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大顶尖富豪的原始积累 - 邵锐锋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3:55:56
  • 价值中国
  • 财经
  • 新兴产业
  • 管理
  • 投资
  • 微博
  • 书评
  • 新闻解读
  • 杂志汇
  • 商学院
  • 价值社会
文化/社会 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人物 > 中国几大顶尖富豪的原始积累登入 注册

中国几大顶尖富豪的原始积累

邵锐锋 原创 | 2006-03-15 10:41 | 获3票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财富 

创兴科技控制人陈榕生的掠夺手段令人大开眼界

经过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之后,创兴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陈榕生不仅从上市公司身上套得过亿元的现金,而且重新掌控了上海振龙的控制权.

如今资本市场中的玩家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已经越来越高明,2005年1月8日创兴科技(600193)的一则公告让人大开眼界,资本玩家巧取豪夺上市公司资产的手段让人几多感慨.自创兴科技1999年上市以来,陈榕生一直都是创兴科技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

2001年7月陈榕生与另一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了上海祖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祖龙),其中陈榕生持有上海祖龙70%的股权。2002年11月,陈榕生控股的上海祖龙收购了创兴科技的第三大股东厦门百汇兴投资和第四大股东厦门博纳科技的各9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上海祖龙通过厦门百汇兴投资和厦门博纳科技间接控制了创兴科技的32.71%的股权,而陈榕生因此成为了创兴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完成了对创兴科技的MBO。而在2002年7月的时候,陈榕生和上海祖龙还收购了一家注册资本仅有2000万元的房地产公司——上海振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振龙),其中陈榕生出资1100万元,上海祖龙出资900万元,而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2003年7月15日,上海振龙的注册资本竟然由2000万元突然增至3亿元,而公司解释称注册资本的增加是由于另一名自然人李振华对上海振龙新增出资1000万元,而上海振龙的净资产评估后升值至2.90亿元。在李振华对上海振龙增资后,上海振龙的股权结构变为陈榕生持股53.16%,上海祖龙持股43.5%,李振华持股3.34%,而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

2003年7月22日,陈榕生和上海祖龙分别将其所持有的上海振龙43.16%和18.5%的股权转让给了李振华,至此上海振龙的股权结构又变为李振华持股65%,上海祖龙持股25%,陈榕生持股10%。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股权结构发生变更后的2003年8月11日,上海振龙的注册资本竟然又从3亿元减少到3000万元。而此时无人知晓李振华取得上海振龙65%股权的代价是多少,但此后发生的事情却显示,李振华不过是陈榕生操控的资本游戏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李振华是在2003年8月取得上海振龙65%股权的,而仅仅数天之后的9月1日,创兴科技董事会就通过了以1.41亿元的资产置换李振华所持有的上海振龙39.93%的股权的议案。而此时上海振龙的净资产仅有1119万元,但评估后竟然升值到了3.53亿元,而相对应的上海振龙的39.93%股权的价值不过447万元,但创兴科技置换这447万元资产付出的代价则高达1.41亿元。

此时已经不难看出,陈榕生不直接将上海振龙的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而是先将上海振龙的股权转让给李振华,之后再由李振华以溢价3000%多的价格转让给创兴科技,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更为巧妙的安排是创兴科技并不是以现金收购上海振龙的股权的,而是以对厦门百汇兴等10家关联方应收款项净额等合计1.41亿元与上海振龙的39.93%股权进行置换的。

但实际上,在2003年年初时创兴科技对这10家关联方的应收款项金额仅为1872.6万元,而到了2003年6月30日,时创兴科技对这10家公司的应收款项金额剧增到了1.32亿元,而期间创兴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4416万元,应收款项增加的金额居然达到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近3倍,让人深感不解。由于用应收款项置换溢价3000%的资产要比用现金去直接购买引起的市场关注程度小很多,看来创兴科技早就为此次溢价3000%的资产置换埋下了伏笔。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2005年又出现了。2005年1月8日,创兴科技公告称,上海振龙拟申请增加注册资本,其中陈榕生出资4438万元;创兴科技出资2950万元;李振华放弃对上海振龙的增资。而增资后,陈榕生将持有上海振龙52.83%的股权,重新掌控上海振龙,创兴科技仍持有上海振龙39.93%的股权,李振华持有上海振龙的股权减少至7.24%。就这样,经过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之后,创兴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陈榕生,不仅从上市公司身上套得过亿元的现金,而且重新掌控了上海振龙的控制权

宗氏兵法

宗庆后曾在1992、1993年痛失上市良机;然而,在此后的10年中,他将娃哈哈打造成了一个“不用上市的企业”:连续6年行业老大,总资产66亿,无一分钱贷款,年存款近16亿。“要保持娃哈哈的龙头地位,必须现在就认真去做一些多元化的事情。”2003年底,宗庆后说。

早在2002年5月,娃哈哈迈出了多元化的第一步:童装。原预计年销售额很快能达10亿,并能借势进入休闲装、男装和女装领域,但到2003年,童装公司产值仅1.73亿,利润2000万。宗庆后对童装“没有达到预期”并不讳言,他甚至承认童装项目“还是有很大的困难”。一个关键原因,是“两年来,还没能建立一支稳定的设计人才队伍”。

在他眼中,娃哈哈真正的多元化项目,是日化。这是目前大众消费品领域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蛋糕。娃哈哈计划明年年初先推出“洗发露、沐浴液和护肤霜等”产品。放弃原有优势,进入这样一个早已为宝洁等国外厂商霸踞的市场,娃哈哈凭什么?宗庆后对日化的关注,已有两三年。他的逻辑很简单。他说,日化领域尽管竞争激烈,但“国外的大牌公司可能也达到顶峰了”,“该是国内的企业进行反攻的时候了”。在“宗氏兵法”中,一个即将成熟的市场,比一个亟待培育的市场更有进入的价值;而最好的跟进方式,是改变过去的游戏规则。

今年7月间,宗庆后还对房地产表露出极大兴趣。受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业因资金链吃紧而一片哀鸿。“有的事情逆势而上可能容易一点。”宗庆后认为,宏观调控对于娃哈哈这样一个“没有一分钱贷款,还在银行放有16亿存款”的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对于房地产,他说娃哈哈谈不上什么优势,但“有能力做”。因为房地产“可做大也可做小”。宗庆后一贯的“小步快跑”思想在多元化上也不例外。对多元化,他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机会就进,没有机会就不进。”实际上,他更像个机会主义者。他看到的另一个机会,是“资源行业”,计划等2007年这个领域的政策放开后,“到国外去开发资源拿到国内来”。“我们正在与杭州市国资局商量,让他们把娃哈哈集团45%的股份退出来。”宗庆后近期向本报透露说。2000年前,娃哈哈100%算是国有的。“国家其实一分钱都没投。”宗庆后强调说。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员工从政府手中买回了娃哈哈集团55%的股份,娃哈哈实现“全员持股”。其中,宗庆后占股30%,高级管理层5%,员工20%。曾有人替宗庆后算了一笔账:按娃哈哈总资产66亿(近期数据)计,宗庆后的个人资产已达19.8亿。娃哈哈内部的说法,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许多。如果娃哈哈继续采用管理层回购形式,完成杭州市国资局持有的这45%股份的退出,可以想见,宗庆后的个人财富将会剧增。问及此,宗一笑而过。

进军商业地产

2003年起,许荣茂重点抓两件事:一件事是调整世茂集团的产业结构,增加经营性物业;另一件事是在开发区域上向二线城市扩张。“住宅销售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资金回笼最快的运作模式,但对于大型地产商,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就必须拥有一定量的经营性物业,才能保障公司的平稳发展。”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吴少聪坚持的观点,也是和黄、新地等香港大型开发商的一贯模式。许荣茂的世茂集团即将在一两年内完成商住并重的经营模式。

世茂股份前身是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世茂投资入主。由此而得的世茂国际广场(原万象国际广场),成为今后世茂攫取利润的一块瑰宝。万象广场改造而成的世茂国际广场,将以165米长的店面成为在市中心拥有最长幅面宽的大型商业,该商场及酒店总投资35亿元。该项目预计2005年即可封顶,预计10年收回全部投资。除了世茂国际广场之外,世茂今后两年在上海的物业开发将继续倾向商业地产。世茂佘山国际会议中心,已经完成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并将于2006年全面竣工运营。

除此之外,世茂集团还有三个五星级酒店正在前期运作中,而北外滩的写字楼项目也正逐步浮出水面。尽管在商业地产开发上,世茂提速明显。但许荣茂否认了这是由于住宅市场利润渐薄而催生的转型。“商业地产的开发只是集团战略上的考虑,并不影响住宅项目,世茂所要完成的是商住并重的开发模式。”许荣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在近年内将全力拓展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但住宅销售仍将是集团获利的主要保障。

据许荣茂之子、世茂集团现任执行董事许世坛透露,2005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全国十个城市的布点就基本可以落实。“滨江模式”就像一个模板一样,在全国二线城市中不断复制,并成为集团迅速累计财富的固定通道。“世茂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品牌,而它给我们带来了政府的支持,以及好的土地。”许世坛在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在做规划,推介土地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引进一些大的开发商,由此可以形成聚集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的档次,而这样一来,世茂在拿地之初就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而随之衍生的,就是更大的利润空间。”“滨江模式”是许荣茂的金矿,亦是世茂扩张的资本。

2001年,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的世茂滨江花园引发房地产市场轰动,该楼盘占地27.5万平方米,仅拆迁费就花了20亿元,而当时这个并不被认可的项目,却于2001、2002、2003年连续3年获得上海市房地产销售额第一的佳绩,如今已经取得了销售100亿元的业绩。此后,2003年,位于福州闽江沿岸的福州世茂外滩花园对外发售,销售同样火爆,同等类型的物业开发已经成为了世茂集团最为高效迅速的敛财途径。稳定的收入亦成为加速扩张的信心保障。“滨江模式”甚至正在向海外蔓延。2004年5月28日,世茂集团与马来西亚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CANALCITYCONSTRUCTION集团在北京嘉里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运河城”项目。2004年6月16日,世茂集团和俄罗斯滨海公司在第15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就合作开发“绥-波”贸易区项目签署协议。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齐内”互市贸易区,面积4.53平方公里,根据协议世茂集团全面负责贸易区的整体规划和开发。

财富平常心

1999年,陈天桥以50万元创业,其中包括从父母朋友处的借贷,短短5年时间,陈天桥的财富涨了3万倍。对于这样的财富增长速度,内敛的陈天桥还是止不住得意.陈天桥回忆自己1999年刚从陆家嘴集团里出来时说,那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与雒芊芊(陈天桥的太太)一起出国,一种是就在国内找一稳定的工作,过过小日子。但陈天桥做了第三种选择,自己创业.他说幸好做了这样的选择,这让他一头闯进了充满财富机遇的互联网新经济。但得意之余更多的是对财富的平常心。

记者电话采访时,陈天桥正与家人一起旅游。陈天桥说,现在是假期,本来不接电话,不谈工作的。尽管正在高速扩展的盛大有很多事情等待陈天桥去做,但陈天桥有一个原则,一到节假日,一定陪着家人度过。但陈天桥的故事还是充满了不寻常,特别是2004年,盛大经历着上市及上市后的扩张。

2004年对于中国互联网经济来说是乍暖还寒。互联网发展已近拐点。大众门户也正在资本市场逐渐失宠,从年初到现在,三大门户的市值跌了将近一半。行业门户们表现亦并不如意,这当中包括掌上灵通、慧聪国际、空中网,其中空中网掌上灵通甚至跌破其发行价。排队上市的百度、阿里巴巴也放弃了本年上市的计划,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但陈天桥的盛大是个例外。盛大自上市之后,股价也经过短期调整,但绐终处于升势。采访陈天桥当日,盛大股价涨至27美元,上市不到半年,股价涨幅超过150%,市值接近24亿美元,差不多超过新浪一倍,成国名符其实的第一中国概念股。

对于盛大为什么不一样,陈天桥认为,是因为盛大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陈天桥这样描述未来的盛大:盛大的形是娱乐,本质是媒体.上市之后的陈天桥并没有将盛大定位成一个网游公司,而是“互动娱乐”。陈天桥这样解释互动娱乐,在宽带、无线互联的网络环境里,包括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信息家电,甚至汽车上的一块触摸屏在内的所有终端上,都得有娱乐的内容。而大众门户甚至其他专业门户关于未来的规划还在寻找中,并没有像盛大一样给投资者厘清出一个清晰的未来。正是这个清晰的未来,使陈天桥在互联网发展的拐点上成为新标杆。事实上按照盛大10月7日27美元的市值计,盛大市值接近200亿人民币,陈天个人身价已经超过120亿人民币。
精明的买卖

“那个小子,真的很精明。”一位投资银行家在与黄光裕接触了几次之后,就发现了不同点。往常他让其他内陆富豪掏出巨额佣金,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今在黄光裕的身上却变得有点困难。也许真正能让黄光裕掏出大笔钱来的,只有一位———香港“金牌壳王”詹培忠,这位黑道白道通吃的老大,在看到大批的大陆人,怀揣几亿来到香港证券市场“淘金”的时候,他总是叹气,“这些大陆人,真不知道水深水浅”;

然而,当他还在香港的狱中服刑的时候,同是潮汕老乡的黄光裕找到了他,他后来对这位大陆人的评价却有点不同,他说黄“脑子非常聪明,一讲就明”。在詹培忠的指点和穿针引线之下,黄光裕对原名京华自动化(493.hk)的一只股票几进几出,最终只以仅仅5800万港元的成本完全控制了这个干净的壳,并在后来将京华自动化改名为中国鹏润。据说,黄光裕私下里付给了詹培忠几千万港元的佣金。

2004年6月,黄光裕在中国鹏润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他让市值只有2亿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财富定格在46亿,而此次交易,黄光裕仅是拿出了22个城市的国美电器的65%权益,市盈率高达48倍。然而,投资者没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国际市场上商业企业的市盈率一般都偏高,如果真要找,还是能找出一批市盈率在4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

而且,黄光裕成功地绕过了一批管制,他通过分阶段控制上市公司的手法,最终将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称为“资产注入”,而不是反向收购。此举成功突破了香港联交所刚刚修改过的《上市规则》。在这项交易完成之后,黄光裕同时解决了他的三个大问题:一是财富的迅速增加,此举使黄账上财富迅猛飙升近一倍。二是财富套现。仅仅在交易完成后的一个月,黄就委托一家投行,向国际投资者寻找买家,出售他手中的4410万股股权,这项出售将为他带来3亿多的现金。三是解决了困扰国美电器多时的资金问题,虽然国美的运营资金不成问题,但是,大规模扩张的资金还是匮乏的,尤其是苏宁电器上市中小企业板融得巨资之后,国美电器急需一笔资金进行大规模再投资。

7月中旬,黄光裕就迫不及待地配售5.75亿股股权(已实行40股缩成1股之后),每股价格在4.85至6.53港元,也就是说,融资的金额高达近30亿港元;然而,由于市场气氛欠佳,黄光裕后来无奈取消了这次配售。然而,仅在两个月后的9月底,黄光裕再次卷土重来,再次配售3亿股。虽还没有正式公告,但内部消息称这次配售已获成功,配售价每股3.98元,国美电器融资成功高达12亿港元的现金。而黄光裕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仍然高达74.9%,紧紧贴近75%的最高控股限额。黄光裕的精明甚至掩盖了他在教育上的缺陷。虽然,现在当别人问起他的学历,他会说出“本科”两个字,但是,他说得不理直气壮,在他的各处履历表上,在教育一栏中,都还保持着他两年前的“大专”的字样。

事实上当1986年黄光裕跟随他20岁的哥哥黄俊钦北上蒙古做生意的时候,他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半年后,两兄弟转战北京,在北京珠市口盘下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初时卖服装,感觉赚不到钱后改卖进口电器,当时的名称就是国美。当然有传言称这些进口电器中有很多是走私品,然历史已无从考证。国美电器在19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裂变式的增长壮大,店铺开始遍及各大城市。

同时,黄光裕也进入了房地产业,鹏润大厦的写字楼到目前入住情况非常好;1996年动工的鹏润,虽因“保安打人事件”影响了声誉,但黄光裕马上通过打折销售等方式,虽然少赚了点,但确实赚到了钱。2001年1月,黄光裕成立鹏泰投资。这一公司的目的就是资本运作。以前完全不懂资本运作的黄光裕在新世纪里开始与资本较上了劲。在与ST宁窖纠缠良久并最终放弃之后,黄光裕终于在2004年将资本运作玩得如火纯青。下一步,黄光裕的精明会使在何处呢?可以肯定地说,资本运作远还没有结束,香港上市公司如何对94家店铺外的商铺再进行收购以及鹏润的地产项目如何剥离再上市等等,都将是黄光裕再次将财富迅速增值的砝码。在电器零售业竞争激烈、利润摊薄之后,地产业将是黄光裕另一块掘金之地,国美家园以及高档的金尊国际大厦都将可能续写财富传奇。而在令黄光裕成为富豪的国美电器上,黄光裕将不可能避免地求变,整个环境都在变。

事实上,早在去年的夏天,国美电器的内部架构就进行了“从所未有”的大变动。而在未来,随着家电产业行业整合的结束,渠道商压榨上游生产商的时代将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国美电器未来的何去何从值得黄光裕考量。跟随精明的黄光裕旁边思考的,是他家族般的管理团队。鹏润及国美很大部分的企业高管都来自黄的家乡汕头,黄的两个妹妹黄燕虹和黄秀虹也是重要的企业管理人员,而整个集团的二把手,仅在黄光裕之下的高管是张志铭。张志铭是黄光裕的妹夫,早年一直做黄光裕的司机。

沈文荣的财富

“沈总最近很忙,国庆7天长假,他一天都没有休息。”2004年10月7日中午,江苏沙钢集团群宣处巫处长告诉记者,“一个月前,我们的钢板项目一期工程已经试产,并接到了大额出口订单,明天公司将举行正式投产庆典。”巫处长所称的“沈总”,即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钢板项目”则是沈呕心沥血规划、推动,对沙钢的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热轧板卷工程。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于2001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

2003年,沙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502万吨和564万吨,名列全国钢铁企业第13位和第6位。其实早在沙钢的热轧板卷工程投产前,它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直逼除宝钢外的其它国有大钢厂。2003年,它完成销售收入204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分列行业第5位和第10位;但其人均钢产量、人均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三项重要指标则分列全国钢铁行业第2位、第4位和第2位。沙钢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2001年、2002年、2003年,它的入库税金分别为4.72亿元、6.47亿元和7.8亿元,年递增率达21.8%。沈文荣的财富也在与日俱增。

1975年,沙钢只是一个自筹资金45万元建起来的作坊式小厂,但20年后的1995年,沙钢的总资产已达24.4亿元;1999年,沙钢的总资产猛增到53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沙钢已拥有总资产212亿元,净资产逾百亿元。由于沙钢已在2001年由集体企业成功改制,沈文荣个人持有沙钢17%的股份,他去年就已进入福布斯和胡润的富豪榜。据了解,今年沈文荣个人又增持了沙钢“集体”名下的股份,其身价已更上一层楼。面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富豪榜,沈文荣淡淡一笑:“钞票对我只是一个数字,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多做贡献。”

出色的继承人

“没有人能够超越荣氏在中港两地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无论圈外圈内都这样认为。隐居于资本幕后并不影响荣的话语权。连续两年,荣智健稳坐胡润强势榜榜首之位。荣智健可谓衔玉而生,他的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他的父亲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荣是家中的独子,十六七岁时,就拥有了红色的敞篷跑车。

应邓小平之邀,他的父亲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信),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是其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在香港中信的平台上,荣智健显现了出色的商业才能。1987年2月,在荣智健的坚持下,香港中信乘物流业低潮,以13亿港元购入老牌英资企业国泰航空12.5%的股权,这也是香港中信的首项大投资,香港中信一脚踏入航空业。接着,荣智健又买壳上市,香港中信收购曹光彪的的上市公司———泰富发展公司,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成为香港中信旗下的上市企业,1990年6月,荣智健把中信名下的12.5%国泰航空股份,作价28亿余港元,注入中信泰富,接着又将20%的澳门电讯作价2.5亿港元注入。

收购恒昌企业一役,至今仍被誉为“蛇吞象”的经典,恒昌企业总资产值70多亿港元,但荣智健只动用了40多亿即将其收购过来。此后,中信泰富又进军香港地产业,此外,中信泰富在内地也有很多项目,主要集中在隧道等基础设施及地产业。1996年12月,中信同意以25%的折让价,即以每股33元,配售3.3亿股中信泰富以荣氏为首的管理层,其中2.91亿股由荣智健独得,荣的持股上升至18%(3.8亿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荣智健的财富非常容易计算,他的财富主体部分,就是中信泰富的股权,如果按照10月7日的收市价20.35港元来计算,荣智健的身价约是77亿港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变迁与复兴,其间,荣智健成为荣氏家族出色的继承人,续写了这个家族连续三代的中国首富传奇,罕见地挑战了华人家族的“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

现年38岁的袁宝璟生于辽阳一个贫穷家庭,和很多企业家的经历一样,这位在当地一度不太出名却红遍京城的亿万富翁,也曾饱尝贫穷,并且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艰辛奋斗。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三的袁宝璟至今还记得,因为穷,他在8岁时就被送到乡下亲戚家,一边干活一边念书。早日摆脱困苦的生活,从那时起就成了袁宝璟最大的梦想。

1985年,经过两次补习的袁宝璟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那时的他,也许压根没想到,20年后,法律科班出身的他竟然被以故意杀人罪判了死刑。袁宝璟的一位同学回忆,在大学期间,年轻的袁就有了“投资”意识,他先是帮教授抄书稿,以每万字2元的价格挣来一点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为京城大小胡同的杂货店送货,由此赚得更多的钱。在经历了苦行僧般4年的大学生活后,袁宝璟再次显示出他的韧劲和能力。

那时候,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如现在这样需要极力自荐,但袁宝璟偏偏善于推销自己。毕业前夕,他背起一只大书包,从长安街上的建国门开始,看准一家家大公司和银行,主动送上“自我推荐表”,中国建设银行最终接纳了这位坚忍不拔的年轻人。但仅仅3年之后,袁宝璟所固有的开拓和冒险精神再次得到了闪现。

1992年,他辞去当时在人们看来还是金饭碗的银行工作当了“农民”。袁在北京郊区怀柔县注册成立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营项目。袁宝璟将仅有的20万元启动资金的一半买下了优质“小黑麦”专利,再用5万元向农民租了300亩地,剩下的钱用于支付化肥、农药钱和管理、劳务费用。在农地里,袁宝璟根本不像个老板,除草、种地,都样样都干。半年之后,黑小麦成熟了,袁通过卖麦种掘到了第一桶金——200多万元。

袁宝璟并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此后,他开始涉足利润和风险都非常大的股票、债券业。特定的历史和经济环境,加上天生的冒险精神,使袁宝璟的资金游戏越玩越大,不到2年,袁宝璟全面开花,一口气吞下60多家大型企业,建昊集团由此走高。至此,袁宝璟拥有了37亿元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购大王”。一时间,诸如“商业奇才”、“北京的李嘉诚”等称号,让这位后来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的年轻企业家无比光彩。尽管袁宝璟那时已是京城的著名富翁,但比起袁本身的名气来,其所捐助的一项奖学金可能更加闻名。

1996年,袁慷慨解囊1000万元人民币,和团中央联合发起了一项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奖学金。和众多富人在行善后喜欢留下自己名字的做法不同的是,袁宝璟并没有因为自己捐出巨资而借机扬名立万。经过慎重考虑,袁宝璟仅仅是将自己所在的单位——北京建昊集团——的名字冠于奖学金之上,因此,这项后来成为全中国数百万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最高级别奖学金,就名“建昊奖学金”。这项奖学金的级别之高和影响之大,可以从评奖和颁奖的一些细节看出。

通常,全国数百万大学生中每年只有数十人最终能获得这项奖励,而在颁奖时,总是有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者全国政协副主席亲自到场,团中央的书记自然也要参加。有统计数据说,8年以来,建昊奖学金已经发给了900多名学生,这些人在后来的实践中证明是非常优秀的。“这项奖学金的级别之高,影响之大,已经使其成为中国大学生的一项巨大政治荣誉”,但自从袁宝璟出了事,大家都觉得很没面子,因为曾经常常鼓励学生好好做人的袁宝璟最终还是出了大事。

这位人士透露,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捐赠项目,捐赠者出了这种事,项目肯定就会被取消,可建昊奖学金影响之大,让有关部门不得不在是否应当取消这项奖学金的问题上慎重有加。北京一位熟悉内情的人认为,从资历、背景和财富规模看,袁宝璟在京城并不能算是顶尖级人物,但正是由于他的远见设立了全国最高级别的奖学金,使得袁的社交圈子得以迅速扩大,继而为袁在生意场的方便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袁宝璟从1994年起就购买了三九胃泰、蜀都大厦等公司上市前的法人股,1996年又购得比特科技的“壳”资源,在掘得资本市场上第一桶金的同时,也种下了“原罪”。正是法人股、“壳”资源这些紧俏资源的获取过程,改变了袁的行为方式。

#sharelinks div { float:left; width:20px; font-size:14px; text-align:left; }分享:
相关阅读
  • 张五常有多牛——关于财富仓库张建平
  • 经济价值三重性研究孟建苏
  • 不公平之存在散议卜安洵
  • 为何要暂缓加息?郭士英
  • 我们的选择:财富最大化还是幸福最大化徐景安
  • “穷国”为什么钱多得花不完茅于轼
给文章打分
  • 1
  • 2
  • 3
  • 4
  • 5
当前平均分:0.0(0 次打分) 收藏此文 | 内容举报?
个人简介
邵锐锋金融是和平时期的“核武器” 惊叹于资本市场-----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由银行金融机构转入期货公司,仍在“大金融”圈子里晃悠个人主页   站内信息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谭文韬
Google 广告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高端人物 | 价值人物 | 名家题词 | 会员资料 | 广告宣传 京ICP证041343号 网监备案1101050605号
Copyright 2004-2010 版权所有 价值中国网 量子统计量子统计进入主页读取中…… 读取中……
读取中…… 个人
介绍 读取中…… 自我
推荐 读取中…… 资料 | 专栏 | 日志 | 解读 | 书评 | 微博 | 社交圈
中国几大顶尖富豪的原始积累 - 邵锐锋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尼尼微 - 房地产/建筑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左侧交易法 - 金融术语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中国该不该抵制外资? - 谭根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 彩陶 - 文化与社会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 公益性项目融资问题探讨 - 陈柳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 市场机制如何抑制自私性 - 侯若石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 童年 - 文化与社会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 ECFA能促进两岸交流? - 信力建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低碳经济中的能源市场化- 盛洪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微博具里程碑意义 培养新思维 - 胡泳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波浪理论学习汇总之一 - 陈增涛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 著名游资揭秘 - 梁学善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杠杆营销 - 市场营销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国民经济转型必须从三农突破 - 陈文胜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仙鹤草饮 - 健康与疾病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企业预算管理问 - 张生军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 房地产崩溃进入倒计时 - 袁剑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 宇宙常数 - 科学思想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 信力建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 李意坚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 深圳永远是中国改革开放一面旗帜 - 易宪容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 中国药品价格探密 - 戴天岩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 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 - 刘植荣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