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8:14
 

英国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如今,每个人的嘴边都挂着公平二字。这并不令人意外。在繁荣时期,水涨船亦高。但在紧缩时期,社会该如何分配利益和责任的问题,却突然变得显眼起来。那些收入极高的人,是否配得上重大贡献带给他们的越来越丰厚的薪水?或者,在社会上其他人饱尝生活艰辛之际,他们是否在不公平地免受困苦折磨?

对此深感担心的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和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在组建联合政府之后的第二天,就委托我对公共部门的合理薪酬进行一番研究,尤其是为最高与最低工资设定一个倍数——例如20比1——能否让薪酬更公平。他们还要求我研究一下,这样的原则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扩展成为一项更普遍的社会规范。

在前些天发表的中期研究报告中,我提出了一个介乎于平等主义与自由主义公平理念之间的解决方案。的确,人们的贡献越大,获得的报酬就应该越高——但要成比例。此外,还应对薪酬设定上限,因为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能,也无法宣称整个机构的进步都要归功于他/她一个人的贡献——在这个技能和决策更加分散的知识经济时代,情况愈发如此。

我们看到收入最高者的薪酬出现了惊人的上涨——在私人部门的高层体现得十分明显,公共部门相对弱一些。有关公共部门“肥猫”的言论常常言过其实:每280名公共部门员工中,仅有一人年薪超过117523英镑(属于收入最高的1%人群),而在私人部门,每85名员工就有1人达到这种收入水平。公共部门的最高收入(即使算上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要低于同等规模的上市公司。尽管如此,人们对公共部门的担心也在与日俱增。

公共机构的自主权越多,需要从私人部门招的人越多,机构高管收入的增长就越快。在许多公共机构,管理层收入的增长都要快于底层的人。其中有些也许是合理的,但没有一个健全的框架来进行这样的评估。英国半官方机构的收入跨度,同样也没有多少理性可言。

危险在于,尽管公共部门最高收入的起点要低得多,而且绝无可能达到如此之高的绝对水平,但它们将会重现私人部门CEO的收入趋势。此外,各大上市公司对CEO收入进行了一场革命,因为人们坚信,给予高管越来越多的股票和期权,可以让他们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

的确如此。但现在,CEO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是以股票形式发放的,导致其收入自1986年以来增长了大约7倍。过去10年,富时100指数成分股企业CEO的收入增长了2.5倍。若英国效仿美国,CEO五分之四的收入以股票形式发放,他们的收入还会增加更多。

这些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现如今,大型企业的经营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而且企业越大,薪酬一般就越丰厚。但股票激励很容易受到股市中短视主义、股价泡沫和操纵的冲击。付给CEO的薪水不断上涨,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或许都是合理的,但加到一起,其结果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与绩效脱钩的收入螺旋式上涨。就连改革公司治理也只是略微降低了收入增长。

这对股东很重要,对整个社会亦是如此。公共部门会受到直接影响。它必须向人才支付更高的薪水,而与此同时,随着公共服务改革让公共部门获得更多的自主权,集体行动的失败和最高薪酬的齿轮效应也容易对其造成冲击。公共机构有必要提高透明度,改善企业治理;理由是无可辩驳的。但很难得出结论,仅凭它们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至少就此而言,我们有理由设定一个收入倍数,要求超出者对原因作出解释。在公共部门设定这样一个倍数的理由很充分,但私人部门也不能逃脱同一个盘查性问题:即什么是公平。处于鼎盛时代的资本主义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财富创造者:对于CEO该拿多少钱这样的棘手问题,它也需要令人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