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核心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新华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04:30
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核心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阎 立 苏州太湖公园(湿地公园)

 

  苏州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亟须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以实现综合竞争力的跃升。当务之急,就是要牢牢把握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重大机遇,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郁、创新资源集聚、创新特色鲜明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球创新网络区域中心,成为全省全国开放创新的先行区。

  一、坚持三个并重

  在创新主体上坚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并重。大型企业在创新的影响力、带动力、控制力上具有优势;中小企业则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活力。一方面,要鼓励大型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打造知名品牌,尽快做优做强,成为自主创新的领军力量。另一方面,要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创新面广、创新愿望迫切的特点,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扶持和更加完善的科技服务,尤其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开展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债券、贷款贴息等科技金融业务,培育众多市场化程度高、成长潜力大的创新创业企业。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优势扩张,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龙头企业,从而构筑起初创期企业、中小创新企业和大型优势企业竞相发展的阶梯状布局。

  在创新环节上坚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并重。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起点,产业创新又会带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坚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并重,就是要使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推动。苏州制造业企业多,要紧盯世界科技和市场发展方向,瞄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突破重点技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高新化、规模化、集约化。苏州服务业发展前景广,要围绕生产和消费需求,强化“创意驱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苏州农业基础好,要突出生态和生活价值,推广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农机技术和营销技术,提升苏州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努力实现高效化、产业化、精细化。

  在创新资源上坚持国内和国外并重。苏州自主创新的内生资源十分有限,特别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科教资源不足,因此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向本地集聚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来看,要借助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源头优势,发挥本地企业的生产优势,鼓励双方在相互参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研发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从国际来看,要加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性科技组织的联系,广泛开展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充分利用苏州外资企业众多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苏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本地企业通过配套协作、合作开发、购买专利、引进设备等方式,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二、做到三个注重

  注重更新思想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所用与所有。苏州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没有技术可以运用,而是在核心技术上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无法行使所有者支配权和收益权。因此,必须十分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赢得市场空间与发展机会,进而获取高额收益。其次,要正确认识自主与开放。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自主创新,绝不是闭门造车,相反则更要求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与趋势,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再次,要正确认识风险与回报。创新往往伴生风险,而机会往往就蕴藏在风险之中,回报就建立在风险之上,因循守旧的结果必然是落伍,乃至淘汰出局。因此必须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崇尚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注重提升创新层次。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苏州的自主创新方兴未艾,但引进和模仿依然是当前许多企业以较小代价、较快速度学习和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现实途径。考虑到现阶段苏州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而高科技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现状,首要的是将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到战略高度,通过技术跟踪和创新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给引进技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集聚各种要素进行集成创新,实现1+1>2的效果,找到后来居上的捷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重视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有重点地支持基础研究,有选择地扶持市场机制难以起作用的新兴战略领域前沿项目,降低创新风险,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注重转变体制机制。发展创新型经济要求我们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要以科学发展为目标,确立政策导向、工作导向和考核导向,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我们不仅要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一个重要机遇来抓,更要当做一项艰巨的任务来完成,在实践中敢想敢试,敢打硬仗,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完善,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在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绩效考评制度、激励促进机制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创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三、力求三个突破

  在创新发展主导产业上力求突破。创新发展主导产业对整个产业体系建设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要实现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必然要求既保持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又加速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既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又切实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冶金、轻工、石化等占工业产值90%以上的支柱产业,促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向高端转化;大力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增创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用绿色低碳的新理念来引领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减少单位产出的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上力求突破。我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区域内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商业化。首先,创新型经济是核心。要以市场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方向,增加科研投入,将R&D占GDP的比重逐渐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依托价值链构建比较完整的创新链。其次,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采取产业聚才、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才和核心人才带动引才等多种途径,广泛培养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占据创新人才的制高点。再次,政府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公共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要素,引导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化,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具有苏州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力求突破。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要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迈进,由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提升,必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一方面,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化。鼓励企业优化和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现由出口导向向内需拉动的转化。另一方面,要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着力构建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从而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相得益彰的现代产业格局。

  四、形成三个特色

  形成应用导向型特色。苏州是经济大市,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是能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经营并获取丰厚利润。因此,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应当是务实、可行而且有效的选择。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以应用为导向要求我们的政策必须更具针对性,更加关注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把区域已有的优势产业、内在动力、未来的发展愿景同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在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领域聚焦有限目标,通过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发展水平。从企业层面来看,就是要增强创新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着眼于市场、着眼于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来决定创新的方向,依托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

  形成集群发展型特色。国际经验表明,创新集群是提升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苏州拥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以及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创业园区,并形成了20多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是苏州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大学堂,也是培养创新型企业、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孵化器。我们要把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促进产业聚合发展并产生集群创新优势作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同产业门类企业、上下游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鼓励学习型企业向它集中,推动自主创新的集群发展。要积极吸引创新资源向相关产业集群聚合,或者依托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打造相关的产业集群,通过知识创新的外溢效应,使得整个产业集群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形成整体联动型特色。苏州区域内部发展比较均衡,所辖5个县级市均为全国闻名的县域经济强市,创新主体分布广泛。因此,我们要抓住实施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机遇,通过整体联动,形成创新合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水平。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大中心城市创新力度,辐射带动县域创新,共同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不同产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拓展延伸,借助技术转让、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产业间的创新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协同创新,做到观念、技术、产业、服务、体制五个方面的创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加速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