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隽语电子版-书山学海 读写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5:20:25
           【学习方法比较】学习内容记忆    1、传统的听讲方式,保留5%;    2、阅读方式,10%;    3、声音、图片方式,保留20%;    4、有示范,保留30%;    5、小组讨论,保留50%;    6、从做中学、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7、教别人,或马上应用,记住90%的内容。

    我们要下苦功夫学习的是民间语言的生动、古典文言的精炼和西方语言表达的准确,用以改进官方文风。【大白兔奶奶:也不仅官方文风吧,网络书写表达中的词语匮乏单调跟风、前言不搭后语、张冠李戴拖泥带水……,也是很严重的哦。】---------------------       读书可以恬人养性,可以提高修养,可以锻炼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是在个人独处一室沉静平和的时候;高度的修养是在谈吐举止中处处体现优雅的风范;超常的能力是在判断和处理事务时表现精明睿智。精通一行的人才有能力作出执行事务的决定,针对一个接一个的特殊情况作出判断;而一般高明的见识,事情的谋划和部署只有那些教养良好的人才能做到……        天性狡诈的人贬低学习;头脑简单的人盲目推崇;只有明智的人才懂得把学习所得为我所用……        读书时不要一味鄙薄或存心诘难作者的观点;也不要轻易接受不假思索;不要只是为了谈话和辩论时可以引经据典令人佩服,而是要权衡考虑作者的看法。       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论读书》 =====================博尔赫斯晚年双目失明,一天他柱拐过街,拐杖不慎碰到流氓,遭到极端羞辱。后来他撰文说,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羞愧的事,遇到所谓的坏人,文学不能给你出气,你不能用诗句去反驳他,但文学可以给你疗伤。文学让人内心更柔软有弹性,吃得起亏容得下苦, 因为所有文学作品都在讲一个故事:人生是苦的。==================        关于选书的问题,一些读者会期望我走“更高雅的”路线,比如有一个读者说:“哎呀,天呐,我今天看到文道居然在讲于丹,你怎么会讲于丹呢?!”有这样的吃惊似乎是因为于丹火了、红了,非常畅销了,所以大家觉得我们不应该再谈她了,因为这是很“通俗”的东西。我曾经说过,有些畅销书,像《于丹<论语>心得》,无论是节目、光碟还是书,我都挺喜欢,尽管我并非完全同意她的做法或说法,但我依旧觉得她做的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本书现在卖了700万本不止,意味着她能让700万人里面至少有一万人愿意就此把《论语》拿出来好好看一看,这难道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吗?

  喜欢读书的人常常容易有一种情绪,用我的朋友台湾出版家詹宏志先生的话来说,叫“人文沙文主义”。所谓“人文沙文主义”是有一种知识分子、文人、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位的好书才是真正的好书,比如有人说在书城或读书杂志上看到的那些书才是好书,而对一般大众看的那些书会很瞧不起,会不屑一顾,像蔡志忠漫画《庄子》或是随便一本育婴指南,以及任何一个书店都有一大堆的实用性通俗读物等等。甚至会觉得不止写这些书的人我看不起,连看这些书、买这些书的人通通看不起。我们有时候可能会怨怪为什么一个人跑去看于丹的《论语》心得,而不去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呢?

  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一个人,他看不懂任何更深入的学术著作,他只看于丹的书,只看易中天的书,这既不是一种错误,更不是不道德,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不幸。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你可能要有一点运气。比如你要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而且前提是你有受教育的机会。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透过教育的养成培养出一种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看看那些在看很浅、很通俗书的人,你会觉得他们鄙俗吗?不是,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幸,他们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他们读下去,倘若他不能一上来就读《论语译注》,当然是读于丹。

每回走进书店,看到那些读者,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娱乐有太多选择了,而一个人居然跑去看书,表明他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更是想提升自己。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我要改变自己,要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一个人从来没听过没看过《论语》,今天他拿起了《于丹<论语>心得》看的时候,你能够体会他那种又卑微又伟大的欲望吗?作为一个读书人,为什么不能欣赏他呢?就算一个人看的不是《于丹<论语>心得》,而是育婴指南这类专门教人怎么养小孩的书,难道这就是不重要的阅读吗?当然不是。想想看,这世上的父母有多少人懂得如何做父母?一对大学教授结婚了,不表示他们就会把孩子教得好、教得懂。或许这对大学教授平常都看很艰深、很高雅的书,而眼下他们就需要一本写得很好的育婴指南,告诉他怎样照顾好自己的小孩,教好自己的小孩。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看到一本非常好的育婴指南,并且依此把他们的孩子养好、教好,将来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有很多快乐健康又善良的小孩,那么,你会不会觉得这本育婴指南也是很了不起的书呢?   我并不是说一本育婴指南会比《史记》伟大,我们有标准,有品位的判断,但是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要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梁文道============连岳:一点读书经验,看看对你有没用

1、随身带书,排队、等人、堵车时看,一本书很快就可看完;

2、喜欢的书读两遍甚至反复阅读;

3、读那些你喜欢的作者推荐的书,这样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接上另一本好书,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坏书上;

4、哪怕每天只读20分钟,都是无比可贵的自我教育;

5、不刻意读深奥的书。
=======================================================

    风和阳光吹透照足的旷野、土地和河流的文学,劳动的文学,它们哪里去了?

    有人说,按人类当下的生存看,忧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要健康地生存下去,就要向往阳光和风,就要重新打量我们的山河,要与之肌肤相亲——一定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张炜)  =======================================================

 

    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