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裏的生物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20:28

《趙氏孤兒》裏的生物學


2010-12-14 11:06:09   華夏經緯網

相關專題:

    作為一個研究生物的電影愛好者,在影院裏進行生物鑒定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

    有小麥不等於能吃麵

    《趙氏孤兒》中程嬰亮相就在呼嚕呼嚕地吃麵條。妻兒慘死後,他是靠面館裏的麵湯養活了趙孤。這個歷史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晉國,而晉國的疆域正是今天的山西一帶,用今天山西人的生活習慣反推回去,似乎是合情合理的。然而2000多年前的山西人,真的能吃上麵條嗎?

    小麥並非我國“土著”作物。它起源於中亞,經新疆傳入中原地區的時間不會早于4000年前。在程嬰所處的春秋時期,小麥在中原已經比較普及了。《左傳》記載,當時溫、陳、齊、魯、晉地都是小麥產區。不過,有了小麥就意味著能吃上麵條嗎?別急,這裡頭還差著麵粉加工技術呢。小麥的精加工方法並沒有隨著它同步傳入中原地區。麥子長期以來只是用來蒸制“麥飯”,也就是脫粒去殼之後直接食用,頂多粗磨或者舂成粗粒。到宋代,蘇軾在他的詩中仍然寫“破甑蒸山麥,長歌唱竹枝”。可見所謂的“粒食”幾千年來都是普通人吃麥子的主要方式。磨面成粉則長期以來是達官顯貴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趙氏孤兒的故事發生之後近1000年,北魏孝文帝下詔賞賜京城耆老,其中就有麵粉。那麵條呢?“麵條”這個詞首見於宋代的文獻中,而據推測,東漢時期的“湯餅”或者“煮餅”是最早的類似麵條的食物。也就是說,趙孤要想吃上一碗麵,至少要等上500年。

    在程嬰的第一場吃麵戲裏,鏡頭中還出現過一盆青椒。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這足以改變人類的農業史,因為辣椒的故鄉更遠在美洲大陸。原產墨西哥的辣椒傳入中國只是明朝末年的事情,別說是晉國人,就是蜀人吃到辣椒也要一直等到300多年後。

    “箭蠓”原型是姬蜂

    要說全片中戲份兒最重的生物,是那只“箭蠓”。如果沒有這只小蟲,搜孤救孤就變得不太可能了。在片子裏,“箭蠓”是一種嗜血小飛蟲,能迅速向動物體內注射致命的毒劑。現實生活中,蠓的確存在。它是蒼蠅蚊子的近親。現實中的蠓也的確嗜血,只不過它的體型很小,最大不超過5毫米,通常只有1毫米到3毫米,因此俗稱“小咬”。蠓吸食人血給人造成的主要麻煩是痛癢難忍,其次是它可以傳播絲蟲病。

    不過,片中出鏡的蠓,原型卻是姬蜂。

    姬蜂是螞蟻和蜜蜂的近親,屬於膜翅目昆蟲。它們的個頭也都不大,最大不過四五釐米長,一般都在一釐米左右。最為人稱道的是雌性姬蜂肚子末端都長著長長的“刺”。有時,這根刺的長度能佔到體長的一半。跟蜜蜂不一樣,這根刺並不是用來蜇人的,它是姬蜂的產卵器,用來刺穿厚厚的樹皮或者泥土。它們要找的理想產房是其他節肢動物的幼蟲或者蛹。當它的卵孵化,幼蟲便會以寄主為食。有些姬蜂也確實“有毒”,為了避免寄主的免疫系統毀掉自己的卵,它們會把一類稱作DNA多態病毒(PDV)的病毒連同卵一起注射到寄主體內。這種病毒會抑制寄主的免疫系統而不殺死它。不過,現實中既不存在以哺乳動物為寄主的姬蜂,也不存在能秒殺寄主的姬蜂。

    還有一個涉及生物卻並非生物話題的考據,這就是影片中的騎兵腳下踩的馬鐙。馬鐙的發明不早于西元2世紀,公認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實物出現于十六國時期,也已經是趙氏孤兒之後1000年的事兒了。(瘦駝 山東 生物研究者)

來源: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