

        是秋乡试,周公竟中。旧例:本府小鹿鸣宴,每举子有牌坊、银百金置面前;书字银二笏,恰在周君前,众共惊异;后成进士。

     罢翁曰:此所谓「明白来」也。周公,绝世迂阔,成绝世方正,使染指暗物,福泽定止此矣,安有后一段奇事乎?人人知科甲为大利,当小利现前,人人忍不过。呜呼!周公迂阔,真大学问,岂易及哉!此周翼宣业师乡友,业师,古君子也,累为显言如此。



十四、顾宗伯以尽节被溺  彰显前因
 

        昆山顾瑞屏先生,讳锡畴,字九畴,崇祯朝官大宗伯。甲申(一六四四年)国变后,阖门悲惨,誓以死殉。父笋州翁自饿死,瑞翁复在温州;丙戌(一六四六年)六月十六日,为同事贺君尧所害,沉之江。

        华亭令张调鼎字大羹,公门生也,好请乩仙,忽瑞翁来降,大羹怪问曰:「老师何时登道山?」

        乩曰:「吾于前六月十六日,被副将贺君尧害我于江中矣!」

        张问:「贺与师何仇?」

        乩曰:「老夫前世,乃天台一老僧也。因托钵回,路逢巨蛇,以杖击杀之,贺即蛇后身也。冤对相寻,因果应受,可语我两儿,切勿报仇。」

        张公立遣人至温州踪迹之,一一不爽。

    罢翁曰:余己丑(一六四九年)秋,在吴中开元寺,砚友吴纯佑承晤,余以其曾为永嘉令,谈及瑞翁事。纯佑曰:「此弟所身经而目击者也。丙戌六月十六日,弟燕瑞老于江心寺,月夜话别。晨报,瑞翁被害,弟召募渔人捕之,无影响。当夜,梦瑞翁立水中,余急命掖之登舟。瑞翁曰:『余前世,为天台老僧,误杀一蛇,今抵其命,承公厚意,营我后事者,以公前世系我徒孙,有方外一脉亲故也。明日,但向某湾寻之,余即在矣!』早起询渔人,果有其湾,一寻而获,乃力助扶榇归昆祖茔焉。」纯佑,讳国杰,庚辰(一六四○年)进士。后君尧入海,亦为人所杀!



十五、张仪部以持正罹难  神佑全节
 

        太仓张受先先生,讳采,事母至孝。崇祯戊辰(一六二八年)未发榜前,有友梦会榜第三名,下注「孝子」二字。生平不甚信佛,独信关帝,乙酉(一六四五年)元旦,梦帝送一「乾坤正气」匾到家,公大喜,逢人说项。

        先是州中豪杰吏胥,多结党蠹民,公负性刚正,白于钱希声州侯,案治其罪,群小衔恨,欲甘心焉!

        是岁,五月十三,乘乱要劫公于路,拥至城隍庙丛殴,惨酷,血肉糜烂。有童子自外入,见城隍神以身翼蔽公,公僵仆不动。群小谓:「已死也。」命丐者负公尸,弃之小校场关王庙侧。

        夜分,庙中一僧谓同住者曰:「张公正人也。尸弃于此,恐有毁伤,吾等当舁还其家。」然无别物可盛,乃下一「乾坤正气」匾舁焉。到家,以酒浆灌之,忽唇动得苏,调养不半月而愈,真神佑也。

        明年捕凶党,骈斩于巿。

    戒显曰:公系余诸生时业师也。素不信僧,独敬昆山西寺空林禅师,谓是「真僧」。戊子(一六四八年)五月三十日,垂易箦命请至,语曰:「吾儒书都读过,独未留心内典,今命已垂尽,静思佛法一着最妙,生死关头,断断少他不得,惜无及矣!生平以僻见,反有口业,特请数僧礼《梁忏》,一为洗涤,忏完吾去矣,故此告别!」至酉分,问曰:「忏完未?」答:「已完」,遂泊然而逝。

    呜呼!师严气正性,动思济世,虽以忤群小罹难,然自此以后,绝迹人世,不入城闉,不面当事,遯于荒野,卒得全归。焉知天不以此玉成其志节哉?平日虽与佛法无缘,而临行悔悟,其言大善,岂非夙有慧性,现名士、宰官身者耶?昔显频侍师侧,商榷古今文艺,极蒙器受,一谈及佛法,便面赤责让。及显以甲申(一六四四年)之变,恸哭别庙,焚书出家,师却极口赞叹。甫里许孟宏居士,请余辟梅花墅为海藏庵,师遗书奖曰:「原达以胜人,宜居胜地」。吾师乎!恶知他生后世,不为佛法中一大知己乎!周相与至深,悉颠末甚详,附记于此。



十六、魏应之退念开斋  卒致缢死
 

        昆山魏应之,居真义镇,魏子韶族侄也。崇祯庚午(一六三○年)春,与子韶同榻寝,忽梦中狂哭,大声念佛。

        子韶惊问故,应之曰:「梦至冥府,见曹官抱生死簿至。余问:『我在簿否?』官曰:『汝别在一簿。』固索之,乃在缢死簿上,名下注云:『三年后,某日当自缢书寮。』余哭问曰:『我何罪至此?』官曰:『定业难逃!』问:『何法可免?』官曰:『除非斋戒念佛,精进修行,庶或可免。』」

        遂语子韶曰:「侄从此一志修行矣。」

        遂持长斋,晓夕念佛,精进者八阅月。后文社友众咻曰:「此梦耳,何为所惑乎?」渐渐意改,遂开斋戒。

        癸酉(一六三三年)春,无故扃书斋门缢死,屈指旧梦,恰恰三年!

    罢翁曰:癸酉,余下帷子韶春祺堂中,应之时来聚首。忽一日,袖一宋搨黄苏帖,赠余曰:「此旧馆范长白司马家物也。」余不受,应之固留余案。不三日,其子披发蒙面哭报:「应之已缢死!」余大惊,乃售此帖与社友顾仲庄,得二金,易棺与之,其大异事。



十七、王斋公失念卖斋  立致死亡
 

        麻城东郊外斋公王君,长斋三载,忽染恶疮,周身糜烂,痛不能忍,心生退悔。

        一亲友往问疾,慰谕曰:「公持斋人也,佛天当嘿佑汝。」

        王君曰:「吾持斋三载,反招此恶报,斋有何益乎?」

        友曰:「汝意不欲,此斋卖与我,得否?」

        王君曰:「如何卖?」

        友曰:「算一分一日,三年当得银十两八钱也。」

        王君大喜,遂书券得银,明日将破斋戒。

        当晚,忽见二鬼使来,大骂曰:「汝以薄福,十个月前,命禄已尽,以持斋故,延捱至今,今乃卖去,命算反透在汝身矣!」立勾摄逼行。

        王君叩头流血,求缓一夕,当退银,誓复长斋。

        急呼亲友索券,友曰:「吾昨持券归,便于佛前祷告焚化矣!」

        王君悔恨立死。

    罢翁曰:余丙申(一六五六年),阅藏麻城新禅堂,阖县斋公来,言亲见此事。



十八、福主神厌恶秽渎  显灵拽庙
 

        麻城东宜州巿上,有一福主神甚灵。其庙向河,隔河巿人不知回避,排数十尿桶,往来人溲溺,恰对庙门。

        忽一夜,福主运神力,拽转其庙,背河向野,至今称「反壁庙」焉。

      罢翁曰:不论僧俗,当修细行。凡大小便利,须择隐处,或面墙壁,或傍竹树,断不可向三宝塔寺及大小神庙,即虚空、日月、星宿等,皆宜回避,若恣意溲溺,获罪无量。戒律部中,极论此事,观「反壁庙」,事可悟详。
  

【卷之二】

十九、吴瞻楼修持登簿  瑞现西方


        太仓吴瞻楼,晚年以家事付二子,笃修净土,专注西方,不杂余业。每日念佛几万外,经则大小《弥陀》,咒则「往生」,观则西方,皆登簿册,寒暑无间,如是者一十二年。

        后七十余,定课不减,西方圣境,累现目前,亲见攒盒,每格下衬锦绣,上堆妙果,其架大如田一亩。床前,不时白莲涌出,大如石臼,童稚皆见,乃怡然脱化。

        子干行,字潜;九孙禊凡;次子泰行,字交;三孙函白,皆以学佛世其家焉。

    罢翁曰:此显前母外王父也。其修西方,每日记课,似极拙钝,而又着相登记,十有二载,长年不废,卒以此而得成功。可知净土一门,贵在积功累行,竟不必详言着相也。



二十、弱庵师误用阶石  托颠僧传信
 

        湖州白雀寺弱庵律师,嗣苏州报国茂林和尚。寺中建大悲殿,少阶石,一施主潘姓者捐二十金,令完此公案;师以东圊未成,众僧不便,权借阶石作窖。

        后施主来见问故?师曰:「吾已别作一好功德,再寻银完阶也。」施主甚衔恨!

        后弱师迁化后,一沙弥忽发癫,主事者以芒绳缚之,反锁一室。明晨,沙弥忽逸出。

        人问:「谁为汝解缚关锁乎?」

        癫僧曰:「弱庵和尚也!」众疑诞妄。

        弱师旋附沙弥口曰:「他非诞,实我也。因我误用大悲殿阶石作东净,冥府常以大石压我,苦楚不可说。汝辈徒众,速为我起石,净洗供起,集僧诵《梵网经》,吾苦即脱矣!」

        徒辈曰:「和尚何以附此沙弥乎?」

        师曰:「亏此沙弥已癫,头上无大光,吾得借彼传信,不然吾受苦无期也。」

        徒众如命起石,并集僧诵《梵网经》,师乃去。

    罢翁曰:余学人笑耶,在白雀亲见口述,迨至武林,人人指为实事。



二十一、石氏猪托梦免杀  自投禅寺
 

        黄梅石氏子,牧一猪,前二足五爪,因请道士作醮,乃以猪售与屠人,取赀酬道士,明晨将杀矣。

        石氏之母,忽梦东禅寺六祖诫曰:「汝家所卖五爪猪,此杀不得者,可急赎回,不尔,有奇祸。」

        母问:「师何人?」

        祖曰:「我即六祖。汝家连日在我殿上作斋醮,道士无知,妄以三清像,蒙在我面前,汝还不知耶?」

        母惧然而醒念:果有此事,方为叹异。

        是夜,屠人亦梦一猪,身服人衣,谓屠人曰:「昨日石氏卖我在汝家,我非猪,乃人也。不信!看我前二足系五爪,汝杀不得者,可急急遣我还本主,送我至东禅寺修行去。」

        屠人梦觉大惊,果不敢杀;凌晨牵猪还石氏,互相述梦,大为托怪,乃共语猪云:「汝既有灵,往任尔到何处修行去。」

        猪即出门,望东禅寺投奔,并无人引导也。

        主人铁壁师命之曰「梦修」,今不论亲疏,呼「梦修」即应,余乃为授三归五戒焉。系甲辰(一六六四)年五月初三日事。



二十二、戴星归失口诵咒  得免油锅
 

        苏州孝廉戴星归,讳吴悦,父宜甫,从兄务公石房,皆名士也。悦生而隽慧,父质其功名,于无业泐大师乩判曰:「此子以工部终身。」

        及长,某年登贤书员,性痴狂,行多荡捡,大不利于乡党,吴中呼为「戴痴」。既而受害者众,罗其恶款,控之工部;工部鞠勘得实,加严刑,卒于狱。

        忽本城某暴亡,家人以身暖,三日未殓,已而复苏,告家人曰:「速买一舟,吾欲往嘉兴去。」

        家人皆讶曰:「人虽苏而语带邪,未为佳兆也。」

        某曰:「吾并非邪,前在冥府,见一奇事,急欲往彼,一勘验耳!」

        家人问故,某曰:「吾在阎君处,见本城戴痴,适解至对簿。阎君见其恶款,盛怒!立命付油锅,殿前平地上即涌一油锅,狱卒叉戴痴下锅,戴厉声呼『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一句,油锅迸散,复为平地,地上涌一莲花。冥君谓狱卒曰:『此人恶极,法当加刑,然再诵咒,刑复不成矣。须访一行恶之家,令他托生,自受报去。』狱吏奏:『嘉兴一府吏,姓某者,三世为恶,适打醮求子。』冥君即敕令去投胎,限某时日生,吾去彼正其时矣。」

        家人不得已,具舟持行至嘉兴,果得其吏,适生子已三日,贺客填门,作汤饼会,与冥中限日,一一不爽。

        所言「工部终身」者,乃毙于工部以终其身也。

        罢翁曰:昔金圣叹馆戴宜甫香勋斋,无业泐大师附圣叹降乩。余时往叩之,与宜甫友善;见其子,方成童,美秀而文,瞳如秋水。宜甫指谓余曰:「此子,他日必官工部。」而孰知泐师竟藏隐语耶!然宜甫笃信大悲咒故,其子亦童而习之,虽痴恶病狂,而冥府油锅,卒以失口诵咒而免。呜呼!佛法神奇,梵咒灵验,真烦恼海中大甘露也。



二十三、武昌僧为菜害猪  江心招报
 

        僧某,在俗时种园为业,偶邻家一猪食其菜,怒以锄捶杀之。后出家,住武昌北门外三官殿,夜梦一黑衣人谓曰:「我只食汝几茎菜,便害我命,我今已变为虎,汝纵往天上,必报汝仇也。」

        僧寤而恐,百计思避,皆非善地。独东门外有龙蟠城,突出江心,壁立数仞,非舟莫渡,僧遂往栖止。

        忽一日,早起出门望江,见一兽浮巨浪而来,意谓是牛也。近前瞩之,忽跃起一虎,啮其僧立毙,万人皆骇。系甲午(一六五四)年除夕也。

    罢翁曰:余住寒溪安国对江,适在其处,千万人皆见。



二十四、王子房舍昭庆栋梁  大彰灵异
 

        昆山王澄川先生,讳永祚,官郑阳制台时,买大楠木十余棵回昆,中有三株最巨,长十余丈。夫人吴氏,笃好佛,谓儿子房曰:「视有造大佛殿处,必舍此为栋梁。」乃浸在西关外漪园。

        前大节钺王公,欲造水车船,点兵丁取其木,初百人,增至二三百人拽之,屹然不动;王公不信,亲巡至昆,点兵垂五百人拽之,复不动,王公叹曰:「此神木也」。

        杭州昭庆寺,适建大殿及天涌戒坛,缺九架大栋梁,僧徒往子房告募。子房曰:「此先母夙愿也,然王公曾数百兵拽不动,师能拽之,吾即舍矣。」寺僧遣四十余人牵挽之,立行。今巍然架在两殿,为西湖巨观。

    罢翁曰:子房在江陵护国寺,为余亲述。余至昭庆瞻礼,不胜嗟异!



二十五、汪司马鱼顶金经  镂板传世
 

        楚黄梅汪静峰居士,讳可,受官大司马,长斋事佛。偶舟次江浔,日色将晚,忽见万鱼顶一木匣浮水面,公命舟人摝起置于船头。

        一夜,蹴踏有声,似有天人朝谒,心甚异之。早起,劈开木匣,乃一部篆书《金刚经》也。三十二分,每分各篆文一种,公立请书家洪公度摹勒刊板,自作序流通。以系龙宫物也,仍焚香顶礼,奉还江流。至今刻本流传于世焉。



二十六、赵朝奉以罗汉带回  因建大寺
 

        休宁赵朝奉同伴走海洋回,忽热病死,同伴弃之海山沙滩,扬帆径返。

        赵君被海风一吹,复苏,见海天浩荡,四顾无人,乃拨榛莽,历盘曲,上至山椒,忽见平处中有大寺,金碧辉煌,喜曰:「吾得生矣!」乃投寺,见异相僧四五百,恳求收恤,一僧引至厨下,令充火头,一住数月。

        偶问一老僧曰:「但见众师早餐,至午斋都不见,何也?」

        僧曰:「赴施主斋去。」

        赵君曰:「弟子虽未削发,为道人已数月,可携我一斋乎?」

        僧曰:「可。」

        次日傍午,老僧招至僻处,告云:「我等皆罗汉也,汝有夙缘,吾带汝去。」

        乃令入褊衫大袖中打坐,立即腾空,大海波涛,声甚汹涌,旋闻鸡犬人烟,知是城郭。有一家,场聚众僧,振铃宣疏云:「奉为已故赵某府君,修斋礼忏,乃其子为父周忌追荐也。」

        赵君动念曰:「安得一传语,为家人知我尚在乎?」

        老僧已知,语曰:「汝欲传语乎?」

        赵君曰:「诺!」

        令出袖,置屋脊上,回头忽失老僧。

        家人惊见屋脊有人,梯视,乃朝奉也,一家喜踊。赵君虽喜,恨失罗汉,又极悲苦,乃画海上寺图,损资数万,创一大寺,额曰「建初」。现在休宁城内,乃明初事也。

    罢翁曰:余己亥(一六五九年)夏,曾至寺,见殿碑无数,主人惠文师留余斋,深悉颠末。     



二十七、王御史建医祖殿  得子免难
 

        御史王珙,字大美,号长石,靳州人。官苏松直指,初苦无子,以祈嗣请于先师三昧老人。老人适开建黄梅四祖寺,令创医祖殿于正位,必保得子。公笃信,顿发肯心,乃独力创建,备极壮丽,甲于楚。中殿告成,公旋得子。

        又闯贼将破靳,忽一老僧,趺坐公门七日,公出见问:「何所募?」

        僧曰:「不募别事,止化居士一门剃发出家。」

        公曰:「吾忝在官家,云何一门能剃削乎?」

        老僧曰:「稍迟,大祸立至矣!」言讫,忽不见。

        公恍然大悟曰:「此必四祖,现身说法也。」

        乃聚青黑衣帐帏幔,尽制为僧帽,将百顶,一家老幼皆剃发。忽报城陷,遁入城北隅四祖寺,全家获免。

    罢翁曰:此余四祖现前公案也。公建殿,本为祈嗣,乃一家九十余口,因此得全。所谓买铁得金也。呜呼!能谓佛法无灵,而作福赚人也哉?



二十八、张封翁以还金厚德  子孙世显
 

        余昆山友,孝廉张鸿乙,讳立廉,曾祖虚江先生,讳邦宪,任云南御史。其父初操一小船为业,忽一村翁来雇船,手携一黄布袱。

        问:「何往?」

        翁曰:「余年老无子,止一女在某处。有田一顷,已变价,携往婿家养老矣。」

        到岸已晚,村翁遂去,舟返原处。次早扫船,见黄布袱在,手提甚重。

        张公曰:「此昨老人养老物,性命所系也。」

        仍不远五十里,舣舟到泊岸处候。至傍午,见翁杖而哭至。

        张公曰:「汝物在,敬来还汝也。」翁大感,欲分惠,公不受。

        生子虚江先生,登科甲,为显官;孙鲁,得乙丑进士,晋江令鲁传初任学愽,后亦居高位;鲁唯癸丑会魁,历任至八闽方伯。子孙蕃衍,所居地今名张浦。

    罢翁曰:虚江先生,教养皆寄外家。初预童子试,有名,欲就府试,到舟别父曰:「已出案,欲往府。」父惊曰:「儿有何病,出汗耶?」其愿朴如此,附发一笑!       



二十九、钱州侯请律师授戒  烛现佛像
 

        己卯(一六三九)年,余初馆州署,次年州侯钱希声,讳肃乐,以催科劳顿,大发吐红。忽梦一垂发老僧告曰:「汝欲病愈,须受菩萨戒。」觉,请余垂问。

        余曰:「现有三昧大律师,在昆山昙华亭,非奇遇乎?」

        希翁急具礼,嘱余敦请,余就道。

        其夫人董氏最好佛,每日佛堂燃大炬数十。是夜,复燃烛恳祷曰:「若请大和尚授戒,夫病得愈,求现瑞相。」

        祷讫,见佛前数十炬上,皆现莲华佛像,螺髻面目,一一精细,经时不坏。

        次日,昧和尚至榻前,希翁一见,惊喜曰:「此即梦中所见也。」为秉炉授菩萨大戒,病渐愈。

    罢翁曰:希翁治娄五年,厘奸剔蠹,矫正风俗,为良吏第一。余教其两弟肃范、肃遴,在署四载,请授外,唯坐禅礼诵,通体是僧,希翁间进一谈佛法而已,现佛事,阖卫人亲见,凿凿不诬。然三昧先师,晚年道行愈高,神屡显异,如九江鲟鱼觜冯大王、昆山金小乙神、梁溪城隍,皆现身乞戒,降乩传示世人,不独州衙现像也。



三十、葛朗玉父子刻劝善书施人  全家免难
 

        昆山葛朗玉,讳锡琬,次子稚坚,同心行善,好刻劝善书布施,集《太上感应篇》、《广疏》、《法华感通录》,刊板流通。

        己酉(一六六九年)七月初六,昆城破,父子俱匿后园草莽中,兵冲入搜索,获朗玉,朗玉狂呼,稚坚愤思救父,从草间奋然跃出曰:「此是我父,切莫害!」

        兵曰:「有金银,即不杀。」

        稚坚疾应曰:「有。」

        引至梅树下,以所瘗一皮箱六百金与之,兵感其意,反为守门三昼夜,全家六十口无损。

    罢翁曰:初稚坚以二书嘱余作序,余草就戏语曰:「乔梓有此大善,即有大难,无妨矣!」未几果应。流通善法,功岂浅鲜?稚坚于危险中能舍身财,脱父虎口,不惟精诚,兼有胆气,真至孝也。



三十一、孙学宪因罗汉回生  塑像竖碑
 

        嘉善孙籀,字殿英,十二岁往嘉兴府,预童子试,被丛人推门压死。一昼夜,魂飞空中,经灵隐寺,过见十八番僧,以手牵挽,拽转其魂,送还原处。夜半复苏,身在黄正庙也。

        后登进士榜,到灵隐,见飞来峰、冷泉亭,宛如昔所见,乃悟番僧皆罗汉也。任山西学宪回,复至灵隐,适遇建罗汉殿,遂发心塑十八大像,并悬匾竖碑,以纪斯异焉。

    罢翁曰:癸卯(一六六三)年,余先师具德老人重兴灵隐,方建五百罗汉殿,孙公适至,见上梁,遂发心塑像。康熙丁未(一六六七年),余继任灵隐,孙公复来悬匾,作记立碑,现嵌罗汉殿门侧。



三十二、北高峰五圣募石柱助建  灵隐大殿
 

        康熙辛丑(一六六一年),具德和尚鼎新灵隐大殿,少一石柱,无从购觅。

        杭城屠居士名成凤,梦峨冠者五人,降其家,语曰:「汝家一石柱,可施我?」

        士问:「何用?」

        神曰:「助建灵隐大殿」。

        问:「尊神是谁?」

        答曰:「北高峰五圣也。」

        梦觉,到灵隐察探,果然其家祖遗一大石柱,在三板桥刘家园内,立施到寺。今殿之西南隅一柱,刻「五圣尊神劝助」者是也。



三十三、太仓水陆期中  神鬼显异
 

        乙酉(一六四五年),遍地屠戮,冤鬼充斥,娄东绅廉士庶,嘱余超荐。

        余就大西关外地藏殿,建大水陆期场四十九昼夜,后为净土忏坛,中堂诵《华严》,下堂礼诵杂经忏,并作法事。
余夜分,亲闻鬼啸,一夕焚疏,群鬼欢踊出声。

        巿民叶华,字瑞芝,及庠友陶子安仆,俱以不净,秽触坛场,见神槌击而卒。



三十四、昆山安禅庵地藏  忏期纪异
 

        余哀愍幽趣,撰《地藏忏仪》,既成,友王周臣发心刊板,兼施百余金,令就昆山安禅庵集僧修礼,荐室吴氏。

        余以戊子(一六四八年)九月望日起期,张占三居士远居张浦,隔二十余里,绝不闻耗,预于十四夜梦至安禅庵中,见坛场严整,众僧执炉礼忏,拜问:「所作何事?」

        主僧答曰:「礼出地狱忏。」

        少顷,便见无数罪人,皆破头剺面、截手断足、流血被体,数百近前,僧以水洒曰:「生天去!」罪人即腾空去,如是者数番。

        占三惊颤,僧告曰:「汝当受五戒,方免此难。」占三即跪禀受,醒而大惊。

        凌晨疾趋至迩求弟斋述梦,迩求曰:「今日安禅庵中,愿云师方起期,修礼地藏忏,非出地狱忏法乎?」

        占三骇绝,立奔至庵,誓充劳役,终期不懈。



三十五、张迩求食荤感梦  斋戒圆期
 

        崇祯戊寅(一六二八年)冬,余砚友张迩求,讳立平,请三峰大树证和尚,于山北清凉庵起禅期。迎和尚进院毕,迩求回宅,偶食鸡子、鲜鱼。

        是夜,忽梦至庵门,见龙天八部,青发獠牙,种种异状,五十六神大队出门欲去。

        迩求仓忙问曰:「众菩萨何往?」

        答曰:「吾辈,护道场神也,尔为期主,回家食荤,吾等不愿护法,欲散去矣!」

        迩求梦中叩首流血,苦陈忏悔,众神复进。迩求由是终三月期,坚持斋戒。

    罢翁曰:次日,余语迩求兄曰:「此龙天,因兄久兴佛事,积有厚福,故示梦以完期也。万一福轻,无以向应,道场必散矣,岂不危哉?」



三十六、龚尔茂以广施劝善文  神降显灵
 

        龚璋,字尔茂,杭州籍,生长燕京。性好善,因曝书籍,捡得《梓潼帝君劝行阴隲文》,读而喜极,即发广愿,刊板流布。为史部当该,因竭力印施,遍行诸省,不下数十万纸;又转展劝化,不数年,计至二百余万。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于厅前印文处,昼见帝君绿袍玉带,降在堂中。因画像供奉,合京感动,凡有禳灾、疗疾、祈嗣、保寿,皆至其家许愿印文,一经尔茂祷告,无不立应;乃至盲人复明、癫人顿愈、神像点首、枯树重荣,种种异事。

    罢翁曰:庚戌(一六七○年)二月,龚公以丁艰回武林,宿灵隐,亲为余述,兼惠《梓潼报应录》,备载灵异。



三十七、踈山大殿天王  两显灵异
 

        抚州踈山白云寺,为匡仁祖师道场,大殿上有多种灵异。

        万历间,一僧中夜,在殿门外经行,香灯久暗,忽地大光,僧蓦推开殿门,见泥塑散脂天王像立在傍剔灯;俟以天明,其僧指出:「是此位!」

        又一孝廉,在殿避暑,帐帷天王前,祼形偃卧,梦一神按剑呵曰:「汝亵慢至此,不念是文星,当一剑斩汝。」

        天晓,睁眼视之,恰卧在杖剑四天王前,孝廉蹜颈流汗,忏谢改行。

    罢翁曰:余乙未(一六五五年)曾一宿踈山,隔十年,乙巳(一六六五年),以缁白固请说法,开建禅堂,知寺中异事甚众。青龙山傍栽松,为祖师手迹;龙王凿石,成三大井;半幅袈裟,遍覆五峰,成白云故,额「白云寺」。永乐中,赐内帑建殿,大盗来劫,见四围皆棘门,内列天兵;天明来探,空豁无影,乃归心道本禅师,并舍贼船,助建大殿,今拥壁皆船板。坐莲叶看经者,即贼像其遗迹也。



三十八、李铨部以造像获嗣  始终守节
 

        铨部李白春,号瑶圃,丙辰(一六一六年)进士,素不近僧,后三子皆夭。

        父敬泉,就公第延华山三昧老人斋,公从屏后一望,惊曰:「此十五年前,见梦者也。」遂出,叙欵洽斋。

        次问曰:「师能代某祈嗣否?」

        昧老人答曰:「公家福力大,必作奇特大福,方有感应。」

        公固请作何事?师曰:「华山大殿,方造文殊、普贤二大香像,约费二千金,公能成就,保得子矣。」

        公诺,既施出一千四百金,师先为起一法名曰:「定智」。

        文殊像方就,即生一子,乳名「智郎」,即今邠肇也。

    罢翁曰:公自沧桑后,即杜门教子,不面官府,坚持一节。年近九十,忽见空中旌幢羽葆,仪从来迎,遂冠带,怡然脱化。尝语显曰:「吾经乱破家,地窖所藏,搜掘殆尽,止有华山,所修薄善,是他门拏不去底。」又曰:「与其昔年有家无子,毋宁今日,有子而无家。」此皆公见到,而自得受用处也。     



三十九、李伯馨心念杀人  却为心鬼所杀
 

        李梦桂,字伯馨,即铨部瑶圃公长君也。有门下客,号朱三胡子,与仆辈通谋行事,伯公极恨之,欲置之死。

        一日,以一名刺,命仆送县,嘱收朱三付狱,仆匿刺伪报云:「已付狱。」

        又一日,以名刺嘱讨朱三气绝,仆复伪报:「朱三已毙于狱。」

        未几,伯公病,日见朱三胡子来索命,家人以先共朦胧,不敢言朱三尚在,日为祷神祭鬼,伯公眼中所见,卒不能解,竟被朱三捉死。

    罢翁曰:佛经言:「一切唯心造」;又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成佛成圣,皆由自心,纵堕三途,亦由自心。朱三俨然尚在,伯公所见复何物耶?曰:朱三虽生于家人之手,而已死于伯公之心。外冤可解,心冤不可解;外鬼可送,心鬼不可送。伯公以自心之朱三,作自己之冤对,竟至自伤己命,非一切唯心造而何哉?卒之伯公已归泉下,而所谓活朱三者,方高冠大袖,摇摆街衢,不令人千古绝倒耶?祖师曰:「莫教心病最难医。」所以,儒者慎幽独,禅门绝渗漏,为修行第一要着也。



四十、久病翁喜还夙债  顿去心蛇
 

        明太仓一周孝廉,以家贫不能上公交车,邻翁富,以百金贷之。后孝廉成进士,授京官,多年不还乡。邻翁罹横祸,家道耗尽,因成病,久卧床褥,思念贷金,心衔恚恨,病久不能举火,恨益笃。

        后周公回里,忽忆前事,问家人:「邻翁在否?」家人具言贫病状,公蹙额曰:「是吾过也!」立以原银,外赠百金,赉至床前,病人一见喜极,咯然吐出一蛇,病顿霍。

    罢翁曰:余至友惠大师,从吴门归昆,泊舟真义时,秋水澄彻,见河底一小虾麻虫作水沤,泛起至水面,一爆即成蜻蜓,连爆数个。次见一虫泛起,师戏以青芦一顶而下坠;又努力泛起,复一顶而坠;连顶三次后,此虫竟不泛起,乃横爬上岸,爆出便成蜈蚣。一念心毒,形骸立变,真绝异事。《楞伽》云:「众生心识,有不思议熏,则有不思议变。」邻翁以恨久而成蛇;水虫以毒极而立变,皆心识中不思议事,所谓性具也。恶既如此,善亦复然,《华严》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于此可廓然大悟乎!       



四十一、马给谏以祸亏斋素  竟归神道
 

        平湖给谏马嘉植,字培原,甲戌进士,操行清正,内外淳洁,奉差任外。时因某衙门解欠粮陈明甫二吏至,嘱扑死,马公从之。

        九日扫墓,忽见二鬼陈冤,马公曰:「此某台意,非我也。」

        鬼曰:「此罪我二人,偶为替身,原非本犯,若老爷赐一驳问,我即辨明,以雷霆之下,不容置辨故,负冤而死。今我二人虽不敢索命,老爷不久亦当谢世,为浦圻城隍矣!」

        马公闻言,大恶之。遂持斋戒,礼雪窦石奇老人披削,法名「行且」,号「僧祥」,清净修持已十二年。时寄静东湖化城庵,与主人慈岸师友善。

        忽一日,以小恙食鸡子,夜分,复见二吏现前告曰:「老爷以破斋素,势不能留,某日当赴浦圻矣!」

        马公悔恨,至期,目见候吏而逝。

    罢翁曰:马培老没为明神,似非堕落,然其素志在乎出世故,闻信苦修,何期斋戒不终,复归神道。信乎!修行当矢志铁石,断不可行百里而半五十也。
   

  《现果随录》卷之二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卷之三】

 四十二、钱伯韫以老年学佛  竟得西归


        大仓钱炳,字伯韫,生平极淳善,以明经授毗陵学博,七十余,升富阳令,慈恕越格。

        一日,鞠一大盗,盗诈言:「冤家诬陷,向公求活。」

        公作色曰:「汝焚烧人屋,劫杀无算,法应抵命。」

        盗奋然跃起,攫公案锡砚,向公胸一掷,公痛仆地,群吏攒盗毒殴。

        公蹶起,一手摩胸,却一手止吏云:「莫打,莫打,我这里不疼矣!」闻者绝倒。

        后返里,笃志修行,日诵《金刚经》,加以笺注,深得义趣。

        临终,心遂灵通,草自祭文及偈颂,命取清凉水快饮,洗荡肠胃,问:「清凉水在何处?」曰:「放生池水也」。
取至,饮讫,合掌曰:「我以佛力,径往清虚净界矣!」熙怡坐逝。

    罢翁曰:公,余父执也,彭城一门,皆余世好。余甲申(一六四四年)闻变出家,公亦归田学佛。至太平庵,下问佛法,示《金刚》批注,极其笃嗜。临行洒脱,且有异征,非一生行善,末路修持之明验乎?孙三锡,己酉(一六六九年)复隽。天之报施善人,不爽如此。



四十三、黄摄六笃志西方  克期善逝
 

        大仓黄摄六,讳翼圣,字子羽,素为莲社中胜友;虽贵裔,博学修洁,笃好云栖教,一门精修。以荐辟宰蜀之新都,治民以慈,惠声蔼着。相传饭僧县堂,躬行匕簋,布嚫施,继以膜拜,闻者怪之。

        后献贼寇西川,所过屠戮,尸骸山积数千;僧感公德,誓登城击板念佛。中夜,佛声震天,献贼怪问故,土人答曰:「以黄知县平时好善饭僧,僧为打板念佛,以守城也。」贼诫勿扰,寂然而过,鸡犬不惊。

        后归田,坚修净业。己亥(一六五九年)阳月,疾稍亟,余与其内兄王烟翁,冲寒过其庐,则四壁张弥陀像,为西归计矣。乞余丙夜授菩萨戒,余为极谈唯心净观。摄公曰:「吾神明愈健、誓愿愈坚,自信生西方必矣!」

        次晨与言别,克八日必行,屈指果不爽。

    罢翁曰:人尽以公县堂饭僧为怪!己亥(一六五九年),公东归,余晤于其弟扬先兄斋,问:「公堂饭僧信否?」公曰:「此余常行,不足异也。」竟以此免贼难,非现在因果耶?一生笃志西方,终能克晷不爽,莲台高步,复何疑哉!



四十四、王奉常以累世修积  科第蝉连
 

        大原先文肃公王锡爵,号荆石,明神庙首辅。虽贵显,终身不二色。其立朝鼎望,建储元勋,载在国史,兹略纪者,居乡一二逸事也。

        公为人谦恭温厚,独御下以严,好朴素,不许仆衣纨绮;或仆辈与人争殴,进前肤愬,公必曰:「相府一犬,人犹别眼视,况人乎?」必先责仆。

        公好植菊,多生千余本。偶一里人,向园丁乞菊,丁曰:「明日来」。明日人入园,适公低头对菊坐,其人不知,蓦拍公背曰:「老伯伯,昨日许我菊花尔。」公抬头,人惊仆,公慰谕曰:「莫惊!莫惊!」令童子取几本送出,其厚德如此。

        梵字无大小,皆书额护持。晚年,命工以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在上,施人供养,不记数。子缑山先生,讳衡,亦榜眼;孙奉常烟客翁,讳时敏,笃奉佛教,增修世德,俭岁首倡粜官米,兼煮粥济民,请瓶 窑闻谷大师至娄,创兴佛法。

        孝廉陆允升,字子就,梦至一大寺,六人挑豆至,黄豆中杂以蚕豆,老僧曰:「此皆烟客翁前生所积善业也。大善记一蚕豆;小善记一黄豆,凡六担。」子就遍告,人无不知者。

        今子九人:次子揆,第八子掞,次房孙厚初,皆进士,一门厚德,荣盛未艾。

    罢翁曰:烟翁全福,世所希有,坚修亦复希有。每昧爽,即盥嗽礼诵,声琅琅达户外。尝语余曰:「吾十七岁持《金刚经》,至今年垂八十,未尝缺一日。每日持诵有定课,皆用铃记。」非夙世勇猛修习,乘愿再来,能有此?余与烟翁,莲社同事四十余年,知之最深也。



四十五、谭宪卿创大悲坛祈嗣  立生双璧
 

        常熟谭宪卿,号扶风,家颇厚,年过壮无子,合族声言:「欲来析产」。宪卿大恨,立誓曰:「吾宁修舍到赤贫,决不为若辈分析」。

        乃赍五千金欲兴大悲忏坛,卜地至玄墓,见梵天阁后,地敞面湖,景致绝胜;乃陈愿于剖石老人,老人许之。遂以香泥筑地,创成精洒忏坛。坛就,随忏师礼四十九昼夜。

        是年回家,侧室生一子,衣胞皆白。元配某氏素不生产,亦发心捐千金,建一白衣阁于玄墓,立愿云:「若我亦得生育,即大士有灵矣!」未几,亦生一子,胞白如初,今伯仲皆游泮焉。

    罢翁曰:丁亥(一六四七年),余侍瑞光、玄墓、灵隐三老和尚,从三峰过虞山扶风设大斋,见其二子。居民一见皆曰:「此普门大士求来子也。」



四十六、先府君以精虔事佛  屡感奇征
 

        先君,讳梦虬,字开云,号闇修居士。

        幼游泮,初不甚信佛,以前母吴氏劝诱,忽梦巨身佛放顶光,光中复现悉达像,为先子授记,由是笃信。

        馆海滨陆鳌峰居士家,立誓结坛持咒四十九昼夜。期满之日,中夜,面像持咒,忽见大士像走下座,近身,以手遍身摩按,手到处骨节如火;摩竟,熙怡笑语云:「不须这等苦节劳形。」复点指云:「到某时,吾遣某星来佐助汝。」仍步上香案,从此文思涌溢。

        又一夕,梦关圣左手持红笺,右手以指作写字势示之,先君初不解何意。次日,进双凤关庙,见正面横枋无额,悟曰:「得非欲我作赞,悬此乎?」卜筮得三圣,遂归。张帝君像,焚香祝曰:「若圣意在赞,乞助我文思。」纔搦管,若有神助,不寸香许,走笔立成,文不加点。合镇惊异,乃醵金作匾,盛仪卫鼓吹而升焉,实万历戊午(一六一八年)圣诞也。赞录于左:「瞻仰帝君,堂堂丰致,想当年,偃月刀头,轰轰意气。何曾习定参禅,妙证菩提?何曾炼气凝神,胎仙冲举?如何却哜高真位也?只是一片刚心,终身持到底;一句盟言,终身践到底。更不知怖死贪生,畏首畏尾,所以志欲吞吴灭魏,只为孔怀兄弟,直至殉国捐躯,赤心不毁。到如今,精英照耀,日月经天;浩气充塞,江河行地。这便是曲能有诚,诚则明矣。噫嘻!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何代无之。曾见有异姓同胞,矢心不二,如 大帝立个千秋样子,令后人景仰归依,斋明承祭,效学桃园结义,毕竟谁人能继?洋洋如在灵爽,彻人肝肺;历代褒封、普天崇祀,未足展下民之志。我 圣天子宠眷綦隆,礼文殊异,上徽号    三界伏魔大帝。」

        男戒显曰:先子一生,内外刚方,不欺暗室,尘视功名,笃嗜佛仙;修持四十年,至六十六,无疾脱化,面发红光。非内力有得,其能然乎?所著有《三教真诠》《出世先资》《荷亭谈道》《金壸平说》等集。



四十七、上天竺铸铜像大士显灵  自赐黄泥
 

        己酉(一六六九年)夏,余受同社一许友托,董铸上天竺观音铜像。五月十八日,命工易仲华起手作胚胎,苦本山无黄泥,从数里外贸得二担,心甚忧之。二十日后,忽狂雨连澍,大殿东上白云房,有楼五间,上临危崖,忽裂开二大缝,献出黄泥,势欲崩坠。本房仰峰师急呼:大殿取土千担!楼得免压。而铸场胚胎炉灶等,充然足用矣!像成,端严妙丽,绝类灭塑,万人赞叹,现供大殿侧座焉。



四十八、金溪县青蛙使者  显异宝迹
 

        抚州金溪唐,置县初,便有一神,现身为青蛙,称「青蛙使者」,至今显灵。其形颇巨也,绀绿身,负七金星,有圆爪,不类凡蛙。今在水门庙,每端坐一小榻,受人祷祝,但降福,不甚降祸。有相犯者,但多化蛙,乱集头面、或袖中被里,使人警觉。时遇兵丁,剁作二块,立成二蛙,投入沸水,蛙遂满锅。严冬日,入净水碗洗浴;隐显不常,多寡无定,灵非一。

    罢翁曰:余以九江文灯岩道翁说,丙午(一六六六年)春仲,从踈山留心往访。初至水门庙,蛙不在,七日后方归。主僧复初盒而示我,余置左掌,为说三归五戒,寂定不动;说竟,走竖壁如飞。因赠诗曰:「绣谷初分壤,天蛙早赋形;一多难定数,隐显自通灵。银榻传千变,金精迸七星;欲知神迹异,今古水门青」。



四十九、黄州安国寺张真君  凭小卒降笔
 

        黄州南门外安国寺,旧有睢阳张公祠。正德(约一五○六年)初,太守卢浚毁神祠,误暴公于烈日中。太守一舆卒,目不识丁,神附其口,骂曰:「尔以我为何人,敢尔肆傲耶?」命具楮墨,走笔书云:

        「皇天生我兮男儿,君王用我兮熊罴;力拔山兮风雷,气贯日兮虹霓;月正明兮拔鎗捋剑,星未落兮击鼓掀旗。捣贼室兮焚寨,脔贼肉兮充饥;食马革兮既尽,杀妻妾兮心悲。誓为死战兮身披铁甲,愿为厉鬼兮手执金锤。亦莫指我为张仪,亦莫指我为张飞,是张巡兮在世,与许远而同时。在东岳兮押案,都统事兮阴司;侍蓬莱兮殿直,任酆都兮狱推。景佑真君兮人间封爵,忠烈大夫兮天上官资。谩濡毫而染翰,俾世人兮皆知。」

        太守赌此灵异,惭愧惶惧,具牲腥鼓乐,拜而舁神归座焉。

    罢翁曰:余庚午(一六三○年)六月,在江阴科试,亲见一友单裙纱袿,媟慢睢阳,被神击死。真君奇忠异烈,日月争光;猛气精英,金刚不坏。谓神明而可侮慢,岂智人也哉?     



五十、徐亦史捐财惠民  随获美报
 

        余友徐亦史,讳籀,癸酉(一六三三年)孝廉,授黄冈令。莅任次,遭民间回禄,火后躬往编户点名,及二千家,遂罄家中所挈二千金散民,搭芦席棚,暂令栖止。

        未欠征国课四千金,入鞘在衙,明晨起解。大盗知之,夜统五六十人,从城头突入衙内,斩劈箱箧,荡无所有,以响应贼遁。

        次日,呼解夫进衙,银乃在堂前露地,以庐席覆盖,盗不知也。

    罢翁曰:次日,余语亦史曰:「公得保此四千金者,以前日舍二千金与百姓故也。舍一得二,既获对合,复不损官箴,非现在报应乎?」亦史笑而颔之。又曰:「前舍银与民置芦席,而此四千金即以芦席得全;造物机巧,明明示人如此。」



五十一、俞春蛟以饭僧免回禄  增修福行
 

        杭州俞春蛟,因祈嗣,立愿斋僧十万八千斋,至四万便得子。

        某年,城中失火,延烧四五里,火已逼其门,四僧来索斋,俞曰:「家将煨矣,何暇作斋?」

        僧曰:「但去炊煮,我为汝守宅,保无事。」

        俞从之,饭熟,僧已去,反风灭火,竟得无事。俞大感叹,复立愿斋十万八千。       



五十二、朱君以僧预为作法  火难得全
 

        朱居士,亦杭人也,以母好善,饭僧无虚日。某年一僧受斋,次索二碗,点书字在内,却对合封函以授斋主,命供家堂:「待有难过,方启。」

        一日,杭城大失火,独朱舍得全。事过,忆僧语,开碗视之,乃下一碗书「火」字,上一碗书「水」字也。



五十三、蒋素公以续菩萨指  获荐贤书
 

        黄梅东山五祖,系是肉身。楚中初乱,兵丁蹂躏上山,一兵,欲验肉身真伪,妄以刀斫下一指,兵下阶,随颠狂自杀。

        指久失,忽为一村媪所得,以示文学蒋素公,讳文素。公以重资易之,命漆工仍续上,完好如初。

        壬午(一六四二年)秋,忽梦五祖谓曰:「念汝有续指之功,令汝登乡榜,当在八十名也。」已而果然。

        素公由此笃信佛法,力行善事,修建平政桥,勒宣圣石像,刻《金刚经》印施,路口建亭施茶,种种功德,在人耳目。

    罢翁曰:余辛丑(一六六一年)初,移笠黄梅四祖,素公阖门皆来归依;住破额七载,甚得公力,因备悉公行事。



五十四、尹宣子以难地礼忏  竟得生全
 

        嘉鱼尹宣子,讳民兴,号洞庭。祖太仆卿,讳相父,因无子,广兴福事。梦上帝付一僧为子,随行至中途,僧顿足大悔曰:「吾苦修几十载,本期出世,乃竟堕红福耶!」决然欲返,尹公苦言劝谕乃止。

        未几生宣子,中戊辰榜进士,初授泾县令,考选兵部职;方因弹劾宰辅,奉旨收付诏狱。

        公见生死呼吸,心怀危惧,乃拉友十二人,日夕恳祷礼忏,以祈佛佐。余同难者,或放浪樗蒲,纵意饮啖,反笑其迂。

        后屈指,礼忏诸公,一一昭雪,蒙恩释放,余笑者多不免焉。

    罢翁曰:洞老与余颇称莫逆,初晤武昌寒溪,次迓余至赤壁庵园,同郭些老住数日,讲论佛法。此二事,皆洞老口述也。又倪扑老,讳嘉庆,因工部诖误,亦在狱。公日夕精虔,顶礼大士,礼忏诵经,满壁忽绣出莲华,不久得释。后出家浪杖人座下,主席青原,号啸笔和尚。信乎!佛法广大,慈门能悲救苦难,真呼之而立应也。



五十五、张镇台以韦天示梦  安国重兴
 

        三韩张龙宇,讳大治。协镇黄州时,忽梦一坐相韦驮,持杵语曰:「汝住华房,我反住茅屋,速盖殿与我。」
张公问:「菩萨何处?」

        韦天曰:「安国寺」。

        觉而立督人诣安国,寻至厨下,果有坐相韦驮在茅屋中,倾侧欲倒,大为惊异,立发五十金盖殿。寺在临皋街,系苏子瞻习静处,颓塌已极,张公曰:「神既示梦,数当鼎兴。」

        余时开法武昌寒溪寺,公躬造,坚请重兴安国。余以戊戌(一六五八年)秋经,始创建殿堂,成大禅席。

        考之古志:南唐时,舍宅建寺者,名张大用;今来复兴者,名张大治。知必前身、后身也。余因裒《临皋唱和集》,表明斯异焉。

    罢翁曰:公总镇崇川,因一大士像海上浮来,甚显灵。公请至南郊,复鼎兴寿安古剎,创殿堂、浚池沼;后筑金鳌山,成大名胜。非乘夙愿力,何能所至蔚建宝坊如此?余临皋赠诗曰:「不因夙构空王寺,安得来参老将神。」又崇川赠曰:「临皋已创江天寺,海国重开水月堂。」皆实录也。



五十六、二人敬慢关帝  荣辱异报
 

        太仓卫汪指挥最善射,施百户最不谙射。某宪台素严暴,巡方至州,施君惮之,乃具牲牷酒醴,乞神力于关帝,止求中二箭,以免责辱。方祷告,汪指挥猝至,大笑曰:「为甚白日见鬼乎?但以酒肉请我,我教汝射,百发百中矣!」言讫,即乱取神前酒肴大噉,侮慢而出,施大恶之。

        及宪司下操场,汪首出射,三连发,皆风吹斜,不中,方寸遂乱,全围皆脱;施信手射九矢,皆中。施受上赏,汪捆责六十棒,几毙。

    罢翁曰:此今娄事也,父老传之最确。



五十七、张其光违梦烹鳖  贪饕致死
 

        孝廉张其光,苏州葑门人,素好食甲鱼。

        崇祯丙子(一六三六年),登贤书,夜梦一黑衣人,乞命曰:「明日吾到汝家,必祈救我,不捄有祸。」醒以语妻。

        妻曰:「姑俟之」。

        适一佃户捕得一巨鳖,状如锅盖,缚以称贺,其光见而狂喜,妻谏曰:「夜来所梦,或此是乎!」劝放之。

        其光曰:「物灵则能托梦,此蠢物也,焉有是乎?」

        立命烹之,盛三大碗,其光一口悉餔之。当夕遂破腹发泻,不三日,泻死。

    罢翁曰:伊与余砚友鸿一张兄,同年亲见、亲闻者。茂年孝廉,竟以朵颐丧命,良可叹惜!



五十八、王指挥以恶性为蛇  隔生余报
 

        太仓卫指挥王二,初生下盆,即能言隔生事。言:前生系山东某府大乡官公子,家累巨万,最好施予,广积善果,但性凶恶,捶杀僮婢无数。

        死见阎君,罚于金陵聚宝门内城磡下为蛇。身既大而性不昏,厌恶欲寻死,乃夜以身横城门下,五更城启,为众车碾烂。

        蛇魂复见,阎君曰:「汝蛇报未满,何得自寻死乎?当再为蛇,抵除夙业。」

        余叩首哀吁,恳陈不愿。阎君曰:「汝却作得有福,当受福报,惜以恶性,定业未消。」

        余又恳苦求免为蛇,阎君曰:「也罢!只得带余报去。」

        乃命托生太仓卫为指挥,家亦豪富,但胸前有一蛇皮,班剥腻滑,长七八寸,阔二寸。每至暑月,腥气逼人,满座掩鼻。时令家僮,以盆水频频揩拭,惭恨切齿。后兄死,得袭职,州人称「蛇皮王二」焉。

    罢翁曰:此余先君同时人也。时时援此以示训诫,故童而习之,颠末甚悉。佛经备载,众生性习愚黠,面貌好丑,悉系前业,岂不信哉!



五十九、汉口屠人不听僧劝  立招惨报
 

        汉口僧,号弘戒,专化人放生。

        一日,遇屠者肩擐一犬,僧苦劝买放,屠者坚执不允,乃语云:「汝与狗夙世冤业,吾不能救也。」合掌礼屠者三拜。

        是夜,屠人宰犬,手举下锅,忽沸水溅心头,烂七日,洞穿而死。汉口人感动,遂醵金建今放生庵焉。

    罢翁曰:余往来汉上时,寓此庵,知其开山缘起如此。



六十、高邮猪遗身换席  始终还债
 

        高邮三垛镇一村翁,养一母猪,生育甚繁,年久致富。

        忽梦一人语曰:「吾多年还汝旧债,止欠一肩芦席。」觉而疑之。偶报母猪死,村翁怜其有功,命其子埋之。

        子持锹,方在河畔堀坎,忽一芦席船至,问埋何物?子以死猪对。

        舟子曰:「猪虽自死,尚可啖也。」

        竟以芦席一肩易之。子顶芦席回,父大嗟叹。

    罢翁曰:此余西堂卓源亲见者,为余言之。酬偿业债,纤毫不爽,可笑!可畏!



六十一、蓬阗镇屠牛恶户  立招业报
 

        大仓蓬阗镇一屠户,业宰牛。从江北买牛回,已抵岁暮,从妻索肉食,妻答:「无」。屠人奋然持刀,割牛舌付妻烹煮。自往房中坐,向妻装镜台照面,以刀修刮眉毛。蓦地,吊窗绳断坠下,头劈两开,立刻命殒。镇人众口传述。



六十二、居道人乱啖库物  转身作驴
 

        金陵华山居道人,不信因果,贪饕库物后,溺死门前戒公池中。

        未几,托梦达照阇梨曰:「我已为驴,明日当至常住还债。」天明,果然。呼:「居道人」,则疾足迫前;频到库房索物啖,习气如故也。酬债几年,果仍死池中。

    罢翁曰:此余华山典故,一乘皆知,因果灼然者,岂不可畏!



六十三、曹翰以屠城为猪  遇缘得救
 

        苏州刘锡玄,字玉受,号心城,庚戌(一六七○年)进士。

        初为庐陵教授,应滇聘,道过黔中,回泊舟邮亭,梦一长面伟人告曰:「某朱将曹翰也。予在唐朝为商,过一寺,见一法师登高座,讲佛门《四十二章经》,余发心设斋一堂,随听经一座;以此善因,世为小吏,从不脱官。至宋初,升为偏将军,名曹翰,征江州久不下,怒屠其城。自此以来,世世为猪,受人屠戮,今公泊舟处,乃吾死所。少顷,第一受宰者,即我也,有缘相遇,愿垂哀救。」

        刘公蹶起,呼仆视船头,果屠门也。少顷门启,抬一猪出,号声动地,刘倡买载回,放之阊门西园内,呼「曹翰」即应。公刊因缘遍布,兼载《黔枝偶存》集中。

    罢翁曰:猪业重性蠢,何能现梦?其能现梦者,仍是听经余惠也。余辛未(一六三一年)时,同公听讲台教于即中堂,公口述其事。余至西园,犹及见此猪身好洁,呼「曹翰」即应,与人无异也。然曹翰与曹彬,从兄弟也,武惠行军,不妄杀一人,勋荣冠世。曹翰乃恣意屠城,致堕畜类,累生酬债,慈忍分途,苦乐异报如此,呜呼!能拨无因果也哉。

    又王丹麓居士《遂生集》载,刘公梦中问曹翰:「平日见汝等受杀时,何法可救?」曰:「每当屠割时,苦不堪忍,惟闻念佛音声,遂解其苦。望公凡见屠杀割裂,经汤镬熟食时,乞念阿弥陀佛、或准提咒,不独解苦,且有脱苦之益。」言讫,悲涕谢去。



六十四、吴江路丛大报恩  奇冤立雪
 

        吴江南仓桥世官沈氏,有帐船若干,命仆辈诣乡索租。适一徽商附舟,偶见屠者缚一犬将杀,商即解皮箱银赎之,不觉露白。

        沈仆起害心,遂缚商人入大麻袋,沉之河底,船径去矣!

        所放犬呻吟河岸,乃退缩数十步,奋身跃入中流,衔袋一拖,即奔上岸,如是者数次,袋渐近岸。往来舟子骇绝,以篙一探,即得麻袋。见内有人,为解放,倒去水,人渐活。袋上有「沈府」二字,人皆知为沈官家物也。由是引商牵犬携袋,献之沈府,主人命藏之密室。

        不几宿,帐船归,点麻袋,独一船少一袋,立问故,仆曰:「偶风吹落水矣!」主命闭宅门,呼商与犬出,同谋仆六人,皆顿口伏辜;乃鸣官,钉之板门,活焚焉。

    罢翁曰:此余弱冠时事也,万口传异。



六十五、王郡丞赴任吴地  为蛙伸冤
 

        王公讳某,选苏州府同知,道经句容,将近丹阳,忽见群蛙数百,在公舆前叫噪跳掷。

        公停舆告曰:「果有冤,指我处所。」

        众蛙遂群集一处。公命人掘下,得一死尸,口中塞一鞭柄,上有脚夫名,至丹阳,一询而获。立嘱县令拷问,乃一商买蛙放生露白,而被脚夫害也,立为抵命。吴人因呼公曰:「田鸡王」焉。

    罢翁曰:此先子闇修公时事,庭训尝道及。



六十六、王晓江谢官修行  顿跻道果
 

        仪真王晓江,繇大学授邑佐。偶扑一候吏,忽猛省曰:「吾以富致官,而复以贿赂故刑人,岂不颠倒乎?」遂弃官学道。家资数十万,悉以檀施倾之,四十不再娶。暮年,豫留一巨棺置房中,夜充床榻。年九十余,坐化棺中,顶如火热者累日。

    罢翁曰:余新安友吴伯兼,亲见口述。《楞严》载:「人死,验其余热,生处立见。」古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楷定格则也。盖心存禅寂,则轻清而内凝;情滞爱憎,必重浊而附物。轻者飞越,云不下沉;重者沦坠,石不上举。积之一生,末后自验。晓江居士以五十年修炼,而顶上火热,非证圣果,必生净土矣,非旷世大达人哉!



六十七、贾客以诚心供佛  代杀保全
 

        一贾客,系辽东人,路拾一小铜佛像,大一寸余,系裤带上。每食时,不论鱼肉,必先抹佛口,叫曰:「佛爷你先吃。」同伴皆笑之。

        忽途遇大盗,贾客被杀砍三刀,身虽流血,竟得无恙。捡出腰间,佛身有三刀痕,贾人大哭,叩头高叫云:「佛爷救我也!」

        灵隐道源监寺亲见口述。     



六十八、回子击铜佛不坏  祸还卖主
 

        江宁卢府巷有一俗僧,好赌博,衣物荡尽,止存铜弥勒佛一躯,高二尺许,贸与回子,得银三金。

        回子夜舁像至家,以大铁锤击佛头,坚硬不动,迸出火星,回子曰:「想头顶铜厚?」乃击肚腹,弥勒忽开口,出声大笑,回子惊倒,叩头谢罪。明日香花鼓吹,送还本庵主。僧旋遁,得恶疾而死。金陵僧俗口述。



六十九、瘫子以拜观音  病愈兴缘
 

        杨州一瘫子,泰兴人,病瘫数十年。一日,捱到池头洗澡,摸着一磁观音像,遂供矮屋。每五更,东隐庵打钟,即起礼拜。

        勤苦五年,忽梦一老媪,以手按摩其体,呼令起来。

        答曰:「吾瘫已久,何能起?」

        媪曰:「不妨,今能走矣!」

        醒而立地,顿能步履。东隐一僧为披剃,男女惊异,投金钱供养者,顷刻得五六十缗。江都令母氏施以重赀,遂用建庵曰「存济」,今供像其中焉。

        伊目侍者与维杨众僧,亲见口述。



七十、徽商坚决进香  竟免火难
 

        明末,一徽商姓汪,僦居昆山王澄老对门,持斋三载,拟至普陀进香。

        某年元旦,已往东门玉龙桥上船矣,忽店旁起火,急报促回。

        汪君曰:「吾侪三年方赴南海,岂以一店易吾志乎?纵被毁,吾不归矣!」竟扬帆而往。

       香毕回昆,见四面店廛、及王氏阀阅大门都焚尽,汪店楼房独存,万人惊叹,此在昆目击。
  

《现果随录》卷之三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现果随录》卷之四

 七十一、黄州飞火乱焚  独免斋户


        癸卯(一六六三年),余度夏安国。七月望日,黄州城内外回禄,错综乱烧,不捱街巷廛户;黄冈县庭一槐坠火,烧去其半;赤壁江心一船,亦飞火被烧。独斋公数十家,如杨云峰、任季先等,皆火逼险极,竟安无损;甚至,有斋公住茅房,在火心者,亦跳越过,不毁。



七十二、贫女舍一钱铸佛  胜迹不磨
 

        苏州北寺铸弥勒铜像,炉方炽,一贫女,适解少小所佩一钱投之,盖花栏隆庆也。像成,钱现于腹之正中,剉去复现。

    罢翁曰:此虽一钱,难于富者千万,割所甚爱也。《华严》知识婆须密女,亦施一宝钱,供高行佛,竟登妙果。呜呼!苟发大愿,回向求佛,孰谓一钱少哉!



七十三、尧峰僧窃韦天灯油  立招谴责
 

        顺治丁亥(一六四七)年,尧峰一行僧,夜窃韦驮前灯油,口出吴俗俚语云:「莫管他娘。」

        次日,僧忽自反缚,跪韦天前,呵云: 「汝前日,在玄墓偷吃一盘面,我姑宥汝;今又窃我灯油,且口出恶语,罪死不赦。」

        合院僧惊惧,代礼跪陈忏悔,乃曰:「若非关圣垂慈解劝,立杵死,罚跪安香一炷。」

        香将完,众扶腋上禅单,又呵曰:「尚有香二寸,在灰内。」依旧反缚,跪床上。众拣灰内香,果二寸,香毕乃放缚。

    罢翁曰:此安禅庵虚白老师亲见,为余说。



七十四、毗卢塔鬼勾僧索债  酬毕方苏
 

        余丁未(一六六七年)二月,将下四祖赴灵隐,忽一僧伴四人游毗卢塔。蓦见中悬一人,急解下,乃常住火头也。
问:「何故自缢?」

        乃曰:「见三鬼,押我父索债,系我于梁也。」

        问:「何债?」

        曰:「我父,吉安人,名淦,十八为粮长。先收此三人银三百金,别用去,复遗害此三人,故来索债也。」言讫,仍震掉发颠。

        余为领众洒净、诵咒,复放斛食,备众房数大纸锭焚焉。僧见鬼拍掌领去,遂立醒。

    罢翁曰:父债子还,自是正理;然,为僧亦不得脱债,不可负人如此。



七十五、二孝廉侮慢文昌  身禄俱损
 

        福州孝廉林逸、王元升,累上春官不第,心甚愤愤。

        一日,醉往梓潼庙,见帝君像,指而嫚骂曰:「今不作汝矣,何为复在此受飨祀乎?」因上神座,尽力推像,踣跌粉碎。

        二人回家,大发热,帝君附体痛骂曰:「汝二狂生,前世止作几小福,上帝报汝以孝廉,且家赀不薄,已过分矣,何为狂妄放肆,毁坏吾像,恶至此极乎? 」立付地府鞫治。家人惊悸,连夕塐起圣像,卒不救而死。

        罢翁曰:丙午(一六六六年),余在闽亲闻此事,后询福州衲子,众口一辞,确实不诬。



七十六、二孝廉袭慢地藏  立死受报
 

        麻城二孝廉,一信佛、一慢佛,同读书地藏殿。

        忽一亲戚馈狗肉至,信者,麾令去曰:「莫儿戏!」

        慢者曰:「大人不见小过。」

        信者仓皇避至门外;慢者反上佛座,欲夹肉戏献菩萨,纔举箸空中,忽一推塌地,倒仆立死。

        少顷,门外孝廉亦死,同至冥府,见慢者拷掠笞榜,百刑皆受,以颈阶枷,枷上火起,遍体烧烂。

        冥君向信者曰:「汝信心,不应来!令汝来者,证知彼受苦,传示人世耳。」敕令回阳,遂苏。

    罢翁曰:杏岩支浮和尚及廓门石堂亲述。从来,慢神佛者,皆遭险报,世人不悟,往往以神佛为荒唐,辄加侮慢,自贻伊戚,悔之晚矣!



七十七、建昌小民秽污三宝  雷神击死
 

        建昌府南门外,一小民,姓王,素行不孝。乙巳(一六六五年)七月某日,买牛肉就净土寺僧锅烹煮。王人为小儿手刮丝瓜。小儿忽见一绯衣妇人,项负一大镜入户,以手指王人,王人即跪下。旋见一雷神,以椎击之,大火一喷,随出外发声,王人身面俱黑,立死;背有字一行,人不能识。

    罢翁曰:余是秋,适在建昌景云寺,去净土寺不一箭。余侍者,无不往观,城内外皆知食牛为罪。余乘机为严玉环台言之,立禁宰牛。



七十八、甬城人以秽触塔庙  立遭奇祸
 

        天峰塔,在宁波城中。某年九月,数俗子携酒肉欢呼其上,一人即于塔户溲溺,时秋空正朗,忽霹雳击其人,堕塔死。杯盘壸斝星飞,余人尽掷之塔下,塔随回禄,今复修整。

        又四明尊者法智大师塔,在延庆寺,众举子较艺寺中,一生就塔遗溺。

        旁有骇者曰:「塔灵不可秽!」

        生曰:「僧去数百年,遗骨既朽,何灵之有?」

        溺竟,突发狂悸,引刀自杀,同伴掖之登舟,复没水死。

    罢翁曰:钱希声州侯昆仲述。   



七十九、陈祥屠狗怙恶不悛  现身招报
 

        余州中门人钱登九,一仆名陈祥,日入内充役,暗地屠狗;余朝夕苦口切劝,卒不改业。一日食新河豚,毒发,痛闷欲死,医人劝食粪浆可救。陈祥蛇行至厕边大啖粪,卒不治,作狗声哀叫而死。



八十、熊季纳以精虔护法  刻期获嗣
 

        南康下建昌熊士龙,字季纳;给谏青屿公,讳德阳,季子也。世护云居祖席,会屿翁,欲请颛愚大师住云居,命子料理。季纳以身任常住,精诚备至,为办什物,费五百缗。

        适家中怀妊,颛师曰:「公如此护法,佛祖定与男嗣。」

        季纳立约曰:「若因护法显灵,须是腊八日生子,初七、初九,皆不算也。」

        子向玉,果腊八生,不爽毫发。

    罢翁曰:余住云居十载,季纳又始终护法,余迁黄梅四祖三载,公方捐馆,赤心为法门,万中难得矣,惜哉!     



八十一、顾秀才化鹤回生  寻访得实
 

        崇祯丙子(一六三六年)科无锡顾秀才,因乡试,寓长干报恩寺僧舍。

        偶昼寝,忽梦作白鹤飞翔空中,心甚快乐。飞至雨花台畔,见一人家,堂房严丽,匾对精雅,一一悉记。飞入内殿,见数女人拥一妇分娩,鹤忽眼花,遂堕盆中。合家称庆。

        鹤惊念曰:「吾本来乡试,若为人后,必死矣!」乃绝叫而醒,则僮仆围哭久矣。

        次日,秀才录匾对,命仆寻访,一一俨在,乃中年无子,一富翁也。

        翁闻悲怆,到寺识认,厚馈秀才曰:「因老身薄福,招不起相公耳。」痛哭而去。

    罢翁曰:余亦在南中预试,见闻叹诧。



八十二、黄封翁以行善感大士送子  着大名节
 

        嘉定黄韫生父,中年艰于得子,力行善事,勤诵白衣经。忽梦大士抱一孩儿送曰:「念汝勤苦,诵经行善,寻得一绝好秀才与汝,须善养之。」

        初名金耀,为名士,次改淳耀,中癸未(一六四三年)进士。乙酉(一六四五年),感愤世变,乃与弟伟公,同缢于北门外佛殿中。

    罢翁曰:昔余于试地,频频见韫生,真金玉君子,后成名进士,而大士只曰:「好秀才」。古曰:「秀才,价以天下为己任。」如韫生者,才品高出,节忠凛然,真好秀才也。



八十三、吴霞舟以尽节焚身  神明升天
 

        吴锺峦,字峦穉,号霞舟,毗陵人,素为名宿。六十余,成进士,初任长兴令,累迁至粤西司臬。

        申酉(一六四四、一六四五年)间,因经国变,遁至周山,辄自念曰: 「吾门人李仲达,同窗马素修,皆死节。今年垂八十,倘一旦病殁,不几负二人乎?吾当寻一死所,明白干净,以见知己。」

        时公在周山城内,寓文庙中,先聚薪为龛,中设高座,闻城陷,即抱圣牌,登龛坐,命仆纵火,顷刻而尽。

       未几,降乩于毗陵张澹如家言:焚身后,神明上升为玉霄宫青衣使者。作诗数首在世,有「八十焚身总为君,念及至今犹涕泪」之句。

    罢翁曰:余丙午(一六六六年)八月,从曹溪回,至虔州,与公季子公及同寓东溪寺,备见纪实刻木。



八十四、史封翁以久远斋僧  感子大魁
 

        状元史大成,号立庵。前生为宁波某寺僧,号大成,为寺收盏饭接众。饭桶若浅,必至史家取满回寺,以此为常,不记年载。史封翁素积德,蓄一巨碗,盛饭供佛后,用作盏饭,已五世矣!

        一日,忽见大成僧入户,索之无迹,遂诞立庵,即名大成。持胎斋,虽中大魁,戒行如故,前生一僧为道友,尚相携作伴。

    罢翁曰:往余在洪都石亭寺,见公诗云:「长斋不苦食无鱼」。入胎隔阴,真性不迷;道骨禅心,异熟如旧,真验在目前也。



八十五、杨君以错口救人  致家温富
 

        苏州石湖民,姓杨,初以赤贫为穿窬。知一老媪薄有所蓄,黑夜穿墙入房,见媪灯下操纺,乃匿床后伺之。

        忽见一青面鬼,以圈套其顶,媪即停纺,叹曰:「何苦为人,不如吊死。」遂起身寻绳,穿梁作圈,登机子上吊,鬼推倒机子,以双手掣坠其足。

        盗狂骇,忘己是盗,大声高叫曰:「速救人!」

        媪有三子,齐排闼入,仓忙解救,母得不死,叩首谢盗曰:「恩人!恩人!然如此黑夜,君何自来乎?」

        盗闻言,猛醒曰: 「阿呀!阿呀!我实是反人也。因贫极为小盗,希图活命,适见青面鬼害汝令堂,不觉绝叫,乞赦我罪,放我去,足矣!」

        三子曰:「汝救我母命,是大恩人,必图报恩。」乃留宿款待。

        天明,以十金赠之,劝做好人。盗感悟改行,以金作本,经理贸易,致家千金,石湖称小殷户焉。

    罢翁曰:此明末年事也,石湖僧俗屡述甚悉。



八十六、吴生遇仙爱命  蹉过奇缘
 

        金阊吴生,笃信吕祖,日往神仙庙礼拜,冀得一见。

        戊午(一六一八年)四月十三夕,梦神告曰:「明日祖诞,冠紫阳巾,披蓝镶道服者,吕祖也,子勿蹉过。」
吴生早往侯,果然,乃叩首,恳苦求度,祖初坚拒。最后,引至城头,令闭目,左手张伞,右手持祖衣袖,立即腾空。少顷间,涛声汹涌,张目偷视,似在大海面,浮空飞渡。

        吕祖曰:「汝果欲求仙乎?可跳入水!」生犹豫,祖曰:「原来是俗骨!」蓦颈一椎而堕,乃在洞庭湖滩上。生乞丐三月,方达吴门。

    罢翁曰:求仙、求佛,皆用第一念为之,稍一踌躇,必然退缩。二祖,立雪断臂;静霭法师,因唐武灭教,抉肠挂树,稍落第二念,能为此乎?吴生求仙,遇而不遇,非第二念为害哉?友生孟和居士亲见而说。



八十七、瞽者以害心劫杀  己命立殒
 

        饶州鄱阳县,路口一井,亭旁有一荒坟。庚子(一六六○年)六月,一商进亭饮水,见一算命瞽者与引路童子在内,遂令一推算。算讫,商开挂箱,取银相酬,连解几包,并无碎者,乃取一指顶大者酬之。

        商去不数十步,瞽问童子曰:「吾一生算命,从未得此块大银,此人箱中,有多少银耶?」

        童子曰:「连开几包,皆整锭,其银正多耳。」

        瞽遂绝叫商人云:「来,来,吾揣骨相如神,更为汝一相。」

        商返至亭,瞽者即为遍身揣摸,啧啧赞美。渐揣至喉颈,蓦以双手紧摵,抵死不放,商立刻气绝,乃与童子,拖掷荒坟丛中。

        而正欲攫挂箱去,忽军兵一队,亦下马入亭饮水,一兵见草路有痕,疾往一探。见一死尸,通身火热,高叫云: 「此荒僻处,更无别人,必瞽者二人谋死。」

        乃拔刀迫胁童子曰:「汝为甚谋财害命乎?」

        童子惊悸,指瞽者曰:「是他所害,非我也!」

        众兵,遂乱砍瞽人,立剁作肉泥,取箱去,押童子到府,亦扑死。

    罢翁曰:算命非杀人之术,瞽者本无杀人之心;一闻多金,杀机遂动,杀机一动,遂即灭身。可知,人生世间,生于善,死于恶;生与死,存乎机。周子曰:「诚无为,机善恶。 」机之可畏,一至于此,可不慎哉!余法嗣九屏鹏子,住鄱湖亲见,来云居说。



八十八、吴道媪以虔诵金刚  坐化显异
 

        媪吴氏,济宁人,随夫唐某至松江初,性极刚暴,独好佛。年四十三,归依冰铠禅师,遂持长斋,昼夜持诵《金刚经》,不出小楼者六载。

        至四十九,忽告人曰:「吾某日去矣!经云,金刚不坏身。吾去后,可留身三年,若果不坏,经方灵验。」遂说偈曰:「风卷云雾散,明月碧团圆;了然无罣碍,池内现金莲。 」遂命削发,趺坐而逝。

        越三年启龛,果不坏,顶发长半寸。提督梁公,遂为漆身,建庵供奉,额曰:「坐化」,今在府学宫侧。

        晦叟亲见,为作诗表之,诗曰:「猛诵金经止六春,心如铁石遂成真;王公难买纯刚骨,共室偏留不坏身。端坐归西征定力,临行说偈度迷津;龛中顶发惊重长,愧杀须眉醉梦人 」。



八十九、方氏以虔诚礼诵  尽室生还
 

        桐城方氏,以事获谴至宁固塔,阖门虔恳归命佛天。朝则持「准提」、诵《金刚》,暮则礼斗姆,祈保生还。

        一夕礼斗次,灯已黑,礼拜起,灯忽自明;又一深夜,室中忽发异香,主者急呼阖眷皆跪祝曰:「此俱望生还者,若得满愿,再求赐香。 」言讫,异香复发,三祝之三应,旋蒙恩释,果得生还。

    罢翁曰:余与方与三兄素称莫逆。癸卯(一六六三年)在黄州口述,今辛亥(一六七一年)复晤湖上,嘱余书事编入。一门精诚,感应至此,凿凿不诬。



九十、许子位以前生捡字  得中高科
 

        余友许自俊,字子位,嘉定籍。癸卯(一六六三年)同在黄州,谓余曰:「弟前生,乃天界寺捡字纸僧也。」

        余问:「何据?」

        许曰: 「闱中梦身是僧,号房前置一筐篮、一竹夹。傍见回邑友吴靖光,字顺祯,亦僧服,前悬一腐袋,自言:『前生在某寺,打腐供众也。』取其卷揭开,内有字二行云:吴某欠许某米一石三斗,银一千两。」

        登贤书后,二事皆验。子位庚戌(一六七○年)榜,中会魁第六。

    罢翁曰:其公苦行供众,报得富贵;子位尊重圣教,家虽贫,才名冠世,老中巍科。造物报施,不爽如此。宋王公一生捡字纸,以香汤洗沐,焚瘗其灰,生子王曾,中三元,见之 《文昌敬字纸文》。无论僧俗,依此行持,的不亏人也。



九十一、董七以虚秤取利  家财暗耗
 

        余杭县玉霄宫一道士,每日,对龙潭诵《度人经》。忽一龙神现身曰:「老师诵经极妙,只弟子一家坐立不安,请至殿上诵,吾当为日供乳二斤。」自后供养者十载。

        忽数日不供,道士依旧对潭诵经,龙神复现,道士问:「何以近日不供乳?」

        龙神曰: 「此乳,原非吾宫中所有。因部民董七以十四两秤卖乳,吾得抽其羡余,供养老师。数日前,董七已死,恐今其父管店,用十六两准秤,吾不能复抽,故不来供,非敢失信也。」

        道士大感叹!

    罢翁曰:今巿廛中,人皆知大秤小斗,曲心取利,自谓得计;至暗中,被龙神消耗,则无人知也。此明末事,出《余杭邑志》,附录醒世。



九十二、费隐老和尚逝后荼毗  现多舍利
 

        费隐和尚,法嗣天童密老人,历主金粟、天童、径山诸大剎,严行正令,号海内大宗匠。晚住石门福严,莅众勤苦,精严禅诵。

        后临迁化,嘱累细大等事,皆从脱洒。嘱付毕,端然坐逝。

        荼毗,顶骨、牙齿不坏,通身舍利,累累几至千颗,巨者竟如大菽。

        有后来者,至火场哀恳,续得者无算。

        建塔闽之黄檗山,及金粟、兴阳诸处。

    罢翁曰:余在汉口独冠和尚处,见十四颗;后到南安狮弦和尚处,复见十五颗;又在南雄李砍刀道人家见六颗。以水浮之,皆行水面,合为一处。盖皆师道力坚确之致也。



九十三、曹溪原直禅师以悟道精修  末后现瑞
 

        原直和尚讳全赋,法嗣灵岩继老人。出世楚之九峰,继迁华林华药、南岳福严,后住曹溪一载,复至粤西行化,归住德山。

        临迁化,命以水一盂、刀一柄,以刀投水中,端然坐逝。

        荼毗,火光上现金身佛像,道俗翕然,称为周金刚再来也。

    罢翁曰:原直兄虽主宗门,旦暮勤苦持诵,日中一食,盖余弟兄中最有行业者率之。临行超卓,火中现像,孰谓修行无灵验哉!



九十四、天白大德以持诵法华  终闻天乐
 

        天白,讳性纯,从云居禀戒后,过午不食,昼夜行持;居燕坊福城庵,每日,师徒伺候行脚僧,接归如法供养;次背诵《法华》,每日一部,虽行路不废。

        如是者数载,后临迁化,一家及客僧,俱闻天乐鸣空,徒心镜进白,师曰:「吾一生真实修行,不可传此,反成虚妄。」端坐而逝,火化得坚固舍利一盂。

    罢翁曰:此余住云居,头坛戒子也。其行业最真实故,末后光明,大显奇特,今塔在庵侧,余为作塔铭。



九十五、新戒以攒单未完  韦天示应
 

        福严费老人会下一戒子,禀戒时,欠攒单银五钱四,四载未还。老人迁化后,戒子梦韦驮尊天命还此银,且曰:「本虽五钱,以利算,应二两矣。」

        戒子曰:「和尚已去世,将还谁乎?」

        韦天曰:「和尚已过,可送至灵隐,完此公案。」

        僧觉后,遂将银亲携至灵隐,自陈颠末,奉供先老人。老人鸣鼓白众,令众谨慎因果,曰: 「此间修造钱粮,出入甚广故,韦天以此示教诫也。」

    罢翁曰:此丙午(一六六六)年事也。灵楫师初述,询之合院,众论皆同。



九十六、王仆以前世行善  竟免鬼录
 

        昆山王焘,字延符,戊午(一六一八年)孝廉,选楚中随州知州。因流寇大至,度势不支,乃死节州堂。随身一仆,踰城逃难,虑大兵过,夜匿城下乱尸中。

        夜半,忽见绯衣判官,偕数鬼吏张灯至,点死尸,一一唱名登簿。

        鬼吏报王仆名,判官曰:「此人,前生曾积善,阳寿未尽,尚得还乡,何得亦死于此乎?」竟不登簿。

        鬼吏去,仆复走,因贫病,不能便抵昆;其妻在家,初誓坚守,后因绝耗,亲属劝之改嫁,人众临门,已登轿矣,前仆忽到,相与 咤散迎众,复得完聚焉。

    罢翁曰:延符先生,余砚友诸千如岳父也。仆归家,述鬼判点名事,闻者毛骨凛冽。



九十七、允修以恶性驱妻  终受蛇报
 

        太仓潮音庵僧允修,三际瞽法师之徒也。在家性恶,好殴妻。妻临死立誓曰:「我死,必为蛇报汝。」允修尝举以语人,且曰: 「今为僧年久,离乡又远,冤必解矣。」

        一夕,法师手摸一蛇,呼众驱出,勿伤他。允修卧榻恰在法师单后,次夜半,灯火犹在,允修绝叫云:「蛇来也!」众排户视之,已毙矣。

    罢翁曰:自知有冤对,修行追荐,方可解冤。允修但以路远年深,谓可幸冤;业报一至,噬脐何及哉!



九十八、蔡公子以灵隐伽蓝显应  复得回生
 

        蔡方炌,字介明,昆山蔡忠襄公讳懋德,云怡先生季子也。

        乙巳(一六六五)年游灵隐,见境地幽胜,在伽蓝殿中发愿云:「何时得出家,在此地修行乎?」

        归家忽病,目见众伽蓝神告曰: 「汝欲出家,已寻得天竺山前一姓唐人家,颇好善,汝当托生为子,读书至十八岁,便得出家。」

        言讫,负其魂前往。家人围哭攀留,蔡君告家人曰:「汝可到灵隐,求具德大和尚卜之,伽蓝若许,我即可强留矣。」

        妻某氏,星驰到山白故,先老人率众上供持咒,哀告伽蓝,三卜许,妻归,蔡君遂得回生。

    罢翁曰:戊申(一六六八年)春,蔡君室亲至灵隐,献其夫所著〈回生记〉颠末甚悉。



九十九、江北僧系恋遗财  超荐得脱
 

        泰州一僧号某,随侍三昧先老人有年,为某处地藏殿监院,性颇悭,不浪用一钱。

        迁化后,每中夜人静,殿中两禅单僧辄见监院现形,初为两单僧整鞋,面似愁苦;次登上佛座,以手摸地藏华冠后,嬉笑而去。

        众白先老人,老人曰:「此业障,必有遗物在华冠内,故系恋不舍也。」令举梯上探,果有银八十金。立命修斋作追荐,法事讫,自此永不复现。

    罢翁曰:先老人,屡为显口说。



○○、王仰泉以改业修行  得生净土
 

        杭城巿民王仰泉,初为宰羊行首,屠杀无算。

        后因病,见群羊索命,心怀怯惧,遂翻然改业,长斋事佛,亲诵《金刚经》三藏;晚因禅师启迪,复昼夜礼拜《法华》。

        年八十一,先见符使来追,抗声拒云:「我待佛来纔去。」

        又过五日,果见大身佛现,垂手接引,乃怡然而逝,见闻莫不感叹!

    罢翁曰:此所谓「带业往生」也。然张善和,止临终十念;而此则积修数十年,纵有重业,如多年暗室,被赫日照破矣!世间造业者,比屋皆是,孰能如此君斩截改过,勇猛修行也哉!有此榜样,足征佛言不妄矣!庚戌(一六七○年)五月,继贤师说。



一、渔船以巧计没人  立报抵命
 

        镇江京口渡一徽商,附渔船过瓜州,见网一巨鱼,遂开箱拣银买放。中有整银,不觉漏泄。

        渔翁遂计诱商云:「欲放此鱼,须至无网船处。」

        故乃扬帆北向,至无人处,暴以大网裹商人,掷之江中。网顺流而下,出没波涛,至安汛地处。

        其中兵丁,忽见大鱼浮空一掷,竞来摝网,解出,乃人也,尚未气绝。徽商向兵丁白其故,兵丁立拘渔翁至将军府戮之,银仍归商人。

    罢翁曰:此即庚戌(一六七○年)二月事也。世一、喝岩二公,自镇江来,目见口说。



二、沈文学以涂抹坛经  招报剧苦
 

        江北沈生,幼厕黉宫,恃才妄作。读书萧寺中,见《六祖坛经》,妄举朱笔涂抹,回家暴亡。

        示梦于父,告曰:「以涂抹《坛经》,现在地狱,身带火枷,苦楚难忍。父为我到寺读书处,寻出《坛经 》,洗去涂痕,庶可脱苦。」

        父悲痛不胜,入寺搜访,果见原本,急洗去旧痕,并发心重刻一部流通,为子忏罪。

    罢翁曰:六祖大师以肉身大士示现曹溪,所说《坛经》,与《金经》无异。沈生涂抹,何其妄哉!幸父重刊,印行流通,不惟脱苦,定超生善趣矣!古曰:「因地而倒,还从地起 」,岂不然乎!有数禅客,见重刻本,向余说。



三、支庠友以误伤人命  禄籍顿消
 

        嘉善庠友支某,向负才名。己酉(一六六九年)夏,赴嘉兴科试,白日见一鬼入腹中,遂仆地,发北音索命,家僮急具舟载回。

        请幽澜寺主人西莲师问曰:「汝何方邪鬼,敢缠搅支相公耶?」

        鬼高声答曰:「吾非邪鬼,因有宿仇,因缘已至,故来索报。」

        莲师诘其故,鬼云: 「吾于明初,在徐中山部下为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姚君,见吾妻汪氏色美,怀贪婪恶意;会某处贼叛,姚以老弱兵七百人,命余征讨,余力不支,余军覆没,姚收余妻,妻缢死。余衔此深仇,累世图报。奈姚君末路悔恨修行,次转生为高僧,次为大词林,三世复为戒行僧,四世为大富人好施,予皆不能报。今第五世,当庚戌(一六七○年)连捷。某年以舞弄刀笔,致伤余杭县鬻茶客四人,冥府已削去禄籍,故吾得来索命耳!」

        西莲师闻其言有序,遂开示曰: 「君言凿凿,定属不诬。但吾佛教中,有上妙经忏,可以为君解冤释结,超生善逝,何苦止图报复,雪一时之忿乎?」

        鬼戄然曰:「若得如此,甚善,但恐虚诳不实。如果起道场,吾即离支公,到中堂礼佛矣!」

        因征西莲师,立券焚化;遂为起建法筵,支公霍然而醒。

        数日后,复仆地,发北音,乃复请西莲师责让曰:「君以超荐远去,何故复来?」

        鬼曰:「吾承佛力,已得超生,断无反复,今将来索命者,乃鬻客茶四人,非我也。恐师疑我无信,故来奉报耳!」

        言毕遂去,次支公病发,不信宿,暴卒。

    罢翁曰:余辛亥(一六七一年)秋,持钵嘉善,寓幽澜寺二旬余,西莲师为余述甚详,此因果最确,家谕户晓,无不知者,故诠次附录,隐其名表。 
  

《现果随录》卷之四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